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唠叨的妈妈】
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妈妈都是爱唠叨的,我的妈妈也不例外。
清晨,我正沉浸在美梦中,就听见妈妈说:“欣欣,该起床啦!”我猛地被惊醒,看看四周,感觉还在深夜之中,又倒头大睡起来。可还没有睡着,又听见妈妈在喊:“哎,你怎么又睡着了,快起床了,不然就迟到了!”“啊——”我一下子坐了起来,赶快穿衣服,一看钟表,哎,这不时间还早吗?但是我不得不起床开始洗漱,洗完脸后清醒多了,也精神多了。
正吃着早餐,耳边又传来妈妈的“唠叨播报”:“涵子,起床啦!快点……”我心想:准没好事。果然紧接着就传来放炮似的声音:“一群倒霉的孩子……非得逼迫我发脾气吗?”话音刚落,弟弟就迅速地起床洗漱,迅速地坐到我旁边来,迅速地吃饭。
吃完饭,妈妈送我和弟弟上学。一路上她一遍又一遍地唠叨:“口罩戴好;裤子提好;衣服穿好;书包背好……”“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妈妈再见!我去上学了!”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说着,一溜烟地跑进学校。
尽管妈妈很是唠叨,但那种唠叨在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使我在妈妈的唠叨中健康成长起来。我永远也离不开这个爱唠叨的妈妈。
【篇二:习惯】
习惯成自然,而一旦习惯形成了性格,性格就决定了你的人生的成败。这是我从我的一个好同学卢涵身上得出的道理。
卢涵是一个很可爱的女生,她留着俏皮的羊角辫,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露出深深的酒窝,人见人爱。但与她相处久了,我发现她有一个坏习惯:做事总是马马虎虎——健忘。你让她做件事,就是写在她脑门上都会忘记。不信,你瞧瞧:有一天,正是她值日,我一再提醒要记得擦黑板,她会很认真地应你一声“嗯”,却拉着其他同学去玩了。你以为她记住了,可是十分钟后,上课铃响起,等你回到教室看看黑板,你就会发现黑板上全都还是上节课数学老师写的例题、公式,我急忙对卢涵叫道:“小涵子,叫你擦黑板,你怎么忘啦?”她拍了下脑门,如梦初醒般大叫:“哦,天哪!我还真的忘了。”说着,飞奔上讲台狂擦起来。我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心想: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点心呢?
不久,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交一下昨天给家长填的回执单。”我瞧她愣了一下,低声说:“哦,天哪!我又忘了。”说着,赶紧模仿家长笔迹填上家长姓名,交了上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收了回执单,老师要求组长收起同学们作业,只见卢涵慌乱地找要交的作业,只见她翻了个朝天,但还是没能找到,原来又忘了做作业。我实在看不下去,把卢涵叫到跟前,一本正经地说:“小涵子,你不能总是粗心大意,该改改这坏习惯啦。”她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关健时候我会认真的,放心啦!”说完,一溜烟又跑开了。
几天后,半期考的成绩出来了,卢涵的成绩不禁让我大吃一惊:英语只得65分!英语不是她的强项啊,但怎么会这么差呢?卢涵急忙翻着试卷,查看扣分的答案,结果发现整个选择题都没有填涂答案。卢涵既伤心又后悔,要知道这让卢涵成绩退到了40多名,她懊恼地说:“天哪,我怎么会忘了填涂呢?”我一边安慰她,一边开导她:“你呀,一定得改改马虎的坏习惯啦,这次是半期考,倘若是中考,那就后悔也来不及了。”她哽咽着点点头,抽泣着说:“是,我一定得改,一定得改这可恶的坏习惯。”从那以后,卢涵做事都十分认真,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班上前十名的优生了。
拥有好习惯,真的太重要了,华罗庚说: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好习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篇三:特别的旅行】
“姐,咱去玩玩吧!”叔叔家的妹妹如一个小孩子一样,一遍一遍嘟囔着。
“是啊,出去走走吧!”对于一个习惯于低调生活的宅女而言,我已经多次拒绝小伙伴的“要求”与“邀请”了。已经宅在家几天了,想想也该出去走走了。接着暖风,约上了涵子跟随我和妹妹一起去走走。风吹着头发,使发丝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不停地敲打着柔嫩的面颊。村庄的东临有条河,和的周围有些洼而圆的水塘。想想已经很久不去那儿了,一种思念的情愫、会呼吸的痛涌上心头,便与妹妹和涵子动身去“探望”小河了。
一路上,风不停地吹着,大棚上的塑料制品时不时地发出声音。妹妹说:“姐,理想呀……”妹妹有些哽咽;我感觉空气中弥漫着很多“危险分子”。我便转移妹妹的注意力说:“妹,你说你嘟囔着出来,我们也忘记了戴口罩。”涵子说:“嗯嗯,雾霾可以防导弹,现在空气污染严重。”妹妹尴尬地一笑,好像要继续说下去的样子。
我的心如我豪哥拧二阶魔方的速度一般回馈于的我最不强大脑: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厌恶,而我不能让妹妹也有这种思想。于是,我继续岔开话题。
“十年后,你们去上海玩的时候,顺便我看看我。”我笑眯眯地对涵子和妹妹说。
“十年后,你住在上海?那你一定要给我们报销车费啊!哈哈。”涵子问我。
还没等我开口,妹妹说:“咦?姐姐,不会是为了男神吧?昨天你还说以后砸锅卖铁都要在美国住呢?”
“男神?慧子的男神是谁呢?”涵子似乎充满了疑问。
妹妹的嘴型好像已经说出了我豪哥的名字,我连忙说:“看,天快黑了,我们不要再聊了。”
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移着,想起了妈妈曾经对我说的:“你不要今天说干这,明天说干那;今天说未来住在美国,明天说未来住在上海……这些东西不是动动嘴就能说来的。”是啊,可是说出来证明心里有,时刻提醒着自己;不敢说又证明了什么呢?一直看作是小孩子的妹妹也长大了,知道谈人生和理想了。
……“咳!这里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我笑着对涵子和妹妹说。
走进小河的下坡周围已经布满了垃圾,花花绿绿的;小河周围自然有很多沙粒;踩上去还是很舒服的。河里的水停止了流动,一切都是很平静的样子;这空气让我窒息。一阵风的突然袭击,让我已不知冷暖。
很快一切又恢复了原有的静谧。
“啊……”涵子大叫了起来,我和妹妹便紧张了起来;原来是涵子光顾着走路,鞋子踩在了人们丢弃的死鸡之上。我们都笑了。前方有用木杆、木块等撑起来的简陋的栖息地;我便发动了想象力对涵子和妹妹说:“如果,把玉米秸等做成小房子,完全可以快发旅游业嘛。”
涵子说:“就是就是。”
我不是一个画家,我想这儿即便布满了垃圾,可是这儿的一草一木还是宜人的;尚若有画家来到此地,一定会获得一些灵感吧。这儿,我还是很享受的。
我们背对着背坐在沙粒上,把石头扔在水里,水中便激起了波纹,发出了迷人的声音。
这儿,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我的童年。每每走进小河旁,抬头往高处望,我就想起小时候和伙伴“偷地瓜”的经历;小时候捉鱼的经历……
初中嘛,价值观、理想尚未确立。如果未来有机会,我会支持一下家乡的旅游业。不知道未来的我是否定居于上海;不知未来的我会活得如何……家乡,或许是我受伤时最温暖的安慰。然而,一去不复返的是童年的时光。
这或许是一次旅行,一次特别的旅行;一次有意义的旅行;一次难忘的旅行。
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