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孔子永远的楷模
孔子永远的楷模

【篇一:孔子永远的楷模】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炎黄子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的根。

他就是孔子。孔子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五十一岁时他做了鲁国的中都宰,任职不过一年时间,四周的地方都来效仿。因为他政绩出色,且门人众多,声望又高,所以很快就又做了鲁国的小司空。后来他又做了大司寇。在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以政为德”,用礼教和道德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孔子六十二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经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累累若丧家之狗”。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以待,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明知不可而为之。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是不求富贵,这不符合孔子的真实形象。他也懂得物质享受,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也享受美食的口颐之乐。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讲个人的处世之道。他让我们明白,与人交往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立场想问题,这样才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前的我不是这样,而是说话做事只顾自己高兴,从来也没有顾及过别人的感受。学了孔子的这句话后,我改正了这个缺点,还学会了体谅别人。《论语》真是一位好老师!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孔子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当时几乎被当成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他会骑射,知音律,擅抚琴,精于车技。但他又非常谦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认为,人人都可学习,都能成为他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历史的风尘卷走了你的身躯,却沉淀了你不朽的儒学。你不患得,亦不患失。你是真正的智者和勇者,是永不磨灭的学者楷模。正如司马迁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篇二:给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来自21世纪的一名学生。我敬佩您的文学修养。是岁月的迁徒,是时间的流逝,是老师的教导,使我心中的那泓清泉,流到了您的眼前,是冥冥之中,注定我要向您学习。

总也忘不了您那旷达的胸襟,忘不了您不同于凡人的修养。您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谁晓得,几千年前的言论,如今会被世人所敬仰,我牢牢地记着您的教诲,学会了凡是要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孔子先生啊,您给了我很大的收获啊。

记得那一夜,我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我绞尽脑汁,却寻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看见同学正解决完了这道题。于是想向他请教,于是,转念一想,又得很难为情,怕遭到他的嘲笑。这时候,脑海中突然浮现了您说过的八个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于是,我鼓起勇气想同桌请教,他很耐心地给我讲解,帮我一起找到了答案。

您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也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那一次,学习完了您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我有很深刻的感悟。我曾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不少钱。我觉得很开心,有一念头想把它占为己有。这时候,失主找来,他在旁边到处寻找,急得到满头大汗。我想到了您的话。于是,内心里小小地挣扎了一下,快步走向那人,把钱包还给了他。

【篇三:给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来自21世纪的一名学生。我敬佩您的文学修养。是岁月的迁徒,是时间的流逝,是老师的教导,使我心中的那泓清泉,流到了您的眼前,是冥冥之中,注定我要向您学习。

总也忘不了您那旷达的胸襟,忘不了您不同于凡人的修养。您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谁晓得,几千年前的言论,如今会被世人所敬仰,我牢牢地记着您的教诲,学会了凡是要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孔子先生啊,您给了我很大的收获啊。

记得那一夜,我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我绞尽脑汁,却寻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看见同学正解决完了这道题。于是想向他请教,于是,转念一想,又得很难为情,怕遭到他的嘲笑。这时候,脑海中突然浮现了您说过的八个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于是,我鼓起勇气想同桌请教,他很耐心地给我讲解,帮我一起找到了答案。

您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也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那一次,学习完了您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我有很深刻的感悟。我曾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不少钱。我觉得很开心,有一念头想把它占为己有。这时候,失主找来,他在旁边到处寻找,急得到满头大汗。我想到了您的话。于是,内心里小小地挣扎了一下,快步走向那人,把钱包还给了他。

【篇四:梦中的孔子】

他背在身后的手中握着竹简,在学堂里来回踱步,嘴里不断地念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很久很久以前,清晨的阳光透过被风吹起的布帘,微弱却闪烁着的光芒照在竹简上、照在书桌上、照在茶器上、照在少年的脸上,照醒了这位沉睡的少年。少年睁开眼,有点朦胧但充满激情的眼睛透出了对未来辅佐皇帝、管理一国后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的憧憬,对现在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困难的不屑。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少年用自己的实力演绎了他精彩的人生,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用自己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他就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今天,理想学子们将要迈出步伐去追赶孔子的步伐,理解孔子的思想,学习孔子的为人处事之道。

理想学子们的队伍如长龙一般向向三孔胜地走近。我知道我离孔子越来越近了,离儒家思想文化越来越近了,离“君子”越来越近了。跨进了孔府的大门,这带有浓郁学士气息的地方就是孔子的家乡,也是我向往已久的梦想。

来到这里,我懂了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要从自己的利、害,想到别人的利、害,学会将心比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午后的阳光在人影的穿梭中来到了我们身边,照亮了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也照亮了镜头前的灿烂的笑容。

