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痛而善言】
痛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机能方面的痛,二是内心情感方面的痛,言则可以一言以蔽之,即表达,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此不一一赘述。关于痛与言的三重境界,我有一个看法,且自认为经得起所有人的推敲—痛而直言、痛而不言、痛而善言。
痛而直言是痛与言的第一重境界。很多人认为这一重境界中的痛仅限于生理上的痛,这是不全面的。诚然婴儿在被护士姐姐抱出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屁股上挨一下子轻拍就要张嘴哭是痛而直言最好的例证,但人的本能亦存在于情感的层次上。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说:“陈清扬觉得难以忍受,立刻大哭起来,企图在一张小床上哭醒,这是与生俱来的积习,根深蒂固。”放声大哭是言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这样就可以从噩梦的痛楚中醒来,如果能进入一个不痛的梦境,更是每个人都有的奢望。
痛而不言是痛与言的第二重境界。它高明于痛而直言的方面在于两点,一为将一些“无伤大雅”的痛留给自己消化有利于锻炼坚忍的心性,二为可以在人前落个好形象。因此它常常是坚强的代名词。越王勾践面对吴国的侮辱与践踏心中想必有个人与国家双重层面的痛楚,但他选择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不宣扬自己的苦痛反而将其化为提升自我的动力,最终一雪前耻。傅聪面对父母在那个不理智的年代遭到迫害双双自杀的噩耗选择忍下心头痛,在遥远的异国凭着对音乐的赤子之心和手头一套其父的译作《约翰克里斯朵夫》来抚慰伤痛、提升自我,终成一代钢琴大师,有能力利用自己的声誉来为父母平冤昭雪。可见,痛而不言往往为蓄势待发酝酿动力。
痛而善言是痛与言的第三重境界。我之所以称其高于痛而不言,是因为有时痛而不言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古代皇帝喜欢一言不合就对大臣施以廷杖,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但大家非但不把这种身与心的双重疼痛表达出来、怒吼出来、怨出来、叫出来,反倒觉得这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这种毫无尊严且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是导致君主专制在中国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痛而善言则在保留尊严的基础上允许人适当地表达出来痛,令被言者甚至旁听者都能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改善自我。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一道很深的伤,随着这道伤痕的结痂、愈合,如今回溯那段惨痛的历史,我们说: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请让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和平洒满人间。我们以史为鉴,我们呼吁和平,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这是充满人性光辉的智慧,是真正的善言。
痛而直言、痛而不言、痛而善言是痛与言的三重境界,我们要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篇二:宽容最为珍贵】
千百年来,多少明君贤主以宽容之心待人,才成就了自己的丰功伟业。宽,指宽广;容,指容纳。所谓宽容,即指以宽广的胸阔包容他人的过错。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君,他为人宽厚,广招人才,就算是仇人,只要是对国家,对朝廷有贡献,唐太宗都会不记过往,让其效忠朝廷。魏征是个很好的例子,魏征为人坦率直言,曾多次冒犯唐太宗,可唐太宗往往一笑而过,认为“所言甚是”。看得出,宽容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要点。宽容最为珍贵。
秦朝秦始皇的暴政可谓众人皆知。其下大将蒙恬是一代名将,但由于直言过度多次惹恼嬴政。秦始皇写遗诏时,决定赐蒙恬毒酒一杯。蒙恬的死为赵高的“指鹿为马”扫清了障碍,从而导致秦国走向衰败。同样直言面谏的两位大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其君主之品行。不同在哪?只于两个字——宽容。秦始皇如果心胸再宽阔些许,就不会导致蒙恬的死,也就不会让秦国沦落到赵高的手上。由此可知,宽容,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宽容最为珍贵。
宽容,不仅是古人的优秀品质之一,更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们所必须具备的。
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的小摩擦随处可见,这时就须双方宽容以待,方能化解矛盾。若双方不能理解对方,一味指出对方缺点,则会使交往的桥梁断裂。
蔚蓝的天空包含了一切——风雨雷电以及大地上的生物。这辽阔的天空不禁让我想到,能够宽容他人,享受人际交往,实在是一种最宝贵的享受!
