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茼蒿的作文

【篇一:童年难忘的回忆】

我的老家在乡下,奶奶就住在那里。逢年过节的时候,我总会到那儿住上几天。日子久了,我对奶奶家房屋前面一大片广阔的土地和后面的小菜园子情有独钟。

奶奶的仓库里有个小推车,是用来装运东西的。天气好的时候,我喜欢推着它到处乱转悠。但推得很不稳当,三个轮子像三个淘气的孩子,总是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奔跑。不是向左摔得狗啃泥,就是向右跌一跤。所以,每次我只好憋红着脸,窝着火把它扶正了,再把粘在上面的土拍拍干净,继续推着玩。奶奶唤我,我便把推车推了去。见到我在玩推车,奶奶笑着说:“又在玩啊,再玩它就不乐意进仓库门喽!”又朝我招招手:“来,帮奶奶干点活”。

“好嘞!”我兴奋地答应道。

奶奶正在挖菜,看她把锄头往菜根的位置上一插,一压,一提,一拔,就把菜连根挖出来了。“一、二、三、四……”奶奶挖一棵菜,我就殷勤地将它们整整齐齐排放在推车里,一类一类地分好,井井有条。奶奶看了,哈哈大笑,用手指着说:“菜场里卖的菜也不及你这个整齐呐!”我歪头一想,说得也对,便笑得直不起腰来。

看着奶奶如此娴熟的挖菜手法,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我依葫芦画瓢,先把铲头插进土里,可是土壤似乎存心与我作对,硬是不让我插进去。我生气了,站起身来,脚用力往铲头上一踩,硬是让锄头插进去了。只要在把手处用力一压,锄头便会像跷跷板一样,把一棵菜乖乖地送上地面来。可是,我力气太小,压不动。我想到了一个笨办法:我一屁股往把手上一坐,对于锄头来说,这可是千斤顶啊!虽然屁股有点意见,但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忍着点吧!就这样,我也挖了许多菜。

真漂亮啊!推车里,一棵棵刚出土的菜碧绿碧绿的,菜根处还有一星半点的土,像是淘气的孩弄脏了脸。菜叶子,则干净多了,绿得逼你的眼。芹菜、韭菜、茼蒿、大蒜……一行行、一列列,似站岗的士兵,精神抖擞。

我跑回屋去,把奶奶的大围裙取出来,系在自己身上。宽宽的围裙穿在我小小的身上,显得松松垮垮的。套头上的圈套在臂膀上,系腰上的两根绳子因为太长,一直拖到了大腿。最好笑的是,围裙裙摆拖在地上,像穿反了的晚礼服,影响了我走路。我往镜子前一站,自己被自己逗乐了。

那么我到底要干什么呢?我自己也不知道。就像我家旁边河里的青蛙“呱、呱、呱”地叫,不知唱给谁听一样,它也不知道。就像田里的蝴蝶,从东飞到西,从南飞到北,到底飞往哪里去,它也不清楚。在奶奶家,一切都随心所欲,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推着小车,穿着围裙,看着蝴蝶,听着蛙叫,再闻着家门口的栀子花香,内心是愉悦的。一个卖菜的菜农骑着车路过我家门口,我看看他,又看看推车里的菜,一个点子闪现了出来。奶奶在屋里。我清清嗓子,学着刚才的菜农,推着小推车,吆喝道:“卖菜喽,卖菜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刚刚出土的香甜可口的青菜!”

我漫无目的地在我家门前的空地上推着车转悠,奶奶以为是菜农,闻声出来,见到是我,忍着笑问:“芹菜多少钱一斤?”

“一百!”我狮子大开口。

奶奶吓了一跳,说:“这么贵呐,打个折?”

“嗯。”我思考一会儿,“打个五折,50元买不买?”

