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赵括的作文

【篇一:积累的作文】

青蛙可在水陆两地生活,所以可知两地不同的风景人物;鱼始终只能在水中生活,所以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鱼的特征。因此只有积攒更多新的经验,拓宽视野,认识许多新的事物,才能了解更多,学到更多。

纪晓岚在《河中石兽》中记叙了僧人、讲学家、老河兵三人对在河中丢失的'石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僧人们孤陋寡闻,学识不深,不明白事物的道理,单纯地认为石头会像木片一样顺流而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讲学家虽然博览群书,但只局限于书中所传授的经验,没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误以为石头会笔直下沉;老河兵常年在河边游荡,熟知水性,便道出经验丰厚的“啮沙为坎穴”“反溯流逆上“这些见解,并最终得以验证。老河兵虽不比讲学家学识渊博,但他富有比讲学家多得多的生活经验,在每日巡逻中不断积累经验,这使他“知其一亦知其二”,能够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赵括从小饱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挡。后来赵王让赵括代替廉颇抗秦,最后白起仅用一点小伎俩就打败赵括。有人说,这仅是赵括的一个小失误。赵括在兵书上学到了许多兵法,连赵奢也驳不倒他,而为什么他还失败了呢?因为他仅仅是在兵书上获取经验,怎能在实战中取得胜利?所以,赵括的失败不是失误,而是必然。只有在生活中积累更多新的经验,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以及成功率。

人生中的道路正像河中石兽一般,只有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并走出自己的特色;人生中的道路亦如纸上谈兵一般,不仅要在书本上学习知识,还要在生活中获得经验。

青蛙可看世界,所以识人识物;鱼的世界较小,所以孤陋寡闻。人需要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做好自己,并再次积累新的经验。

【篇二:勿被表象蒙蔽】

纵使拥有清澈如溪的双眸,一旦被尘土蒙蔽,也会变得污浊;纵使拥有可听千里的耳朵,一旦被外物堵塞,也会阻隔交流;纵使拥有辨明是非的慧心,一旦受言语蛊惑,也会误入歧途。诚然,异于常人的天赋可以帮助人们多走捷径,少走弯路,然而,当我们受到外物蒙蔽之时,倘或我们还固执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就很容易像被绳索套住一般无法脱身。

即使是“其出人也远矣”的圣贤,犹如孔子,当年也仅凭长相认为长相俊美的宰予比丑陋的澹台灭明更具备才干。然而宰予言语娓娓动听,固然令人心生愉悦,但他终日懒惰,不成大器;而澹台灭明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教化百姓,从不会见公卿大夫,言语处事有君子之风度,致使人人称赞。而听闻此事的仲尼也只得发出“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慨。所谓古代圣贤,有着出众的才德,然而也能被小小表象迷惑。这尤其说明,外物蒙蔽对于所有人大抵是一样的。

即使是业界成功人士,犹如哈佛大学的校长,面对着来捐赠大楼作为自己不久前死去的儿子的纪念的一对老年夫妇,仅凭着这两人朴素的衣着以及并不高雅的言语举止,便存心应付,言语粗暴,恶言相向,冷嘲热讽,以为能让这一对夫妇“知难而退”:“这一栋大楼可是要七百五十万美元的,你们两个乡巴佬还付得起这钱?”他没有想到,无心之语造就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一对夫妇创立了有名的斯坦利大学,名气一度高过哈佛。诚如业界成功人士,固然有经验阅历,但是也单从服饰谈吐上全然否定一个人,最后结果让自己追悔莫及。

即使饱读诗书,有如赵括。自以为熟读兵书就可以在风云变幻的硝烟战场上驰骋,然而却不知实际战争有许多变数。在长平之战,赵括改变了廉颇的策略,易守为攻,进攻秦军,却不知遭遇人生的“滑铁卢”。秦将领白起深谋远虑,以佯败之策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最后,赵括亲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此后,作为始作俑者的赵括非但没有得到世人的慨叹,反而作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延续了上千年之久。这尤其启示我们不要执着于表象而忽视于实践,不要重理论轻实践。

有出人的天赋才干,有宽博的阅历经验,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尚且能被表象迷惑,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天赋,经验,知识均不如这些人的我们呢?人们都知道繁星璀璨,星辉泽被大地,美不胜收,又有谁注意得到那星星上的坑洞尘埃呢?有如蒙蔽双眼的尘埃之物,世间充斥,我们的双眼也难免不被其蒙蔽。因而,我们要时时刻刻留心,在有如航行的人生之路上确定好航向,让心中之轴指引船之轴驶向正确的彼岸。

【篇三:向实践出发】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使科技占据了世界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什么对我们的明天最重要?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两个字:实践。