宽容,最为珍贵。
【篇三: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位父亲嘱咐即将独闯天下的孩子:“孩子,你要记住,当你取得了一点小成就时,不要被他人的美言所迷惑。永远记着:对你最好的人是指正你错误的人。”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所以,请不要被美言与暂时的安逸所惑,要接受那些表面上难以接受实则益于我们的良言。
山口处的一个山洞,谁说里面一定住着妖魔鬼怪?它或许通往我们心仪已久的世外桃源。听似逆耳的忠言,是我们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支撑。巍巍朝堂上,臣子争相附和时,总是他直言利弊。下朝时,皇帝总是咬牙切齿,咆哮着:“会当杀死田翁!”却总是接纳他的建议。魏征的直言虽然逆耳,但千年来,“贞观之治”为人称道,“大唐盛世”令人向往,足见忠言的功用。忠言虽逆耳,却刺痛了听者的心,使其痛改前非,走向成功。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谁说它是迷途中错误的引导?它或许给迷途者走出沙漠的希望。看似不留情面的人,却是我们成功路上的恩人。一句“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气得文帝恼羞成怒。思虑良久,文帝也只能责备“公奈何众辱我”。可因此有了冯唐持节赦魏尚的典故。冯唐的直言虽然逆耳,但苏轼的那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足见这一英明举措对后世的影响。忠言虽逆耳,却指出了听者的缺点,使其知错就改,走向成功。
良言是春风,唤醒沉睡的人;是雨露,洗涤蒙尘的心;是旭日,照亮前行的路。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的实力曾一跃超过项羽和刘邦。韩信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称王,而是甘愿做刘邦手下,最终被斩于长乐宫钟室。他大喊:“悔不听蒯通之言,竟死于儿女子之手!”已无力回天。逆忠言者亡,顺忠言者昌。当年对蒯通劝其称王甚为不解的韩信,最终死在吕后手中时的顿悟,却已何其晚矣!
大树沉醉在赞歌中不能自拔,将啄木鸟的美意拒之门外,最终落得痛苦倒下的悲惨下场。人若沉醉在美言中不能清醒认识自我时,请让逆耳的忠言萦绕耳畔吧,唤醒你,指引你。
从今天起,过滤掉美言与安逸,吸纳益于我们的良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篇四:写好字,做好人】
时光如梭,一眨眼,我练软笔书法已经有三年多了。还记得我与书法的那次相遇。我第一次拿起毛笔,试着写一横,歪歪扭扭,写的很差,但我没有放弃,坚持练了下来。当时的我肯定不知道以后的我能把字写好,进步很大,而且练书法让我受益无穷。
现在的我就算在家独自练字,只要抓起笔,我脑袋里就会飘过老师说的那些话,像“随意写一百张差的不如认真练一张好的”、“练书法要有耐心,写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都牢记在心。慢慢地,我发现,书法已经成为我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时刻在改变着我。
我刚练字时,如同鬼画符差不多,很难辨认。第二学期,我发现自己明显变了,写字也会按、提、回锋了,字有了很大进步。自打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写好字。
练书法还让我认识了许多书法界名人,像写字不光力透纸背,还入木三分的王羲之;夜里手在被子上练字还划破被子的欧阳询;还有敢直言劝诫皇上的柳公权;告诫皇帝不要骄傲的虞世南……他们要么学习刻苦,做事认真;要么直言敢谏,忠诚为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好品质。正所谓老师教我们的:“练书法,不止要写好字,更要做好人。”像汉奸秦桧的字写的很好,汪精卫也有两把刷子,但人品不行,有他们名字的作品都没人理。
练书法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像朝代史,书法发展史,包罗万象的各种历史、名人与故事。学习书法,永远在发现。在发现中得到快乐与喜悦。练书法中,我享受着写字若行若飞的快感;享受着学到新知识的快乐;享受着写出漂亮作品的自豪;享受着写字时的宁静时光。
书法,让我体会到了古文化在现代的魅力。春节,在门上贴上一副春联,既美观又富有生气。平时,写上一副字,或端庄方正,或俊秀飘逸,美哉!在学校,能写一手好字,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写下自己的感悟,既是文章,还是一个美丽的艺术品,妙哉!
书法,这种美丽的中华艺术,这个古代人类文化的结晶,在现代,在将来,一定会被人们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