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有余力的作文

【篇一:再见八年级你好九年级】

回首往日,犹如弹指一挥间,两年如过眼云烟般消失了,蒙蔽了双眼,待光明之时。逐渐成长,温柔,安静,努力。

再见了,八年级,你好,九年级!

生活或许就是酸甜苦辣咸。人们常说,八年级是分水岭,八年级要是不打好基础,九年级就废了。从一开始,我抱着这种动力去学习,但由于我一时的愚昧,无知,冲昏了头脑,干了件彻头彻尾的错事,让八年级上册的咸鱼翻身计划彻底泡汤,成绩反倒一落千丈。好在知错就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晴天一个大霹雳,超长寒假的来袭以及无晚自习的八下生活,让许多学生成绩落了不少。在这期间,我尽最大努力安抚我这颗不平的心,却在期末考前几天放松了下来。书到用时方恨少,果真是因果报应啊!正期暑假,中考冲刺进行中,巩固学过的知识,学有余力之时,预习九年级的内容,看看课外书。一口是吃不成个大胖子,凡事慢慢来,总会好的。

这个暑假,有不少人问我考的怎么样,我则是一脸懵,原来是他们以为我是毕业班,也正因如此,让我越发有了危机感。玩也玩过了,该努力的时候到了。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吃的是多少钱的早餐,生活的是几线城市,会给父母怎样的回报,记住了,越努力越幸运,人生才刚刚开始,要坚强的走下去,要做一个优秀的女孩儿。

你好!九年级。我绞尽了我的脑汁,对初三生活的构图仅有无边的题海,成日学习,紧张的学习之中。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中考是重要的转折点,我不想人生就此了解,我还有梦想待我完成。初三,是尘埃落定前的最后拼搏。我不会是以前那般该疯即疯,玩的不亦乐乎。更多的是以最饱满的状态去学习,去迎接中考。

愿自己在晴天时是个孩子,在雨季时,是个大人。再见了,八年级,你好,九年级!

【篇二: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我在桃李园中度过了充实愉快的四年。与闺蜜在操场上嬉戏打闹、与同学一起问老师题目、成绩不理想时被安慰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能考上理想的学校,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指导与同学的关心,在此我由衷地向老师和同学表达感谢之情。

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学习经验,希望这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上课时认真听讲,注重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偶尔说笑一番活跃气氛是很正常的,但一定不能时常开小差。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议升入初三的同学合理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可与家长和平协商),有效率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一模前就开始)平时多刷一些一模、二模的卷子。

主动问老师不会的题目,有不会的题目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在老师的协助下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参加一些竞赛,试一试也无妨,得奖了对推优等有帮助。想要自荐的同学可以在八年级开始学习有关知识。

初三考试的难度(尤其是理科)与之前的有明显差异,考得不理想是很正常的事情,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继续努力,不被一时的挫折打倒。

关于对于努力的定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初三的后半段,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课堂课间都是“少说话,多做题”的状态,每天基本上十一二点睡觉。当然,太紧张有时会适得其反,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中考前一个星期主要以复习基础知识为主,保持十点半左右入睡,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中考。

态度问题真的是很重要的因素,到了初三,心思不能浮躁,建议学弟学妹们减少网络聊天,及时放弃一些感情纠纷(因为真的影响学习),这样的生活固然是无聊辛苦的,可只有心思都在学习上才有机会考到理想的学校。在拿到心仪学校录取通知书的一刻,过往的艰辛在眼中都只是浮云,毕竟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篇三:你好,毕业班】

舒适与安逸的音乐已经接近尾声,即将奏响的是奋斗与拼搏的毕业音乐。

再过一个暑假,我们将是六年级的毕业生,是母校最大的孩子,蓦然回首,从幼稚的小孩儿到成熟的青少年,我们一起疯了五年,一起学了五年,一起努力了五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再过一年我们将各奔东西,朝着自己理想中的中学进发。童年的时光将一去不复返,我们将是满脸的依依不舍,还有眼中那似骄阳般努力的激情。

马上升入毕业班了,我们面临着不舍与分别,但我们也即将面对着期盼已久的小升初考试,我们也将付出辛勤的汗水与努力。我有以下想法:

1、在学习方面做大量的练习让自己提高。

2、做个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3、针对自己易错的题多做些练习。

4、对自己薄弱的学科自己学习,不会的可以去询问老师。

5、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其他学习能力弱的同学。

一张薄薄的试卷,一瞬间就能让在一起分了五年的好朋友分离,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坚不可摧的友谊。

再见了,五年级!你好,毕业班,让我们一起在奋斗一年,留下美好的回忆吧。

【篇四:畅享中学生活】

时光匆匆,转眼间,六年过去了。六年啊!我尝尽了无数喜怒哀愁……以前,我常盼着毕业,可真正轮到我,伴着别人羡慕的目光,我眼底流露出无尽的哀愁……在留恋简单而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同时,开始畅想繁忙而丰富的中学生活。