“哎哟,还是贵呀,买不起。”奶奶拿起一棵芹菜,用手掂量掂量,说,“不过这么好的菜,50元也值了。”说完,左手伸进口袋,假装摸索一会儿,掏出一堆空气,假模假样地递给我。我也用手去接,再仔细一张一张地清点一下,假装有个放钱的袋子,把奶奶给我的空气放进去。然后,在虚空的袋子里翻找一下,又假装从中拿出一张钞票,伸出手给奶奶,满脸笑容地说:“拿好。欢迎下次光临。”

奶奶说:“好好,你这个茼蒿怎么卖?”

我思考一会儿,用手指着茼蒿,说:“两——百!”

“啊?”奶奶眼睛都瞪圆了,“算了算了,我不买了,再见啊!”

“下次还来呀!”我冲着奶奶喊一声。奶奶抓着芹菜,一路憋着笑,走进屋内。

一只耳闻目睹了这一切的野猫蹿出来,带着我的快乐,带着奶奶的欢笑,一步三回头,蹦跳着奔向远方的田野……

【篇二:滋味】

热气腾腾的烟在他面前袅袅飞升,饭菜的香味扑着脸好闻的让他想闭上眼享受。他坐在大桌子的核心位置,周围人声嘈杂。

敬酒,递烟,阿谀奉承的人时时谄媚地走到他的身边,讨好的脸的相对面是他冷漠的缄口。他越来越讨厌这种气氛,于是下意识的扯了扯紧紧束缚着他的领带。

合适各样的菜被转到他面前,成天的大鱼大肉他早就腻味了,他随意夹起一盘小菜,当味道在口腔中渐渐弥漫开来,他顿了一下,咀嚼的动作变得愈来愈慢。

就算是一盘普通的茼蒿,也能被大厨炒得让人垂涎。可在这样的美味中,他还尝出了不同的味道。

那是儿时饱含贫苦和甘甜的味道。小时候他的家境不好,家里拮据的一个星期才吃一次肉’,平常时吃的最多的是母亲做的炒茼蒿。茼蒿在他们那里很普遍,抬头不见低头见。三餐都离不开的这种绿色食物他早已乏味,他曾在心里暗暗发誓:等自己有钱了,就吃遍山珍海味,再也不碰这什么茼蒿了。

如今他真成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山珍海味却也让他吃了想吐。闲暇时,他总会不自觉念起母亲做的那盘简单的只加了油和盐的小菜,可母亲早已不在了。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无论再好吃的菜,都找不到当初的回忆了。

他又夹了几颗茼蒿放在嘴里,清爽和香甜融在一起刺激着味蕾,在唇齿间炸裂开来,冲破了他内心深处的那层东西。一瞬间,周遭的人声仿佛都消失殆尽,母亲吃饭时的呼唤从记忆深处缥缈而又久远的临际耳畔。他觉得鼻头有点酸涩,于是借口去洗手间。

出了包间是一条漫长的走道,走道上出了他就再无他人,安静得能听见时间慢慢生锈的声音。他放慢脚步,如跨越几个世纪般地追随着前面的一束光亮。

尽管他难受的心跳都像是使不上力,可却流不出一滴泪来。

他发现原来自己是出了餐厅。这个季节,连路上的行人都很少,来往的车辆会看见枫叶在沿途火焰般的燃烧,那滚烫的红洇在碧蓝的天空,却也不能温暖他的心。

突然的风吹得他打了个寒颤,他望着满目萧瑟,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篇三: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篇一: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善,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心境。与人为善,不去抱怨生活的不易,与自然为善,用心去感受美好。用善意将苦难酝酿成甘霖,浸润似水年华。

假期回到老家,幼时记忆中那条泥泞的石子小路已经修建成了平坦开阔的水泥路。缓缓前行,高大豪华的别墅替代了简陋的砖头房。路的尽头是一棵枇杷树,与如今的乡村有些格格不入。

在这盛夏时节,宽大的叶子也遮不住那些黄色的果实,如张张笑颜,咧开嘴放声笑着。暖风拂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是在向我招手吧,我暗喜道。用善意面对生活,不灰心,不气馁,大概就如这树枇杷吧。

