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我看泰州新变化
我看泰州新变化

【篇一:我看泰州新变化】

仰望着醉人的天空,所有对家乡的回眸都被绚丽成最浪漫的构思,不觉间,一腔热血涌上心头,万丈豪情在胸前激荡……

——题记

印象中好像经常会写到这样的文字,但每次写来却都有着不同与以往任何一次的感受,其中的缘由大概就是泰州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了吧。总以为,在这片方寸般大小的土地上,有着属于她自己的固定的模式,用她特有的朴实无华的元素加以点缀。

本不奢求我的家乡如同北京般闻名、如同上海般繁华。是的,她没有北国风光般的壮丽,也没有南疆山水般的秀美,她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江北小城。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被改写,记忆中的平房成了如今林立的高楼大厦,脑海中的林荫小路也成了游人如织的滨河绿地。漫步在街头,建设中的万达广场已初具规模,好一派繁华富饶的景象,浏览着新闻,长江大桥的设计图宏伟壮观,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实现“天堑变通途”……

我是一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16年的孩子,是一个见证了这座城市16年历史变迁的孩子。我用16岁的眼光来看待她,我很自豪,因为我看到了,我的家乡在这的十多年里成长的足迹。

有时我会思考,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变化,是改革开放当代社会下的大势所趋,还是如政治书上所描述的党的正确领导?但似乎这些都不是重点,我想,是因为这片热土,孕育了一群爱她的人们,那是一群普普通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泰州人,无论是大权在握,日理万机的领导干部,还是路边勤勤恳恳的环卫工人,都在为这座城市默默地奉献着;无论你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犹存的少年,心中都满怀一份对这座城市割舍不开的情感。君不见,一届又一届考生怀揣着梦想,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君不见,一批又一批游子搁不下思念,自远方归来,用丰富的阅历、毕生之所学毫无保留地建设心爱的家乡……

泰州,她是不平凡的,她用质的飞跃,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定势,她用焕发的新颜,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内心,让我相信,在这样一片热土上,还拥有着挥之不尽的潜力,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篇二:变化的作文】

我的家乡有金太谷之称。昔日的家乡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大卡车一走过,尘土飞扬。矮小的平房随处可见,人们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的现象到处可见。

到了晚上路灯十分的暗淡,微微的灯光根本看不清地上有什么东西,随时有可能摔倒的危险。如今我的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换。昔日的家乡已有了许多条柏油马路。马路都是用水泥铺成的。各种车辆走过也安然无恙。路旁高大明亮的路灯和鲜艳的坐椅还有精致的垃圾桶点缀在马路两旁。

到了晚上,路上灯火通明,到了盛夏人们有的在马路旁散步。有的坐在靠椅上乘凉。高楼大厦也在家乡的土地上拔地而起,高大的商场气势非凡,商场里人来人往。商店里装饰的金碧辉煌。到了晚上高楼大厦的`彩灯一同亮起,它们和路灯互相映衬着,大街上更是等火同明,把太谷装点的更加辉煌。在太谷中心有一个文化广场。它是太谷的象征之一。每当盛夏的夜晚,孩子门都会带着滑板,溜冰鞋来到广场玩。这个地方可是孩子们娱乐的好地方。当孩子们玩累了或饿了就可以到文化广场的下面的佳和超市够物。这可真方便呀。家乡的环境比原来的环境好多了。

以很少能看到人们随地吐痰和扔垃圾的现象。有了垃圾人们会把它扔到路旁的垃圾桶里。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增添了许多。家乡的变化非常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乡会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篇三:变化的作文】

我的家乡现在是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它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的峰峦,也没有香山那样似火的红叶,但我的家乡有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彩色的晚霞,"叮咚"响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山上还有活蹦乱跳的兔子……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家通往村外的是一条非常狭窄而又坎坷的黄土路。听爸爸讲,在他很小的时候,这条路就弯弯曲曲,历今十几年,由于人口的增加这条路显得更挤了,现在好了,黄土路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敞的板油马路。前几年,我的家乡因干旱无雨,村子里的土地。田园长的粮食很少,村民们不忍心把自己辛辛苦苦的田地荒废了,就挑水来浇灌土地。田园,支持了几个月就累了,可老天还是不下雨,老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近几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春燕呢喃时,这村里的'景色要算最迷人了。那红的。白的。蓝的。还有叫不出什么颜色的花,会使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

当夏蝉高唱时,遍地长满了草莓。那茂密的绿叶下,藏着一个个羞红了脸的草莓,它们果实偏圆,很像石榴,又大又圆,还散发一阵阵诱人的芳香。当秋风送爽时,这村子里的景色更是诱人。特别是山洼里的那一片桑树林,离它老远就能看到一个个紫红色的小灯笼。走近,吃几个,会令人心旷神怡。当冬雪纷飞时,这村子里显得格外幽静。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把村子装饰成晶莹的地方,使村子更加壮丽多姿。啊!我爱依山傍水的故乡,爱那里的一草一木。

