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丰收之路
丰收之路

【篇一:丰收之路】

十一长假,我来到了走马河边的安龙村,来体验大自然的魅力与辛勤的劳动。

10月5日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准备要去完成一件大事——收割稻子。

我们来到稻田中,只见一排排彩色的稻子组成彩色的稻浪。稻浪随风摇曳着,好似一个个乖娃娃等着人们的收割。稻田中还有许多小动物,蟋蟀、青虫、青蛙等。

高阿姨来到稻田里,从脚边的篮子里拿出一把锋利的镰刀,对着大家说:“大家看我示范,要仔细看,待会儿不要把自己割到了!”

高阿姨面容瘦削,肤色黝黑,这是常年在田间劳作的印痕。她边说边做,走到一株稻子旁,蹲下身体,黑亮的眼睛凝视着一簇稻谷,将镰刀伸到稻草后面,用左手紧握镰刀,右手使劲地将镰刀收回身前,只听见“咔嚓”一声,稻子应声倒下。

高阿姨拿起割下的稻子,举起来,大声地说:“大家都看懂了吗?”

我和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看懂了!”

然后,我们迫不急待地拿起镰刀,兴冲冲地飞奔进稻田里,开始了我们的丰收之路。

我率先跑到面前的一株稻子前,兴奋地学着高阿姨示范的样子,开始收割稻子。我拿起手中的镰刀,伸在稻子前,用左手握着稻茎底部,将右手的镰刀使劲地往后一拉,可是没有成功。我毫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试了好几次后,掌握了要领。原来,在收回镰刀的时候,要向左右两边磨,因为镰刀上有齿状刀刃,这样可以保证稻子被完整地割下来。

到后来,我越割越熟练,割下来了一大堆稻子,我也累得气喘如牛,汗流浃背,一下子倒在割好的稻子堆里。

接下来,是打稻环节。顾名思义,就是将割好的稻子在凳子上拍打,将稻米拍出来。我将割好的稻子紧握在手中,双手举起稻子,使出吃奶的劲,将稻子拍到凳子上。顿时,仿佛下起了漫天的谷雨,洒落在我身上。

紧接着,是捆稻草。我将已经拍好了的稻草堆在一起,用二到三支稻草把它们捆起来,将根放在左边,围着转一圈,手腕也随着转。随后,用大姆指把稻草头按住,挤入圈套中,用左手使劲地拽住根,狠狠地一拉,这一堆稻草便被紧紧地捆在一起了。

捆完稻草过后,要将拍下来的稻米放到袋子中。我用白铁皮做的簸箕将散落在布上的稻米收集在一起,一下子把稻米倒进袋子里。其他的同学也激动得跃跃欲试,一个个轮流去装米。

收集干净后,我们便用单轮车把新鲜的稻米运到小庭院中,平摊在地上。高阿姨告诉我们:“因为刚收割的稻谷中有草屑、野草等杂质。这些杂质在袋子中会腐烂、发酵,产生热量,会把稻谷烧坏的。所以一收完稻谷就要平摊晒好。”同学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次丰收之路,我懂得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做人不能懒惰,要能吃苦耐劳,有了付出才有收获。

【篇二:丰收的秋天】

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果园里,苹果、橘子、梨、菠萝…都在急招让人民去摘呢。田野上,麦子、稻田、高粱……把田野打扮得五彩缤纷。它就是我最喜欢,也是丰收的季节——秋天。

早晨起床后,我来到果园里,走到苹果树下,发现苹果都把树枝压湾啦,它们你拥我挤,仿佛让我把所有的苹果都摘回家,来品尝它的美味。

我又来到田野上,看见大豆都笑破了肚皮,高粱举起了火红火红火把,稻田笑弯了腰。

你们看!秋天真美啊!它的颜色是四季中最多的,而且,它每年都是让农民伯伯们露出慈祥的笑容的季节,还会让他们每年都会吃的饱饱的。

这就是四季中我最喜欢,也是丰收的季节——秋天。

【篇三:丰收的寒假】

寒假令人心旷神怡;寒假令人无限向往;寒假也必将令人终生难忘。因为,每个人一生中又有多少个寒假,失去了,就像鸟儿向往天空一样,飞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难道不应该珍惜这人生中的每一个寒假吗?等他从你身边失去时再惋惜那还有什么用?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人生中每一个寒假,这就是自已对自己负责。

在寒假中我遨游书海的王国,坐在图书馆里,我早已忘记时间的流逝,在我的眼里,除了书,还是书,只有当一本书从开头被我看到结尾了,我才会感到眼睛的疲惫。在那一刻,我才感觉到似乎从下午到晚上的时间怎么是如此的短暂,也就只有在那种时候,我看到了书架上的书似乎都在对我笑,整个世界充满了善意。

在寒假中,我还学会了自己买东西。其实,说起来可能谁都会,但是,以前我自己太过腼腆,有人陪一起去还好,让我自己买,买东西的时间起码要延长几小时。不过,这个寒假中,不知为何,爷爷多次让我自己去买东西,还说他以后不在时要学会自己照护自己。现在他还在,就要多锻炼我。不知怎么的一听这话,只觉得鼻子一酸,也就照着做了。只希望不要让这位老人对我失望吧!