不远处跑来几个小孩,嬉笑着从树上随意地抓下几把,将树叶随手扔弃。我正欲上前制止,可他们却似一阵风般不见踪影。我摇头,叹息着。要与自然为善啊,是她给予我们生命。转头看,这一树的枇杷瞬间失了生机,落叶满地,果实蔫蔫地挂在树上,先前的美好仿佛是错觉。

我弯下腰捡起落叶,低头轻嗅,还留有盛夏的清香,却早早地被折断,独自伤感。将它们放到树干下,希望能"落叶归根"罢。却意外发现在低处仍结了许多果实,充满善意地笑,向往美好。希望能给人们带来欢乐。

我于是也忍不住摘下一颗果实,放入口中。是如此香甜,令人难忘。那树枇杷给予了果实,是善行;教会了我乐观,是善心。时光荏苒,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润了华年。愿沧海桑田,那枇杷还在,依旧行着善举,为人们奉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将经历过的苦难化作甘霖,开出更艳的花儿。为人们默默奉献了美景、美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自己所能做的善事。剩下的孤独自己承担,用苦难来润华年。

物如此,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时代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早如何忘记如何与人和睦,自然的无私奉献却只让我们学会了索取。

保持阳光的心态,与万物为善,用默默无闻的善举感染他人。不惧难,不畏险,用乐观感染这个世界。让善,浸润美好的华年。

【篇二: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秋日的天,蓝汪汪的;秋天的夜,凉丝丝的;秋夜的星,亮晶晶的。秋似一盏灯,照亮了你我相遇相识相知的路。

第一次遇见你在秋天,你拎着包,步履匆匆。看到肉嘟嘟的我后,爱怜地笑笑,停下了。“小家伙儿,来找哥哥的吧?”我腼腆地报以一笑,正寻思着这是哪路老师,恍然想起哥哥说过,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必定是他们的语文老师。

你带我走到教室门口:“大家认识不,某人的小妹妹,来瞅瞅哪些哥哥姐姐不好好自习。”全班的学生友善地哄笑起来,哥哥也不例外。一段小插曲之后,我继续等待,你继续上课。闲来无事,我蹭到窗口,悄悄地旁听。悦耳的教书声从窗缝中溜出来,窗内的学哥学姐们与窗外不安分的我都被这种天籁般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没有一人偷玩或听得不耐烦而觉得枯燥乏味的,就这样,似听歌剧般,我等到了下课,等到了哥哥。

懵懂华年的这份珍贵的教书声中的相遇,我把它悄悄地藏于心底。

再次相遇,似隔了好久,但也在秋天。一阵喧闹后,你莞尔一笑,望着静下来了的我们,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清秀的十二个字:遇见美好、不忘初心、展现风采。初中的第一堂课开始了。

那天,你告诉我们相遇是缘分,值得珍惜;美好的初心,应当铭记;青春的风采,要不遗余力地展现……当第一个字从你的口中蹦出来的时候,久存于心底的那份声音也随之响起。似老式收音机里流溢出的古典音乐,简洁优雅;也似初春喜鹊在枝头欢鸣,朴素轻快;更似夏夜月光漫过一草一木,清新柔和。金色的发束随着你身体的转动而跳跃,明眸因为我们专注而闪亮。

青涩华年的这份饱含殷殷期望的相识,我把它深深烙印在脑海。

对于我那过山车般的成绩,其他老师最多指责几句,但到你这里却不一样了,你一脸严肃,将我请进办公室:“你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太低,明明有能力做到,却不愿意努力去争取,学习是件实在的活计,得意忘形张扬跋扈的脾气要不得。丫头,记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你的提醒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我的随意马虎。

青春华年的这份灌顶醍醐的相知话语,我把它悄悄的镌刻于心上。

秋,是个值得怀念的季节,怀念是一根缠人的藤蔓。老师,您的善心,就像山涧的兰花,或许不够浓烈,却一点一点地滋润了我的华年!感谢您春风化雨般地教育,“只有足够努力,你才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感谢生命里有你!此刻,秋阳美好如初,回忆还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浅吟低唱。

