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木莲豆腐
木莲豆腐

【篇一:木莲豆腐】

金黄金黄似琉璃般的蜂蜜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迷人般的光彩,晶莹剔透的木莲豆腐因为上面浇了蜂蜜变地更加惹人垂涎三尺!凑个热闹瞧一瞧,原来是濮家小学四(3)班亲子游活动。被太阳烤地快成为了“红酥基围虾”之前,同学们都争着抢着来买解暑“利器“-物美价廉的木莲豆腐。

我与死党琪琪和罗子用尽洪荒之力终于挤到了木莲豆腐摊子前,望着锅里晶莹似玉的木莲豆腐,我们的口水都快变成了李白诗中的“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老板,老板,给我来三碗木莲豆腐,不然我们都快烤成地瓜干了!“心急的罗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道。我们三个人每个人吃掉一碗后,捧着圆溜溜的肚皮去阴凉处休息了。忽然我听见不远处传来深深的一声叹息。我心口陡然一跳,循声望去。原来不远处也有一个木莲豆腐摊,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那布满皱纹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随之又发出深深的一声叹息。

我急忙拉了拉琪琪与罗子衣袖,示意大家过去看看那位老奶奶!琪琪明白了,她有些动情地说:“哎!她的生意太冷清了!卖同样的木莲豆腐,却有着不同的命运!“罗子赶忙从口袋里掏出3元钱说道:”心动不如行动,咱们去帮帮那个老奶奶吧!”我也掏出钱,跟着罗子、琪琪一起跑到不远处的小摊。

来到老奶奶的小摊前,我们甜甜地开口:“奶奶好,我们要三碗木莲豆腐。”奶奶略带惊喜地抬起头,一边招呼我们坐下,一边说着“好嘞!孩子们稍等啊!”。我们没有推辞,围坐在奶奶周围。奶奶掀开锅盖,我的心为之一颤!“天哪!锅里的木莲豆腐是那么的平平整整,竟没有一点捞过的痕迹。也就是说在我们来之前,奶奶一碗木莲豆腐都没卖出去。”我转过头,发现奶奶的手长满了老茧。她年轻时一定是做了不少农活!奶奶一手拿着盛满木莲豆腐的碗,一手娴熟地浇着蜂蜜,很快三碗令人神清气爽的木莲豆腐就出炉了!

奶奶搬来了椅子,用她的大蒲扇一边给我们扇着风,一边给我们讲木莲豆腐的制作过程。原来“木莲”与木莲丝毫没有关系,它其实是薛荔的果实种子。制作木莲豆腐时,首先要用纱布将薛荔的种子包起来,然后用手不停地挤压,直到不再能挤出粘稠的汁液后,再加入适当的藕粉,然后沥干上层的清液,再放到冰柜里冰镇,液体的薛荔汁就会变成果冻状的成品,最后再浇上蜂蜜等喜欢的口味就完成了。而且薛荔还有怯风除湿、消肿解毒等功效。听了奶奶的介绍后,才知道原来木莲豆腐是纯手工制作的绿色食品啊!难怪这么清凉解暑呢!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奶奶的手布满了老茧!

该集合了,我们与奶奶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奶奶微笑地注视着我们离去,并欢迎我们下次再来她的小摊做客!车已经走很远了,我还能看到奶奶还是一直站在路口,朝我们挥手!

冰爽的木莲豆腐滑进口中,凉在口中,暖在心中!

【篇二:家乡的味道—西施豆腐】

国庆佳节,我回到了故乡诸暨。无论是喝喜酒,还是家庭聚餐,席上头道菜肴总是最美味的西施豆腐闪亮登场。

西施豆腐,又名煎豆腐。它以豆腐为主料,香菇、冬笋、火腿、木耳、鸡汤作佐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我的外婆是一个烹饪高手,她的拿手好菜就是西施豆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假期里外婆决定亲手教我做这道名菜。首先外婆把所有的佐料都切成丁,然后放入油锅翻炒一下,再在佐料中加入水和鸡汤。等水开了,外婆在一个小碗里打入一个鸡蛋,放入淀粉和水打匀。接着再放入切成小块的豆腐,同时把小碗里的鸡蛋和淀粉倒入锅中。这时外婆让我上灶操作,用锅铲不停搅拌,丝毫不能松懈,直至锅内扑扑有声粘成稠状,再撒上绿茵茵的葱花,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气四溢中做成了。

当这碗金灿灿、热腾腾、香喷喷的西施豆腐摆在面前,看着它就会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那感觉是粘粘的、滑滑的,可口的!吃下嫩滑豆腐的同时,也品尝到了掺杂在里面所有的佐料,那鸡汤的鲜美、香菇的芳香、冬笋的脆嫩……刹那间,许多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味道涌上心头,让人难以忘怀。

如果你有机会去西施故里游玩,请一定品尝家乡的风味名菜——西施豆腐,相信这鲜香四溢的美味佳肴一定会让你脱口而赞!

