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谷雨的作文

【篇一:谷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19-21日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雨水增多,谷雨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走到公园,道路两旁有许多树木,树木已经长大了,从春分的小幼苗长成了一棵苍翠欲滴的小树,像一顶小伞一样,挡住了风雨。而河边的柳树已经长出了枝条,柳絮翻飞,一阵微风吹过,它在空中翩翩起舞,伸出手接住它,毛绒绒的可爱极了。

走到田园,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花朵五颜六色,有红的、黄的、蓝的……各种各样,在雨水下格外美丽。池塘上浮萍已经开了,碧绿碧绿的,布鸟们也出来了,在树枝上“布谷、布谷”的说着话。再往远处看,原本还是光秃秃荒地竟然长出了几棵嫩绿的小草,辛勤的农民伯伯也开始忙着翻土播种,有的舞动锄头翻地,有的正弯着腰播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播下希望的种子。

谷雨,一个淋漓缠绵的季节,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那么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要抓住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奋播下属于自己的种子。

【篇二:我家的菜园】

我家有一个美丽的菜园,那里充满了生机,一年四季为我们家提供新鲜的蔬菜。

春雨过后,爸爸把菜地里的土地翻松整平理成地垄,然后铺上一层地膜,一切准备就绪后,只等下种了。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眼看就要谷雨了,爸爸从市场里买来种子和苗把那些它们种进了土地里。盼星星盼月亮,种子们终于发芽了,它们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一天一个样,在春雨阿姨的滋润和风婆婆的抚摸下越长越高越长越壮。翠绿欲滴的蔬菜应有尽有,每天都会被妈妈做成美食。渐渐的茄子开出了紫色的小花;西红柿也绽放了黄灿灿的笑脸;豆角的花有白的,有紫的,散发着迷人的香味,招来了许多蝴蝶和蜜蜂,它们唱起了欢乐的乐曲。

夏天的菜园五彩缤纷,西红柿架上结出了惹人喜爱的果实,有红的、有绿的,像一个个圆圆的小灯笼。茄子接出了紫色的果实,好像一个个灯泡。有长的、有圆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豆角了,豆角藤上翠绿的叶子向四周展开搭起了一个个凉亭。绿色的豆角悬在半空中,像宝剑,一阵阵风吹来,豆角翩翩起舞,好像在说:“我成熟了,快来摘我吧。”黄瓜就像一根根带刺的火腿,让人不敢吃它。

秋天的菜园,一片丰收的景象。南瓜像胖胖的小孩儿一样躺在地上睡大觉;白菜直挺地站在土地上看着外面的世界,好像在说:“外面的世界真美啊”萝卜青白分明,争先恐后地从土里钻出来。秋末冬初枯黄的叶子在风的吹拂下瑟瑟发抖,爸爸把它们割下来堆到了一起。

冬天的菜园恢复了平静,这里也成了庄稼的栖息地,下雪后便成了儿童的乐园,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我家的菜园一年四季播种着,希望充满着生机。我爱我家的菜园。

【篇三:槐花开了】

又是一个周末到,我也又参加了非常期待的灵芝坡的游学营活动。

这一次,我们重新分了队,我成了灵游古道队的队员。回想昨天老师布置的有关谷雨的预习作业,妈妈和我一起读了有关谷雨的古诗《牡丹图》,我也特别想到田野里看看有什么新的变化。

我们出发了,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槐树,发现上次槐树还没有长叶子,这次有一些都开花了。只见槐花白白的,一簇一簇的,就像好多可爱的小朋友挤在一起,和可爱的蜜蜂玩呢。走近一看,那一串串槐花骄傲的挂在枝头,一个个小小的槐花就像小朋友白白的小牙齿一样,我都忍不住想咬他们一口。当老师说可以摘槐花的时候,我和好朋友刘轩罡就迅速奔向了最近的槐树,可是怎么也够不着,我俩决定合作,还不错,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竟然还摘了好大一把,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俩商量着等回家就让妈妈给我们蒸麦饭吃。

我们在香香的槐花树林里背诵了《三德歌》,听了伙伴们带来的历史故事——《仓颉造字》,老师还给我们发了坚持写作文的奖品。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不知不觉我们又到了回耕读书院的时间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告别了槐树林,告别了香香的槐花。

今天我很快乐,因为我得了一个奖品,还欣赏了美美的槐花,说不定回家还可以吃到香香的槐花麦饭呢!

