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不想长大
不想长大

【篇一:不想长大】

童年,是美好的回忆,是妈妈一个又一个的床前故事,是爸爸一阵又一阵的欢快笑容,也是我无忧无虑嬉戏的好地方。

走在上学的小巷子里,听着阵阵犬吠和鸟儿跳跃着的身影,有些茫然。妈妈却破例地喊我一声:“快点,再迟晨读就没时间啦!”我回过神来,不知不觉中嘟起了嘴,有点不快。

是啊,自从长大之后,六年级的快节奏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现在,连一点点发愣的时间也被剥夺了;以前的生活可是全由我自己分配啊!于是,潜意识里就又不愿长大的盼望,希望自己永远都停留在一年级那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担心考试,不用害怕作业,也不必战战兢兢地过每一天,只用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和同学嬉闹一阵,再在课堂上和老师玩耍互动,这就是当时上学的“任务”,也是现在的奢望。

照例回到家,刚放下书包,叮咛声就随之伴随:“快去写作业!”我有些烦躁,却又不敢违背父母之命,只好把抱怨生憋回去,拖着“累赘”——书包,去完成那所谓中“神圣”的作业。这一写就是“三年五载”,存心要把我这只活泼开朗小松鼠“教育”成那温顺绵羊,被张牙舞爪的恶狼——作业,所欺压。在凳子上坐了将近4个小时后,我已经“半身不遂”,整个臀部都麻痹了,连站都成了个难题。

这还不是最让我无奈的。我以为压力到此,已“足”后加“够”了,但接下来的大山才是我真正的敌人呢。好不容易挨到周六,总算解放了。我倒在舒适的床上,入了梦。在梦中,我一直在攀一座矮矮的小山。我站得太高,想回到稳稳的地面上去,和大家一起,可怎么也停不下来。下面熙熙攘攘地传来几种声音。有羡慕的,有嘲讽的,也有不屑的……我直冒冷汗,拼命在生死边缘做垂死的挣扎,可无济于事……“喂,快醒醒,没时间了!我还给你定了课外的补习班呢!”在迷迷糊糊中,听见妈妈着急的声音。我睡眼朦胧地眯缝着眼睛,无力地喃喃到:“什么?又是学习?能不能不去啊?”“都六年级了,还不懂事!这个老是我联络好久了,好说歹说才让你进的!再说我学费都交了……”那声音刺耳了许多,惹得我睡也不安稳,只好嘟哝着起床:“怎么又是这些啊?都说了不想去了嘛!”妈妈立刻拉长了脸,我见势不妙,立刻理包走人。这时,她虎着的脸才稍有润色。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唉!”站在繁忙的街头,我不禁哼起了歌,但随之的是一阵感叹:“长大好累!”

【篇二: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在成长的道路上,亲人就像阳光,给我温暖;亲人就像雨露,给我滋润。我就在亲人的关爱中慢慢长大。

上幼儿园的时候,关爱藏在爷爷的送别里。每天早上八点,爷爷就牵着我的小手,在家门前等待幼儿园校车的到来。每次上校车之前,爷爷都会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些小零食给我。比如一个小橘子又或者是一块糖,再嘱咐我一句“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啊”。

在我吃着这些小零食的时候,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于是我知道,我就在爷爷的呵护里慢慢长大。

小学的时候,关爱藏在奶奶泡的奶茶里。“乖崽,歇会儿。尝尝奶奶新学的奶茶,纯天然无添加的噢!”说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就端到了我的书桌前。一股浓浓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嗯——真香!”止不住的赞美之情流露出来。“那我以后常做!”奶奶得意地笑了,象个孩子一样,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我大喝一口奶茶,顿时感觉一点儿都不疲倦了,从身到心都是暖的。那一股浓浓的关爱萦绕在我的心里。于是我知道,我就在奶奶慈爱的笑容里慢慢长大。

生日或节日的时候,关爱藏在妈妈的礼物里。每一次妈妈都会送我各种向往已久的书籍当做礼物。在书中我与福尔摩斯、哈利波特共聚,畅游天下,探索世界,总有收获。

当我枕着书香入梦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于是我知道,我就在妈妈的祝福中慢慢长大。

现在,关爱藏在爸爸的期待中。期中考试前爸爸叮嘱我“考试要细心,把字写好来,写字就像做人,要端正。”考试后,针对我学习中的不足,爸爸拉我分析了许久,还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与我共同拟定了一份学习计划书。在爸爸的眼神中,我感到了支持与期许。

每当我翻读这几张承载着浓浓父爱的纸张时,我总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渴望。于是我知道,我就在爸爸的期待中长大。

水的滋润让鱼儿得以生长,太阳的呵护让小草得以生长,亲人的关怀与爱护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希望,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这样慢慢的长大。

【篇三:长大后我就成为你】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活“雷锋”,在我心中母亲就好比他,虽然没有雷锋先生那样总是舍己为人的品质,却有着像他一样坚强的精神。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而我也像童谣里说的那般幸福!

