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闪光少女》电影观后感】
以前,我觉得民乐很老土,有一点点难听。西洋乐很时尚,又酷,而且很动听。我自己学二胡,也不是很重视。但是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闪光少女》,让我有了改观。
电影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乐器是:民乐乐器扬琴和西洋乐器钢琴。之前,弹钢琴的王文,瞧不起敲扬琴的陈惊。王文说扬琴不算乐器,不能上台表演。凭什么,扬琴可是民族乐器中的大型乐器,是敲击乐。如果这点还不懂,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家。陈惊为了向王文证明扬琴也是乐器,就想组个乐队上台表演。可是大家都不会中国传统乐器。陈惊为了组乐队,去了502宿舍。那里的人,都活在二次元世界里,但是她们的音乐技术高超,全都是学民乐的,学的乐器种类繁多:二胡、琵琶、冬不拉、古筝。我也真是没想到,竟然会有人乐器学的那么好,她们一定是坚持了很久的,而且他们还学关于乐器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陈惊想要和她们组队,她答应给大家酬劳。就这样,她们几个人勉为其难组了个乐队。
她们都为了这个团队,每天都在练习。一天,外号叫千指大人的古筝手说:“最近有一个动漫展览会,在那里可以上舞台表演各种东西,我们就上台表演民乐吧。”大家听了都点头表示同意,还给乐队起了个名字“2·5次元”。到了那天,她们准备上台表演。可是,“2·5次元”团队一上台,大家一看到民乐,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全都走光了。她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交换了眼神,互相鼓励,开始合奏乐曲了。出乎她们的意料之外,大家一听到这有节奏的音乐,立刻围了过来。后来,他们这一段视频上了微博,学校里所有人都看见了。大家都爱上了民乐,开始学习了。
一次,民乐乐队和西洋乐乐队在视查领导面前,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比赛。两队都演奏《小蜜蜂》。民族乐队先出来了古筝,西洋乐队又出来个竖琴;民族乐队这边接着出来拉二胡,西洋乐队不甘示弱,出来了小提琴;民族乐队这边打开了一扇门,里面传出了动听的扬琴声,西洋乐队也打开了一扇门,里面传出了美妙的钢琴声;我民族乐队这里一个吹着笛子的女孩走慢慢的走了出来,西洋乐队派出了单簧管。最后,民族乐队这里使用了必杀技——唢呐。唢呐一出来,打破了之前僵局,势均力敌的音乐气氛,一下子横扫千军,吹出了优美的音乐,让整个学校喜气洋洋的,让人听着这个音乐,可以想象出小蜜蜂在辛勤的工作,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就是因为唢呐,西洋乐队输了。
输掉的惩罚是:让民族乐队去上海音乐剧院的舞台上表演。这次,王文终于理解了民乐也是可以像西洋乐那样好听又酷的。因为这个,陈惊有了自信,上台发挥的更好了。只见,台上投射出了一个动漫人物,在空中撒下了一些花瓣,这些花瓣跟民族音乐也很配,非常美妙。这场音乐会受到了所有观众的热烈鼓掌,整个剧院里掌声雷动。
哇,原来民乐也可以这么酷啊,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我的二胡,让自己变得也很酷。现在编钟渐渐失传了,二胡以后也有可能会消失的。可能以后中国乐器,都会慢慢地不再流传。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二胡,成为合格的音乐家,发扬民族乐!
【篇二:超级音乐迷】
我是一个超级音乐迷,对音乐情有独钟,只要一看见几个熟悉不过的音符,我的身心就会愉悦起来。我的歌唱技术可是在班里一流的,在任何时候,我都可以给大家配上清新的音乐来减压。
因为我喜爱音乐,所以学乐器就是必不可少的。我学习了小提琴和吉他,它们的演奏方式和音色完全不一样,但都很优美,现在,我就和大家来说说我和小提琴的故事吧!
小提琴,是一种十分优雅的乐器,它悠扬的曲调常常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可是,这样的乐器却被人称为“最难演奏的西洋乐”,我不服输的种子在我心头慢慢萌芽,长成小苗,我向妈妈请求道:“妈妈,我要学小提琴!”妈妈笑笑说:“好呀,但我不希望你是三分钟热度。”就这样,我和小提琴开启了奇妙之旅……
一开始,我既开心又兴奋,不管老师教了多少新知识,我总是会在小提琴上练一个小时,小小的我十分自豪,为会拉小提琴而自豪。那时,我才刚上幼儿园大班。
可是,时间长了,我越来越大,作业越来越多,没了小时候的兴奋,觉得小提琴越拉越困难,越拉越辛苦,我就想放弃了。可是,妈妈劝阻了我:“囡囡,要坚持,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去。
现在,我非常喜欢小提琴了。因为坚持,我的基础扎实的令人难以想象;因为坚持,我成为了乐队中的首席;因为坚持,我找到了我的真爱——小提琴。
直到现在,我还在继续练习,我对自己说,我要让音乐伴我走过这个人生,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让它成为我最大的爱好!