【篇四:遇见一片金黄】

那年夏天回老家,我遇见了一架丝瓜。

老家的院子里,姥姥种了好多丝瓜。丝瓜架上系上两条绳子,绑一块木板,就是一个秋千。我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荡过春分,荡过谷雨,荡过立夏,荡过小满,看着丝瓜抽出第一根纤弱如丝的细芽,伸出第一条弯弯曲曲的藤蔓,开出第一朵娇嫩金黄的小花。

姥姥宠我,不管我在院里怎么撒泼打滚,都不曾严厉地教训过我。她最常做的,是开窗对我拉长了声大喊一嗓子:“诶——外头太阳太毒了——回屋歇会儿吧——”小时候总是“恬不知耻”,现在想想,左邻右坊听见了,怕是要偷偷笑的。姥姥费了大力气把我“请”回屋里,怕我再闹,就给我讲丝瓜花。她说丝瓜花是属于乡村的花,它大口大口地喝水,大手大脚地攀爬,是大嗓门的躁动,连开花的声音都跟乡村一样,粗犷率性,不拘小节。姥姥看着窗外的丝瓜花说:等着吧,过几天就有丝瓜吃了。

等啊等,看那顶着花的小丝瓜一点点长大,我对姥姥喊:丝瓜藤这么细,怎能禁住这么多条长长的丝瓜?姥姥笑着说我傻。当然,除了担心,最多的还是高兴。我拉着姥姥的手走到丝瓜架下,姥姥一把把我举起来,我咯咯地笑着,挑个最长最大的,然后小手一指,姥姥就给我摘下来。姥姥做丝瓜的手艺是一绝。简简单单的丝瓜切成片,不需要味精的调和,放在锅里随便一炒,就是上好的味道。我对着姥姥竖个大拇指:“姥姥好厉害!”姥姥笑得眉眼弯弯说:我小时候,大人就是这么做的。

夏天过了,我要上小学了。不管怎样耍脾气闹性子,也不能改变从姥姥家搬走的事实。就连姥姥,也只是劝我听爸妈的话。临走时,丝瓜花依旧是黄灿灿、明晃晃的。我搂住姥姥说:“姥姥,咱们一起照一张相吧。”——姥姥这一辈子都没照过几回相。

多年以后,我只记得,我那年遇见的丝瓜花很好看很好看,那张相片上的人,笑得很甜很甜。

【篇五:谷雨】

今天是24节气中的一个,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我们的老祖先真是料事如神,今天果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这场雨是一位清洁工,它让世界变得干净、整洁。

这场雨是一名画家,瞧!那池塘上的小圆圈,正是他的泼墨画。

这场雨是一位园丁,看!世界上所有的花草树木,被他照顾的无微不至!

这场雨是一名音乐家,那悦耳的声音正是他的交响乐!

我撑着伞走在雨中,看见樱桃树上微微发红的果子――小鸟儿想叼也叼不走了。

雨水敲打着雨伞,就像鼓手在敲打她心爱的大鼓,我的心也随着这节奏砰砰直跳。

妈妈说:在她小时候,在遥远的家乡,都会跟着大人,冒着雨去插小秧。

虽然我没有插过小秧,但那劳动的场面在我脑海里浮现――一个瘦巴巴的女孩撅着嘴,很不爽……(妈妈说的)

【篇六:谷雨】

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线,房屋在雨中沉默着,像正在沉思的大贤者。雨轻轻地洗净树叶,顺着小草滴进土里,溅起泥水。

“我活了七十几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雨,今年肯定是大丰收。”一位长者坐在一张竹椅上,摇来摇去,在满是沧桑的脸上,嘴角微微上扬了。外面都被雨笼罩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渔翁盘坐在船上,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朦胧中拿着竹制的鱼竿,聆听着清脆悦耳的雨声,品味其中的韵味。

水稻挺直着它那小身板,在这瓢泼大雨之中。根深深地扎进肥沃的土壤里,汲取着大自然给它的恩惠。枇杷树杵在那,就像一个稻草人,插在空旷的田野边缘。枇杷在树枝上,犹如一个气球被人灌水,灌得越来越大,被漏出来的黄水染黄了。

在池糖,鱼儿在欢快地畅游着,摇动着粗壮的鱼尾,拨弄着池水,在碧绿的圆盘间嬉戏、打闹,仿佛跟伙伴玩捉迷藏。在这绿盘之下饶来饶去,分不轻哪条是刚才那条,真是讨人喜爱。雨水顺着绿叶,轻轻地点了一下水面,撩起缕缕青丝,发卡随波摆动。雨又将手伸向大朵大朵娇艳的牡丹,轻柔地抚摸着她,穿过缝隙,流经粉嫩的花瓣,轻抚楚楚动人的脸庞,就像为即将出嫁的少女打扮容貌。经过的行人不由得停下脚步,欣赏欣赏,有的还评价说:“真是好看!”

