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半碗的作文

【篇一:感谢有你】

夜已深,路上的行人少了,店铺陆续关上了门,只有那垂着脑袋的路灯还在坚持着,洒下一缕缕橙色的光圈。

寂静的小巷里,有一家店还亮着灯,那扇半开半掩着的窗子,仍然冒出滚滚热气。刚上完补习班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这家小吃店,点了一碗我最爱的牛肉刀削面。爸爸回去停车了,只剩我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店里。

我呆呆地望着男店主布满老茧的手,看着他那双手飞快地动着,一条条粗细均匀的面条如雪花般落入锅中,在沸水里翻滚。面条一上桌,我拿起干净的勺子,怕烫,试着吃了一口。不冷不热,正好,看来锅里的水是精心准备过的。面条的麦香融合在牛肉的香辣之中,似一股温流,注入我已结冰的心。面条吃了大半碗,女主人笑眯眯地问我:“几年级了?书念得好不好呀?”“五年。还可以。”我的回答仍是如此简短。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热情地告诉我一些读书的方法,还让我加油,争取考到班级前几名。我听着听着,竟对她,对这家店有了一点好感。

往后的几个星期,我时不时就来到这家小吃店,点上一碗香气扑鼻的面。我与这家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考砸了,店主人的面更加温暖,他们陪我聊天,鼓励我振作起来。高兴时,面条沁人心脾,我与他们一同分享快乐……在我看来,这家店已经不是普通的店了,店主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仿佛他们的话语,就是我的心灵鸡汤,那一根根面条,串起了我与两位店主的温馨点滴,留下的是一幅幅美好的记忆。

感谢有你,在我需要温暖之时,你们的面条,如一场春雨滋润了我的心田。感谢有你,在我跌入低谷之时,你们的笑容,熨贴着我干涸的心灵。

【篇二:豆浆风波】

“嗡——嗡——”伴着这种声音将我从梦中拉到了现实中,我张大了双眼,心里想着:“不会吧,今天又要喝?完蛋了啦!……”叮铃铃,叮铃铃……烦人的闹钟响起了,我只好极不情愿地起床,慢吞吞地穿着衣服,这时虎妈吼起来了“范佳乐!这么慢干嘛?你是‘闪电’呀?快点。”我只好加快了速度。

来到餐桌前,看着那冒着热气的豆浆,闻着那刺鼻的豆腥味,我要吐了。我天生就不喜欢豆浆,一闻到它就想吐,可虎妈却逼我与“豆浆军团”作战,只能拿起“武器”开战:“豆浆军团”放射了“毒气”,我便使出我的“憋气大招”——只见我捏着鼻子喝一口,就扭过头去喘口气,如此循环,大半碗就下去了。猫爸见我这样,对我嫣然一笑,我便回他格“眼神杀”。

可“挑起战争”的人不乐意了,她吼道:“范佳乐!喝个豆浆能毒死你呀!这儿给你们辛辛苦苦地做饭,你还挑三拣四……”虎妈念经般地说道。我可不敢不听从命令,只好改变策略——用嘴巴呼吸:我正襟危坐,拿起武器又向“豆浆军团”发动了第二次战争,这次“豆浆军团”也改变了策略,它主攻我得神经系统,坏了,没有守住,“豆浆军团”开始麻痹我的神经了,我依然坚持着,快了,快了,块见到底了,“豆浆军团”见情况不妙,又一次地改变策略,它们放出大招——豆渣,而我也拿出了我的大招——牙齿,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牙齿对豆渣犹如温酒斩华雄,三口、两口、一口,完成!我PK“豆浆军团”,我胜!喝完豆浆之后就一下子扑倒在床上……

豆浆风波圆满结束!

【篇三:家乡的小吃】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特别有名气的美味小吃——“椒盐排条”。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提了一大篮子的菜,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

妈妈对着看电视的我说:“娃!别看啦!妈妈教你做椒盐排条,好不好呀?”