【篇三:一碗热腾腾的豆腐】

“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世间有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有邻里和朋友之间的关爱,当然也有陌生人的爱。

记得那次,我正欣赏着引人入胜的电视节目时。楼下传来一个年迈老人的叫卖声:“卖豆腐喽!”我急匆匆地拿着3元钱下楼买豆腐去了。“老板,给我一碗豆腐,放点糖。”我边说边递钱。老人虽然年迈,但他的动作却那么娴熟、那么麻利。“给,小姑狼,请端好,小心烫!”老人沙哑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回荡着。我端着豆腐小心翼翼地上楼了。

突然一个年轻人迈着急促的步子下楼了。由于他走得太快,把我和豆腐撞倒了。只见衣服上和楼梯上满是豆腐,我想:“这可怎么办呀!”我赶紧擦掉衣服上的豆腐,手忙脚乱地收拾楼梯上的残局。

“小姑狼,来,我重新给你盛一碗。”楼下传来沙哑的声音。这时,我的心温暖起来了,“谢谢!”我又上楼了。“小心点,别再倒了。”我转过头,发现老人脸上依旧溢满了笑脸。每当我吃着豆腐,就会想起老人洋溢着笑的脸,如沐春风。每当我听到别人的叫卖声,我也会想起老人那沙哑的声音,在我看来,那不是沙哑的声音,而是世间最美的声音。

我已经好几年没见到那位老人,我不知道他身体健不健康,不知道他生活好不好,不知他有没有变老,在我心中他永远是那个年纪。

那热腾腾的豆腐,那沙哑的声音,勾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因此我也知道“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人间不仅有父母的爱、朋友和邻里的关爱,当然也有来自陌生人那陌生的爱。

【篇四:我学会了炒菜——红烧豆腐】

妈妈每次做饭,我都想让她教我。

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您能教我做饭吗?”“好啊!只要你认真学,什么都可以教你。”妈妈说,我高兴的一下子蹦了起来。

妈妈先教我切菜。“切菜的时候要小心,刀可快了,千万别切道手了!”妈妈叮嘱说。“给你一块豆腐先练练吧!”妈妈边说边拿出一块豆腐摆在菜板上,横一刀,竖一刀地切着,妈妈认认真真地教,我认认真真地学,老老实实地做,生怕有那错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刀,又小心翼翼地去切豆腐。软软的豆腐真好切,不一会儿我就切完了,妈妈捡起一块豆腐笑着说:“没关系,以后练多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豆腐很软,小心翻不要把它弄烂了,还要防止油溅到眼睛了。”妈妈不厌其烦地说。“哦,知道了!”先把油倒进锅里,再把豆腐放进锅里,小心地去炒,可还是弄烂了不少,一会儿妈妈说:“可以出锅了。”

我把自己做的豆腐端上桌,开始品尝,虽然样子不好看,但还是很香。不一会儿,这一盘红烧豆腐就被我消灭掉了。

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菜,觉得格外好吃,心里也特别高兴!从此,我特别期待妈妈教我做饭炒菜哦!

【篇五:卖豆腐的姥姥】

她是一位平凡的人。她姓贾,年龄不大,五十五、六岁的样子,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出去卖豆腐,晚上很晚才回来。卖豆腐的贾姥姥是我家的邻居,每次回想起她,一股暖流就涌向心头。

贾姥姥身材不高,一米五左右,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嘴唇有点厚,大大的耳朵,国字脸,长得慈祥周正,但是晒得黑红,有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姥姥非常勤劳,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年365天,除了春节,不管下雨下雪、还是酷暑严寒,她都去卖豆腐。因为长时间干活,所以手都裂得布满深纹,所有的手指头都伸不直了,一个个大大的骨头节长在手指上。手心长满老茧,手背都是裂痕。手指肚有的都磨坏了,指甲又黑又黄,指甲盖也是陷的陷、凸的凸。她就是用这双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

姥姥不仅勤劳,她还是一位非常大方而又善良的人。在前几年我还是满院子跑的顽童的时候,我和妈妈经常看到姥姥推着独轮车把卖掉的豆腐板换成新的一大板。她要是看到我们就把一两块豆腐快速托起,装到袋子里,仔细地包一下,递过来。我们说什么也不要,因为一块豆腐姥姥才卖两块钱,而且好不容易才能卖出去。可是姥姥怕我们为难,就说:“今天我也卖不完,给你们两块回家吃,就不用出去买了,送给小丫蛋儿吧!”说完就塞在妈妈手上。妈妈要是给钱,姥姥就生气地走了。

