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互联网:一把切割时间的刀】
步入21世纪,人类的生活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纷纷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一种叫做互联网的东西更是搭起了世界的桥梁。然而在我看来,它更是一把刀,一把锋利却没有柄的刀。
现在,各种牌子的智能手机出现在人们的手中,几乎人手一台。它也进入了我们学生的世界中:各种学校里的通知,全显示在微信群上:背书都背在交流软件中:普通的同学交流和问作业都在交流软件上进行。这些看似能够方便我们生活的网络软件事实上在更加大幅度地混乱我们的生活:做家庭作业时,自己的微信已经被同学拉进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群,滴度滴度不断的消息通知让我拿起了手机;课外学习,背课文全在网络上完成,使原来热闹,积极的教室变得冷冷清清;同学们口中的最新的电影资讯,电子游戏更是让我心里发毛,进入不了学习状态。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群只会计算的科学家给我们的行为取了一个可笑的名字:它叫碎片化。不仅仅在我们的学习中,在我们的业余生活中,我们也尽情地使用着这把没有柄的刀。现在,小说书,文学书,各种书,统统装上了电池我们再也不必为了看书去书店买书,去图书馆借书了。然而,我们的阅读量并未有为此增加。想想看,当屏幕上弹出各式各样的弹窗的时候,我们还会为了郭靖和欧阳克抢黄蓉的故事情节而捏一把汗吗?当微信好友发来消息时,我们的脑海里还有傲慢的达西先生吗?当微博里的网友都炸开了锅的时候,我们还能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吗?
走出了校门,我不仅仅看到的是小孩,更是大人们——他们捧着手机,上公交下地铁,有些竟还没忘记身边的孩子。记得一次坐地铁的时候,看见一位中年妇女坐着可以容两人做的位子,兴致勃勃地看着新出的电视剧,而且还将手机的音量调到最大,这个时候,又一位母亲拉着一个小孩走了过来,她说:“阿姨,麻烦挪一挪,让我的孩子也做一下。”然而那妇女却像耳聋一般,好久才极不情愿地挪了一下屁股,可空出的位子还是容不下一个孩子坐,再看那母亲,恼红了脸,开来一场恶战又在所难免了。有时候和父母走在路上,不管是过马路还是光走人行道,他们也总是捧着手机。每次我跟他们说不要看了过马路危险,他们总说是在和同事客户联系,还说我不懂体谅他们;口气就好像有辆车把他们撞倒都不会在乎似的。这时我就突然觉得大人们也不过如此,他们和小孩子犯同样的错误,还不懂的改正;相比之下,他们连走路的时间都被互联网切成了碎片,却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时间,被这把没有柄的刀戳得千疮百孔……
有人说,人的一生只需要三平米的土地;但是我觉得,人只有死后才只需要三平米土地。人活着的时候,不仅需要三平米土地,还需要一间屋子,一棵树,一个大自然。对,人活着的时候,需要一整个大自然。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渴望的大自然;没有WiFi,没有互联网,没有什么所谓的“碎片化”,只是一个完整,纯粹的大自然。
文章写到这里,我又听到不远处广场上的广场舞音乐的声音,那是一群年过花甲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在跳舞,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互联网;他们去旅游,去跳舞,去互相庆祝生日;是的,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互联网,但是他们依旧感到很快活,生活依旧很丰富多彩。
【篇二:珍惜时间议论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他一生撰写和翻译了640万字,平均每天写2000字,为无产阶级文化宝库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遗产。
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聊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的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看到鲁迅的故事,我深受启发。时间就像流星,一眨眼便不见了,它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在你发呆时,在你打盹时,它就从你身边走过,当你发现时再去追它,那就太晚了。
既然我们永远无法追上时间,那何不珍惜时间呢。像鲁迅先生一样,认真、专注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不受外界的干扰,这便是对时间最大的尊重吧!吃饭时加快一点速度,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读几篇文章,睡不着时起来背几个单词……这些都是珍惜时间的方法。
仰望天空,回忆自己的点点滴滴:多少次,我因几道题不会而焦躁,如果珍惜上课的时间,好好听讲就好了;多少次,我因作业写到凌晨而疲累,如果珍惜白天的时间,不那么贪玩就好了……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无论干什么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别人因认识自己而感到骄傲。要记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管我们想什么、做什么,都应该对得起眼前这如花似锦的青春,都不该浪费每分每秒不分昼夜喧哗流过的时间,让我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朋友。
