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蒸糕的作文

【篇一:桂花】

我觉得我是桂花蜜里泡大的!不信?您就听我说说呗!

那个并不遥远的周日,距上次回家已经很久了。车快速地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花啊草啊树啊,都像电影中的快镜头,一闪而过。

“吱呀”,车停了,哦,到了。

还没来得及打开车门,一个身影就迎了上来,是小跑着来的,是你!

你很高兴。我刚开车门,就对着我说:“思思啊,回来了!快,进屋,我烧了好多你爱吃的菜,快进屋,凉了就不好吃了!”

你高兴得把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我跟着你,进了屋,拿起一双筷子,我最爱的——那是你特意给我买的。你夹了一筷子菜给我,“这个鸡腿,按你上次说的那个方法做的,快尝尝,好不好吃?”

你一脸的期待,“嗯,好吃!”我说。你又笑了,笑得那么一脸的满足,像个孩子一样。

吃完饭,好像没什么事可干,我就溜达了出去。时值金秋,到处金灿灿的,一片丰收的景象。左看看右瞧瞧,忽然一阵香味钻入了我的鼻子,是桂花!

我循着香气向上望去,我的心颤了一下,仿佛看到了你和我。桂花小小的,淡黄色,一团团,一簇簇,紧挨在枝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我深吸一口气,啊,这是我忘不了的香!

那时,我还小,你总是带着我来桂花树下摇桂花。在树下铺一张大大的塑料布,好让花落入其中。我呢,抓住桂花树,使出吃奶的劲用力摇着。一时间,桂花如精灵般纷飞,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快感。

很快,我就成了一个“小黄人”,散发着香气的“小黄人”,“小黄人”一抖,桂花扑簌簌落下。

我仰起头对着树笑,人比桂花甜!

桂花拿到家中,晾开,捡去杂质。用一个大罐子,密封的,一层白糖一层桂花腌制起来。

每次蒸糕,你就撒一点在糕上,等到蒸好后,我总会第一个,迫不及待地拿起糕,放入口中,那样的香甜糯……

“思思!”你把我拉回了现实,手中捧着一块桂花糕。我接过来,尝了,味道和以前一样。

岁月从来没有离开过,就像味道从来没有消失一样。婆婆!万物在变,唯心不变,只情永存!

【篇二:感动】

聋哑人不仅能独立生活,还能创业,而且能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

——题记

在我的印象中,聋哑人就是听不见声音,说不了话,整天比比划划干不了事的残疾人,一般都靠别人养着。直到有一天,我在“好吃一条街”吃了一对夫妇做的糯米糕,才改变了对聋哑人的看法。

那天,我来到“江南糯米糕”摊位前,只见六个小笼屉上蒸着小钵子,有写着"落花生、芝麻、葡萄干"字样的小盒子,看起来非常洁净。卖“糯米糕”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夫妇两个分工很明确,女的在不停做活儿,起锅洗蒸笼,还负责用小勺装糯米粉;旁边的男子负责收费以及蒸糕。两人都忙的脚不沾地。我想尝尝“糯米糕”是什么滋味,于是就掏钱要买了几个。这时,我才发现他们一直不说话。不一会工夫,他们麻利地为我做好了糯米糕。当我递钱过去的时候,才知道他们竟然是对聋哑人。

那一瞬间,我感到肃然起敬。现在有多少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整天闲在家里,过着寄生生活;有多少有手有脚的健全人,凑在一起打扑克、搓麻将耗日子。而这对夫妇配合如此默契,显然不是干了一天两天了。尽管命运对他们不公平,可是他们并没有向生活低头。

我品尝着他们做的糯米糕,闻着糯米糕香味,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啊,真香!”

从那之后,糯米糕成了我心爱的小点心。特别是碰到这对聋哑夫妇时,我会特意去买上几个。不为别的,只因他们那颗没有残疾的心深深地感动着我。

【篇三:蒸糕】

过年蒸糕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寓意着节节高,所以到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蒸糕,今年姑婆家也不例外,爷爷奶奶就带着我去姑婆家蒸糕。

只见爷爷奶奶和姑婆忙着收拾着蒸糕的配料:猪油、蜜枣,桂花,糯米粉,准备蒸糕!我长这么大,每年都能吃到奶奶做的美味红糖糕,但从没看到过奶奶是怎样蒸糕的。今年正好可以看一下。只见奶奶和姑婆先把糯米粉倒进竹匾里,在里面加上了红搪,蜜枣,桂花。再用勺子麻利地来回拌匀。奶奶告诉我:“这样蒸出来的糕既有蜜枣的甜味,又有桂花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我想:怪不得奶奶每年蒸的糕都好好吃,我总觉得吃不够。

接着,奶奶在大锅里放了一锅水,把锅盖盖上,让爷爷烧火。过了一会儿,满屋水汽,水烧开了。这时,奶奶先把蒸笼放在锅上让热气熏热,然后在蒸笼里放人已拌匀的糯米粉,双手在蒸笼里抚平,让一层的糯米粉先蒸一会,差不多的时候再放第二层第三层糯米粉,直到蒸满为止。奶奶一边忙着添加糯米粉,一边告诉我说:“这添加糯米粉很有讲究,不然的话,蒸出来的糕,有的地方生,有的地方熟,口味很不好。”奶奶还不停地关照爷爷把灶内的火烧得旺一点。不多久,一股糕香扑鼻而来,一笼又糯又香的红糖糕就蒸好了。奶奶还特地在红糖糕上用红枣摆了一个“福”字,又好看又好吃呀!

