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落梅风骨
落梅风骨

【篇一:落梅风骨】

一本书,像一个路人,擦肩而过,或者,短暂交谈,匆匆离去。书海恰似人海,知音难觅,有幸遇见,始终相依。

我相信,书和人一样,需要缘分的指引。而当缘分指引我时,我与白落梅书相遇。当我将书打开时,吸引我的并不是那些文字,而是从文字里透出的淡淡清香。这股倾向,慢慢发散。我认为,那股香气便是梅香。

一个凌霜傲雪,拣尽梅枝的女子。凭一支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文字清淡。简单自持,心似兰草。

落梅,多么淡雅的笔名。我倒认为,为何要加一个“白”字。她倒不如直接叫落梅。梅的香气,在每一部作品中,慢慢发散,为她寻得知音。

读者们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我也这样认为。她的文章,正如她的笔名虽然终究逃不过落下的结眉,但梅香依然使人怀念。虽然我只读了两本。但我却能感受到白落梅的那份淡然,宁静。

当她在写《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中把张爱琳与她弟弟的童年回忆进行了比较。张爱琳的弟弟回忆的童年是他们有仆人有钱等等。而张爱琳的回忆中却只有快乐的情节,可见白落梅在这里想体现出自己对金钱、名利的淡薄。也许,这就是她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好文章的原因。

她之所以隐居,很有可能已经厌恶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吧。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中;白落梅写到:张爱琳在那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中写:“我更喜欢哪样的收稍”这也许就是她看透了世间冷暖的证据吧。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落梅风骨吧!

书中笔笔惊鸿,敲开一树一树的繁华,一树一树的星辰,一树一树的空灵与眷恋。

【篇二:民国风骨读后感】

近日,抬眼一望书架,便看到了这本《民国风骨》,拿下来,轻抚着这本书,不觉想起半年前读这本书的时候,感时间之飞速,如今再读,又有数不清的感受。现在,奉上这迟了半年的读后感。

不得不说,民国是个群星闪耀的大师时代,这里不知出了多少名人,又不知出了多少犯人;不知出了多少伟人,又不知出了多少罪人。可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出了数不胜数的大师,大师的风范,璀璨了黑暗的民国,照亮了时代的道路。我就来谈谈几个大师吧。

第一个真正让我觉得是正义化身的人,便是章太炎。他是位敢想敢做的“祢衡”,他敢骂万恶的黑暗社会,也敢义无反顾的反抗日本帝国,更敢在日本扎下根来,通过在报纸上发表反清朝反日本的文章来抗议。他生平最有意思的事有两件。一次,他看到日本人鄙视中国人,便用诙谐幽默的口气回击。填写日本调查户口单时写道:职业,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龄,万寿无疆。非常简洁的说明了日本存在的问题,还带着调侃的意味,让日警哭笑不得。他十分机智,是我及大家都学不来的。还有一次是他为反击袁世凯而大闹总统府,他将府里一切珍品皆打碎,边打还边骂,胆子十分大。可当袁见这一幕不让仆人阻止,可见章地位很高,是真正受人尊敬的。而章见袁不为所动,又为此绝食,可见他什么人都敢骂,且敢作敢当,为了新中国不怕一切酷吏,他太无私太正义了,值得人们尊敬。

第二位便是“海归”辜鸿铭。他精通九国语言,并怀着学习中国(故乡)传统文化的目的回到祖国。他起先在张之洞身边当翻译,后来受沈曾植启发苦心钻研古文化,最后研究政治。但是,他十分自大,且瞧不起人,这无疑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而且更为让人受不了的是他在清朝落败之后依然留着辫子,而且越留越“嗨”,毫不忌惮。然后便是他好古代女性裹脚的气味,听说他闻到这种气味才能写出文章来。但反过来想一想,我认为他这个喜好应是在国外待久了而看到“古文化”的一种“解脱”吧,在民国这个动荡的时代,这种行为应不足为奇。

第三个便是徐志摩,在他光鲜亮丽,文人浪漫的背后,却是风流成性,拈花惹草的性情,他一生和三位女性结过婚,但最后也葬在了第三个女人身上。就伦理道德来说徐是不道德的,但就社会来看,却是可怜而可悲的,我十分同意作者的标题---“佳丽误我”还是“我误佳丽”。

如此,这便是民国的几位截然不同的人物了,若硬要评判,也只能叹一句了。总结一句,便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该以一事为标准,特别是在动乱频繁的民国。

【篇三:英雄风骨永长存】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华夏精神世代相传,英勇风骨永远长存。

秦晋围郑,郑国面临即将灭亡的危险,佚之狐毅然向郑伯极力举荐烛之武。而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烛之武答应了郑伯的邀请,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这才保全了郑国。他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这样击退了百万雄师。足可见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啊!

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聪慧机智,才华横溢的人,却在他壮年的时候,未曾受到国君的重用。一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里有多少数不清的辛酸愁绪,可当郑伯来寻求他的帮助时,他又选择挺身而出。年轻之时,壮志未酬,在两鬓花白之际,依旧想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为天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不禁想到曹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何为爱国?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无畏,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无私,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豪情,亦是烛之武“夜缒而出,智说秦伯”的不卑不亢。

他生前积蓄的满腹经纶,一身才华终是在那刻体现得淋漓尽致,而那一刻,人们看到的是他那铮铮铁骨与英雄风韵,屹立在历史的长河里,永垂不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以一身爱国热血挽狂澜于既倒,烛之武乃真英雄也。英雄不死,风骨长存!

热门推荐
1庐山游记
2美丽的白浪河
3军训的一天日记
4考试三部曲
5我愿为你流泪
6愿你不枉此生
7思想的苇草不应折断
8让我尽情唱一曲
9荷花池
10瓶子吞鸡蛋实验
11我爱你,万能的锦囊
12成长的力量
13寻宝
14丹霞山游记
15一句难忘的话
16夜游植物园
17当我们变成人工智能
18空城计
19家乡的竹林
20给老师的一封信
21青春,美好的回忆
22庄子
23妈妈的一天
24我的好成绩,你去哪儿了
25告别陋习牵手文明
26我的数学老师
27一件让我开心的事
28我的课余生活钓鱼
29第一次做饭
30:藏在心底深处的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