位置:首页>初二作文>体验半命题作文
体验半命题作文

【篇一:体验人生】

高楼林立,人影绰绰,喧嚣的城在等一个不属于这里的人。

清晨,第一缕阳光斜射进冷寂的空气中,照亮了一方大地,照亮了这片城市。一个衣衫褴褛的,披头散发的人,从停车场里走出来,他左手端着一个精致,刻着花纹的瓷碗,右手紧扣进上衣的小布袋。他就这样步履蹒跚地走着,走着。他看看前面华丽的餐厅亮起了迷蒙的光,路上传来疾驰而来的车声,以及人行道上渐渐多起来的人。他犹豫了一会,把碗放在地下,颤颤巍巍地向过往的行人跪了下去。人们,却并没有看他,他把头缩进衣服中,不敢抬头。我冷眼看着,只是想看,这座城市的美貌,让某些东西玷污了。

中午,刺眼而炙热的阳光给了这座城市别样的风情。街边这家餐厅传出阵阵香气,似乎在勾起他的食欲。他仍跪在路旁,碗中的零星毛币好像凸显出他的可怜。他忽然抬起头,蓬松的毛发甚至被风吃起,他使劲按了按他的头发,端着碗,一瘸一拐走向了角落卖饼子的妇女。我冷哼了一声,想着,什么样的人,就吃什么样的东西,不屑地走开了。

傍晚,西边落日用它最后的激情回报这片城市,然而,城市并不需要。这只能向人们昭示,灯火阑珊,着激情的夜来了。他仍就跪着,但是他已经抬起了头,用恳求的目光望着每一个行人。碗已被他端在左手中,颤颤地上下晃着。人们,却并没有看着他。夕阳遗落下的光扫过他的脸庞,照亮了他的脸。尽管脏,但是很有神。他似乎下定了决心,放下碗,站了起来。目送斜阳,一曲爵士舞相送。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都在笑,笑一个肮脏的乞丐竟跳起优雅绅士的舞蹈。在人们捧腹的同时,它与动作格格不入的脸,似乎留下了眼泪。人们终于开始向碗中扔起了零钱。舞停了,人们散了,他默默地捡起散落在碗边的钱,塞入碗中。然后坐了下来,若有所思。这时,也个小孩攥着零钱跑来,丢进了那精致的小碗中。他抬起头,慈爱地看着那孩子,孩子子是厌恶看了他一眼,就跑向了远处等待的妈妈,他的妈妈竖起大拇指,赞许地朝孩子点头……

乞丐,他站起身,抓住碗口,走向了停车场。许久,一辆豪车驶出,人们凑上前去打量着车标,而我赫然看到副驾驶的人,是他。但是,一身西装,同先前判若两人。

高楼林立,人影绰绰,喧嚣的城市送走故人,万家灯火依然星星点点,照亮了房间,却照不亮我的心。我只是后悔,没有把兜里的十元钱”恭敬地放进他精致的碗中”。

【篇二:体验雨中行】

午后,雨声淅沥,如丝一般的雨轻敲窗棂,似友般如期至来,倾吐久别的喜悦。

于是,撑一柄伞走在雨中,风的指尖轻抚我的脸颊,有些暧昧,雨点落在我的头上,有些温情,远处的钢铁森林已被清洗得光鲜洁净。这雨洗净了芸芸众生的凡世铅华。冲淡了我与岁月间的流年过往。在细雨中徜徉漫步,顿觉心亦无尘。“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浮躁的心此时就在这细雨中得到了荡涤,悸动的情感也变得安闲明净,不安的灵魂也稍作整理,于是整个人就在这细雨中心智明了,顿悟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人生境界了。

此时的雨陡然大了起来,空中的云翳似阴霾般厚重,如一幅着了重彩的水墨写意,那淅沥不断的雨仿佛从画中不顾一切地倾泻下来,倾洒在这红尘人世间,溅起点点水花,汇成涓涓细流,尽情肆意地流淌开去,雨水带走了城市表面的记忆,但那历史所铭刻下的烙印又怎能带走?风雨中,那一座座屹立挺拔的建筑无一不倾诉着城市的沧桑过往。

