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端午的鸭蛋仿写
端午的鸭蛋仿写

【篇一:端午的鸭蛋仿写】

老家食味——仿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经年一品老家味,嗯,此等滋味,必是吾乡。

君不见,牡丹香里摆水席

洛城三绝,乃国色牡丹、龙门奇窟、飘香水席,其余二物均为世人熟知,洛城水席,也乃天下奇味。洛城的水席历史悠久,千百年以来长盛不衰。何为水席?这民间有两种含义,一是菜品大都是汤汤水水,二来吃水席须以流水一般一道接一道的吃,洛城百姓过去的婚丧嫁娶,新年团聚都要吃水席,这份手艺自然也成为夫家考量新媳妇的一道必考题目。除了名字的来源外,水席还有素菜荤做、8凉16热二十四道、酸辣口感、丰俭由人等等特点,山珍海味固然可以,但平平淡淡的土豆,萝卜却也能做出不同凡响的滋味。让人流连忘返食道大开,水席也成为了很多人再访洛城的理由。可是在豫西乡里,每逢红白喜事,家家户户,竟也都是几十道菜,汤汤水水,干干稀稀,若是有何人请水席,他们准会连呼上当:“什么洛阳水席,不就是俺村待客的饭嘛!俺村那狗剩、孬蛋都会做水席哩!”

君不见,郑都客邀甩烩面

烩面,乃绿都之味。其中原流行之盛,范围之广,食者之众,绝难用具体数字衡量。在郑都,烩面伴侣,是以大勺辣椒,佐以一素一荤小菜,这样,主角还未登场,便甚有架子。烩面上桌,热腾腾一大碗冒着热气,碗大如盆,而多数老乡,总是能把这一大盆烩面扫光,会吃的还要喝汤,常香玉的腔,烩面的汤,一饮而尽,剩的只剩渣滓才可。烩面讲究的是碗要大,汤要厚,辣椒要旺,碗上漂着油旺旺的一层辣椒油,有雅兴的人还会再加一点香醋。挑一根宽如裤带的面条,入口细嚼,香郁筋道,口感颇佳,再吸一口热汤,咦,此时顿有汗津在背,物我两忘之意,得劲!

君不见,汴梁梦绕灌汤包

若访汴梁,一游上河园,二品灌汤包。怎个品法?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灌汤包吃前必先观之:其皮薄,素如景德镇细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绉折32道,极致均匀。搁在白瓷盘上看,极似白菊,抬箸夹起来,悬如灯笼。这个唯美主义的赏析过程,不可或缺。吃之,内有肉馅,底层有鲜汤。唯要记住,吃灌汤包注意抄底,横中一吃,未及将汤汁吸纳,其汤就顺着筷子流至手上,抬腕吸之,汤沿臂而流,可及背心。吃灌汤包烫着背心,在理论上是存在的。所以,吃灌汤包必须全神贯注,一心在吃,不可旁顾。灌汤包有了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吃灌汤包,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故此,吃罢灌汤包子,率先记住了汤之鲜,肉馅是近乎于汤进入味觉感观的,面皮除去嚼感,大可除去不谈。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豫梦,豫味。

【篇二:仿写观潮的作文】

雷雨

“轰隆隆”,天上传来一阵响声。我抬头一看,天上黑压压的,像一口黑锅把我们罩了起来。

公园里的人们并没有一点害怕的心理,反而十分悠闲地继续散着步。

这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好似一把亮亮的刀要把天空劈成两半。

人群出现了一点“小混乱”,因为天上突然下起了雨。雨点大得像一颗颗黄豆,向地面“啪啪啪”砸去。大家赶紧冲进了亭子里。

大雨倾盆而下,池塘里荡开一片水圈。树木花草的叶子被大雨击打着,仿佛能打出一个个大洞。

雷声大得似鼓声,配合着雨声“打鼓”,就像一首激烈的打击乐。

渐渐地,渐渐地,雨变小了,太阳公公露出笑脸,向大地洒着光芒。人们走出亭子,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

天边出现一条彩虹,人们走到池塘边,看见水已经涨了半尺来高了。

【篇三:荷花课文仿写】

春天的梅花

昨天下午,我到梅园去玩,一入园,我就赶紧往梅花园跑。

远远望去,眼前是一片深深浅浅的粉色,深的是桃红色,浅的很淡,像是在桃红色里加入了足够多的白色。这片粉色,有了蓝天的映衬,显得越发纯净,有了绿草的对照,显得更加绚丽。

我走近一棵梅树。粉红的梅花开了不少。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椭园形的花瓣儿层层叠叠,互相交错。它就像一个小碟子,把花蕊围在里面,花蕊的底部呈深红色,淡黄色的丝四散开来,顶端有红色的小“玛瑙”。整朵花又像是一个小舞台,花蕊和蜜蜂是演员。有的梅花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梅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仰望蓝天,有的低垂托腮,有的侧着身子,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这棵梅花的枝干是棕绿色的,遒劲有力,看上去上了年纪,像是从古人的水墨画里钻出来的。