【篇三:明天,你好】
生活总是像小时候在玩的拼图总有丢失或是遗忘的部分,然而现在正值青年的我们来说,回忆一下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受感受小时候那种现在想想是多么愚蠢的事情啊,我又不禁回忆起。
“Do,si,sol,la,do。”当我再次伸手触摸这被几个圆润的白玉镶嵌在这个铜皮的弯管乐器,我低声再次哼着这曾经熟悉的奏鸣曲,边哼边开始回想那日考萨克斯十级的一幕幕。
记得那一年是我最忙的,小升初也是一个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是妈妈郑重地和我说:“不管怎么样,你总是要去把十级的萨克斯给考出来的!”为什么一定要考出啊?自找的呀!
在考试前的2个星期,我辗转反侧,几乎整宿整宿的睡不着,睡觉前的半个小时我总是会拿起萨克斯反复练习颤音和划音,西洋乐和名族乐的划音是十分不同的,我总是刻苦练习,有时还会不断地敲击按键,刺耳的声音便一下子扩散在了空气中。
后来王老师对我说:“西洋乐的划音不是和正谱在拼音量,而是作为陪衬,相辅相成的。”
在考试前的最后3天里,一次次,一次次在失败后含着泪水卷土重来,坚定着目光。最后,我的手指轻盈地在“迷你玉盘”似的按键间敲击着,跳跃着,流畅婉转的彩色音符好似一汪清甜的流水,注入我的心田。
记得那天是一个乌云密布的日子,我缓缓步入华师大的校园,道路两旁的梧桐树给原本是有点闷热的夏日送上了几分凉意,树上的鸟儿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你看看这孩子,那么年轻,能考出来么?”“你不要这么说啊,你没听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么?’”校园里传出阵阵铜管乐器的旋律,好像是可视的五线谱围绕着华师大永久不离开的样子。雪绒花那熟悉的4级乐曲到还是记忆犹新的。
这也使我的内心开始不平静的,虽然说我已经考过了三个年头,这里的老师我都基本上认识了,虽说这是第四个年头了,应该来说是不会紧张了,但是我在考级的时候稍微紧张了一下,就开始出了2个错误了。
只记得那时我的灵魂好像与这乐谱上的音符融为一体,手指在萨克斯的按键上翩翩起舞,就在这种“人乐合一”的境界下,我悄悄地用余光看到有一个老师对我的演奏频频点头。
我走出考级教室后,我发现太阳从云中露出了他灿烂的笑容。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轻言放弃,不该妄自菲薄,应该不放弃,不抛弃,继续奔跑,坚定信念,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就像现在一样,总能找出我失败的症结!我抬手拭去额角沁出的汗珠,看着我的成果,在自信中轻扬起了嘴角。
【篇四:遗忘逝去重拾延续】
花儿都是娇媚的,但肯去培育它的人却少。文化是丰富的,但肯去学习它的人却稀。
历史上,西洋乐和民乐向来不分伯仲。但当音色张扬、激昂的西洋乐器,碰上宁静朴素的民乐乐器时,大家都会去选择西洋乐。身边不乏有学钢琴,小提琴的朋友,但学二胡,古筝的人却越少。于是民乐的地位从巅峰落到了万丈深渊。
一日碰见几位学习古筝的学姐,便与她们攀谈起来,几人都是温如水的性子,说什么也只笑笑,偶尔应答几句。但谈起古筝之时,她们却眉飞色舞。似乎有着倾诉不完的乐趣。“不是为了荣誉,只是为了让老祖宗的香火延续下来,因为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冥冥之中有种无形的缘分。”这句话一直如种子般在我心里生根发芽,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开花,结果。
当漫步在江南的古路上时,你总能听到几位江南美女用方言哼几句小调,那声音是酥酥的,糯糯的;当行走在湖南的夜市边时,你总能听到几位汉子用方言行几个酒令,讲几个笑话,那声音是粗狂的,豪迈的;当步行在广东的小巷时,你总能听到男女老少用方言讲生活,谈乐趣,那声音是通俗的,亲切的。似乎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有的优美,有的热烈,它们虽极具特色,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家的味道。一些特殊的方言在不断减少,虽然全国在盛行普通话之风,但是保护普通话,传承方言依然还是很重要的。
中秋的花灯,扎染的丝巾,刺绣的手帕。这些质朴的东西,似乎去旅游观光都能见到。但是满大街的“复制粘贴”反而却让精美的手工品缺失了那一份情感。太多的机械化,让一件件手工制品,变得没有了感情和温度。
一次去上海旅游的,在经过一条琳琅满目的商品街的时候看见街角一位小姐姐在一家极其狭窄的店里,低头做些什么。走近一看,原来她在刻花,那是一对银白的耳环,上面的“龙凤”在灯光的辉映下散发耀眼的光芒。我一直盯着这位姐姐,目不转睛的盯着。哭着嚷着拉着母亲要买,母亲却说我还小不能戴,便拽着我出了店门。随即一位妇女喊道:等一下美女。她满是老茧的手上拿了一个很小的竹子书签给了我,说到:这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一点点心意,我见孩子看了这么久,一定蛮喜欢的。让孩子记住这个东西吧,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呢。说罢便转身离开,只留下一声长叹在空气中蔓延。
悠久的历史之花,在跨越时间的长河的那一瞬间,渐渐失去了他们本应有的地位。他们渐渐被一个又一个不知名的事物取代了。
但好在我们这里还有一些传承者:那些与历史有剪不断的缘分的人儿,那些残留着儿时回忆的人儿。他们会继续用他们的方式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传承之花在每一个人心间盛开,但用泪水去灌溉,用心灵去培育,用一辈子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