我一听,连忙关掉电视机,兴奋地跟妈妈走进厨房。开始做椒盐排条了。妈妈先帮我把一大长串的硬硬的排骨剁成一根一根和中指差不多长的排条。我点火,放入水,已经切成片儿的生姜,料酒和刚切好的排条。等到排条熟后,我再另外拿出一个盘子盛出已煮熟的排条。

“点火,然后倒油!”在一旁“观战”的老妈提醒了不知所措的我。

我连忙点火,倒油。正要放排条,“多倒点油!”我被妈妈的吼声吓得一抽。

大半碗的油倒了进去。放入排条后,用铲子两面翻滚后捞出,再撒上椒盐就好了。

椒盐排条出锅了!我看着那金灿灿、闪闪发光的椒盐排条,口水十分不争气地从嘴角缓缓地流到了衣角。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老妈把其他菜做完,我抓起一块排条就啃,像极了一条饿坏了的狗,拼命的啃着路边的一块骨头。我惊奇地发现:我自己亲手做的椒盐排条不错哦!我吃得脸上全是油渣,因此我叫它“满脸渣”。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篇四:我总也忘不了的那句话】

语言是有魅力的,它能改变一个人的看法或处境,它也能使人化解矛盾,让人感到温暖。就有一句话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次,我感冒了,妈妈帮我煎好药盛在碗里,放在客厅桌子上,并吩咐我一定要喝完,就转身回房间休息去了。我咕噜咕噜地喝了大半碗,这药可真难喝。我发现客厅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就开始打我的小算盘了:偶尔撒次谎没事的,反正我的病都快好啦,还是把它倒掉吧。可是,心里另外一个声音强烈地反对:良药苦口利于病,还是把药喝完吧!我的内心不断挣扎!最终,我把药倒进池子里,用水把池子冲得干干净净,丝毫看不出药渣的痕迹。

我端着碗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喝完了。”心想:妈妈一定不会发现的。可是,妈妈居然严厉地问我:“真的喝完了吗?”难道妈妈看见了?不可能!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我故做镇静,轻轻点了点头。妈妈似乎看出什么了,亲切地对我说:“诚实是一种美德,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然没人会相信你的。妈妈是为你好,希望你的病快点好起来。”

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我从冰箱拿出一袋药,将它熬好,盛在碗里,一口将它喝完,妈妈这才放心地休息。

“诚实是一种美德,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然没人会相信你的。”这句话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

诚实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儿,但如果不诚实,将失去你那颗对待诚实的心,和身边人的信任,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篇五:小馋猫】

一头乌黑光亮的头发,一张胖乎乎的脸蛋,加上一个胖墩墩的身躯,这就是我们班鼎鼎有名的肥肥女——沈佳雯。

沈佳雯的胖是有理由的,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能吃。只要一看见吃的,她就会像老虎一样猛扑上去。

记得有一次,大张老师给我、沈佳雯、沈昕妤还有赵楠楠每人一碗面。面一碗碗地上来,沈佳雯伸长了脖子,不住地往厨房里看。她的面终于来了,只见她两眼直直的,冒着金光,盯着面,嘴里不停地咽着口水,仿佛想把面一口气吞进肚子里去。

开始吃了,沈佳雯拿起筷子,把头一低,稀里哗啦地就吃起来。很快一碗热乎乎的面就被她消灭了。她又一口气喝完了半瓶饮料,才转过头,有些不解地看着我们——我们几个的碗里,都还剩着大半碗呢。沈佳雯看沈昕妤好像快吃不下了,就对沈昕妤说:“沈昕妤,你还吃得下吗?如果你吃不下了就给我吃吧,可不能浪费了。”只听沈昕妤刚说了一个“好”字,沈佳雯一把端过沈昕妤手中的碗,又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和赵楠楠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哇,怎么这么能吃啊!”沈佳雯嘿嘿一笑,拍了拍那圆溜溜的肚子说:“谁让我是一只永远都吃不饱的小馋猫呢。”刚从楼上下来的赵洁婷也被惊呆了:“沈佳雯,你这一餐都可以抵我三餐了,真是太能吃了。”

吃完了沈昕妤的,沈佳雯还嫌不够饱,冲着我和赵楠楠问:“你们还吃得下吗?”听到我们说吃得下,沈佳雯端起自己的碗,喝完了最后一点面汤,才无可奈何地站了起来。

经历了这件事,我们赐给了沈佳雯一个美称——小馋猫。

【篇六:珍贵的记忆】

时间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飞逝,同时也会带走我们的记忆,但那最珍贵的记忆是会被放入心灵深处的保险柜里的。