【篇三:珍惜时间把握青春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珍惜此刻。
任何时刻都是人们生命中的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他就悄无声息的走了,不留一丝痕迹。往往在他去世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留给自己的瞬间不多。也正因为如此,古人感叹:年轻人不轰轰烈烈,老年人悲从中来。
每时每刻都没有影子。它去的快,来的也快。能否把握住当下,成为当下的主人,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陶渊明说:“盛年不归,难再得一晨。”人到中年是时候鼓励自己了。时光流逝,不等人。短短几十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爬上人生巅峰,实属不易。正因为如此,珍惜当下极其重要。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珍惜当下的故事。
以前,我根本不在乎那一刻。我妈总是教育我要珍惜当下。她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千金难买一寸光阴。每一刻都很珍贵。你此刻应该好好学习,争取好成绩。”但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不一会儿就消失了。我正忙着做作业。环顾四周,一边哼唱一边做作业,“龙凤舞”两个字写好了。有时候朋友来找我,我就催作业。过了一会就没人了,玩够了再回来写作业。然而,一个突发事件让我改变了对当下的看法。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宝贵的一分钟》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分钟的.价值;瞬间就是财富。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激光一分钟可以行进1800万公里。最快的电子计算机每分钟能运算90亿次”。这个数据让我惊讶的伸了伸舌头,体现了当下的珍惜。如果白白浪费,无异于为了钱杀人!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时间过得太快,浪费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将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我们要争分夺秒,不能让它白白溜走。看完这篇文章,我立刻想起了那句名言——只要我们合理安排好瞬间,就应该珍惜。随即,我决定改正自己的缺点。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看书。到了学校,我应该马上背书。每天放学都要做作业,不能心不在焉。朋友来玩,我就跟他们说,玩之前先看完,晚上多看看课外书。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只要我们学会利用和珍惜当下,虽然一个小时里珍惜一分钟是有用的,一分钟里你做不了什么,但是10个小时里有10分钟,100个小时里有100分钟。珍惜的100分钟能做多少事!
所以珍惜当下,珍惜当下,就是珍惜生命。充分利用命运赋予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做糟糕时刻的奴隶,掌握它们。我祝愿学生们将来一切顺利。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篇四:珍惜时间议论文】
闲暇时间,丰富多彩。有的人喜欢下棋,在上一决高下;有的人喜欢踢足球,在赛场上一显身手;有的人喜欢唱歌,在舞台上一展歌喉;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整个人有频率的打着节拍,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而我则喜欢写作,阅读,理所当然,有时也喜欢听音乐,玩游戏,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阅读,写作。
读书,你可知道在字里蕴含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交谈;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品德、情操,使之高尚……空闲时间,我总喜欢先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番,让学习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一下,同时吮吸一点课外知识。
当我想读书时,总是翻开那本《中华上下五千年》里面讲述了中华人民五千年以来的荣辱兴衰,我看到了那是汉武帝,是他的雄才伟略,是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那时的'我们称霸于世,是他北伐匈奴,派大将张骞两次通西域使中华民族一度走向强盛。那是慈禧,是她引领清政府走向腐败,走向灭亡。是她的胆小怕事,不肯变法,令康熙、乾隆创下的强盛国力付之一炬。
是她迫使清政府不断的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饱受欺凌。读书,你让我与书同欢,与书同悲,在你身上体会着无限的乐趣。一本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群人乃至一个时代。一本好书,是良师益友。读书启发心智,陶冶情操;读书赋予我们力量,也赐予我们人格的美!
