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归属感的作文

【篇一:军训日记】

一天的凉风好像就是来犒劳累了两天的我们。晚饭后,整个年级都被带到了足球场上开始晚上的训练。没有太阳的曝晒与高温的“汗蒸”,伴着的是习习凉风,每当它掀开散乱在我脖子上的头发时,那种凉爽总带着一丝甜意,感觉是前所未有的舒适,连训练都变得轻松一些起来。

八点开始的校歌训练应该是今天最舒服的休息吧。大家人手拿着一张歌词,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短片“湘府之子,榜样之光”,以及一遍一遍地学,唱着那首词、曲专为湘府作的歌。我在这之前会担心,自己融入不了这个大家庭,可当唱起这首校歌,认识那些杰出的校友时,我的内心有了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在这样一个温暖、优秀的集体里,我也一定要好好努力,三年后也能给下一届湘府学子带来归属感与自豪感。

当大家沉浸在歌声里时,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抬头一看,天空早已降下来黑漆漆的帷幕。没有皎洁的.月光,也没有一闪一闪的星星,只有一片冰冷冷的黑色。操场一周围了一圈的路灯,将整个操场照的亮堂堂的。

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小点子,把路灯挂到天上,把它当成月亮,和她捉迷藏。我望了望四周,若是这样,我们就有一圈圈的月亮陪着训练了。这么一来,刺眼的白光变得皎洁,天空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漆黑,歌声、口号声、脚步声都有了依托,在黑夜里也变得不再单调枯燥,有了一种幸福的安全感。整个晚上的训练都变得温和起来。

我把路灯挂到天上,月亮藏了起来,把归属感和幸福感囤在心里。

【篇二:千里寄相思】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自行车也不灵了。何况我还没有时间,只能任由思绪、任由所谓的归属感,找回那一点点的回忆。我望着家门口那棵极高的松树,它一直都还在那。只是,地上的叶子没有人扫了,我再也没有看到过妈妈扫叶子时的背影。这里,也没有当初那般热闹了,似乎都是些思绪拼起来的画面。记得每到上学的日子,早上我的精神总是格外的好,并且一到中午,心里总是耐不住性子就要回家。我总会看到坐在我家斜对面的爷爷,我会向他笑一笑,但我绝不会喊一声“爷爷”。

妈妈的亲戚太多了,每次我都分不清是谁,并且见一次忘一次。小时候的事情我几乎都不记得了,但每当翻出以前的照片,仿佛心里就会泛起波澜。

每次放假的时候,三楼的阿姨总会带回一个装满毛豆的米袋子。我们几个邻居和亲戚都会搬来凳子一个一个拨,自己拨多少都是可以带回去的。也有人嫌麻烦,直接装一袋子就走了。这时我和妈妈一起拨,但不知为什么,一看到我拨的毛豆,心里就多了一份欢喜。她们坐在一起,自然就聊起了家常,我就这样似听非懂的长大了。

一到春节,爸爸妈妈夜里两三点就会起来准备那天的饭菜,说是早上吃可以积累一年的好运。我不以为然,每次到点了还要多睡一会,甚至她们叫我,我都起不来。因为我知道手机上定好了闹钟,可笑的是我总也听不到它闹就醒了。

似乎我还记得很多很多,只是生活太零碎,一点点的回忆在我心里都不是完整的。但只要珍惜现在记得的一切,珍惜身旁的人和事,不就是最好的记得吗?

想写下家里的一切,想写下关于家乡的回忆,想把这封家书装进时间的瓶子里,寄给思乡的人。

【篇三:回归,归属】

你是否曾望到这样的一幅画面?

人来人往的商场中,有一群孩子在其中的某一角落,捧着书,入神地阅读。稚嫩的童声在一片嘈杂中显得格外悦耳、动听。过往的行人每每瞥到这个角落,总会不约而同地让目光驻足,停顿几秒,然后,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是位于上海某一百货商店的儿童共享书街。

近年来“共享”这个词似乎慢慢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共”中,从孤立的个体走向群体,在“享”中寻觅那份不期而遇的快乐与欣喜。近而,“共享”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纳;这样一个新词,让许多人找到自己之于社会的归属感。

可我认为,“共享”并不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回归。

如今的快节奏生活,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封闭在所谓的“小世界”中。固定的生活,固定的交友圈,让人们越发淡漠了与周围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记得外婆曾与我说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大多数人“蜗居”在占地面积小,活动空间小,但人情味却浓的上海老式石库门建筑里。由于生活居住空间的限制,人们不得不把厨房(俗称灶头间)、卫生间(俗称马桶间)从私有变成了几家人共用。于是这样的情景常常可见。