街上的行人越发少了。在暴风骤雨中行走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一种历练,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让你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生活,不在于我们实际上的所得,关键在于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的理想,我们应该像宗教徒那样虔诚和充满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永不回头地走下去。只有经历这些苦痛,才会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不再怨天尤人,不再自怨自艾,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与目标。当云开雾散,彩虹初升时,你会感到空气是如此清新,生活是如此美好。顽强的生命,在品尝苦涩的同时也酝酿着幸福。这,才是生活的本真。

雨中行,夏雨带来磅礴的生机,滋润着世间万物,也激励着不断执着追求的人们。体验雨中行,我悟到了许多许多……

【篇三:体验爱的滋味作文】

在这个夏日,最让人期待的便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在点滴中体验爱的滋味。

每年离端午还有半个月时,姥姥就着急的准备材料。每次总要往市场跑好几趟

我和妈妈心疼她,在软磨硬泡之后,姥姥终于同意我们陪她去采购,挑粽叶,买糯米,选艾叶,尝红枣,姥姥一边挑选,一边给我讲,糯米买什么样子的好,粽叶要选多宽的,我边听边帮姥姥提东西,因为去的特别早,总能买到称心的好材料。

回家之后,姥姥分门别类地安置食材,我帮她找出家里平时不用的大蒸锅,大铝盆,刷洗干净,把粽叶洗干净,泡到铝盆里,糯米红枣豆子放在大锅里,粽叶根据软硬程度泡一到两天,然后再上锅煮,揭开锅盖的一瞬间,粽叶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厨房,我压抑着口水,迫切地等到米和豆子泡软,反复淘洗干净,红枣得等到泡开。包粽子的原料就差不多准备好了。

包粽子,从小到大尝试了很多次,不是漏米,就是合不住口,勉强包住拴好,和姥姥包的一比,顿时觉得刚有的一点自信荡然无存,不愿放弃,再去尝试,然后就听着姥姥讲当年为了学会包粽子,一夜未睡,终于包了三个的故事,想想当年,心里酸酸的。

在粽子上锅煮的时候,我和姥姥会做几件事情。她把早已编好的五彩线系在我的手腕上,我至今仍记得她给我讲的故事,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拿剪刀把五彩线剪断扔在水里,线就会变成一条蛇爬走,每次我都按她告诉我的去做。然后姥姥把做好的荷包拴在我的身上,荷包里有淡淡的艾叶香味。我还会下楼去桃树下捡一些小桃枝,分给大家,放在门后避邪,最后我把长长的艾草插到大门上面,姥姥满意地坐在小椅子上休息。

粽子出锅后,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个,那淡淡的粽叶清香,甜甜的红枣豆子,金莹透亮的糯米,实在是让人无法抵挡它的魅力。

回味着香甜的粽子,看着手腕上的五彩线,闻着小小的荷包,我感受到了端午的气息,体验到了爱的滋味。

【篇四:体验书中文字之美】

在那些有着纷繁复杂的装饰的书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你。或许心意相投,我开始与你体验书的底蕴。

你全身没有过多的装饰,周身只有三角公式般点点的花,还有那金色小字组成的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的素雅与宁静吸引到了我,正如你不加装点的名字——《席慕蓉诗集》。

然而,在一开始的时候,你的内容并没有吸引到我,我一向喜好内容有着曲情节的书,所以在草草翻阅后,我并把你置在书架的一侧,继续投身跌宕起伏的小说和夸张的漫画中,但时间久了复杂的小说情节让我的头脑更加混沌。夸张的漫画也让我心烦意乱,情不自禁地我又重新拾起了你,拂去表面的微尘,开始认真耐心的品味。

你说,青春是一本翻开了就合不上的书,短短的一句话道出的真理让我头脑彻底放空,暂且安抚我的情绪。我眺望窗外,天空已经微微透着黄,太阳已经失去了些许的光泽。合上书,我开始思考,我的青春已经起步,我却没有规划,漫无目的的前行,得过且过,走走停停,在如今太阳的东升西落中,我的青春该是怎样,是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还是从今天起为了未来而打拼……

