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幡杆的作文

【篇一:观挑幡】

于三月三十一日观挑幡,惊其绝妙技艺,乃记此篇。

初,未始时,吾观场地之内有三人执幡而立。手中之幡,高十余米也,直入云霄。仰头观其顶,五颜六色,有旗挂旁,架支起布,布缀金边。转视其下,有如是大抵相同之两处,形皆似宝塔,还有其余不多述。幡幅占幡长之大数,控有绿布,其中绣有字。幡杆由毛竹制成,体色翠绿,粗大。一幡重有四十余斤,常人难起之。

俄而,少时,耳边骤起鼓点,方知表演将始。看官随我,目视场中:艺人齐聚,先出二人,一黑发精烁,一发白精干,皆环抱幡杆,后单手举之,轻易不得起之幡竟被其单臂抓起,不禁令人称奇。那二人手一翻,甩得那幡如龙盘旋直上,转至背,另一手接过,绕身一周。遂转数圈,呼呼生风,迅猛且疾,有狼虎之势。一人退后,另一人将幡放于脚尖,放手,猛一踢,幡直飞而上,似倒非倒,其不慌不忙,稳稳伸手接之,博来阵阵喝彩。

少许,上一白发老妪,虽无弯腰弓背,但却令人微起疑:其可举起幡乎?俄而,那老妪竟忽地举起幡,过后缓缓放于额,那幡竟立于额上,奇哉!掌声如浪,不绝于耳。其不足于顶幡,竟腰转“风火轮”,双手旋手绢,真叫人目瞪口呆,要赞!

谁道老妪不如少,挑幡功夫绝建州。

那老妪下场,又有三人入内。转其幡,三幡齐转,看官,此真乃眼花缭乱,虎虎生风,场边叫好不绝。

前演脚踢幡之人,又出,将幡放于脚尖,可不同于前,脚尖一踢,幡起,飞天而上,又稳于另一脚,反复几次,幡在其中真乃随心所欲!

近观,那艺人手指粗大,显然乃是艺人长年累月训成。看官,久熟生巧耳。十年磨一剑,即使干将莫邪,出生不过精铁,非千锤万凿,怎能生宝剑邪?这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

【篇二:老当益壮】

昨天晚上,我在家里和妈妈精心制做了一个幡。今天,它就要闪亮登场了。

我们在路上的时候,有的人看着我们,有的人问我们去干什么……老师自豪地回答说:“我们要去公园里挑幡。”

等我们到了广场上,我看见了一个大大的幡,长度一般为8米左右。一个完整的幡由幡杆、幡顶、幡幅、旗杆、幡箍、幡斗、幡旗7个部分组成。

表演开始了!有两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走了上来,他们先把幡放在了脚尖,用一只脚踢一下幡,幡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他们的肩膀上。首先,第一位老爷爷走了上来,他先用一只手拿起幡,把幡转来转去,老爷爷的手非常的软,就像没有骨头一样。另外一位老爷爷和那位老爷爷一样,手也很软,幡就像小龙一样围绕着他转来转去。接着轮到老奶奶上场了,老奶奶长得并不高,扎着两个小辫子,看上去好像很有活力的样子。老奶奶开始表演了,老奶奶的表演更精彩,她把幡放在鼻子上,我心想:难道这样放在鼻子上不会掉下来吗?旁边的老爷爷还把一个大大的呼啦圈,递给了老奶奶,老奶奶轻轻地把脚放进呼啦圈里面,手里还有两个小手绢,同时转动。同学们看见了,纷纷鼓掌。我真佩服这位老奶奶,用“老当益壮”来形容她们,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轮到陈老师上场了,陈老师把幡放在了额头上,再套上呼啦圈,手里还有两块手绢,同时转了起来,旁边的人纷纷都叫“好”,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真没想到美丽的作文老师还有这一手,真是“深藏不露”啊!我看后,也试试自己的小幡,想转起来实在太难了,还需要多加练习才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挑幡绝技,真叫人赞叹不已!

【篇三:舞幡者的故事】

灰蒙蒙的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我们排队来到了江滨公园。

广场上已有一些黄衣老人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的扶着一根约8米高的幡。我们争先恐后地围了上去,只见那竹竿通体为墨绿色,在竹节的地方有黑白漆。幡由幡杆、幡顶、幡幅、旗杆、幡箍、幡斗、幡旗7个部分组成。幡顶是三个大铁丝套上一些五彩斑斓的布,上面还点缀着一些布花、红旗等。一根在山上被砍倒的毛竹,需要经过削枝、打叶,晾干,烤直,刷上朱红漆,画上吉祥图案等工序才能成为幡杆,幡斗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代表的是平安吉祥,古时候是认为这些图案会除病镇邪,代表着美好的寓意。

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老人们也开始了精彩的表演。只见他们大喝一声,把重40多斤的幡挑在手上,熟练地做出各种动作。忽而往前,忽而往后,那幡在他手中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奶奶,一边灵巧地做着手上的动作,一边示意另一位老人递给她一个呼啦圈,那呼啦圈在她的腰肢上转动,灵活而美丽幡上的花、旗叮叮当当的摇,我正担心会不会掉下来,老人又来了一个大幅度转身,这下广场上充满了叫好声,一群鸟飞过,仿佛也在为老人鼓掌。

真正的表演到了高潮。年轻的陈老师把幡挑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下牙上,用嘴咬住。“好!”大人们呼喊着,我们小孩则拼命鼓掌,似乎把巴掌拍痛了也不为过。旁边的两位老人则把幡小心地放在脚上。“哈!”把40多斤的幡从脚上勾到手上,又飞快的舞动起来,这时,人随幡走,幡随人动,人幡合为一体,那么真实,那么优美,仿佛是一场视觉盛宴。

表演结束了,我不安分的双手也试着抱起幡。可在挑幡人手里那里轻巧的幡在我手里却是那么沉重。我费力抱起它,却在下一秒向一边倒去。我害怕起来,幡却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扶住,挑幡的人微微的一笑,又去帮助下一个人了。

回味着刚才的场景,我忽然觉得那么重的幡要那么灵巧的舞动,需要经过多久的训练啊!那皱纹,那包含着刚毅的眼睛,一双双有力的大手,这就是挑幡人,这就是挑幡人的一起。那辛勤的一生,即使没有响亮的称号,他们也会努力,努力做好每一次,将这精湛的技艺传给下一代……

热门推荐
1年味包饺子
2成长路上,我撞过南墙
3堆沙堡
4有一种爱叫牵挂
5关于代沟的作文
6文明的韧性
7海边那一道风景线
8青春无悔
9雏鹰争章
10共享时代的好?坏?
11给妈妈的一封信
12感谢那次遇见
13心中的家园
14哈利波特读后感
15新年
16我最喜欢小狗
17田园美景
18二十年后回故乡
19植树节的作文
20共享时代——无处不在的共享
21人生银行
22欢乐的“六一”儿童节
23我有一位好老师
24有趣的实验
25法在我心中
26找眼镜
27跆拳道比赛
28坚持就是胜利
29与朋友一起走过的日子
30一位热爱舞蹈的女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