记得小时候,父母在珠海工作,有时会把我放在奶奶家。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体会到了爱。

在奶奶家,每到中午就会从远处传来“豆花,豆花!”的叫卖声。每每如此,我都会兴奋地跑到楼下,拿两个最大的碗,叫上奶奶一起在门口等。奶奶坐在门前的躺椅上,脸上堆满慈祥的皱纹,笑呵呵地和我一起等,而我呢,站在奶奶的身旁,不停的转着圈,还时不时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

在卖豆花的人来到门前后,我常抱怨:“怎么那么久才来。”可奶奶却仍笑着说:“不急,不急。”我们将碗递上,卖豆花的人一边与奶奶闲聊,一边为我们盛上满满的豆花。我喜欢甜,加了白糖,奶奶则加了红糖。

加完配料后,我们接过豆花,回到屋内,开始吃起来。我用小勺,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像饿死鬼投胎一样,狼吞虎咽;奶奶呢,她仍笑着,用勺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似乎是特意的,又像是在细细地品尝。每当我吃完时,奶奶还剩大半碗,可我还想吃,便用可怜巴巴的目光看她不紧不慢地吃着。当奶奶看到我在看着她时,笑呵呵地把她碗中的豆花倒入我的碗中说:“我饱了,你吃吧。”那时的我还不懂奶奶并不是饱了,而是想让我多吃一点,所以我又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奶奶在旁边笑呵呵地用蒲扇边扇风边看着我吃。

记忆中的我一直沐浴在蒲葵扇的清风下,在无数个儿时的午后,吃着甜甜的豆花,甜了我的记忆。

年复一年,我长大了,只能假期回去探望奶奶了。每次放假回去,我们仍像以前那样,站在门口候着卖豆花的人,然后一起吃豆花。奶奶慢慢地吃,我也是。当我吃到一半时,把碗中的豆花倒到奶奶的碗里,说道:“我饱了,奶奶吃吧。”其实,我知道,奶奶在慢慢变老,所以……

现在,叫卖豆花的人早已不见,所以,每次回去,我也会带上一碗暖暖的豆花,在温暖的时光里一同回味那珍贵的记忆。

【篇七:中秋之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讲述诗人不能在中秋节与亲人团聚,心生感慨。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这天要与自己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还要一边品尝各式各样的月饼,一边欣赏今夜与众不同,又圆又亮的月亮。下面来看看我的中秋之夜吧!

晚上,我们一家五口吃好团圆饭,这次爷爷做了好多可口的菜,比如香喷喷的鱼,还有让人看了直流可口的小鸡腿……,这顿饭吃得无比热闹,比以往每一次都开心,快乐。

我们吃完饭后,准备开始祭月了。爷爷搬来一张大板凳,放在门前,奶奶端着一个盘子走了出来,盘子放了三个苹果和三个月饼,放在凳子上。我想这应该就是祭品吧。随后爷爷从厨房里拿来一只碗,里面全是灰,满满大半碗,他又从后面拿来一块木板,在左右两端都定上钉子,然后又拿出来一捆香,只听见“啪”的一声,一束火苗迅速蹿出来,原来爷爷在点香了,紧接着爷爷把香插在碗里的灰中,终于明白灰的作用了,原来是为了固定香而放的。这时一丝丝青烟升上天空。爷爷又随手拿出两根蜡烛,插在两个钉子上,分别点燃了它们。蜡烛点亮了整个夜晚。

最后,我们全家坐在门外观赏着天上的圆月,今天的圆月有点奇怪,时隐时现,像是小姑娘一样,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看她,她有点不好意思。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中秋之夜很愉快!

热门推荐
1秋天的叶子
2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3感谢有你
4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5我敬佩你
6锄禾日当午
7记事的作文
8我的手机迷妈妈
9真情之旅
10快乐的时光
11我相信
12我是一张白纸作文
13一碗水
14我家的年味
15灯光下的爱
16蚂蚁的力量
17一路春雨
18童年趣事
19我眼中的苏轼
20游山沟沟
21那天边仍旧耀眼的余晖
22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心要在焉
24我的父亲
25
26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27语文作文
28那又如何
29和平鸽
30终于又是晴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