你还说,人的一生应该不妄青春。我开始回想,想到母亲在台灯下刺眼的白发,想到老师案前堆积如山的作业,上课时总是沙哑的嗓音,还想到同学们写成的一摞励志的话和桌前堆起的习题……我知道,我的青春也应该奋斗一把。我开始钻研每一道错题,时时为一道难解的题花几个小时演算,妈妈惊讶于我的蜕变,我却转而一笑,这就是你的力量吧。你像一场春雨点点滴入我心,我如饥似渴地吸取着书中的水分,来湿润我荒芜浮躁的内心,让它开出一朵清丽的花。

感谢你教会我如此之思,让我体验到了书中的文字之美。

【篇五:体验自然】

四季嬗变中,我体验你的美。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春,万物复苏,我站在山下感受、体验她的春山如黛,彩蝶纷飞。我看到的她,是云雾迷蒙的,许是太早的缘故吧!我在这片迷雾中丢失了方向,我分不清是她,是我,是山。也不想分清,只留下了用心体验。云雾渐渐消散,我沿着那条小路走进了山深处。希望,去更好的体验她的美。脚下松软的泥土,头顶蔚蓝的天空,都令我放松,却又感觉那么不真实。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我独自一人在这里,体验那份美。阳光争先恐后的从树隙间钻出,在褐色的泥土上留下一个个金黄的光斑。美丽,第一次体验这种美。令我震撼。在山中,体验自然那缥缈,梦幻的美。好似身临仙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夏,百花争鸣,争香斗艳。我走到了小溪边,清澈的溪流有着鱼儿的影子,溪底的卵石上已有青苔。我身边的是各种花树,静静的开放,尽管无人问津,它们却仍将它们的美献给自然。微风吹过,桃花、梨花、白玉兰霎时将小溪装扮的像待嫁的新娘一样,溪面上铺满了花瓣,我的身上也落了几片。一瞬间,我竟错以为我便是这溪,清澈透明;我就是那树,无拘无束,自由美丽。这一刻,这“溪面浮花图”,令我久久不能回神,沉浸在这美景中,不能自拔。在溪边体验自然那自由,清澈的美。令我羡慕,令我向往。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转瞬而至。而那春、夏美妙,梦幻的景象变为了凄凉。我绕过了小溪,来到了村庄,村口三两儿童嬉戏打闹的场景,为这时节增添了丝丝欢乐。袅袅炊烟中,我就直直的看到了她——村庄后的一片梧桐林。金色的花衣映衬下,她更加美丽,片片黄叶落在地上,黄的叶,褐的土,交织在一起。微微的雨丝滴落在梧桐叶上、树上、地上绽开了朵朵雨花。晶莹的雨珠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了七彩光辉。不是孤寂,反为这景象平添几分艳丽。美丽的梧桐林,我站在底下,为她陶醉,为她震撼。在梧桐林里,我体验自然那凄凉,艳丽的美。

四季嬗变,时过境迁。只有我不变,仍在这里,体验她——自然,那份千年不变的美。

【篇六:体验青春的惊喜】

那些突然出现在你的生活里的人,都不是等你准备好才出现的,那都是惊喜。

——题记

青春迷茫时,我们在相遇、相知、相识、相伴中体验着青春同窗给我们的惊喜。

初秋,踏进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听着枯燥的定义与公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份专注,大家生怕丢下一滴水、一粒沙,丢下一点时,总会充满惊喜地看到旁边同桌推来写好的笔记,匆匆地补完后,又立刻回过神来专注的看着一尘不染的黑板换成了大方漂亮的楷体,我们眼中还绽放着闪烁的光芒。那年,我们刚刚相遇,体验抄笔记的惊喜,才是最好的。

寒冬,走过宽阔的操场,在白雪皑皑中我们戴着手套,捏好一个又一个雪球在雪地里开心的奔跑,在操场堆起一个圆乎乎的雪人,大家都纷纷追着跑着,手中的雪团向前一拋,冻红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一起在铃响时冲回教室。那年,我们才刚刚相识,体验相互打闹的惊喜,才是最快乐的。