【篇三: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小姑娘,买一点茼蒿吧。”一个苍老而无力的声音从我和妈妈的身旁传来。

我闻声停下脚步,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卖茼蒿的老人。我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身材矮小,骨瘦如柴,穿着一件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袖口和裤脚都磨破了,还脏兮兮的,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洗过了。鞋子上沾了泥,后跟快要磨平了。瘦骨嶙峋的手上拎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茼蒿。他的衣着跟周围来来往往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在他的身上,我看不出丝毫节日的迹象。

“买点茼蒿吧,帮帮我,我动过手术,刚出院不久,天快黑了,我家住在曲塘,我还要骑车回去。”他蹲在地上,仰着脸对我们说。这时我看清了他的脸,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像黄土高原上的一道道沟壑卧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颔下花白的胡须像蓬乱的杂草,在风中瑟缩。

我顿时起了怜悯之心,心想:这个人太可怜了,帮帮他吧,让他早点回去。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就买点茼蒿吧!”妈妈好像明白我的心思,爽快地说:“好的。”妈妈看了看他的茼蒿,摇了摇头。我知道妈妈对他的茼蒿不满意。出乎我意料的是,妈妈递给他十块钱,说:“老人家,你的茼蒿不新鲜了,我就不要了,这十块钱就当我买了你的茼蒿,你快回家吧。”老人一边接过钱一边连声说:“我今天遇到好人了,我今天遇到好人了。”

也许你会为我的这一善举而点赞,可有谁会知道我曾经丢失过善心。在街上遇到衣衫褴褛的乞丐,我会厌恶地躲开;看到有人跌倒了,我会幸灾乐祸地笑;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站着,我也会心安理得地坐着……直到爸爸做的那件事才帮我找回了善。

几年前春节期间的一个夜晚,我和爸爸走在大街上,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从斑马线上走来一老一少,她们在我们周围徘徊了一会儿,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然后走到我们的跟前。老妇人难为情地对爸爸说:“我的儿子媳妇吵架后离家出走了,我和孙女出来找他们,我们一天没吃东西了,孩子饿得走不动了,你行行好,给我一点钱,让我带孩子吃碗面吧。”虽然对她的话半信半疑,但爸爸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给她。她向我们道谢,然后欢喜地离开。

看着她们走远,我忍不住责备爸爸:“爸爸,现在骗子多,你怎么就相信她的话?”“骗子虽多,但好人更多,要以自己的善多想别人的善,不要以自己的恶猜想别人的恶,人要心存善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爸爸的话振聋发聩,既让我看到了自己心灵的丑陋,更让我找回了久违的善。

从这以后,我牢记爸爸的话,心中时怀善念,不忘常行善举。我在街上遇到乞丐,总会投下几枚硬币;看到同学跌倒,我会上前扶起他;再乘公交,我会自觉让座给老人和孕妇……当我收获别人的赞许和微笑时,心中感到无比的快乐,这时的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了。善,像阳光,驱散了我内心的黑暗;善,似雨露,洗涤了我心灵的污垢。它让我这棵曾经缺少阳光雨露的小树苗变得枝繁叶茂。

善,如一泓清泉,润泽了我的华年,让我的青春之路充满芬芳。

【篇四: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初夏的风,吹红了石榴,吹皱了湖水,吹得人心痒痒,青春岁月里的那颗心却按捺不住地躁动起来。

夕阳将我落寞的影子拉得好长,我甚至找不到什么能遮住我脑海里试卷的一角——我多么渴望那个温和而漂亮的分数、那张堪称完美的试卷真正属于我。

急匆匆的脚步声渐近,最终停在我身边,将一个淡绿色的纸卷塞我手里,“回家再看。”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一眨眼的功夫就钻入人流中消失不见。我只能朝着她消失的地方苦涩一笑,奢望着对我不会起任何作用的鼓励的话能给我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心情变化。