镜头一:学习方面

在初中,又新增了好几门学科:历史,地理,化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初中生活会更加繁忙。如果不管理好自己的作息和时间,肯定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不仅没有时间组织活动,就连学校里的功课也无法按时完成。所以,我得给自己计划一张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数学是最让我头疼的科目,所以,我会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理科上,把理科分数往上拉。我会努力刷题,认真听课,有不懂的就请教老师和同学……我最拿手的学科当然就是语文了,在语文学有余力是我会温故而知新,并且帮助别的同学,课外习题也要常做!同时,我要多看可外事,多读经典名著,增长知识。

镜头二:朋友相处

毕业自后,我最怕的就是朋友相处了。毕业后,相处两年的同学们各奔东西,有的甚至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怕和曾经的同学失去联系,又怕和新一个班的同学相处不融洽,被孤立。我性格开朗,有一个挚友,可我们却不在一个学校,为了保护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会在周末一起出去“浪”!

镜头三:师生关系

在下一学期,我希望有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年龄差距不大,之间没有隔阂。我不指望他能像我的母亲,而是希望他能像我的一位好友,一起倾诉心声,成为我的“启明星”,给我只像一条正确的道路。

年轻的音符在飘散,滋润着明天的理想。告别了,我那简单而又美好的小学生活。你好啊,我那繁忙而又充实的初中生活!

【篇五:难忘校园】

在这桃李园学习的4年里,我得以成长,收获了快乐,收获了许多知识。在这里我要感谢桃李园对我的栽培,感谢我的家长,老师们以及陪我度过四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老师们,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知识,谢谢你们对我疑问不厌其烦的解答,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与关怀。你们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你们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加减乘除,算不尽老师们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老师们的崇敬!

时光如同泉水般安静流淌,一转眼我们就毕业啦。接下去就轮到学弟学妹们面对初三,冲刺中考了。作为经历过中考的学长给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和建议:在学习生活中要合理安排时间,控制好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尽量早睡早起。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上课跟着老师踏踏实实学,不懂就向老师询问,课下要认真完成作业,每天睡前可以把今天所学的难点重点重新过一遍加强记忆。模拟考前一段时间,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自己针对训练比如数学压轴,英语首字母等等。考试时候的心态很重要,不要过度紧张或者过度放松,考试时合理安排时间。

最后祝桃李园越来越好!祝老师们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篇六:我给自己写封信】

亲爱的大学毕业的我:

你好!

不知你是否卸下了成长的担子,正在过着我现在渴望而又奢望的生活?

唉,现在的我感觉学习有些力不从心。不知为何,进入初二后,感觉肩上的担当很重。过去初一时感觉学有余力,还能下课后痛痛快快地玩上几番。可现在,感觉做什么都没有时间。是我没长大,还是学习的责任真的太重了?

最近,我们班要筹备市里的器乐比赛,有时冲掉了我们的午休时间、上课时间甚至是晚自习的时间!尽管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和机会,可是这一个巨大的担当,只能让我拆下另一边的砖来补这一边。

家长会,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临近的几天,需要我来加班加点制作一些资料。当老师将这个重任委托与我时,我肩上的担当——更重了。

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其他一些类似于我的同学做得如此轻松,我真的想不明白。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开始放弃一些东西。打篮球、玩电脑都类似于那天边的浮云,渐渐淡出我的视野。我又将当天的作业及要背的内容排成表,逐个逐个地完成……

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我的想法和安排开始改变。每当我松懈下来想偷懒亦或是玩耍时,我都会对自己说:“熬过这10年,等大学毕业后,我就轻松了”

是啊,这生活就像是熬,在责任与负担下去掉我们自身的“糟粕”。熬出来的我们,也明白了许多:在负担加重时,你只有去掉一些,亦或是用方法减轻一些。这样,你才能在成长路上,肩负有更多担当。在舍与得时,我才发现我已经有了更多的能力,带来的——也是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继续奋斗吧,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正在读初二的我

201X·11·29

热门推荐
1乌兰布统大草原
2粤晖园南韵馆观后感
3难忘的教师节
4多彩的童年
5家长给老师一封信
6远去的欢乐
7夏日里的秘密
8“耐心先生”和“急躁夫人”趣事记
9老鼠玩电脑看图说话
10
11热带“雨淋”
12我的种子
13因为遇见你
14一件让我开心的事
15家乡的湖
16开学新发现
17大自然的启示
18名字的由来
19玩具大聚会
20《看见》为题的作文
21我的朋友
22嘿,那个“熊”
23人工与智能的碰撞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24贴春联
25预习好,好超车
26清风徐来传统犹存
27我是富翁
28铃声与歌声
29难忘的分数
30出租车司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