暮春,打着伞走进草丛中间,看着一丛丛一簇簇一朵朵美丽绽放的花儿,忍不住拿起相机,在花瓣雨中拍下了一张又一张唯美的画面,有时只为了草上早晨的一滴滴露珠,不断地更换角度,却不嫌苦不嫌累,最终相机上留下的是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木。那年,我们刚刚相知,体验拍摄的惊喜,才是最美的。

盛夏,在红色的跑道上,我们挥洒着汗水,手中的接力棒紧握,手上已经冒出了密密的细汗,还来不及檫,枪声一响,冲出了起点,如同轻盈飞翔的雄鹰,摇着沉重的绳子,散发在风中吹扬,轻轻一跃,长吁一口气,班级的荣誉背后是我们艰苦奋斗的历程。那年,我们相伴体验共同翱翔天际的惊喜,才是最可爱的。

青春的体验,从初秋的相遇到盛夏的相伴,我们在体验每一份惊喜,那些突然出现的人也变得逐渐清晰!

【篇七:体验纯粹的美】

什么又能称得上纯粹?那便是纯净无暇,纤尘不染,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接触那些斑斓多姿的色彩,体验纯粹的美。

绿,那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美。静谧的清晨,连鸟儿都在沉寂,却有独特的气味弥漫。漫步在公园,脚下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氤氲的湿气在地面徘徊,还未散去,连风都隐隐带了一丝凉意,衬得四周若隐若现的绿意更加朦胧多姿。仔细瞧去幽幽小径旁,几株小小的嫩芽正在努力地生长,散发着生机;几朵在不经意间绽放的小花也正在吞吐着芬芳,泥土的清香丝丝缕缕地传入鼻尖。柳枝漫漫,倩影婆娑,斑驳的光影调皮的在绿意中闪烁,我心间暖意融融,仿佛回到了故乡,颗颗植株在我眼中都是那么可爱,不愧是“绿盖红妆锦绣乡”。在朦胧绿意中,用心触摸自然,我体验到了纯粹的美。

蓝,那是“鲛鮹蓝色染初匀,风皱粼粼渺水云”的情怀美。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青海湖,万里无云,艳阳高照,一眼望去,无边无际蔓延开去的蓝,湛蓝宁静的天空与微微泛起波纹的冰蓝色的湖面巧妙地嵌合在一起,却又让人分辨不清。那来自天边的水波宛如凝固着,在阳光下折射着光芒,天真地对人类展露笑颜。细细凝视着、探寻着,我们也放松心灵,返璞归真了。举目眺望,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几只大雁在天际翱翔,翅端在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人字形曲线,近处绿茵茵的草地上听到孩童嬉戏的笑声,为这幅美伦美奂的画卷又添上了一笔。无际蔚蓝中,用心感悟自然,我体验到了纯粹的美。

红,那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灵动美,登崛围山,只见夕日红霞,秋景瑰艳,映衬着高大的崛围山满山的红叶熠熠生辉。山顶一座青色小塔,隐约可见深棕色的泥土精巧的点缀在浓墨重彩的红色中间,交相辉映。颗颗红叶树肃穆屹立山间,接收着每一天夕阳的洗礼。千辛万苦终于登上山顶,我分外高兴,汗水顺着脸颊把全身的热浪烘托至极点,这时一阵清风吹过来,无比凉爽,仿佛满山的红叶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勾勒出红色的波浪,千顷红纱欢悦地向我奔来,我也满心愉悦地迎接他们,感受着苦尽甘来的喜悦。漫天瑰色中,用心沟通自然,我体验到了纯粹的美。

大自然是那么真诚,不带一丝虚假,总是把一切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直观又富有内涵,引人遐思。在游历山川,接触自然,感悟生命中,我体验到了纯粹的美。

【篇八:体验古韵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为何,我独爱那些赋有古韵的物件,也甚爱去那些有着古韵的地方。