古时候有位船王,他打渔的技艺十分高超,谈起他,没有一个渔夫不敬佩的!船王有三个儿子,从出生那天起,船王便教他们打渔的技艺:怎样织网最合适,什么天气宜出海,鱼群的方向怎么找……等到三个儿子成年以后,船王要求他们第一次出海打渔,出海一个月,打的鱼却很少。船王很愤怒,一位朋友劝解:“你从他们小时候起就只教技艺、方法,却从来没有让他们出海过,一个月出海自然打不回来你想要的那么多鱼。”原来失败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

春秋战国时期,将军白起攻打赵国,赵国的主帅——老将廉颇深知敌强我弱便固守城池,白起攻城不得,便派人在赵国都城散布消息:“赵国的年轻将军赵括勇猛无敌,而廉颇贪生怕死。”昏庸的赵王便换上赵括做主帅,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很快战败,赵国的四十万军士惨遭活埋。赵括战败的原因,究其实——缺乏实践!

“实践,一切科学成就的来源!”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人杨振宁如是说,仔细想想,什么科学实验成果不是实践得来的呢?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关于发光物体就找了1000多种,实验达上千次,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从儿时就开始探索的。实践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考的来临伴随着各项考试的来临。实验操作考试,这或许是实践的一个方面。但二十分的分值在笔试面前显得可怜。五月初的实验操作考试,前一个月才开始接触、训练。许多中学生不得不发问:“我们的民族缺乏了实践的能力了吗?”这个问题值得国人深思!

实践是个人的能力。实践是国家的动力,实践是民族的希望!让我们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为祖国、民族的未来增添一片彩色!

向实践出发!

【篇四:实践出真知】

今天,我翻阅积累簿时,目光无意间落在了这样一句话上:“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杨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妈妈以前给我讲的小故事。赵括是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读过不少兵书,满腹才华,但缺少实战经验,只能在纸上写一写策略,可赵王听信谗言,把大将廉颇换成了赵括,结果赵括被秦兵用乱箭射死,而带领的四十万士兵全部被坑杀。

赵括“纸上谈兵”,只研究理论、缺乏实践而导致战败,这印证了上面那句警句。居里夫人说过:“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所以,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勇于尝试,只有多次实践之后,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如果只学而不练,最终只会像赵括一样走向失败。

我不禁也想起了一个事例。外国人断言在中国找不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可李四光却始终不相信,他亲自跋山涉水到处找寻,最终在山西大同附近找到了冰川遗迹,又在庐山、太行山等地发现了许多强有力的证据,推翻了外国人的“定论”。这个例子同样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如果李四光没有深入探索,就不能推翻外国人的言论,也不能推进我国地质事业大步前进。

实践确实非常重要。我们小学生就开设有科学课,通过做科学实验能够让我们更形象深刻地理解科学原理。比如上学期邺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做热空气实验,我在家用了一根筷子、两个纸杯、两条细线做了一个平衡模型,通过加热空气很快就领悟了热空气较轻且会上升的原理,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多实践、勇于尝试,相信成功的大门终向我们打开!

【篇五:解读马服君赵奢】

最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读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认识了战国时期赵国廉颇以外的另一位名将赵奢。

赵奢精通兵法,足智多谋。他对孙子兵法领悟很深,还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打仗相当了得。秦军攻打韩国,诸位将军包括廉颇都觉得道远险狭,不愿领兵去救。赵奢认为此种情况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他凭着过人的智慧和高超的计策,蒙蔽了秦军,并且在阏与大破秦军。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故事。由此可见,他真是有勇有谋,聪慧过人。赵王立即封他为马服君。从此他和廉颇、蔺相如并列成为了赵国的顶梁柱。能与廉颇、蔺相如相提并论,可见他的实力不容小觑。他和名将田单有一段辩论,可以看出赵奢的兵法相当灵活,最后田单心服口服了。学以致用,赵奢——你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在学习中也应当这样做。

赵奢不仅精通兵法打仗了得,而且心怀百姓与国家。最早,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的家人不肯交租税。赵奢严格执法,依照法律处置,杀死了平原君家中管事的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恼怒,想杀死赵奢。然而面对平原君的责问与为难,口齿伶俐的赵奢理直气壮地诉说原因与理由:“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果纵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纪就会削弱,国家也就会衰弱,于是其他各国就会来侵犯。您还到哪里找现在这样的富贵呢!以您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上下一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后您作为王族贵戚,难道会被各国轻视吗?”这就是成语“奉公守法”的由来。平原君听了以后,认为赵奢说得很对,是个贤明的人才,便不计前嫌将赵奢举荐给赵王。你看,赵奢作为一个小税务官面对平原君,毫不害怕,真令人佩服!更可贵的是他能勇敢地在贵公子平原君面前作出正确的分析,使平原君折服。我想,正是因为他心里装着老百姓,想着国家,才如此勇敢无畏。