这次我离你又近了一步,当我再次梦到你时,你背在身后的手中握着竹简,在学堂里来回踱步,嘴中还在念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篇五:电影《孔子》观后感】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看电影之前,我对孔子的印象就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直到看了《孔子》这部电影。

从电影的结构来看,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人物的传记。传记很容易流于平庸,因为对人物一生的描写如果平铺直叙就无法突出亮点。而这部电影通过几个吸引人的小故事来展开叙述:比如说服别人救下小奴一命。也通过一些炫丽的战争场面特技和一些令人涕泗交流的感人场面来抓住观众的心。这样的安排无疑使电影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力量,使人物的形象饱满丰富。

从电影的内容来看,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追求仁义,并希望把仁政运用于治国理念中。他传道授业,哪怕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他秉承了自己信念,直到终老。电影里,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与弟子的感情深厚令人动容,与鲁君谈论政治,铿锵有力,与季氏比赛射箭也是旁征博引……而他被人嫉恨,被迫背井离乡,流浪他乡,却为他的英雄形象涂上了悲情主义的色彩。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从人物塑造来看,虽然选用巨星周润发来演孔子,但周高大伟岸的身躯明显显得用力过猛了,一个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孔子在剧中显得文武双全,缺乏失意文人的样子。而演员满口论语与人物性格显得疏离,周迅饰演的卫国夫人南子表现轻佻,与当时那个年代的女性形象也相去甚远。从史实角度来看,颜回下冰水冒死救书简的行为也有点脱离实际,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更像法家思想的代言人。

总之,不管怎样,孔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光辉灿烂的,他到老年的时候专心致志在鲁国传道授课,编著了《春秋》等经书。他的思想也为后来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依据。

【篇六:给孔子的一封信】

孔丘:

你好!你不介意我这么称呼吧!称呼你孔子,虽然十分雅,但是对于你,我不想用孔子之名,也不想用您来称呼,因你的“仁爱”,也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朋友之交。

我读《论语》,仿佛是和一位网友在聊天一样,我在你的言语中感受到了你深邃的目光,仿佛我穿越了,我穿越了这两千多年的沧桑,但亘古不变的是你的“仁爱”,你的慈祥,你伟大的儒家思想。“孰不知”不经用起了老师教过的语言与你交谈,袭卷而来的是一阵书香,“子曰:……”朗朗书声,我的眼前,居然是私塾,那不是曾点吗?孔子,你的弟子三千多人,七十二位得意弟子,曾子理所当然在其中,当我走过去时却发现他们看不见我,我在那静静地聆听着,你把弟子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尽情地说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弟子说完,你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你没有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你的鼓励下轻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衣,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听过这一段轻声描绘,孔丘啊,你眼睛里透出赞许的目光,说:“吾与点也!”

孔子呀!你还是当年的孔丘,两千年来,在人们心中你是亘古不变的形象,你知道吗?多少年来人们装着是对“孔圣人”的崇敬与仰慕,但他们却错误地将你包装成一位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说的都是“子曰”张口闭口都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言辞,然而他人却不知孔圣人也有这般的童心童趣,何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着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这就是你的人生理想。孔丘,现代有多少关于你的故事、书籍、电影等等系列孔丘,他们似乎看到了孔丘你在成为孔圣人的道路上的辛苦,但是也正是因辛苦才欢乐不是吗?“不耻下问”因“敏而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周游列国,神彩飞奕,多么可爱。

孔丘,你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对政治抱负和热情;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的思想纯洁和崇高,不会为了利益而牺牲自己独立的人格,你30岁时,因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番治国安邦之理,文景很满意,但你的性子太直了,对于宫廷的奢华,并也连同一起说了出来,齐景公不满,用宛转的语言将你赶走,你的表情史书并未记载,但当时应是肃颜吧!

你的为人真让人佩服,你就如同仙人一般,你的思想远远超过了时代,你的眼光早已穿越了千年。

两千多年的历史,流逝的是岁月,但积淀的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儒家的仁爱,依然需要融入今天世界的和平、稳定、团结,以及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和谐、安定中。孔丘,感谢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1难忘那小狗
2那双眼睛
3童年的色彩
4底色
5生活中的小美好
6年味
7啊那飞驰的单车
8文明铸就幸福中国梦
9家规家风
10关于零花钱的作文
11为生活添点“绿”
1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13一朵蒲公英的小小梦想
14闲不住的姥爷
15最美好的遇见
16假如我是一颗流星
17友情,让生活更美好
18爷爷的爱
19致最可爱的你
20校园的春天
21小梦想,大未来
22包饺子
23我的发现
24特别的母亲节
25有趣的一堂课
26最美的风景
27军训的一天日记
28青岛游记作文
2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30我最喜欢的动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