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写春联
写春联

【篇一:写春联】

新春佳节,我与爷爷一起学写春联。

来到书房,爷爷取来笔墨纸砚。我便在一边观看,只见他手握笔杆,如蜻蜓点水般在砚台上轻轻蘸了几下,一抹黑顿时拥上笔尖,那毛笔就如有了灵魂一般,活了过来。爷爷先用手把纸抚平,说时迟那时快,但见那毛笔如卧龙腾飞,如祥凤展翅,一股淡淡地墨香顿时间在空气中漫开,叫人神清气爽。爷爷的手不停地挥动,如风卷残云般利落,那毛笔如影随形地在纸上飞舞着,跃动着。我惊了,不一会儿,一个“岁”字就出现在纸了,横竖撇点,丰厚饱满,骨力刚健,如风雨般豪放,真让我神游其中,敬偑不已。

还未完!又见那毛笔在纸上飞舞,无意间督见爷爷神态端庄,双眉紧锁,笔在他手中简直使活了,都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那双粗糙的手吗?那双曾为我洗衣做饭,时刻关爱我的手吗?如今像返老还童般的又变得灵巧起来。一会儿功夫,对联写好了。“年年岁岁道平安,团团圆圆闹春节”真是句美,字美,人更美啊!

俗话说得好,看时容易,做时难。接下来轮到我我,这下我可慌了,一手抓笔,一手拿纸,弄得手忙脚乱。爷爷在一旁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不急,不急,我们应该有条不紊地做事。万事开头难嘛,继续加油!”听了这番话,我又充满了信心,重头再来。这不,笔拿好了,纸就拿来了,一切准备就绪。刚开始,我十分生疏,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落笔,又小心翼翼地提笔,生怕写错了。可总磕磕碰碰的,要么这笔写歪了,要么那笔画写糊了。看着这歪歪扭扭的字,我心烦意乱。刚一想放弃,回首望见爷爷那充满鼓励的目光,我始终不甘放弃。挺直腰,握好笔,端正身子,再次写起字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往后就轻松多了,写出来的字也增色不少。

此时,爷爷又摸摸着我头,笑盈盈地对我说:“你看,这字不是照样写好了吗?在平常生活中,若是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鼓起勇气去面对,静下心来去思考,才获得成功。”我恍然大悟,原来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春联里还蕴藏着不少学问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新一年新气象,如今我不仅长大了,还学会了写春联这一门艺术呀!

【篇二:贴春联】

一想要过年了,我就手舞足蹈,过年我最喜欢做的事是贴春联。

我和爸爸是家里男子汉的代表,所以每年的春联,都由我和爸爸来贴。

爸爸个高,是主力,我个矮,是副手。我和爸爸一起把旧的春联撕下,然后再由我把撕下的春联放进垃圾桶。我又去投抹布,交给爸爸,爸爸把门擦得干干净净。再把新的春联拿出来,我负责在春联上贴胶带,再把双面胶起下来,然后小心翼翼交给爸爸。爸爸把上联贴在门上,下手之前,他先问我:“看看歪没歪?”我看了又看说:“都齐了!”爸爸又把下联比划上,看了我一眼,我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爸爸大手一挥,下联也牢牢贴到门上。我向爸爸念了念,说:“新春新景新气象,多财多福多平安”,爸爸满意地点点头。

对了,还有横批和大福字呢?我们端端正正地把横批贴在门框上,又把大福字贴在门的中间。我和爸爸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前,爸爸也小声读了一遍:“新春新景新气象,多财多福多平安”,我心里又高兴又幸福,仿佛看到了我家红红火火的生活,忍不住大声说:“财源广进,福临门!”爸爸拍拍我的脑门;“臭小子,有两下子啊!”

新年又要来了,我又要贴春联喽!

【篇三:贴春联】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受中华儿女的重视。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合家欢聚,买年货、贴春联、包饺子、吃团圆饭、放鞭炮、拜年、看春晚等等。

我最喜欢贴春联。

腊月二十七上午,我和爸爸到年货大街买春联。各式各样的春联让我眼花缭乱,字的颜色有沉稳大气的墨黑,还有华丽的金黄,字体有工整的楷书,有潇洒的行书,纸张有普通的红纸,还有绒布的。

有位老爷爷,在现场写着春联,我和爸爸觉得很有趣,便走进观看,只见他把手上的毛笔点满墨汁,凝神运气,两腿略微弯曲,然后弯腰抬臂,运转手腕,笔走龙蛇,运笔如风。不一会,老爷爷完成了一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围观的叔叔、阿姨都拍手称赞“老爷爷的书法真是妙极了!”老爷爷见我年级最小又看得很认真,便随手拿起一张正方形的纸给我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我开心极了,连声道谢,旁边的人都羡慕极了。爸爸对我说:“你以后要像爷爷一样,努力学习书法。”

我带着爷爷送的春联高高兴兴的回家了,我把它贴在门上,时时激励我学习书法。

【篇四:贴春联】

一到过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今年我和爸爸高兴地接到妈妈分派的光荣任务——贴春联。

我很喜欢传统红纸上的春联,恨不得马上贴好展示出来。我看着爸爸贴对联那娴熟的动作,羡慕不已便情不自禁拿起对联翻过来,用刷子弄点面糊涂在对联的背面,浆糊十分粘糊,纸背有些地方粘了很多面糊,有些地方很少,我双手已经粘糊得不得了。爸爸在一旁笑着说:“涂浆糊时用力要均匀,春联要想贴牢,四个角比其他地方多涂些,才有足够的粘力。”我不敢马虎了,拿起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反复刷上浆糊,正兴致勃勃想贴到大门时,爸爸叫停了,他要研究研究对联。