奶奶乐滋滋地把冒着热气的红糖糕糕递到家人的手里,嘴里不停地说着:“吃了红糖糕,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是啊,这一块块红糖糕不仅给我家带来了新年的喜气,更是寄托了奶奶对全家新年的美好祝福!

【篇四:我喜欢的玉兰花】

春天来了,花儿们办起了迎春舞会,太阳花穿上了彩色的礼服,在镜子旁扭来扭去;梨花披上了白色的风衣,唱着动听的歌;迎春花也不甘落后,穿上了最喜欢的黄短裙,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舞会上当然也少不了我最喜欢的玉兰花,她今天穿着一身洁白的蓬蓬裙,迈着轻盈的步子从家里走来了!

说到玉兰花的家,那可是真是高大气派,无与伦比。远远望去,好似一团洁白的云朵,又似一片绚烂的朝霞,让我不知不觉走近她。那一朵朵的玉兰花,粉的、白的、紫的,就像仙女下凡,又像花中精灵,千姿百态、楚楚动人。瞧!有的正躲在被子里蒙头大睡,有的才睁开惺忪的睡眼,哈欠连天,有的早已梳妆打扮,和其他花儿竞相比美,有的更是迫不及待地和飞来小鸟说起了悄悄话。

这时,一阵风吹来,花儿们翩翩起舞,随风轻盈地飘落在水面上,变成了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缓缓行驶。我从水面上捡起一只,轻轻地摸着,那花瓣柔软细腻,像绸缎,又像婴儿的皮肤,娇嫩无比,舒服极了!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引得蝴蝶、蜜蜂陶醉其中。

妈妈告诉我,玉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加工食用。看着被风吹得满地的玉兰花瓣,我便满怀欣喜和妈妈捡了好多拿回家,妈妈将花瓣收集起来,洗干净后打碎,混合些面粉发酵后,放到蒸锅上烹制,半小时后,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玉兰花蒸糕出炉了,吃起来松软香甜,真是美味。我也不甘落后,把剩下的玉兰花瓣用线穿起来,挂在衣架上晾晒至干后,拿几片放入滚烫的开水中,成了一杯玉兰花茶水,爸爸品尝后,满脸笑容地对我说:“这水有股淡淡的花香味,更有种浓浓的亲情味,好喝!”我和妈妈也笑了!

我喜欢玉兰花,不仅因为它有着美丽的外表,诱人的香气,更多的是它对人类的付出。每当春暖乍寒的时候,它便会绽放出美丽的笑脸,洋溢着迷人的微笑,摆动着优美的舞姿,让这个春日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篇五:年糕情】

年糕相信大家已经在熟悉不过了,香香甜甜的确实美味。年糕代表亲人身体安康,来年过得平安如意。

小时候在姨妈家你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村里的大人蒸年糕了。临近年尾,各家各户就忙着准备蒸年糕,姨妈会去别家帮忙,我总会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为的当然是年糕啦!想起年糕的美味,我就忍不住吞口水。

蒸糕用的糯米是早就精选好的。蒸年糕的前几天,大姑娘小媳妇们便三五成群地挎着沉甸甸的米篮子,到村后的小河里淘洗,传说这条河里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这位善良的仙女总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这条小河的干净,清澈。只要把米在这条小河里淘洗,人吃了以后就会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当然要把淘洗好的糯米晒干磨成粉以后,蒸年糕的准备工作才算完成。蒸年糕通常是村里十几家在同一地方蒸,地点当然选在人缘最好,最受人尊敬的人家里,被选中的人家常常感到十分自豪。

到了蒸年糕的当天,人们兴高采烈地带上准备好的材料赶往蒸年糕的地点,先到的先蒸,这是无形中传下的规矩。男人负责烧火加柴,女人负责灶台,但中心人物还是那蒸糕师傅,放多少水,加多少粉,全由他指挥,女人们都会被他叫的团团转。每家人都会把白糖,红枣,红杏等一股脑的往笼里倒,他们都坚信自家的年糕是最美味的。其实最焦急的还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从头至尾都在盯着蒸年糕的笼子,仿佛炙热的目光也能把年糕蒸熟似的,真恨不得年糕马上出炉!