家中摆着的一套茶具,我常常喜欢摆弄那一套茶具,它有一种古韵美;奶奶家摆着的八仙桌,我常常坐在上面听爷爷奶奶聊天,它有一种古韵美;姥姥家摆着的缝纫机,我常常站着看姥姥做衣服,它有一种古韵美……

拐弯,走进一条格外幽静的小巷,瓦片铺成的屋顶,砖头砌成的墙壁占据了我的眼睛,我走走停停欣赏着这些古老的院子所散发的古韵之美。许多院子很小,门楣也已经看不到了,估计是这样的院子曾经是那些贫穷人的栖息之所吧?往前走,忽然映入眼帘的院落吸引了我,大门上新刷的漆与前面的院子破旧不堪的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院门紧闭着,上面贴着大红的对联,院前还挂着灯笼。它成为了一个亮点,真算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啊。驻足于院前,欣赏,品味着那种古韵美。

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北京,那里的故宫,那里的颐和园,那里的圆明园遗址,它们身上散发的古韵美无时不刻都在吸引我。来到北京,来到故宫,没有了在幽深小巷中的那种静谧,而有的是皇室的庄严。黄色瓦片铺成的屋顶,红色的宫墙,无不诠释了皇家的威严。在这里曾住着两朝的皇帝,演绎了两朝的历史。驻足于宫前,欣赏,品味着那种古韵美。来到圆明园,这个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地方,虽被毁于一旦,却依然无法掩盖住那曾经的辉煌,依然能够一睹曾经的那种可以震撼英法联军的风采,依然散发着它应有的韵味。驻足于园内,欣赏,品味着那种古韵美。

平遥的古城,晋城的皇城相府……这些赋有古韵美,散发古韵美的地方与物品依然挥发其本质,供那些和我一样的后人们体验其古韵,沉醉于古韵……

【篇九:体验清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体验清晨,体验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的那种美好。

春之清晨,体验到的是万象更新的蓬勃。夜逐渐消失,天空露出鱼肚白,太阳只露个脑袋尖,却觉得朝阳下一刻就要喷薄而出,带来无尽彩霞。不明不暗的微光照上刚能挂得住露珠的梧桐树的嫩芽,折射出雀跃的光。我站在春天的蓬勃清晨中,蓄势待发,准备开始一天的努力。

夏之清晨,体验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明媚。天早早地便已大亮,太阳虽不十分炽热但耀眼无比,云也被它远远地驱开,天空中便再也无人与之争锋。梧桐花的花瓣展着,与宽大的叶相撞,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里,都盛满了新鲜的晨露,在太阳下闪着明媚的光。只是一天的开始,便已如此耀眼,更加预示了今天又是何等明媚而光彩夺目的一天。我站在夏天的明媚清晨中,怀揣美好的希望,准备在新的一天之中绽放光芒。

秋之清晨,体验到的是低调坚韧的努力。清晨开始有了微凉的风,扫下枯黄的叶,让它们一簇簇的堆在树根下。这并不是树的放弃,而是叶的愿望。它们不惧秋寒与秋霜,只为了给母体积攒营养而甘愿在冰凉的土地上煎熬,慢慢化为腐朽的泥。它们坚信,它们现在的努力与忍耐,会换来来年更多的翠绿嫩芽。我站在秋天的清冷清晨中,积蓄着力量,为了来年收获美好的明天。

冬之清晨,体验到的是不为艰苦的奋斗。冬天,清晨也是黑的,只有天上几颗细碎的星子和脚边厚厚的雪发着微弱的光。但谁也没有在黑暗中倒下,树枝虽干枯但沉重的雪没有压断它的枝条,天虽黑暗但松柏仍青翠如初。我站在冬天的清晨中,脚踏实地不惧艰苦,顽强的走着,走着,向着那蓬勃的春天。

清晨固是不同的,有努力有绽放,有坚韧有明朗,但每一个清晨都让我体验到,不管是怎样的清晨,我们都要做好准备,在这全新的一天中,努力,努力,在努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带着清晨给我的不同体验,迈向同样需要努力的一天。