我纳闷地看着爸爸,他边低着头边看说:春联可不能贴反了,要不然会让人笑掉大牙!春联都是从右往左念的上联为右,一般以三四声结尾,下联为左,一般以一二声结尾,这样念起来才朗朗上口。”听爸爸这一说,猛然想起我似乎在某本百科书上看过这常识。我大力拍拍额头,好险啊!差点贴错对联了。

我爬梯子准备贴横批时,爸爸提醒我,必须要贴正不能贴歪,这是一种礼节。我心里暗想:“贴春联讲究的地方,真多,我可真是大开眼界。”我胆胆颤颤地想直接把横批压实,爸爸在下面叫了起来:“不行,先得把横联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固定,这样才不会掉。”爸爸说的果然是好方法,我轻微地调整一下横联左右高度,再轻轻压平,终于把“一帆风顺”贴好。

我爬下梯子时发现所贴的春联不少地方凹凸不平,就用刷子一点点挤出春联和墙壁中间的空气,皱巴巴的地方变得平坦了。爸爸和我将那红红的春联齐心协力贴得漂漂亮亮,让整个家中有了新感觉,有了新气象。

看着新的气象,我不由得在心中又升腾起了那种难得的满足感,站得远远的,我好像又听到了欢笑声,听到了嬉闹声,听到了新的一年人们的期盼声,我又开始喃喃起了那副春联:人兴财旺年年好,鸿运家昌步步高。

【篇五:贴春联】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元日》被人们传颂至今,其中的“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如今红纸代替了桃符,辞旧迎新的祝福语代替了神灵的名字。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彤彤的“春联”,表达人们过年的喜庆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期望。我家也不例外,这项“大工程”一向是我的活,这不,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忙活开了。

一切准备就绪,我来到大门前。举着“春联”对着门比划来比划去,和我的助手——妈妈探讨着最佳的位置。我把“上联”抵在门上,妈妈站在远处总观大局:

“高一点……

再往左一点……

有点歪了,右边再下来一点……

好好好,不要动,就这样贴……”

经过一翻调整,终于找到最合适地方。我紧紧按住“上联”的中上位置,轻轻地撕开顶端背后的双面胶,小心地把“上联”贴在门上,然后再重复上面的动作,把“上联”的中部和下部都细细的贴好,“上联”就这样贴完成了。“上联”完成了,“下联”就方便多了,对比着上联的位置,再加上“助手妈妈”的帮助,“下联”也很快完成。

接下来要贴“福”字了。相比较“春联”,贴“福”字显得简单多了,只需要选中间位置往上一粘就可以了,这点小事对我来说不在话,都不需要妈妈的帮忙,我一下子就选好位置,私下后面的双面胶三下五除二刚要往门上贴。

“等一下,你贴倒了!”妈妈连忙制止。

“你不懂了吧。”我老气横秋的对妈妈说道:“福字就是要倒着贴,福倒了,福到了,懂吗?没文化!”

“真是一瓶不动半瓶摇。”妈妈不以为意的说:“照你这么说,福到了,可是你却把门给关了,这福就被你倒到外面去了,小傻瓜!”

我立刻愣住了:“可是大家都这么贴的呀?”

“大家都这样难道就一定对吗?福字是可以倒过来贴,古时候人们在家里的米缸、油缸、水缸上,这样福倒在家里,所以我们……”妈妈还没有说完,我立刻抢道:“我知道了,福字可以倒贴在房间门上!”

“我家的小傻瓜开窍了……”

今年贴春联真是一举两得,既参与了劳动,又收获了知识。红彤彤的春联,红红火火中国年!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开心过年,每一个人都从劳动中有得收获!

【篇六:寒假作业之写春联】

寒假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写春联,有大扫除,有跟老人散步……

然后我把储藏室找了个翻天覆地,终于找到了我的毛笔墨水还有红纸。我准备写“步步高升”和“天天向上”。接着我把毛笔沾了墨,就写起春联来,写着写着我的手写得很酸了,这时我手中的毛笔一下子就逃出了我的手心。毛笔直接沾在了我的春联上,就看见春联上有一个很大的“黑洞”,我只好重新写了一张,我觉的生不如死。原来写春联也不是简单的事,不容一点失误,最后我好不容易才写好了上联和下联,我在把春联贴在门上,妈妈看了就说还可以。

她都不夸夸我,唉!我这都白写了。

热门推荐
1读《血字案的研究》有感
2描写寂静的
3你曾拨动我的心弦
4我的心爱之物
5立夏斗蛋
6金鱼的生命
7那一次,我真后悔
8颠倒世界
9被碎片拼凑的生活
10美丽的心灵
11这片风景,那么珍贵
12猛洞河漂流
13弹,弹,弹力球
14活着
15我阅读我快乐
16视角以外的未知
17秋天的鹤山公园
18我的心儿怦怦跳
19我最熟悉的人
20这个春节不一样
2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2角落里的光芒
23我家阳台上的植物
24冰雪世界
25二年级补课看图写话
26多彩的活动
27乘索道上张家界
28维护海洋权益
29谁是我生命的阳光
30成长路上的阳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