转弯进楼梯口,和着暗黄的灯光,我展开手上的纸团——“Iwillhelpyou”(我会帮助你),尽管很是出乎意料,但我还是只当看过,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纸团虽然扔进了垃圾桶,可她却热火朝天的忙开了。先是兴致冲冲地来我家,拿着我的试卷和我一起分析错题,问我当时做这题时的想法,然后一题一题给我分析讲解。当发现我可以独自做出那道考试时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题目时,她兴奋地跳了起来。

于是以后的每天下课,她都追着为我解答问题,其中不乏诙谐的玩笑和形象的比喻。一道道难如天书的题在她的耐心讲解中渐渐明朗,思路渐渐清晰,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她会向我发问,问的问题也常让我措手不及。如果我能给她一个清晰且正确的解题思路,她会给我一个必须忍受的熊抱——如果我不及时推开她,她绝对要抱着我来一口。上学放学的途中,我们的谈话总是离不开解题思路。

一切不必多说,变化正在悄悄发生。

单元考试又在一天天的逼近,为了这件事我已经焦虑许久。倘若分数依旧不尽人意,那恐怕太伤朋友的心了。临近开考前,又一个纸卷塞我手里:“放松心态,把握时间。”

抬起头,我们发现彼此都在看着对方,相视一笑。我将纸条紧攥在手里,隐隐地觉得手心里传来一股力量。

掷笔的那一刹那,只觉满室生香,清风拂过,阳光安静地钻入我的手掌心,一切显得那样的安详随和。

【篇五: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春回大地,万木葱茏的三月,田野里的麦苗青青,油菜花开得耀眼的时候,奶奶离开了我们。奶奶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到九十岁的时候,还蹒跚着小脚帮助做家务,没有想到,就在这么两三年的时间,一衰就衰下去了。奶奶在村子里人缘最好,也是村里岁数比较长的老人。人们在背后谈到奶奶,总是说:“建章(我爷爷的名字)嫂子是个好人,帮了一世的人忙!”

奶奶的娘家在南乡高沙土,小时候过年,我们最喜欢跟爷爷奶奶一起走路,要走十八里,去舅公家拜年。舅公在酒后拉开话匣子,二姑奶奶当时嫁到北乡,是看到二姑爹家的草垛大,而且高。我们家的草垛有多高,有多大?我没有亲眼见到,总估计着有几层楼房高,几亩地大。爷爷那时有弟兄十一个,十多张饥饿的嘴巴,个个要吃饭,奶奶和祖母,其她的妯娌们一起辛勤操劳几十年,待到弟兄们个个成家立业,才分宅而居。

八十年代初,村民们在爷爷的带领下取土烧砖,满窑的砖头、屋瓦都是用厚实的肩膀一筐筐挑进挑出,赚些微薄的利润来糊口。窑工的活计重,生活苦,体力消耗极大,每一分钱都是上磨肩头,下磨脚板赚来的。奶奶每天上午下午都在窑棚里帮助煮粥,贴饼子,给窑工们吃“积饷”。碰上没有带米的工人,奶奶总是临时记在脑袋里,在舀粥时还要多添上几勺子。有的外乡远的,家里实在穷的,奶奶从年头到年梢都不记账,每年要从家里贴上上百斤的粮食。

那时有个打鱼虾的姜老太一家,每年春夏两季,总在我们家后面的通扬河里打鱼,晚上栖息的时候,渔船总喜欢泊在我们家的河埠头上。行船打铁磨豆腐的人苦,在那个时候,打鱼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奶奶每天都要拔些园里新鲜的蔬菜给船上送过去。姜老太一家人也不错,经常将卖剩的鱼虾送给我们打牙祭。奶奶舍不得吃,等周末孩子们都回来了,给我们解解馋。更多的时候,两家并作一家吃饭,或者忙了好吃的,总要想到给对方盛一碗送过去。