赵奢为人正直,不偏私。历史上他的儿子赵括很有名。赵括自小就熟读兵书,对答如流,无人能敌,赵奢都说不过他,他自认为天下无人能敌。赵王想让赵括做将军。可赵奢认为儿子仅记书本,并无实践,他做将军就坏事了。可赵王不听,于是就有了“纸上谈兵”的故事。

赵奢,这样一个为民着想、智勇双全、正直无私的人,叫我如何能不佩服。让我们为他竖起大拇指——赵奢,了不起!

【篇六:谦虚主题作文】

人人都能做出伟大的事迹并被别人认可,但一个人能不能被认可的标志是什么?是谦虚。古今中外,每一位做出伟大事迹并被认可的成功者都是谦虚的。

牛顿是科学史上的巨人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他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光学;在热力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科学地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恩格斯在《美国状况》一文中对他的成就赞叹不已。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当他临死前,来探望他的亲朋好友围在病床边说,他是这个时代的伟人,他听到“伟人”二字,摇摇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样看我的,我自己只是觉得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但真理的海洋大海在我眼前还未被发现、被认识呢。”停顿片刻,他又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儿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说完,他便平静地闭上了双眼。牛顿这位伟人临终前也不忘“谦虚”二字。

战国时期,有一位赵国名将叫赵著。赵著的儿子赵括读过很多兵书,还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常常夸他聪明过人。赵括非常骄傲,自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精通兵法的人。几年后,赵著死了,赵括顶替大将廉颇带兵。长平之战前,赵括照着兵书上所写的内容来训练自己的兵队,兵书上怎么写,他就怎么练,根本没有变通。不管蔺相如等人怎样劝他,他也不理不睬。整装上阵前,赵括还自信满满地对士兵们说:“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的!”谁知,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惨败,损兵40万。

从以上两个历史故事的对比得出结论:只有做出伟大贡献并对此谦虚以待,才能让别人认可你,才能让你继续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七:叙事作文】

谈起“读书”,没有人会否认它的必要性,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这也仅仅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而已。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自幼饱读兵书,讲起军事上的策略,就连他的老父,那个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也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赵括的军事实战经验却极其匮乏。不过赵王很欣赏他对兵法的了解,于是在他的父亲过世后,将兵权交给了赵括,让他带领赵国的大军同另一位秦国的名将白起一战,赵括自以为自己此战必胜,就立下军令状。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与身经百战的白起相战,注定会失败,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赵括的家族也差点满门被灭。

是啊,赵括他自幼读兵书,对于书中的知识他父亲也甘拜下风,但是他上了战场却不堪一击。可见,读书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实践却是必需的。

其实,古人一直在提醒我们,实践要远比读书重要。刘彝,宋朝的水利专家,提出了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为了实践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而跋涉过千山万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突破。

而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课程中,教师不光只教授知识,还会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比如物理化学课的实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实践?

对于我们而言,不光要读课本,更要去实践,因为实践是另一种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是对书本知识的转化。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前人的经验,我们如果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那么也就只有前人的高度;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实现知识的突破,达到一种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

因此,要读书,更要实践;要学习,更要深思,才能有所收获。

【篇八:认清自己】

人们总是对已发生的事情评头论足,却未发现自己并不知道真相;人们总是能识破骗子的骗术,却未发现自己一直被困在自己的谎言中;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却不去看清事实,认清自己。

一个装满水的瓶子说:“我是一杯水。”当主人把水换成牛奶时,它又说:“我是一杯牛奶。”但当主人把杯子里的牛奶喝完后,杯子看着自己空空如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它只是一个杯子而已。

认清自己,鲍叔牙认清了自己。齐桓公感念他的忠心和所立的大功,要任命他做国相,他却推辞地说道:“从前我帮君主做了些事情,那全是凭我对你的忠心而竭尽全力的,现在你要把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我,这绝不是仅仅凭我的忠心就可以做好的,您该找个更有才德的人才行啊。”于是他放下如此光鲜亮丽的权力而荐管仲为相。

认清自己,范蠡认清了自己。他曾是越王勾践最信任的谋臣,他曾助勾践发愤图强,而在勾践称霸中原时,他却归隐回乡,只因他认清自己,深知臣只能与君王共患难,不能与君王共富贵,只因他认清内心的去向,懂得进退,所以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治环境下保全自身。