“王阿姨,阿拉醋么了,好借(假)一点伐?”“好额,好额。台子上有碗阳春面,侬孙囡伐是今朝过生日嘛?送给她。”每日黄昏时分,灶头间锅碗瓢盆的撞击声,菜入锅的“呲拉”声,邻里间轻松的谈笑声,在这不大的空间里交杂。

“有事找邻居,没事找邻居。”这是外婆那一代人所记忆和怀念的生活。他们在那狭窄的弄堂里所认识的人,感受的情,让他们寻到了自己于这座城的归属感。那小小的灶头间,成为城市接纳他们的呼吸口。他们那一代人,骨子里便融入了上海“好客,自来熟,海纳百川”的特点,所以,不论走到哪儿,便都是“天涯若比邻”。

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从共享到独享,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从独享再回归到共享,是人类自身对于人际交往与社会归属的需求。而这样的一次回归,在我眼中,是人们思想上的觉醒与向致美人性的一次靠近。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颗孤单的行星,在潮湿昏暗的轨道上无助地旋转。可值得庆幸的是,总会有人用微亮的光照亮了我们;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用那光照亮了他人。”于是,我们头上的天空不再单一,夜也不再晦暗。抬起头,所能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星系,散发出的光辉!

【篇四:感谢遇见您】

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在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中,我们享受着亲情和友情;在他们的引领和教导下,我们茁壮成长走向成熟;在与他们相处的时间里,我们逐渐变得独立和自信,体验着生活的美好……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作任何停留,不给任何人挽留的情面,恍然一瞬,我已然告别小学的挚友和老师,开始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极其幸运的是,我在这里遇见了她——我的班主任。

因为是插班生的缘故,刚来到这里时,一切都是陌生的,我变得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仿佛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和停留在这的意义。那一刻,我开始担忧我的初中生活:将来的初中生活该如何度过呢?就在我感到六神无主、万念俱灰的时候,那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善解人意的她出现了。班主任像个贴心大姐姐一样,事无巨细、妥妥当当地安排着我们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小到吃饭入睡,大到学习规划,每一步都仔细到位、踏踏实实。那时候,我仿佛在寒冬里觅得一盆火,我的心渐渐温暖起来,也开始对初中生活怀有期待。

在生活方面,我慢慢地融入了七二班这个大家庭。但是,学习又使我忧心忡忡,因为与以前的学习进度不一样,导致我落下了很多课程。上课时,因为听不懂而恍恍惚惚六神无主,下课后又因为不会做题而手足无措。尽管我上课认真听讲,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学习情况的溃败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她仿佛窥视出了我眼中的无助,下班后,用自己休息的时间来给我补课,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给我讲解,直到我弄懂为止。

如今,我落下来的课程终于赶上了,因为学习阴郁的日子终于变得明朗起来。这一切,都是缘于班主任的帮助和关心!

感谢遇见您,我最敬爱的班主任,是您让我在无助的时光里燃起新的力量,是您让我惴惴不安的心变得心安神定,是您让我从悲观的低谷爬起憧憬着新的希望。

【篇五:《脆弱的力量》TED观后感】

每个人都有他脆弱的时候,即使他在人前是看似多么的坚强。人有时坚不可摧,有时脆弱得一击即垮。但是脆弱并不应该是避而不谈的,就算我们清楚地知道脆弱背后的情绪是恐惧和羞愧,为什么我们感觉到脆弱?因为恐惧和羞愧。TED视频中的社会学家在收集研究脆弱命题的相关数据时,发现可根据脆弱与否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总是提起自己伤心的过往以及不幸的时刻,凡是遇到相似的情况就会选择逃避退缩;而另一类人承认脆弱是必须的,但依然全心全意地去爱,去拥抱生活,即使过去曾带给自己伤害。

任何人在脆弱的时候都尝试逃离这种难受的状态,或者试图用外物比如酒精药物来麻醉自己,但是一旦停止外物麻醉,重新回到现实来情绪不免更加低落,因而需要更多的酒精和药物麻痹自己,难以拥抱脆弱的人最终就会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你知道吗?你并不完美,你注定要奋斗,但是你值得被爱,值得享有归属感。”因为不完美,恐惧和羞愧让自己感觉脆弱,但是如果选择因脆弱而奋斗,并非自暴自弃的话,那么脆弱将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反思,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面对生活。

在“breakdown"的同时,也是“spiritual awakening"的时刻,脆弱让灵魂解放,重新思考人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以更强大的内心踏上未来新旅程。

【篇六:珍惜当下】

10月3号 周一 晴

最悲哀的,莫过于快要考试碰上了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毛病,却能让你无精打采,浑身疲惫。一边想努力备考,拼命学习,另一边又要拖着疲惫的身躯,满是倦容。