在我的记忆中,中午吃饭的时候,经常有陌生的人在我们家搭伙吃饭。南乡卖香的肖叔,卖粉条的老李,还有送化肥的姓王的,以及在我们这一带做小买卖的,都喜欢到我们家落脚。我们有时责备奶奶,奶奶总是一笑了之,人家出外之人,做个小本生意不容易,给人家盛碗饭算不了什么?善人者,人亦善之,这些落脚休息的人几十年来都是我们家的老朋友。人心映着人心,卖香的肖叔有两年没有来了,不知道奶奶去世的消息,那一次来,朝着奶奶的相片磕了好几个响头。

爷爷奶奶的善行善举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爷爷经常指着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教导我们要读书。表哥没有考上高中,姑父舍不得自费,父子俩在家呕气,爷爷摸黑赶过去,从怀里掏出几百块钱。后来表哥考取军校,在青岛成了一名军官,每次回来都很感激爷爷。姐姐高考失利要复读,爷爷二话没说,很爽气地捧了钱给姐姐。等到爷爷年纪大了,姐姐给爷爷买了许多东西,还有金戒指,让爷爷乐开了怀。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岁月挽不住时间的流逝,那段让人回味的时光再也无法重现。爷爷奶奶也相继离开了我们,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深深的追忆与怀念。“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爷爷奶奶的善行善举,在乡邻们之间传为佳话,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幼小的心田变得滋润,心怀善念,安身立命,不断地向着人生正确的方向前行。

【篇六: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愿善良与生活相遇,润了你的华年。

看过一段话。它说,真正的善良,是在被全世界抛弃以后仍有的那份善良。我曾好奇地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直到那天,遇见了她。

那是一个刚下过雨的午后,半晴,我极爱这样的天气。据说爱雨天的人,多少是有些孤独的。我深信,所以我很合时宜地寻了条幽静的小巷子,一个人悠悠地走着。

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踩过深深浅浅的水洼,我竟有点羡慕住在这里的人了。说实话,我不太喜欢那一幢幢扑克牌似的高层楼,身在其中,总觉得有些压抑。

一声声欢快的猫叫声从远处穿来,许是因了巷子太窄吧,我听得格外清楚。

寻声走去。我来到一扇朱红色的大门前。门虚掩着,门上的漆已有些许斑驳,应该有些年头了。一阵阵猫叫就是从这门内传出来。

我鬼使神差地推开门,信步走了进去。只见院内空地上,有十来只猫在嬉戏,黑的白的黄的花的;胖的瘦的大的小的;圆脸眯眼长须短尾的;站着坐着卧着躺着的……我好不惊讶:这家主人哪来的闲情逸致养这么多猫的?

花圃旁,一个唯美的年轻背影正在打理着娇美的花儿。雨后柔和的阳光,轻轻抹在那个背影上,那片花上。那背影,那花更像是一幅画,温馨,安详。许是太专注了,我推门进来,她竟没有察觉。我不忍心打破这么美好的画面,就没喊她。终于,她手上的花打理完了,转身便看见了我。恬静的面容,温和的眼睛,是那样的亲切。我叫声“姐姐”。她愉快地应着,并招呼我。

“奶奶出去了。我一个人也没事做,过来陪我坐坐吧。”我点了点头,走过去坐到她身边。

原来,女孩的父母两年前不幸遭遇车祸走了,爷爷急火攻心随后也走了,只剩下她和奶奶相依相伴。后来,在路上看见了一只流浪猫,看它可怜就带回了家。这些年,陆陆续续收养了不少流浪猫,久而久之,都快住满了院子。阳光洒在她的脸上,衬得她整个人格外的平和安祥。

她缓缓地叙说着,我静静地聆听着,心里却想着:这个世界将她的亲人夺走,她却丝毫没有去怨恨,而是以善良去回馈,滋润着漫长的岁月,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一个人生活在美好中,待人接物持有善良并不足奇。而这位姐姐让我懂得了,真正的善可以化育我们的心性,润泽我们的华年。

愿善良与心交融,润了整个世界的华年……

【篇七: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这是一颗平凡的小石头,粗糙的外壁,黯淡的光泽,十分不起眼。但是,它此时却触动了我的心。