姥姥是节约能手,在小园子里用泡沫箱子种了许多菜,摘下好多送给我们,还说:“想吃什么就自己来菜园里摘吧,我家两个人也吃不了,要不就烂掉了。”

姥姥还总是给大家打扫公共卫生,把楼道清理得干干净净。冬天下雪的时候,大家都还没有起床,她就把小区路上的雪扫了。她日复一日地做这些,为大家服务,不像有些人那样偷懒。

她是一位善良、勤劳、能吃苦的姥姥。姥姥见到我总是亲切地和我打招呼,无论是谁,她都这样。姥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想见到这位姥姥,跟她一起像以前那样说说笑笑……

【篇六:打豆腐过年】

阳历2020年1月16日下午是我家打豆腐的日子。

这天下午奶奶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和妹妹在家里闲得无聊,玩起了泥巴。

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我和妹妹连蹦带跳的跑到爸爸跟前问:“爸爸,奶奶去哪里了?”“奶奶去大屋组磨豆腐去了。”

将近18点,天已经黑了,可是奶奶还没有回来,我和妹妹边玩边向远处看,希望能看到奶奶的身影。

妈妈在厨房里烧饭,也顾不上我们。过了十几分钟,爸爸挑着磨好的豆腐回来了,奶奶则跟在身后。这个时候,妈妈已经差不多把饭烧好了。

爸爸将磨成的豆浆放下,我趁爸爸端菜的时候,偷偷看了一眼爸爸挑回来的桶里,桶里面装着豆浆液体,颜色雪白雪白的,表面还有一层泡沫。我正打算伸手去触摸,爸爸喊吃饭了。于是我顺便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啊?”爸爸回答:“这个是在大屋组磨好的豆浆。”

我顾不上回答爸爸,眼睛直勾勾盯着桶里的豆浆。“这到底是什么啊?这个东西能做成豆腐?”我自言自语着。“等会儿奶奶吃好饭,就开始打豆腐给你看。”爸爸回答。我又特别期盼奶奶赶快把饭吃好,我迫不及待想看看奶奶怎么把这水一样的东西变成大块大块的豆腐。

终于奶奶吃好了。我蹲在锅台旁边看着奶奶操作。奶奶先十分麻利地收拾了刚刚全家人吃饭的一些饭碗,然后就开始准备打豆腐。

奶奶把爸爸挑回来的那两桶磨好的豆浆倒进锅里,然后加大火烧。等了一会儿香味出来了,奶奶说这就是烧熟了的豆浆,奶奶问我们要不要喝,我和妹妹连忙点头。奶奶就盛了两碗,让我们加糖再喝。我和妹妹每人端了一碗豆浆,加入糖,便放入嘴边,想喝下去。结果还没咽下去就吐了出来,“烫,烫,烫!舌头要烫麻了!”我和妹妹抱怨道。

奶奶却笑我们太心急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和妹妹就耐心地朝着碗里吹气,想让碗里的豆浆冷得快一点。吹了好一会儿,豆浆才凉了下来,我像饿狼似的三下五除二就喝完了。奶奶又给我盛了一碗……

接下来,奶奶在热腾腾的豆浆里加入石膏,豆浆很快就开始凝结;再用夏布包袱过滤一下,之后在包袱上面加个木盖子,然后在木盖子上面用重物加压,使豆浆变成豆腐,这样压着,静静地等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白嫩嫩的豆腐就做成了。

这次我终于看到打豆腐的全过程,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了。

第二天奶奶用排刀把豆腐切成小块中间留着一大块。我问奶奶这是干什么?奶奶说,周围的小块豆腐是用来平时吃的;中间这块大的呢,是用来“还年”的。“还年”是我们家过年时候的一个重要风俗习惯:除夕之夜,对祖宗烧香的时候要端出这块豆腐,作为贡品献给祖宗大神;同时,用排刀把这块豆腐平均切成12小块,象征一年12个月,月月富有(“豆腐”的谐音就是“独自富有”);如果遇到闰年,还必须把豆腐切成13块。这就是“还年”的整个过程。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2井蛙成因
3黄豆观察日记
4动物园一日游
5有一种声音
6史家之绝唱——《史记》
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风雨中
9游青海湖
10简单与复杂
11时间
12有风吹过
13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14蚂蚁的观察日记
15给初中老师的一封信
16搞笑的同学
17走进传统文化
18猪八戒办学续写
19我爱我的家
20奇怪的表弟
21记事的作文
22
23我的痴迷症
24她真美
25难忘的一句话
26读书百味
27难忘的一句话
28我最不喜欢奶奶
29小鬼当家
30让墨香留在纸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