“蒸好了!”,随着蒸糕师傅奇怪的叫声,年糕出炉了!蒸好的年糕又香又甜,有的颜色比较浅,有的年糕上还镶着几粒红杏,小孩子们总是抢着吃,即使烫的嘴起泡,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大人们当然也会尝尝,把年糕切成几个小块,分给大家,每个人吃了之后都忍不住,啧啧赞叹……

而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蒸的年糕也越来越少,到最后只是去买来送给亲朋好友。买来的年糕包装精致,味道鲜美,还诞生了一种新吃法:把年糕切成片,和着鸡蛋煎起来,煎好的年糕嚼起来脆脆的,口感很好。可是我就纳闷:为什么我怎么吃都觉得比不上小时候的呢?

【篇六:夜风啊请你寄去我的祝愿】

夜风吹,风铃响——蓝色小玻璃瓶里装的不是纸条,而是关于童年的沉甸甸的回忆。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小学,无忧无虑的身影总是穿梭在校园的树丛间,那银铃般的四处飘荡的笑声,成为了永驻脑中的明信片。

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夜,夜风中激荡着五颗紧紧依偎的心。

那次,我们五个死党一起相约到乡下外婆家玩,跳上自行车,我们飞快地向崎岖的乡间小道进发。热风吹过的麦田里,不断涌起的麦浪在翻滚;知了们在树叶间不停地呻唤,仿佛在抱怨着天气的炎热。我们毫不在意额头和鼻尖上不断甩下的汗珠,肆无忌惮地大声唱着那首《宁夏》,谁不小心唱错了就引来一阵大笑。田里正在耕地的老伯会心一笑,叹了口气说:“青春啊……”。

到了外婆家,饿的像小馋猫一样的我们哄抢着外婆做的蒸糕。再吃上一块解渴的西瓜,便觉得人间美味不过如此。这时夕阳早已把半个脑袋藏到了山后,外婆坐在院中摇着蒲扇,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

夜风来袭。缀满星星的夜空犹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与远处的山连接在一起,让人找不到边际。我们赤脚站在外婆家的屋顶上,不过这次是六个——外婆家的小猫咪和我们一起赏月。我们写下各自的梦想装进蓝色小玻璃瓶里,白色纸条上的字迹笨拙却可爱,更多的是实现的信心。串起的风铃挂在了屋檐上,叮叮当当的声音是美妙的配乐。

那个夜晚我许下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我去了省城的中学上学,而其他四个人留在了小镇。我们都有了新的朋友和生活,联系也越来越少。我们像五条直线相交后便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到过去。

我当初许下的心愿是:我们五个人要永远在一起。

夜风吹,风铃响。西去的夜风啊,请你寄去我的祝愿:你们安好,便是晴天!

【篇七:灶炉中的乐趣】

老家有一个灶炉,虽然长相平平,但它给我的乐趣却数也数不清。是它伴我成长,所以我对它有着不一般的感情,而它,就像是我的一个好友。

烧水、做菜、蒸糕……一样也离不开我家的大灶炉。从小,我对我家大灶炉就有着迷之好奇,总想探一探其中的奥秘:会有小精灵吗?会有宝藏吗?会有圣诞老人留下的礼物吗?其实灶炉中只有灰,至于我那些美好的幻想都不曾出现,但这些美好的幻想也是灶炉带给我的一大乐趣,正是这些虚幻的美好事物,我才会对灶炉那么感兴趣。瞧!普普通通的灶炉竟能带给我那么多天马行空的美好幻想,也正好这些千奇百怪的美好幻想陪伴着我天真烂漫的童年。

我最喜欢的还是灶炉中传来阵阵烤红薯的香味,烤红薯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每当在灶炉中剩下些许的火星,我便迫不及待地将一个个圆滚的红薯放到灶炉中,再小心翼翼地埋入火星中。然后便需要我耐心地等待,等待红薯熟透。经过一小时,房间中便开始弥漫着烤红薯的香气,芳香四溢,光是闻着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口。轻轻将炉内的红薯拿出,用力一掰,那浓郁诱人的香气便一下子涌了出来,金黄的红薯上冒着些许白烟,看起来真是好吃极了。没想到吧,在这么简陋的炉灶中竟然可以制作出这么美味可口的食物,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怎么都吃不腻。吃的时候,我总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每一口都有着满满的幸福。在严冬中,这小小的红薯温暖着我的心房,让我感受到丝丝温暖!

灶炉如此神奇,我对灶炉如此着迷,从中一点一点体会出乐趣来。在寒冬中,正是灶炉中温暖的火光,让我的内心不惧寒冷。

热门推荐
1我的妈妈
2放鞭炮
3童年趣事
4家乡的小河
5小学中秋节作文
6我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7《草原上的小木屋》给我的启示
8送你一个微笑
9开在记忆里的花朵
10班级推销员
11我的好朋友
12浮想
13猜猜他是谁
14暑假生活二三事作文
15青春因梦想而美丽
16尝跳跳糖有感
17个人经历作文
18给自己提个醒
19美丽的庐山
20读《目送》有感
21枕头大战
22真英雄作文
23那些令我感动的目光
24花期不都在春天
25老鼠玩电脑
26雁荡山游玩记
27玩第五人格
28看日出
29六一儿童节
30祖国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