【篇十:体验诗歌的魅力】

卧室的书架上,一本本诗集静静地被放在那里。想起里面的唐诗、宋词、元曲总会随着诗人的笔迹,品味独特的魅力。

品着唐诗,在唐朝诗人的笔下目睹大唐盛世是如何兴衰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清照在晚唐时写下了这句诗。在面对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的一蹶不振,她不得不随着丈夫背井离乡,丈夫在路上客死他乡。她是一个女子,本不应在晚年受到这么多打击,可是兵败如山倒的唐朝军队让她流离失所;她是一个女子,本应在家和丈夫幸福的生活,可是却如此不幸。战乱破坏了这一切,我静静的品味着这首诗,李清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心随着唐朝的灭亡消失殆尽了。

读着宋词,在宋朝诗人的笔下纵观整个元朝。“人上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将军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被带往元大都的路上写下的。他是一位将军,守护着无数南宋百姓,或许他的战争失败会使无数人失去家园。南宋末年,政治黑暗,在他被俘后,或许想着投降元朝,但想起他的使命,便毅然拒绝了元朝的利益诱惑。他或许很想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元世祖也很欣赏他,但他们是敌人,想到这里,他毅然走上了刑场。我细细的品味着这首诗,黑暗和腐败的制度使这个朝代轰然倒下。

赏着元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景色在眼前浮现。诗中虽没有写到国破家亡的伤痛,但马致远有家却不能回也可以相提并论了。他望着远处的家乡只有黯然神伤的叹息。脑海里展开了一幅气势宏大的画卷,夕阳的余光在山峦中一点点消失,远处群山之间有个游子在艰难的跋涉,夕阳把天空染成火红的颜色,那匹马在他后面无精打采的走着。我随着作者的思想,从百姓的角度品读另一个不同于我认为的繁华的元朝。

我爱欣赏诗歌的魅力。不同的诗句被不同的人写出来承载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我常常欣赏着诗词的魅力,在诗人的笔下流连。

【篇十一:体验与母亲煮粥的时光】

那是一个不太忙碌的周末,几寸恬淡的阳光慵懒地卷起窗台上植物的清香。融进正透过绿色窗纱的轻风中。清晨时分,母亲已经在厨房里准备起来。

偶尔传来瓷具清脆的碰撞声,是那样悦耳,又是那样轻柔,似乎不愿把人惊醒。在朦胧中我闻声走来,倚在木质的门框上,看着母亲的背影。卷曲的短发被光线恰到好处地映成栗色,衣服上顽皮的卡通图案使厨房充满了活力。母亲看到我,有些意外,“早安!”她笑道。于是我也跃跃欲试,迅速加入了母亲的阵营。

桌上已摆好了干净的,用来煮粥的食材。洗净的花生外面套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红衣,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我舀来一碗水,倒入锅内,看着清澈的水如浪花般翻涌进锅中,不禁感到有淡淡的诗意萦绕身边。一旁的母亲正在清洗五颜六色的豆子,水渐渐漫上密密麻麻的颗粒,有如澄澈的溪水渐渐漫上青石,婉转着荡开细碎的涟漪。我一边用木勺搅着,一边和母亲聊起生活中的趣事,母亲静静听着,有时眉眼弯弯,笑声不绝于耳。

锅中的清水涌现出一粒粒气泡,摇晃着浮上水面,爆裂开来,又化身成层层水雾依附在透明的盖子上,模糊了视线。我急忙取下盖子,将花生、薏米等散发着清香食材倒入水中,偶尔蹦起几滴水珠,母亲探过头,焦急的声音传入耳畔:“小心点,别烫着!”我一边答应着,一边看着小小的颗粒在水中蹦跳,它们宛如一只只小精灵,被团团气泡簇拥着。

母亲一手拿着长柄勺,低下头吹散涌上来的水面。窗户半开,母亲卷曲的头发偶尔飘起,针织毛衣的线头顽皮地探出头来。她轻轻搅着锅里的粥,淡淡的香随着蒸腾的热气氤氲在不大的厨房中。阳光给这场景涂上一层温婉,存在记忆中。“这样的时光真好啊。”我轻轻感叹。