梅花树不高,我一踮脚就能闻到花香,一伸手就能摸到花瓣。我摸了摸,花瓣仿佛融化在了我的手心里,我又闻了闻,花了很大的劲儿才能闻到清香,怪不得王安石说是暗香。一阵风吹来,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它们舞动着,落在草地上,又妆扮了小草。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梅花,站在春天的阳光里。

【篇四:我爱家乡的鸭蛋】

我的家乡在马踏湖,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特产,但我最喜欢的就是金丝鸭蛋。

鸭蛋的外皮薄薄的,也很光滑。剥开鸭蛋皮,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面而来。蛋清白嫩嫩的像小朋友们的皮肤,咬上一口,淡淡的咸味在嘴巴里回味悠长。金丝鸭蛋蛋黄的特点是由黄色和红色组成,黄色的一条金丝把红色的蛋黄围起来,像一个小太阳,吃上一口软绵绵的,蛋油香而不腻。

鸭蛋有许多种做法,比如泥制鸭蛋、真空鸭蛋等等。那么,金丝鸭蛋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呢?我问了爸爸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先把一个大水缸装满水,把盐撒到里面,然后再把鸭蛋放进去,过30天就能吃了。

同样,泥制鸭蛋的制作工序是这样的:先把土掺水和成泥,把盐倒进去,再把鸭蛋放进泥中,过20天就可以吃了,不过要洗干净才能吃的。

马踏湖的金丝鸭蛋是我们桓台的特产,是山东淄博的传统名菜,过去还是皇家贡品呢!

同学们,欢迎大家有时间请到我的家乡尝一尝我们的特产—金丝鸭蛋。

【篇五:端午的鸭蛋仿写】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出羊。包头的羊更是有名。羊多,个也大。包头人也善于做羊肉。包头的羊肉于是出了名。虽然我不在包头生活,但小时候曾在那里住过一个多月,对包头的羊肉比较了解。包头的羊肉佳肴很多。稍美,羊杂碎,莜面,我偏偏对烤羊腿情有独钟。我也不喜欢把包头烤羊腿挂在嘴边,让人觉得好像人家那地方就出烤羊腿似的!不过,所食羊腿多矣,但和包头的完全不能相比!别的地方的羊腿,我实在瞧不上!烤羊腿也曾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菜,我知道后便觉尤为亲切。

包头烤羊腿的特点是肉鲜而入味。羊腿肉细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入口如嚼干柴。入味之深尤为别处所不及。烤羊腿的吃法,就是用刀切下一小块,不用蘸料,直接送入嘴中。烤羊腿发出滋滋的响声,一滴热油顺着饱满的肉的纹路慢慢往下流。刀尖刚碰到外皮,嗞——便被烫得产生一股白汽。包头的烤羊腿外焦里嫩的,光是闻闻都让人心醉。外皮的焦香直入鼻腔,内层的鲜香渗入味蕾。我在郑州吃的烤羊腿,里外都是一个味儿,这叫什么烤羊腿呢!

夏夜,我们兴致勃勃地去吃烤羊腿。那里的羊腿都是现杀现烤的。羊腿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切面有光泽的,肉色红而均匀。这是新鲜的。二要挑肉质紧致的,指压后的凹陷立即就能复原的。别说羊腿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健壮,有的样子瘦小。挑好了,叉在烤杆上,架在烧烤架上便开始烤了。先吃着别的,烤羊腿烤半天,什么时候馋的不行了,就拿刀割熟的一小块儿下来,吃了。边烤边加着佐料,慢慢入味,不加孜然粉也可以。

大人们吃羊肉是很细致的。小心翼翼割下方方正正的一块儿,蘸着椒盐辣酱,变得更加入味,嫩滑,焦酥,鲜咸。再细细品尝,慢慢回味。我们小孩子就不一样了,性急,急了巴慌地随意切一块烤羊腿,顾不得烫就往嘴里塞。羊肉的鲜美一瞬间都在嘴里翻滚起来舞蹈起来,美味的口感直达舌苔尖端,满嘴的肉香!一嚼忘了所有不快,二嚼仿佛在天上飘,三嚼如同羽化飞升!还有什么重要的事呢?没有什么能比在这里大快朵颐包头烤羊腿快乐了!

热门推荐
1远方
2为辛勤的园丁点赞
3生命生命
4遇见屈原
5父亲的背影
6家人的爱
7绿色常驻
8滕头一日游
9我喜欢夏天
10小河的声音
11笑着醒来
12点点滴滴都是爱
13与书为友
14狂风暴雨中的小草
15因为你,我不再孤单
16音乐课上的启示
17画鼻子
18向阳花开
19爱国从我做起
20我爱家乡的小溪
21目送
22记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初学葫芦丝
24古怪幽默的音乐课
25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6走过那个拐角
27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坚强
28后悔的痛
29好玩的日照
30生如夏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