在这个寒假中,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或许可以称为丰收了。对自己不需要那么严格,只要做的事不让自己后悔的话,那么就是非常开心快乐了。做人只要无愧于心,那么做错了也没关系。寒假里,人生的顿悟,让寒假变得异常丰富。

【篇四:丰收的味道】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大地变成了金黄色的世界。在这个如梦似幻的季节,当然也少不了果实成熟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丰收的味道。

对于农民伯伯来说,丰收仿佛是大自然给他们的美丽的承诺,每年秋天都以累累的果实来兑现。因此,丰收的味道是粮食、瓜果的香甜味道。对于我来说,我很少有机会体验农民伯伯种庄稼时的辛劳,但我也喜爱香甜的水果、美味的大米、清香可口的蔬菜的味道。当然,除了这些,丰收对于我而言还有其他的味道。

丰收的味道是团聚味道。

一年之中我最喜欢的季节是秋天,因为中秋佳节就在秋天,这一天我们能收获到的不仅是物质,还有十分难得的亲情。我们的知道在古代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时候都要背井离乡,离开亲人到遥距千里的地方谋生,那时交通远没有今天这样便利,因此亲人团聚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天伦之乐,所以著名词人苏东坡曾在中秋佳节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且千百年来都让人产生共鸣。今天,虽然科技发展了,交通也变得非常便利了,但是我们也会因为工作、学习等事不得不与家人分开,所以我们每年都盼望着中秋佳节的到来。只有在中秋佳节我们才可以暂时卸下繁重的工作,忘记学习的压力,和家人尽情的享用月饼、瓜果等美食,尽情的享受一家人团聚的时光。

丰收的味道是成功的味道。

作为一名学生,丰收还意味着学习上的成功。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学习是开启美好未来的钥匙,学习上如果没有好的收成,未来就没有好的人生。所以从踏入校门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要努力学习。尽管我和大部分人一样对学习不是特别有天赋,但我知道只要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每天只进步一点点,将来一定能够收获成功。尤其是今年,六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只有把握好这一年,我才能顺利地开启人生中的下一个阶段。所以,丰收的味道对于像我们这样正在求学之路上拼搏奋斗的学生来说,是在努力学习后获得的成功的味道。

丰收的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在农民伯伯看来,丰收的味道,是庄稼成熟的味道。在分隔两地的亲人看来,丰收的味道是家人团聚的味道。在莘莘学子看来,丰收的味道,是学习上收获成功的味道。总之,丰收的味道一定美好和谐的味道!

【篇五:美丽的丰收年景】

秋天,一个丰收的时节,各种水果和谷物就在这时丰收了,多种多样的花朵含苞待放。

这,就是美丽的秋天。

当炎热的夏天渐渐离开,凉爽的秋天缓缓到来,田野上,农名伯伯正忙着收稻子呢!一大片金黄的稻子犹如一大片金色的海洋,在碧蓝的天空下,显得非常壮观。

一丝丝秋风吹过,苹果树上的苹果早已落地,果园里处处弥漫着水果的芳香,香梨提起金黄的灯笼,葡萄也紫得涨饱了脸,橙色的柿子也露出了笑脸,就像一个缩着脑袋的小娃娃!

走进花园,一阵芳香立刻扑鼻而来。啊!真香!眼前的那颗桂花树是多么的芬芳迷人,金黄的花朵小巧玲珑。再看看旁边的菊花,它的一根根花瓣就像八爪鱼的一个个触角,真是千姿百态。

我爱秋天,它的美深深地触动了我。

【篇六:丰收的秋天】

每当吃起那美味可口的柿子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周五我们摘柿子的场景。

那天,秋高气爽,正是丰收的好时节。校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两旁许多原来都郁郁葱葱的树木,随着深秋的逼近,渐渐地变得稀疏起来。我正在思考:难道柿子真的轻而易得,举手可摘吗?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就到了城阳采摘园。打开了车门,一股山村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深吸一口,真是沁人心脾啊。黄橙橙的柿子像一个个发光的小灯笼,指引着我向它奔去。

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柿子树下。我跟于蕊齐分工合作。”够得着的我来摘,你们摘上面的柿子,好吗?”于蕊齐和我商量着。“上面的用手够不着,怎么办呢?”我焦急地问。“不用担心,我先找块石头,再上去踩,就行了。”她安慰我。我找到了一块,并踩了上去。我把树枝拉下来让于蕊齐来摘。但是,很快我们又遇到了困难,一个树杈上长着好几个红红的柿子,可是特别高。我们俩跳起来摘,手总是够不着。正在这时,我急中生智,为何不能找一个高一点的男孩帮我们够呢?于是,我就让国镇瀚同学帮助我们。真的,他轻轻地跳了起来,就轻而易举的摘下来了。“太棒了!”我们都向国镇瀚投去了惊叹,佩服的目光。他送给了我,我又送给于蕊齐,我们开心地笑着。或许,这就是分享的快乐吧!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将柿子和香蕉、苹果放一起,将它催熟。

这次秋游,让我懂得了齐心协力才能成功!也让我懂得了分享的快乐!秋日的风景,丰收的果实,真让我难忘!

热门推荐
1成长从不怕开始
2那一年春天的歌
3我第一次洗碗
4向你介绍我
5生命的跳动
6清明节忆外公
7拔牙
8我敬佩的同学
9一场精彩拔河比赛
10将跳跳糖进行到底
11我的新语文老师
12眼神
13备舌战惠德堂
14神奇的胖大海
15老师是本书
16家中的客气话
17窃吃记
18邻居家的小狗
19快乐的一堂课
20小草赞
21未来
22感悟自然
23《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诗歌
24美丽的云龙湖
25迪士尼之旅
26冬日暖阳
27温暖2019
28那一刻我的心温暖了
29妈妈并不平凡
30挂牌仪式讲话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