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倾听自然的声音】
自然之音,大音希声,仔细听听,自然的声音,多美妙。
你,从远古走来,提携着纯净洁白的小裙,翩跹着舞步,美美地走来。你,从诗人的笔下走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从人们心中走来,轻唱着动人的小曲儿,让人们陶醉在那幽幽的自然之声中。
你,仿佛来到了冬天。在那小河边,你停住了脚步,看那水流湍急,冲破枷锁般努力地挣扎着。而那坚硬的冰面似铁甲士兵,丝毫不退让。河水冲打着冰面,发出“唰唰”的声响,又似“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滔滔声,响彻天地。在水和冰的奋力拼搏中,我听到了你的声音。
你,仿佛又来到了春天。望那满山遍野,绿色“哗啦”地从这头蔓延到那头。树活泼起来了,用它那硕大的手掌来奏起欢歌;小草也伸了个懒腰,伸展着身体,来伴奏生命的歌谣;小花也不消停,张着那灿烂的脸颊,高调地欢笑着。农民伯伯拄着出头仿佛看见了今年的希望,笑盈盈地开始了今年的匆忙。在生机盎然中,我听到了你的声音。
你,仿佛又来到了夏天。佳木浓密,绿草成茵。在,满眼绿意中,你有增添了新的美妙。小鸟可忙坏了,从大地奔到蓝天,唧唧喳喳地诉说着心中的喜悦。蜜蜂更是个大忙人,成群成片地嗡嗡嗡地闹腾着,仿佛要把长花的地方都闹个鸡犬不宁。太阳也在说着话,想把这一年的温暖啊,都絮絮叨叨地给予大地。于嘤嘤和谐中,我听到了你的声音。
你,仿佛又来到了秋天。秋雨沥沥,秋风习习。这时候的你仿佛又多了几分多愁善感。雨滴知趣地轻轻地低落,奏响了深沉的乐章,风儿也收敛许多,似有若无地拂过树木,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树叶不经意地打了个转儿,静悄悄地凋落在地,于心中孕育着明年的希望。
在萧瑟静谧中,我似乎听到了你的声音: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是只有用灵魂倾听自然之音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的,不是吗?
【篇二:古城是一首歌】
初夏,一个雨后的黄昏,漫步到练江桥上,立桥凭栏,临风眺望,古城风韵尽收眼底。它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更像一首歌。
古城是一首清婉的歌,它神采奕奕,拥有诗画般美丽的山山水水。
你看,东边的问政山、乌聊山,迷迷蒙蒙。西边的青山坳里,竹林、松树裹着团团雾气,似仙境般飘渺。北面的富资、扬之、布射三水集于一流,在练江桥下与西北来的丰乐河组成一个“Y”型,娴静地向东南逶迤而去。而跨在数水之上的万年桥、富资桥、练江桥、古关桥、太平桥,以及视线之外的紫霞桥、扬之桥、紫阳桥、丰乐桥,将古城区和新城区连结在一起,沐浴在金黄色的暮霭中,显得更加灿烂辉煌。
古城是一首悠远的歌,它风韵苍苍,拥有星月般灿烂的古老文化。
古城歙县建于秦,自古以来被称为“东南邹鲁”。徽剧、徽墨、歙砚、歙雕源远流长;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蔚为壮观;古楼、古塔、古碑、古亭数不胜数。
河西的太平桥是一座联拱石桥,它始建于宋而改造于清。斜晖脉脉,长龙卧波。桥的西头就是著名的太白楼。据说这里原来是个酒肆。当年李白寻访隐士许宣平,却与他失之交臂。他在酒肆里饮酒赋诗,深情赞美此地风光:“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后人为纪念李白,遂改建酒肆为太白楼。今日太白楼,时常高朋满座,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一睹太白遗风。
古城是一支奋进而和谐的歌,它珍惜历史,把握机遇,拥有春雨般清新的文明风尚。
你看,城墙已经修缮完工,河岸治理已卓有成效。花草树木的掩映下,古老的城墙焕发出生机;新洲公园里,人们或翩翩起舞,或奔腾跳跃,或谈笑风生,尽情释放着生活的快乐与安康。
你再看,开发区里,厂房林立,机器轰鸣,正演奏着古城经济快速发展的精彩乐章。城区排污工程建设工地上,一片紧张繁忙。
请你再仔细看,马路上,有一抹鲜艳的橘黄,那是我们的环卫工人,是他们时刻在维护着古城洁净的面庞;中和街上,有一片温馨的浅蓝,那是我们的城市管理者,是他们在尽心维持着古城井然的秩序;公交车上,有一道纯洁的白,那是我们的年轻学子们,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古城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所有这些,不都是古城前进的脚步、和谐的音符吗?
愿古城的歌永远,愿古城人都成为这首歌里最美的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