如果不能认清自己,就可能走向黑暗的深渊。赵括纸上谈兵,自以为熟读天下书谁料其却兵败如山倒;六国面对强秦,认不清形势,反而争相贿赂秦国,导致国力日微;项羽乌江自刎之时,尚不能认清自己的过失,以为“天之亡我也”。

认清自己,在发现事情的真相之后再去给出中肯的评价;认清自己,别被自己撒的谎所蒙蔽了心灵,失去了判断;认清自己,别总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而忽略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如果赵括能早点认清自己,不盲目自信,可能他会是下一个出众的谋臣;如果六国能看清形势,团结一致,可能统一中原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秦国;如果项羽能看清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可能他依然英姿飒爽,豪放英勇地驰骋于沙场。如果,老奶奶能早点发现是自家的窗户脏了,而并非对面的太太未洗干净衣服,可能她们会相处的更融洽。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你还年轻,让我们认清自己,认清方向,在这条通向未来的时光轴上,大步前进吧!

【篇九:心动不如行动】

生活中,我们常听说某人有雄心壮志,可不愿意把心动付诸行动,结果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见,再豪迈的雄心壮志,如果不付诸行动,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我身边就不缺少这样的例子。我之前有一位同学,我叫王文杰,论口才在班上谁也敌不过他,每当班上开辩论会的时候,他总是说得头头是道,就连老师有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能言善辩,同学们则常常为他新奇的想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他却很少在学习上下功夫,除了语文成绩尚可外,其他学科的成绩平平。而我班的李庚龙,虽然平时不善言辞,但学习刻苦踏实,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关键在于前者光说不练,后者则用行动说话。可见,心动不如行动。

这种口头上的将军,行动上的矮子,自古以来就有。

还记得战国时代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先生吧!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就连他那英勇善战的父亲——老将赵奢都说不过他,因此他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其父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则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进赵国,赵军在长平对抗敌人。那时赵奢去世,老将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击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已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击,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使得四十多万赵军全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可见,崇尚空谈而没有实际本领的赵括,不但害己,而且误国。伟人毛泽东曾把这种人形容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生动地说明了这种人的浅薄和无用。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从上述故事中吸取教训,把美好的理想与踏实的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方能有所作为,因为心动不如行动。

【篇十: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是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憧憬,是梦想在自由的天地里驰骋。脚踏实地,是积累跬步,是汇聚小流;是立足于根本,是实干,是艰辛的路途。

如今有不少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英雄无用武之地,浪费了人才。我却认为这是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好高骛远、一味地仰望星空,却不脚踏实地的缘故。

只会“仰望星空”的人给人学富五车的虚假外表,最后只能是害人害己。赵国的赵括自幼“习兵书,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自称。他担任了抗秦大将后,按照自己的主意更改了军队的全部纪律和规定,单方面的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使得秦将白起听说后,拍手称快,并说:“邯郸指日可待。”便派军断了赵括的粮草,赵括士气大乱,再后来,赵括被射死,赵括军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都活埋了。“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可见,只知道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实力的人的梦想只能是幻想。只有脚踏实地、知道忍耐,通晓隐忍的人才会取得陈成功。

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就是一名脚踏实地的人才。李家世代业医,然而,当年的医生地位很低,经常受到官绅的欺辱。他的父亲便要求他去读书。那时,年少的李时珍却下定决心:从医。于是向父亲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最终,他的父亲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久,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不仅如此,他还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完成了举世名著《本草纲目》。

如果赵括能够脚踏实地,以他的才学,他能导致亡身亡军的下场吗?如果李时珍不能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采摘与实践,他能完成举世瞩目的药书《本草纲目》吗?

因此,仰望星空不如不脚踏实地,或者说:只有当你脚踏实地,才有可能仰望星空。所以只有当我们拥有一定的实力,才能为梦想而奋斗,如未出山的诸葛亮,也是做足了准备,才能在出山后被称为“智绝”。

想要成功,就要从脚踏实地开始,用仰望星空来强化自身,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被伯乐所发现。才不会感叹:自己被大材小用了。

热门推荐
1成长的快乐
2研学游
3身边的好人
4美丽的大海
5霸气的女汉子也有温柔的一面
6父爱的光芒
7老虎发通知
8秋天的乡村作文
9你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10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写一段话
11胜似亲人
12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3共享时代
14那一刻暖意流淌心间作文
15总想对你唱
16没有鞭炮的年
17我们班的“开心果”
18他的笑容进入我的视线
19精彩的海狮表演
20追求理想
21偷吃的滋味
22可怜的我
23一句话的力量
24友情
25一件开心的事
26猜猜他在做什么
27珍惜生命
28难忘的秋收
29男子汉
30蝴蝶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