前几年因为父亲突如其来的一场病,使我和母亲每天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在那一年中的母亲,每天都在为钱而奔波、为我而操心、为父亲无怨无悔的照顾着,因为经济的原因,使母亲不得不带着我住进一个只有60平米的小房子。

记得,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看着母亲像个男人一样,用手腕将装有被子与零零碎碎东西的蛇皮袋提起,摇晃着走向几百米之外的新家,看着自己手中撑着的伞柄,泪水竟悄然的落在了母亲不时交换着的手中,母亲抬起了她那苍白无力的脸,看了看假装微笑着的我,使出了全身力气责怪的说:“你看你,怎么回事啊!”我知道母亲不过是在安慰我那玻璃般的心,安抚着她的无助。打量着母亲,我竟不知她的脸上增添了少许的皱纹,已没有以前的亮丽了,我的心像是被刀绞着的一般滴着血。随着雨的伴奏我的泪情不自禁的与雨打着节拍,不觉多了几分忧愁,寂静的小路上飘荡着谁的抽噎?正纳罕是谁,才发现是我自己;肩上呢?也不知怎么就增添了一丝力量,哦,原来是母亲……

我努力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扬起了45度的弧度,才发现雨停了、天晴了,一切安好!母亲保持着年轻的心态,父亲的病也痊愈了,我笑了,空气中不时也散发着甜甜的味道。

也许是因为这一次的变故,使我在遇到烦恼和坎坷时像个勇士一样自己扛着,向母亲一样坚强、乐观的过着每一天,因为母亲曾说过:“难过时看看天,她的蓝与洁白会收纳你的一切烦恼与挫折;流泪时,清风会吹散你眼角的泪;但我更相信母亲那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和她从生活中不断磨练出的坚强,才是我永恒的追求。

是啊!长大以后,我想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一个坚强的女人。

【篇四:不长大该多好】

我们常常都期望能够早点长大,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长大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长大以后,我们可以走进社会,与更多的人交往,有自己的家庭,事业,但我更喜欢小时候,我们现在的青少年时期。

长大以后,我们会更加成熟,但我们已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天真无邪。小时,我们总是在想象着许多事情,期待着自己的未来,这想象中往往包含了一个儿童与生俱来天真的本性。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心灵都是在长大以后再收到了影响。社会中的勾心斗角,官场上的私通贿赂,事业上的争权夺利,都会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到污染,逐渐失去了小时那天真无邪的本性。那些名利之境中,奥援有灵,政以贿成的人们,一生终究只能是一场红尘客梦。为了名利而失去自我,是没有意义的。

小时,我们的心外面有一层过滤网,可以将所有黑暗的事物都排除在外,只让好的东西进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环境的变化,这层过滤网也逐渐开始失去作用,会让一些不好的东西进入心灵。所以我们越大,心灵总会越黑暗,当然也不排除那些始终心灵善良的人。当我们看到了社会黑暗的一面,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它们的影响。把黑暗的事物引进来很简单,但若要把它们都弄出去,你就必须重塑自己的心灵,并有着很强的过滤能力,才能保持你的心灵纯洁。而这在小时候做是极容易的,在长大以后就难如登天了。

小时,我们有时会与其他人打闹,但这远远比不上长大以后社会上的争执,纠纷。小时候,如果被人欺负过,说不定过了一两个星期,或者一两天就会忘记了,又会和欺负自己的人和好如初;但长大以后,如果有谁惹恼了自己,可能会记几个月,甚至几年,有时还会对他实行报复。长大以后,我们心灵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净化能力变弱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不好的东西,让它们在心灵中累积,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长大以后,我们失去了美好的心灵,没有了幼年时期的天真。如果不长大,世界有可能就是和平的。但是,正是因为我们能长大,我们才能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永远保持一颗健康的心。

【篇五:我长大了】

那天,我生日,妈妈不在家,爸爸去应酬了。我和几个闺蜜在家里玩了几个小时,晚上十一点钟,她们走了,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我不停地给爸爸打电话,一共打了十多个,但没人接。我担心死了,一个人在家也感觉害怕。

这时门铃响了,门铃声落沉沉的,我心一紧,从猫眼向外一看,原来老爸回来了。我一打开门,一股浓烈的酒味让我喘不过气来,爸爸喝醉酒了,走起路来都踉跄。扶着东倒西歪的爸爸,让他躺在沙发上。帮他脱掉鞋子,用毛巾擦了擦他那苦苦的脸,又倒了一杯温温的水给爸爸喝,爸爸那皱皱的眉毛慢慢地舒展开了。

我看爸爸好点了,就扶到房间的床上,把爸爸的皮带从裤圈里抽出来,把手机、钥匙、钱包等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茶桌上。盖上被子,放上蚊帐。“舒服多了吗?”“嗯”爸爸有气无力地说完,就呼呼睡去了。

看!爸爸醒后都夸我,“我家宝贝长大了!”,你觉得呢?

热门推荐
1他是位性格外向的人
2我们班的乐天派
3暑假
4我们的共享时代
5野炊
6赤豆变形记
7我爱我的祖国
8张家界的山
9爱生气的高压锅
10美丽的童心
11过去的2022未来的2023
12请爱护花草
13自制冰糖葫芦
14我终于翻过了那座山
15感谢母亲
16最美城市美容师
17七年级感动作文
18爱原来如此简单
19读唐诗《古朗月行》
20如诗如画的张家界
21骨麻湖之旅
22欢聚时刻
23漫画老师作文五年级
24原来我不懂作文700字
25我梦想的长假
26假如风有颜色
27读你
28那天,下着雨
29外婆家的美食
30童年趣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