这一天,阳光正好,天空澄净蔚蓝,我踏着轻快的步伐到朋友家玩。我在路上小跑着,突然脚下一滑,我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当我艰难地起身时,却发现胳膊已摔破了皮,我忍着痛慢慢站起身,低着头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了让我摔倒的"罪魁祸首"——一颗小石头。我凝望着这小小的石头,心里有些惊讶,思绪不禁飘远,想到了从前……

小时候,我常和奶奶在一起生活,乡村的日子自由自在,我天天跟着奶奶走到西走到东,也常陪奶奶一起在田里干活。

一天,我和奶奶手拉着手走在田间小路上。我们俩缓缓地走着,四处欣赏着田野生机勃勃的美景。小路的两旁是旺盛碧绿的水稻,它们已经长得比我都高了,仿佛是一个个高大威严的士兵,微风拂过,它们便一个个向我们鞠躬敬礼。小路上也有着许多有趣的东西,我总是会蹲下来细细观察,一棵野草或是一丛小花,还有一些爬来爬去忙碌着的小昆虫,都会让我欣喜不已。

当然,小路上也少不了有一颗石头。正在走路的奶奶低头看见了这颗不起眼的小石头,她突然停下了脚步,用一只脚轻巧敏捷地将小石头踢到旁边去,那颗小石头便"骨碌"一下消失在了水稻田里。我看着奶奶的举动,心里很是不解。正当我疑惑的时候,奶奶对我说道:"以后在路上遇到小石头,要将它踢到旁边去,这样路过的人就不会因为它而摔倒了。"我这才明白了,于是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心里想着:只不过是一颗小石头而已,有必要这样做吗?所以我很快将奶奶的话抛之脑后了。

我虽没有听进奶奶的话,但是奶奶却没有改掉这个习惯,每次她只要看见路上有小石头,她都会主动踢开。多年过去,我也不知奶奶"帮助"了多少即将摔倒的路人了。

而在今天,我真的因为一颗小石头而摔倒了,我望着那颗石头,粗糙的外壁,黯淡的光泽,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它,但是它可能会让更多人像我一样摔倒,我突然明白了奶奶这个小小善举的意义:只要轻轻一踢,就会少一个人在这里摔倒,多一个人在和朋友欢笑。这个小小的动作,背后是一颗善意的心。

我站在这颗小石头跟前,慢慢伸出了右脚,轻巧地一踢,这颗小石头便隐没在了路边的草丛里,不见踪影。

从小到大,十几年的光阴里,奶奶的善良,如春雨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使我懂得了善,学会善待他人。

我感受到,心底里有一颗种子,在善的滋润下,悄悄的发了芽……

【篇八:善润了年华的作文】

三月初春,万物蓬勃着,在每一处伸展着它们活力的腰肢,似乎要把小小的身躯撑破才肯甘心;竹笋“哔啵哔啵”地从土里猛然钻了出来,直把厚实的泥戳得生疼;鱼儿“哧溜哧溜”地在水里恣意游来游去,恨不能去亲一亲浣妇的巧手。这时候,连那些讨厌的虫豸们似乎也变得可爱起来了,一阵风压过草地,便足够它们惊得四处乱窜。

车把手上,左边一袋满满的小芹菜,右边一袋足足的黄花菜。走在这样的风景里,回家的路也不觉变得清爽起来。

忍不住拿出手机拍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骑行在初春的小路上,带个小锹,带两个袋子,要什么没有呢?”朋友们见到后,纷纷投来羡慕的回复,更有甚者,说小锹袋子已备好,问我在哪条路上。

我原本笑着的嘴咧得更大了,乃至于忍不住一个人在路上笑出了声。但我却并不回复他们我在哪条路,只顾自己偷偷乐着。

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他们纵然来到了这条路上,却不会像我一样有一位善良的外婆住在这里。

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过了外婆家,我把铃铛一响,高声叫道:“婆婆,我下班了!”外婆正在门前的田里低头劳作,绿沉沉的小芹菜们将她圈围着,似乎要把身上的嫩绿蹭些到外婆的裤脚上。见我喊她,外婆抬起头,露出那张朴实的笑脸爽声说道:“哟,我家杨杨今天下班挺早的呀!来来来,昨天一场雨,这些小芹菜看见窜上来了,我拿个袋子给你拔点带回去!”

