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不灭的灯火
不灭的灯火

【篇一:不灭的灯火】

五年前的春节最令我难忘,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记忆中每年的春节前,黑河的大岛上都会挂起红红的灯笼,映照得半边天如同白昼,就连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都点起了红色的孔明灯。一个个小灯升上空中,飘向遥远的天际,飘向第二年美好的憧憬。然而,我在等的并不是春节,而是一则消息。

除夕当天,爸爸从哈尔滨开车回黑河爷爷家过年。记忆中,那一天黑河的雪下得很大,我从没见过那么大片的雪花,像一层厚大的地毯铺在路上。电视中不断播出高速公路已经有多个路段封路,发生多起突发事件。

我看到奶奶带着老花镜盯着电视屏幕上一辆辆翻到在雪地里的车,额前密布了汗珠,她的手紧紧攥着,皱起的双手被握得通红。没事的,他都开了多年的车了,爷爷摘下花镜笑道,但他眉宇间却是带着忧虑的神情。

每路过一个服务区爸爸会给爷爷通一个电话。上一次通话是四个小时前在孙吴。八岁时,爸爸开车载着我回过黑河,我清楚的记得,由孙吴到黑河走高速最慢两个小时也到了。那天晚上家里人都没有吃饭,窗前的灯光彻夜明亮,奶奶说那是留给爸爸的,让他平安到家。

爷爷家刚搬的新房子就在江边,大大的落地窗外可以俯瞰整个黑龙江畔,树上挂着的红灯笼让我不在感到喜庆。已经验证消息,爸爸的车子为了躲避一辆对面行驶的车,在一个被雪封盖的路面转弯处滑入路边的一个坑里,目前爸爸安全,正在联系救援。黑暗、阴冷、没有灯光、没有食物的恶劣环境下我不知道爸爸是如何度过的,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

阳台的灯一直亮着,奶奶说爸爸回来了就会把灯关上。然而,灯一夜未灭,那晚夜空中没有烟花。我躺在床上等待着灯光的熄灭,我第一次对黑暗如此向往。这是痛苦的等待,因为这其中夹杂着回忆。从小我最害怕的人就是爸爸,他会在我犯错时严厉斥责我,有时还会打得我屁股“开花”;但我更爱他,他会把我抱上他那辆老式吉普车带我去江边玩耍;他会用他的宽阔的臂膀抱起我转圈。然而,我现在很担心再也看不见爸爸,泪水打湿了我的枕巾,我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二天清早,我被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惊醒,然后阳台的灯灭了。我听到了爸爸的声音,有惊无险。但是我不敢出去,我怕他看见我红肿的双眼又笑话我不是个男子汉。这一次,爸爸来到我的房间,他用他粗大的手掌捏着我的脸蛋,我看到了他眼畔的泪光。

【篇二:灯火阑珊处】

忆往昔,此处曾经血流成河,火光飞舞,哀嚎无数;望今朝,这里游人如织,感慨万千。是什么造就了这美丽又辉煌但伤痕累累的城市?是历史文明的壮大,怀着一腔热血和满心敬仰,我来到了这灯火阑珊处——赤壁。

还未见到“赤壁”的真容,我的注意力便首先被那江边的渔船所吸引,木制的船身静静地停在湖面,来自祖国西南角落的我几乎没有欣赏过它,优美的身姿、古典的气质,一瞬间,我的眼前一片明朗。

在同一片水面,停泊着几艘复古战船,波涛中、斑斓上,是哪国的士兵在驾驶战船?是孙吴、是公瑾,看着中湖中推开波浪的古战船,我好似身临其境,站在了他们的身旁,见证着这赤壁曾经拥有的种种荣誉和那点点辉煌。

步步向前走,我来到了湖边,水面异常平静,没有一丝涟漪,如同一面明镜,看着已经被时光洗去原本面貌的木桥和留中之上的刀刃痕迹,我不禁多了几分崇敬。码头边有一个已经破败不堪的圆台,虽然没有任何标注,但看着它我还是不由的出神——也许这就是当年孔明借东风时的法台吧。

回望过去,历史的长河总会泛起一点涟漪,过后又成为瀑布,借东风便是一件,当曹魏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吴蜀只有联手抗敌,但“东风不与周郎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孔明站了出来,用那小小的羽扇纶巾,保住了赤壁,保住了赤壁千千万万的百姓。

乘船来到江中,这是景区乃至城市名字的由来——“赤壁”。看着那龙飞凤舞的两个赤色大字,我的热血不禁沸腾了——这可是东汉末年那场惊天动地的以少胜多之战的弟弟啊!中心中激动的同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曹魏二十万大军的严阵以待。

这场战争从曹魏的“铁锁连环”,到孔明的“借东风”,再到黄盖的“苦肉计”,都为赤壁的传奇辉煌增光添彩,使它成为了“灯火阑珊处”。

到了“灯火阑珊处”,我才发现,原来我要的历史一直在那儿,但城市已被那历史的沉重变得疲惫不堪!