“好书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确说得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本周开始,双休在家与父母一起多读书、读好书,你的家庭一定会充满书香之气、高雅之气。
【篇五:时间切割机】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逐渐的科技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大心脏。尤其以青少年中年人居多,几乎人手一样电子产品。
它就像一张白纸,有正面也有反面。在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之余,它也无形地扮演着“杀手”。
它是时间切割器——碎片化生活的好兄弟,它们一起粉碎着我们原本完整平静的人生……
学习被碎片化了。地铁站、公交车站,有小孩拿着字母单词卡片,有青年学生手捧着中考词汇手册,还有些小学生甚至拿出了数学练习题奋笔疾书地写着。不错,碎片化学习让学生们更充分的利用了空闲时间,在原本游手好闲的时间段有事可做了,且还是有用的事。
在家里使用碎片化学习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做数学题累了可以搁笔弹弹琴,再写写作文听听音乐。这样新颖的方式令我们的大脑不同皮层的分工都得到了一定的休息与工作,累了变转换另一皮层运动,也算得上是一种变相的休息。
可,车门开了进来了新的乘客,路过你身边时你会不由自主的转移注意力,久而久之你的思想便习惯性分散,再也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写题目、去思考。有时的过于忙碌还贵导致你忘记进度与上一次的中止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时间。学习的质量不但下降了,人也会变得略浮躁,丢失耐性。
学生在学习之外,社交也是必不可少的,上班族的使用社交软件人数在调查研究中表明,60%以上的使用微信App人群,为上班族,60%以上的QQ用户,为学生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上班族学生党都早出晚归,一日工作活动脑、体量也甚多,所以因为种种工作学习等元素,大家都该是更喜欢足不出户不论时间地点便可打开QQ、微信与好友交谈。这些便捷的App为我们这两种人谋了利。(如不用描述,直接发图片更清楚等)
可,有很多弊端,也在不知不觉中因懒惰而滋生着。有许多不能发语音的软件,打再多字也无法描述得清晰透彻的很多事;长期盯着电子屏幕视力易下降,颈椎也易收到损伤;有时随意“摇一摇”的“知心好友”还有上当受骗等风险;最最重要的致命缺点,是人与人面对面零距离沟通的机会在逐渐减少,增进感情的绝不可能是冰冷的文字披着热情似火的外套,很多表情与亲切感,是绝不可能凭几个编码而成的符号而感受到的。两张屏幕,十万八千里。
根据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就行复杂的思考。虽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了,可你却只能明白表意而无能挖掘内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将时间割成千百万份不同的美食,吸收怎能好呢?把它扔掉吧——时间切割器!
【篇六:互联网手机和碎片时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工作脚步越来越快了,连停下来系鞋带的时间都非常宝贵。互联网这一人类信息革命的标志性产物,以及移动通讯和智能手机的发明和日益普及化,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人类文明也得以大踏步的前进。当今的中国是全时间网络最发达,手机产量和拥有量最高的国家。在中国,手机人均拥有量已经超过一个,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手机已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一个事实是,手机使我们的时间碎片化,网络令我们的阅读碎片化,人们离不开网络!从早上睁开眼,人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看看消息,上班路上,大街上的人各各都是低头族。就算到了公司,人们也会不经意的打开手机。午餐时间,人们会拿出手机,分享自己的午餐,刷刷微博,留几条言之类的。下班路上,人们也不忘看手机。晚上,不愿意睡觉,只愿意看看微信,玩玩游戏。每当放假,不愿意去拜访亲朋好友,却愿意懒在床上打游戏,听音乐。书,不愿意买来看,只愿意捧着手机看下去。见到好朋友,聊天不到几分钟,又会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机,把处理的微信的消息作为一种消遣。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网络和手机的益处。就比如微信,人们不再需要化几角钱一条的手机短信费,也不用打电话,更不要写好信的跑去邮寄寄信。要拿起手机,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用拼音打上去,点击发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简单方便,节约了许多时间,而且通讯成本非常低,仅仅字节流量收费。许多地方有公共Wi-Fi,甚至免费使用。
但是尽管微信等提供大量信息,网络的世界内容是无穷无尽的,其中还是有许多对我们不益的东西,我们不能花大量时间一直挂在网上,抱着手机不放。
坐地铁,等公交,早晨刚起床,晚上还没入睡,这些都是碎片时间,积攒起来,就是多么宝贵的人生时间啊。我们用这些时间仅仅是
看手机消遣,何不抓紧这些时间,干一些有用的事?生命的时光是有限的,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在课堂上好好读书,我们应该用这些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效的利用手机和碎片时间,多看有益于增长知识和正能量的内容,限定好上网时间。
我们一定要安排和利用好自己的碎片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效率,我们的人生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