听到这一声,我不禁一怔,似是看到了儿时放学归来的场景。

“哟,我家杨杨放学回来啦!”

“婆婆,有没有什么吃的?我饿死了!”我扯着嗓子嚷道。

“有有有!知道你回来要饿,中午给你留着呢!”

婆婆边应答着,边忙不迭揭开釜冠,掏出半碗炖蛋,或是一碗丝瓜汤,转身又为我盛一碗米饭,或是一碗扁豆焖饭。待我一番硁硁作响,将饭碗扒得干干净净,方欲揩嘴抹油时,抬头一看,正迎上静立在一旁看我狼吞虎咽的外婆,她那慈善的目光柔柔地淌着,宛如春水荡漾。

圈圈流转的时光涟漪之间,当年的毛头小伙如今已为人师,去教着一批又一批的毛头小伙。然而经常回到家后,我仍会发现,门前放着一篮剥好的蚕豆,亦或是一袋新鲜的青菜……总之,四季往返,时蔬不断。

年来年去新白发,岁月匆匆不待人。如今的外婆,早已是华发苍颜,但她那份慈爱的善,却如一泓永不枯竭的泉源,随着时间的溪水缓缓流着,滋养了我的华年,浸润着我的余生。

【篇四:做饭】

【篇一:第一次做饭】

王绍恂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第一次,大多时第一次都是失败的,可我这一次却成功了。

今天,我第一次学做凉菜。

我先买了一些油麦菜和茼蒿,把它们洗了一遍后,用火灶了一下,然后把它们都捞出来,放在盛满冰水的盆子里,让它们变凉,接着再把它们捞出来,切成一条一条的碎段。

即将成功了!

我将切好的油麦菜和茼蒿分别放在碗里,撒一些适量的味精和盐,再倒一些自制的葱花油,拿筷子搅拌搅拌,两道美味的凉菜就做成了。当端上饭桌时,爸爸尝了一口,对我大为赞叹,称赞我做的很好,很可口。我感到万分开心。

人生有很多的第一次,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一次机会,需要我们去珍惜它,爱护它。

【篇二:第二次做饭】

王绍恂

今天已经是我第二次做饭了,我对各种调料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我要做的是素炒娃娃菜。

我将娃娃菜洗了一遍,然后再将它切段。娃娃菜就准备好了。

把事先准备好的姜切成片,蒜剁碎,放在一个碗里。在蒜碗里倒一点蚝油,再倒酱油,调料就准备好啦!

将切姜片放入锅中,开中火,等姜片变成金黄色的,快速将混合好的调料倒进锅里边翻炒一会儿。再将娃娃菜倒进锅里翻炒,一会儿将娃娃菜倒进锅里,再翻炒。几分钟后,一大盆娃娃菜就端上餐桌。

母亲说:这是我吃过最香的娃娃菜。我听了都有点儿脸红。

我虽然初步知道该怎么做饭了,但是我还要不断地学习,因为古人说了一句:”学无止境”。

热门推荐
1作文这样很快乐
2我心中的甘露
3我的超人老爸
4我眼中的世界
5那把老摇椅
6文字和音乐
7月光下的回忆
8忘不了
9走过那一个拐角
10美丽的江滨公园
11西游记后传
12开学作文
13拜年
14坐仿古游轮,赏魅力婺江
15美丽的月亮湾
16一杯淡淡的思恋作文
17有惊无险的舞蹈表演
18就这样矛盾地长大
19关于追星
20我的小弟
21一次难忘的尝试
22感动常在
23像风一样
24理解进入我的视线
25凉凉
26心灵最深处的风景
27在梦想中起舞
28超山赏梅
29生活好比一杯茶
30美丽的秋天让我陶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