【篇三:不灭的灯火】

在历史的深处,总有一盏灯在不停地燃烧。那盏灯照亮了历史延续的方向,让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那源源不断的灯火中汲取营养。

这灯火,是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从《礼记》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再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都是一盏盏灯火,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回首“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我们似乎仍能寻觅到历史的影子。而这一切,皆开始于最初的爱国恋家情怀。这盏灯火流传至今,从未间断。

这灯火,是不同流俗的高尚德行。古有孔子携玉扬五德的仁义礼智信,今有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美德似乎总是人们心中对人极高的评价和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星汉灿烂,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人们心中开花结果。古人强调人贵务本,即“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强调的是重人、修德、行善、守诚的重要性。这即是中华美德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树新风化新人的价值引领。在历史长河中,这灯火从未间断,依旧生生不息地释放自己的活力。

这灯火,是流传千年经典名篇。《诗经》里对爱与和平的呼唤和赞美,成为诗歌河流中泛起的绝美的浪花;老庄哲学成为我们在黑暗社会中洁身自好的精神食粮;建安文学的“苍凉慷慨”奠定了建安风骨的坚实基础;大谢、小谢的山水田园,开启了人们对自然的深情相拥。正是这些流传的经典,我们的精神花园才能阳光普照,百花盛开。虽然有些经典已经流失,但从经典背后我们看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人性的张扬。这灯火历经沧桑却依然迸发着自己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激荡。

无论是情怀、美德还是经典,它们都源于文化却又成就了文化。它们在引领我们方向的同时,也在默默地照耀我们,给予我们温暖与光芒。而对于我们,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不负过去、展望未来,继续传承并创造这亘古不灭的灯火。

【篇四:点燃教养的灯火】

光明磊落是有教养,心胸宽广是有教养,诚实守信是有教养,勤俭节约是有教养,教养无处不在。关心他人,保护小动物等等都是有教养的表现。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是你每一天都用暴力来解决事情,就离教养非常的远。对同学,要团结友爱。而不是你不动手脚,用“嘴上功夫”,又有什么差别?要做有教养的人,要文明不说脏话,才能显出“君子”性格。

每一天我经过楼梯,打扫卫生的阿姨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非常干净。她非常辛苦,有时要用抹布蹲下来擦楼梯。我想帮助她,一起干活。今天是星期天我有空,我拿着抹布和水桶。我也学着阿姨的样子蹲下来,把抹布弄湿。反复地擦楼梯,从一楼到六楼,过了两三个小时,我的腿开始发麻发痛。这次我体会到了打扫卫生的阿姨有多么的辛苦。我们有的时候会随地吐痰,随地丢垃圾。以后我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时时处处显现文明教养的小学生。

池田大作说过:“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我会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篇五:星星灯火】

傍晚,独自走在那条繁华的大街上,“啪”地一声,突然点亮的灯光闪入眼帘,把我吓了一大跳,等我缓过神来,昏暗的街道已经是灯火通明。那两排路灯亮了,几乎同一时间,各种店铺也打开了彩色字幕,一眼望去,闪耀着无数美丽的彩灯,宛如白天。

而天上的星星,虽然也亮着,但却差强人意,随着各种各样的灯火走进人间,星星渐渐地被淡忘了。

听爷爷说,他们小的时候,星星格外地明亮,每当夜幕降临,只要有星星,有月亮,就不再点灯。朦胧的月光洒下来,和上星星的点缀,整个夜晚无比亮堂,那时候,他总会和哥哥姐姐们在院子里嬉戏,玩累了,就坐在小板凳上,仰望天空,看星星,数星星。天上的星星,带给了他们亮光,也带给了他们欢乐。

黑夜再一次降临,我避开了那些璀璨的灯火,抬起头来看着天上并不显眼的星星。它真的挺美丽,但我们从来就没有关注过它们。那不经意地一瞧,带给了我最难忘的印象。在恬静的夜空中,一轮皓月挂在天上,几颗闪烁的星星依附在一旁。光,虽然暗淡,但它却有着比灯火更美的纯真,那是大自然的美,那也是它心中的美。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灯火取代了星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就算如此,灯光依然代替不了星星那种源于自然的美丽。在今天,星光与灯火共同照耀下,我们正走向未来的明天……

热门推荐
1上当的小狗
2人生需要奉献
3传统节日——春节
4我喜欢读的书
5击鼓传花
6浓浓情意沁我心
7秋天的葡萄园
8妈妈,老师
9我的选修课
10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11牵动心灵的声音
12二十年后回故乡
13
14给自己的一封信
15可怜的金鱼
16多姿多彩的康保
17雨中即景
18考试的作文
19走过离别
20每朵花都有春天作文
21母爱
22庄严的升旗仪式
23感动七年级作文
24学会面对作文
25回家,真好!
26我要开花
27一路血花一路担当
28计算机的恐惧
29最美丽的地方
30身边的变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