上午终于撑不住,就回到宿舍睡了一觉。大概我真是严重睡眠不足了,睡了一下午,果然元气满满,精力充沛。

吃过晚饭,一个人去了图书馆。原本我是不太喜欢这个地方的,要是在自习室,像我这种坐不住的人也待不了太久,如果是在一楼,那里更像是一个足够自由的空间,大家在那里读书,背题,声音很大,但不会吵到别人。像以前,我还是会觉得太吵不愿意待,说到底还是自己定力不够,坐不住,也坚持不了。可现在,我却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归属感,莫名的踏实。大家坐着站着,立在那里,读书,背题,看起来好像彼此都没什么联系,大家各忙各的,可仔细一想,却又是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在奋斗。有这么多榜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你,指引着你,你还有什么理由嫌苦嫌累,不坚持到底呢?

【篇七:遇见】

初见你第一眼,视线就似乎被你勾去,遇见你,便是缘。我看着那墨绿四溢的封面,情不自禁地细细摩挲着凸起的条纹,沙沙的触感痒思思的拂过我心。

于是,我便丝毫都不敢怠慢,翻开一页,就是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我一时被这沁人心脾的风侵占了大脑。不由认真起来,平淡的文字,初见却不得喜,似品茗,一口抿下,先入为主的则是苦涩。而那抹香醇,则是要再静心品着。平实的文字,开卷引不起读者的兴趣;但恬燥的文章,喧宾夺主,却更是反感。

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内心充实安心的感觉。惊喜的是,阅览几页文字,却能使人心如止水,仿佛身临其境,切实读懂人物。

他的名字简练得很——《围城》。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围城》字里行间里逸散出来的。作者钱钟书,一位深谙俗世的大师,他写出了你我。他在嘲笑我们这生活的同时,又将我们不能一言蔽之的事情写尽。

方鸿渐,则是我们的影射。看方鸿渐的生活就像在看我们自己。看他在公众场合毫无脸皮地卖弄,看他的爱恨情仇,看他的家庭生活,人情丝毫不练达,考虑毫无周到,就像在看你我。

合上书,又是一阵感触良多。我们像方鸿渐一样平庸的活着,心上有许多事情积压。有时我们真想走出去围城之外轻松地活着,杨绛先生说:“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可还有多少东西羁绊着我们。你我有这般念想,但也会想起一切与我们有着羁绊的人们。所以我们依旧不敢,依旧周而复始的生活。

钱先生并不直接,他委婉道来。我喜欢这本书,我生活中所被囚禁的,不知如何用言语说尽的感情在书中得到共鸣。

我庆幸,我能在千万本书遇识此书。书被握在手中,清爽的秋风轻掠过书。书桌上,匆匆又一波风浪来袭,翻动书页,这一幕深深留进心底。

【篇八:北京游记】

以前总嚷嚷着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问距离,不问其余,只要给回忆添一抹色彩。

后来越长大会考虑更多的事情,比如时间,比如现实的很多束缚,于是这些美好的愿景就只能放在心里,默默的期待着。

还好,有这么一群人,能让你不问其他,只要跟大家在一起,去哪里都可以,很幸运,也很感激。

于是,上个周末,在克服了很多天气带来的情绪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我们一行十人一同去了北京。很激动却也很平静,好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大家一起说好了像是以往周末出行似的出去玩了一趟,这大概就是一种特别的安全感吧,当你在一个圈子里待久了,习惯了,自然而然就会生出一种莫名的归属感,好像大家是已经认识很久的朋友,那么亲切,那么自然。

这次北京之行,虽然特别特别累,走的脚都要废了的感觉,但还是按耐不住心里想玩的心情,大家一起走走停停,拍拍照,聊聊心情,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一起在火车上打牌的场景,漫漫长夜,本该困顿至极,却是被激动地心情冲淡,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在保证乘车秩序的同时,也缓解了赶夜车的情绪,自然是很开心的。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遇见这样一群人,一起去经历这么多有趣的回忆,但是还好,有这段旅途,便足够珍惜。

热门推荐
1别样的母爱
2保护眼睛
3感恩母亲
4初中那些事
5美丽的小花园
6猫和老鼠
7友情依然
8春天的校园
9信念的源泉
10东新河
11缤纷的夏天
12春在歌唱
13记事的作文
14夏夜
15想念老师
16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
17校园寻“宝”
18观电影《重返20岁》有感
19花生大战
20家乡的景色让我陶醉
21父爱永不关机读后感
22文娱相辅相成
23桂林山水
24瞧我们一家子
25多彩的假日
26神奇的发球机和冰壶
27我的一份家书
28我的妈妈作文
29诗词朗诵会
30为青春喝彩,为祖国筑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