一碗香甜的粥盛在瓷碗里,显得温润而剔透,上方不断冒出的白气飘忽不定。母亲替我吹凉,拂一下耳边垂落的一缕头发,笑着说:“快喝吧,别凉了。”我舀起一勺塞入口中,大米的软糯,薏米特有的清香,花生的香脆充盈着每一个味蕾,仿佛置身于一个有熟悉的味道的世界里。

体验与母亲一同煮粥的时光,伴着温婉的晨光,伴着植物的香气,在心底汇成了母亲的爱。而这爱的味道,一定值得被永远怀念……

【篇十二:体验农家生活】

国庆假期里,我和父母回到家乡。玉米已经成熟了,父亲决定让我体验一下农家生活。我一想到要亲手摘玉米,心里十分期待。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远望见一排排高高的玉米,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株玉米有好几个棒子,每一颗玉米外面都有黄绿色的叶子包裹着,玉米胀得快把叶子撑裂了,我恨不得马上摘玉米。到了爷爷家的地头,这片玉米长得真旺盛,挨挨挤挤的,使我在地里穿梭不太自如。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去,玉米上沾着不少露水。我走进玉米地,裤腿上的露水印子早已爬到膝盖处,我顾不得这些,学着父亲摘玉米,先用指甲剥开叶子拉到根部,再撕下来。我左手抓着饱满的玉米棒,右手攥住玉米叶根部使劲一拧,“啪”的一声,一个大玉米就被我无情地拧了下来。由于潮湿,有的玉米特别难掰,要连撕带拽,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它掰下来。

行走在田地间,摘着玉米,哼着小曲,转眼间到了中午。艳阳高照,大地像一个大火炉那样炙烤着整个世界。玉米地里很闷热,汗水顺着额头直往下流,我的脸被晒得十分疼痛,衣服上也蹭了很多玉米屑,那天我可算领会到“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的滋味了。稍休息了一会儿,我提着篮子又开始了掰玉米。玉米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金光,十分刺叶,我隐隐约约看到叶子下面一排排的小刺。我撕那叶子,十分粗糙,扎得手生疼。我狠狠地往下拽,手都勒红了,才把掰下的玉米放入篮子里。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筋疲力尽。看来掰玉米真得是不容易啊!不过我还是有收获的,我摘了满满一篮子玉米,收获颇丰啊!

到了傍晚,天色暗了下来。乡村的天空是不寻常的,云的缝隙里蜿蜒着一条金龙,那条金龙几秒间就幻化成丝带,兜着红纱灯一样的落日不让它下坠。远处的树林尽头云深如墨,周边的玉米像是笼罩了一层青紫色的薄纱,清爽的凉风吹来,十分惬意!我到了地里,又摘了一篮子玉米,并把我摘的玉米让奶奶给我煮了吃。干了一天的农活,看着晒黑的手臂,摸了摸酸痛的手腕和肩膀,舒展一下腰,放松放松身体。尽管全身很累,但看着一天的劳动成果——满满两大篮子金黄色的玉米,我开心地笑了。晚上,吃着那含有自己汗水、粒大饱满的玉米,我比吃了蜜还甜。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一家人围坐地一起,聊着趣事,边吃边笑,其乐融融。

一天的摘玉米生活,对于我这个从没干过农活的城市小姑娘来说,确实是一个新鲜又富有挑战的体验。这次体验独特的农家生活,虽苦,却十分甜蜜,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劳,懂得了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我有更坚强的毅力面对生活中更大的困难。

热门推荐
1我的童年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黄水一日游
4美丽的春姑娘
5老师,我想对您说
6我是妈妈的小田螺
7青春理想
8我的青春里有你的笑
9最美的人
10我的新朋友
11牛肉酸辣粉
12生活因爱心而精彩
13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追求“完好”的梦想
14阿秋
15家乡给我的思念
16咔嚓,吃饭全家福
17我眼中的雨果
18武林高手
19惊魂一日
20人性的突围
21以考试的作文
22简单爱
23全能偶像——罗志祥
24寒假的精彩
25似水年华,有你相伴
26我的家
27爱在旅途
28游子吟改写
29家乡的小河我的最爱
30母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