【篇四:变化的作文】

我的家乡昌图,地处辽宁北部,是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县城。流经镇内的城关河,如锦上添花,使昌图这幅美丽的画卷更加熠熠生辉。

然而,提起往日的城关河,很难不让人产生厌恶感,那时整个昌图镇居民的生活废水及粪便都排放到城关河里,城关河里的水又黑又臭,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河两岸到处堆放着垃圾,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苍蝇成群。每当刮风时,满城都是臭味,严重地影响了镇内居民的生活环境。

二零零七年春,县委县政府为改变昌图的镇容镇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对城关河的治理。居民生活及工业污水的排放,都在河两侧专设了密封管道,对河中的污泥进行了清理,两岸栽种了美丽的花草木,铺设了平坦美观的人行道,装了路灯及美化环境的彩灯。如果把城关河比作一位美貌的女子,那么架在她上面的文城桥,便是她美丽衣裙上的一条漂亮的裙带,使她更加多姿多彩。白天城关河水在微风的吹拂下,碧波荡漾,夜晚两岸的灯光映在河里,色彩斑斓,夏日的晚上,城关河两岸人来人往,到处是赏花观景,消暑纳凉的.人们。岸边垂钓的人兴趣盎然,有鱼儿跃出水面,泛起圈圈涟漪。

城关河的巨大变化,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县城的形象更加美好,同时也是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了。

【篇五:变化的作文】

临近新年的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青浦的奥特莱斯买新衣。来到那里的宝大祥购物中心,经过挑选,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件羽绒服和一条灯芯绒裤。走到楼下出口处,想起自己的运动鞋有些小了,我就向爸爸妈妈申请买一双新的。爸爸妈妈欣然同意。我挑选了一双李宁牌运动鞋。一路上,我开心极了。

回到家里,奶奶看到我的`新衣新鞋,若有所思地说:“我们的生活变化真大啊!”

奶奶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1949年新中国诞生时,奶奶与你一样,正好10岁,读小学。宁波当时沿海岛屿还没有解放,形势十分紧张,解放军天天演习。当时,每个战士每年只发一双布鞋和一双军绿色胶鞋。每当演习时,好多战士舍不得穿,换上自编的草鞋。我们小孩子要到过新年,才能穿上家里织的土布鞋,新衣便是旧棉衣外的新土布罩衫了。不少男同学还赤着脚上学呢!”

奶奶的话勾起了爸爸对童年的回忆:“是啊!我十岁时,正好在七十年代初,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爷爷奶奶也是尽力让我吃饱穿暖。也要等到过新年,我才有新布衣新布鞋穿。”

奶奶接着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的变化真是令人震惊啊!不说别的,孩子们的新衣新鞋满柜子都是,真是理也理不清。”

奶奶最后说:“过上好日子,大家都高兴,但艰苦朴素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是不能丢的,要世代传承下去。”

奶奶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牵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篇六:变化的作文】

从爷爷的口中得知,十几年前的渭南贫穷落后,主要有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和四马路这四条街道。三马路没装路灯,晚上出行很不方便,四马路大坑套小坑,车子走在上面颠来颠去,有条顺口溜说道“二马路不通,三马路没灯,四马路全坑”。那是的渭南看起来灰突突的,房子多是些红砖砌成的矮小平房,最高的楼房也只有四层。爷爷、奶奶、爸爸们住在一个单间房子里,床铺和锅碗瓢盆等都房子一起,电器也只有风扇、收音机和十几寸的'黑白电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渭南旧貌换新颜,变成了省级卫生城市。泥路成了平坦、宽阔、笔直的大马路,绿化带也多种多样,有的像孔雀的尾巴,有的像绿色的矮墙。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渭南的夜景,从塬上看去,一片灯火辉煌,真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连接渭河两岸的大桥更是漂亮,两边的路灯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高速路上的的一束束车灯倏忽间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好像穿行在时光隧道。如今渭南的街道上,公交车一辆接着一辆,很多小区都装上了体育器械,饭后人们在那儿边锻炼边聊天。渭南还修了许多广场,在广场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玩滑板、小赛车等,每天早晨还有许多人在那里晨练。以前又脏又臭的公园现在整洁如新,成了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家庭装上了洁净的天然气,再也可以不用生煤炉了,渭南的空气也更加新鲜了。

我爱我的家乡——渭南,也更爱我的祖国!

热门推荐
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安塞腰鼓仿写
3我给自己写封信
4小心微信
5暑假
6古文的魅力
7美好的回忆
8考试作弊被抓作文
9转角遇到幸福
10这个不一样的春节
11观察树叶
12寒假趣事
13写观察日记
14难忘的体育测试
15一个泡沫
16动物园之旅
17我的书法老师
18三年,烙心间
19担当需要勇气
20不想起床
21续写青铜葵花
22雪花飘香
23开心农场游记
24风雨人生
25练琴的启示
26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
27从失败中站起来
28爱的源泉
29难忘那张坚毅的脸
30吃饺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