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在书籍中长大】
转动历史的车轮,无数文人墨客都离不开书籍的陪伴,书籍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为汲取书籍的营养而活。而我,也在书籍中成长。
年幼时,我在连环画中长大。那时,我还对世界充满好奇,满脑的疑问像水流被堵在管道里,出也出不去。但连环画的出现,解答了我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幅幅的图画像绿色精灵在我的眼中跳动,我的内心从此有了种种色彩。参天的大树,绿色的植物,可爱的动物,使我惊奇。原来世界是那么美好,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没有战争,好似世外桃源。
上学时,我在故事书中长大。那时的我,已不满足在连环画的世界里流连。于是,故事书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比起连环画,故事书更注重文字的讲述,那里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呈现出鲜活的生活,它们使我的内心及精神得到了升华。故事书中四五个故事用精美的语言串连,就像五彩项链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使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故事书中的情节已跌宕起伏,可出人意料的结尾更是令人拍案叫好!上学后,我才发现:生活就像一个个的故事拼接而来,有时让人兴奋,有时使人懊悔,有时给你幸福,有时叫人黯然神伤……
上初中后,我在小说中长大。到了初中,我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面对现实生活种种突发情形,我亦不满足于故事书中的情节。母亲送给我的第一本小说从此陪伴我的一生。走进小说的世界,我既可以和书中的人物畅谈,了解他们的一生,又可以在小说的仓库中挖掘主题。通过《活着》这部小说,徐福贵悲惨的一生让人同情。一个个亲人离他而去,接二连三的打击,虽然有过哭,有过泪,可他却依然坚强地活着。没有牵挂,不闻世事,像棵顽强的野草只是活着。他知道任何难事都会在时间的冲刷下化为泡影。活着,好好地活着,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这部立意深刻的小说便是个典型的例子。我最终发现:书籍与生活紧密相连,书籍其实就是生活的缩影,是一部博大的生活史,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失败与成功,都会被书籍所记录,并在你忧闷时给予你真善美的熏陶。
书籍,不仅是文人墨客陪伴其一生的精神财富,亦是我终身的良师益友和财富。感悟美好,领略真诚。我在书籍中慢慢长大
【篇二:活着就有希望——读《活着》有感】
其实作者只是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却荡气回肠。在读《活着》这本书前,了解过写作背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过《活着》作者想告诉我们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是很悲惨的,但同时他又是坚强的,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他。在饱受各种心理与身体上的折磨之后,还是活了下来。我不太喜欢看悲剧,结局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久久不能平静,当《活着》却让我感到不同,仿佛是一老人在述说着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没有抱怨,也没有悔恨,而是一种平淡的诉说。就像一位哲人一样,洞察生活。超脱的看待着这世界。
徐福贵年轻时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为妻,家境算是殷实,但却游手好闲,做过许多荒唐事,最后因赌博而败光了家业,沦为一个贫农,一家人住进了茅草房,然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始。父亲也因为他的败家而活活气死,母亲也因此病倒了,为去请大夫给母亲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当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富贵,没有见到母亲最后的一面。虽然此时富贵已经体会到活着的好,想要开始过稳定的日子,但这是女儿凤霞因病而变成了哑巴,妻子的身体也因病每况而下,生活仍然很艰难。然后就是亲人的相继离去,首先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热心去献血被他人贪婪的抽干了,然后是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女婿二喜,最后是外甥苦根。面对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们的时候福贵的内心是多么的深痛,这是一道不可磨灭的伤口,是他无法泅渡的桎梏,是时光无法抚平的伤痛。
作者必定是残忍的,明明是生离死别,他却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几乎不给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本以为从战场回来的福贵会从此走向安稳的生活,妻子贤惠,儿女懂事。可是儿子有庆却因那样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离世,使人心情刚起又落。女儿凤霞嫁了一个好女婿,好日子没过几年,因为生苦根难产而死了,然后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来的东西砸死了。虽然女儿女婿不在了,但想着至少还有外甥这个希望吧,但谁又想到,可怜的孩子在长到几岁的时候,因贪吃豆子撑死了。最后的最后,所有活着的希望都被掐灭了,只剩下一头名叫富贵的老牛与他相伴。
我原觉得福贵的一生是不值的。后来发现我错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样都有关心爱着他的人,在他年轻犯错时,有他母亲袒护着他,无私的爱着他,有家珍不离不弃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沦为贫民,家珍还是对他不离不弃。
福贵的一生也给我们很多思考。在艰辛的生命历程中,福贵没有流露出胆怯和放弃,而是在不断挖掘着活着的乐趣,他买下将死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开着玩笑,用粗哑的声音放声喝着歌谣,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怨天尤人,他坚信着活着就是最好的,活着就有希望。
现在的我们,遇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有轻生的念头,和福贵比起来,我们的遭遇真的不算什么,只是在一时刻把自己的痛苦放大了,已经经历着人生最大的灾难,其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要为活着而活,相信活着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