在茅舍,一对白发翁媪把两张竹椅搬出来,又拖来了一个茶几,老爷爷用夹子夹了几片铁观音放进茶壶里,干巴巴的茶叶在冒着热气的温泉中慢慢地舒展开来,水也变了色,热气中还掺杂着浓郁的茶香。老爷爷端起茶壶,茶水从壶嘴缓缓流出,流进了茶杯。他拿起茶杯,吹了吹,抿了一口,茶香顿时布满整个口腔,流过喉咙,是如此醇香,令人心平气和,聆听各种大自然的声音,观察大自然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老爷爷慢条斯理地说:“甚佳甚佳”。随后又抿了一口,茶的醇香再一次充满了口腔。老奶奶一手拿着谷雨贴的半成品,一手拿着绣花针,准备开始绣了。针在孔中快速地穿梭,手形也在不断变化着,真是巧妙。孙子站在旁边,一边吃着手指,一边呆呆地看着奶奶。不一会儿,谷雨贴就完工了,奶奶看着这个绣着五毒的肚兜,脸上的皱纹少了许多。就像在高中时代,女生那灿烂甜美的笑。

在牡丹树上,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布谷”叫,在桑树上,戴胜鸟头上的羽毛冠极为显眼,它正仔细地检查每片桑叶。整个村庄都弥漫着香椿炒鸡蛋的香味。渔船推开浮萍正往家赶,老爷爷满是沧桑的脸又笑了。 

【篇七:老屋】

唐洪村,紧挨着严灶、杨港居,面积既不算大,也不算小。

村口处有一条笔直向东的镇北路,经过路边三十多户人家后,你一定会发现一片茂密的芦苇荡,一个废旧的小屋和一幢沧桑的老屋。

老屋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家。

它多少年来,一直静静地伫立在这儿,以前光亮的水泥壁被风吹日晒后,变成了灰暗色。老屋是爷爷奶奶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给爸爸结婚盖的,是当时落后的唐洪村里第二幢楼房。尽管他现在不复曾经的辉煌,但这家的产生让我沾沾自喜。

老屋四周全是树,这也是村里独有。银杏常绿,可惜不结果;柳树虽婀娜,看似弱不禁风,可它也到入冬后息影;白露前后,甘蔗、无花果都是应季美味;还有谷雨里的槐花,芒种后的紫罗兰,大暑里璀灿的夜空。老屋被妆点得年轻许多,颇有一番生活的乐趣。

烟囱是温馨的象征,升起的袅袅炊烟指引着回家的方向。放月假时,妈妈会准备一桌好菜,但我知道辛苦的她平时都是粗茶淡饭。奶奶趁农闲时,又纳了一双千层底儿,一针一线的费力和用心,都隐藏在她对我的笑脸中。老屋里住满了亲情和不能细分的故事。

我曾想骑着自行车,把唐洪村绕一圈儿,看看能不能发现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才骑了半里路,我就打退堂鼓了。周围是一样的乔木,可是路上全是陌生的面孔,不熟悉的河流、不曾到过的小路。这让十二岁的我觉得害怕和迷茫。

现在的我早就不畏惧这些了,路虽是远的,但走多了,家一定能到都。唐洪村真的既不算大也不算小,去杨港买菜很方便。也许眼睛亮的人会发现文革时印在墙上的五星,也许会发现一座坍塌的土房。我喜欢看这些,因为他们里面也曾同老屋一样住满了故事。

老屋会有一天挺不住像那伏地的土房吗?会的,那些曾经在土房里住的人都走了或死了。那以后我的家人呢?我呢?何去何从?

我一定会去闯荡世界,离开老屋。即使事过境迁,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当初的模样,但我所眷恋的老屋是我灵魂的归宿。

热门推荐
1家人的爱
2参观东莞粤剧博物馆
3种子运动会
4一杯纯净水
5一本书,一份情
6仿写三袋麦子
7太空漂流记
8诗词邂逅
9读懂父亲
10爱我的妈妈
11军训感悟
12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13我心中的桃花源
14走过四季
15我是一朵七色花
16我的理想
17小猪找朋友
18我的小传
19如果网络取代纸质报刊书籍
20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21春天里,我们播下奉献的种子
22第一粒扣子
23我的大哥
24寻找父母童年的美味
25学生作文
26长泰漂流乐无穷
27我好想让它回到身旁
28温暖的旅程
29美丽的白羽公园
30我最喜欢的动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