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沉重感的作文

【篇一:学校毅行】

想起泰戈尔的一首小诗——

“露珠对湖水说道:

你是荷叶下的大露珠,

而我是荷叶下的小露珠。”

近日学校举行的“少年意气行”远足活动实在是令我受益匪浅。

此次出行的全体八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排成一列长队。在暂停公路旁歇息之余,我细细观望队列之长。虽无法用具体数字表述,但那沿蜿蜒公路而去的,竟令我想到“卧龙”、“银蛇”等词喻之。而后令我感到自豪的,是这长达三个小时之久的行途中,竟未有一人深切地抱怨过其艰苦与不易。

起初,在刚踏上山阶之际,我轻松地连跨过低矮而略向下倾斜的石阶,状作轻松似的对身边同伴嘲道:“也不难嘛。”然这毕竟是平日里极少走过的山野之路,况行途之速也随少数学生陆续落队而时快时缓,这整日“埋读经书”之躯渐蓄疲惫之感。当行路的步伐踏上第二个转折点,我才意识到其艰辛才刚刚开始。

愈行,石阶表面愈不平;愈曲,行途之速在意识中愈快;愈疾,我便愈觉阶面崎斜。

我至今尚能清楚回想起那双腿灌铅似的沉重感,麻痹了下半身躯又蠢蠢欲向上侵袭。耳边是大口的喘气声,一阵一阵有规律地袭来,恍若唯此才能继续得到能量补充。身边的人儿擦过,我却下意识牵住了她的手欲共进退,这后知后觉间才了是自己在“恶狠狠”地呼吸空气。

耳边又是身后人不断感慨路途之长,而此时我已顾不得其他,心底仅剩一片空白,眼中只剩下目前范围内可见的三阶石梯以及匆匆进退的脚步离我而去。

我一面在心中咒骂着不知谁说的一句“快到了,再坚持下!”有着欺骗感情之嫌,一面又暗暗感激这句话带给我短暂的动力得以坚持到最后。

放弃吗?我瞥眼遥望前路漫漫,在苟延残喘之际。那“卧龙”,那“银蛇”随着山中小径隐去,在林木中不知其尽。其真是扶摇而上,直到云端。望此,我一瞬间泄了气,真想就此直直向身后坠去,便索性洒脱任性一回,卧在这山林之间,枕野木之径,也便随此洒脱忘记此程……

不放弃。一想到身后还有不少同学需要在我们这等“前人”的引路下前行,兴许也不少在心中打着退堂鼓,我这微不足道的一退定会直直动摇他们的心。况,此行的真正目的不正是磨砺我们这尚未成熟的意志力吗?念此私自愧,我顿觉清醒了几分,也便更坚定了几分。

远处隐约传来“到了到了”“我们到了”的声声呼唤,我心中一喜,又觉双腿的沉重感减轻了些。此时我已不敢再回望大地,恐懈怠之念再起,又深知此时离成功不远,可谓势在必得。

当我踏上目的地与众多同行之伴共呼吸这在同一蓝天下的空气,共享同一行途的成功时,我才了然脚下坚实的土地,给予我胜于成功的恩惠。

也许汗水的付出不一定收获成功——但成功的背后必定是汗水的付出。我想我便是那“小露珠”,无论是“荷叶”也罢,“大露珠”也罢,这“小露珠”归属“湖水”,而幸福的不易自然是这“湖水”所共享。

末了,我已感叹涕零不知所云,只道,“少年意气行”,好一个“少年”的“意气”之行!

【篇二:《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我最近在看《百年孤独》。

刚开始看《百年孤独》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奇怪的地方,首先,布恩蒂亚家族中的人名反复用的都是阿卡蒂奥和奥雷连诺,这也仿佛他们的生活一直是在一种可怕的循环中度过的;其次,故事的情节很具神话色彩,死去的人可以因为按奈不住寂寞从新回到人间,甚至与活人交谈。这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冲动,这是一个仿佛描述一个国家百年的繁衍与生存、耻辱与压迫的故事。

霍·阿·布恩蒂亚带领他的.妻子,以及他的亲属朋友们历尽千辛来到了一片未开垦的土地上,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这块后来被命名马孔多的小镇上,蕴含了无穷的神秘,但似乎又令霍·阿·布恩蒂亚陷入了无穷的孤独。在他身上也体现了那种可怕的循环,在他对创造发明产生厌倦以后,便整日地呆在实验室里制作金属金鱼,每做到二十条的时候就将它们熔化重做。他的后代奥雷连诺又从战争走向孤独,终于也陷入了循环制作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地传承,又一代代地都是那副孤独样,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代奥雷连诺·布恩蒂亚的出世,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入驻,不仅是布恩蒂亚家族,整个马孔多已经开始没落了。那本羊皮书卷上用梵文字描述的这个家族从建立到没落其实已经是注定的宿命,终究是一个可怕的循环。

《百年孤独》读完后都会给人留下一种沉重感,我认为这种感觉才是作者真正想传达给读者的。

【篇三:那一抹心中的阳光】

生活中有许多的点滴来记录住那心中的快乐、温暖、感人的一个小瞬间,可能那里是一个小事但是能让人感动。我就来和大家说一下,我在地铁上那一件对我触动极大的事。

那天我从补习班走出,悠闲的唱着歌,走到了地铁站坐地铁,现在是正中午时,太阳最大的最热的时候,人非常的少,不像早晚高峰似的,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此时更像是一大片天空中只有几朵白云在飘,十分的悠闲,随心所欲。

上了地铁,我随手把书包丢在身边空空的座位上,沉重感立刻消失了,就好像背上背的是几十斤的石头和炸弹,在我后面,有一个看似三四年级的小女孩,书包看起来比我的重多了,好像背的是“炸药包”,我原以为她会和我一样。把书包放在椅子上以减轻重量,可出乎意料的是,她把书包放在了腿上,我见她满脸通红,汗水从头发上滴下来,书包是真的很重呀,

于是我便问了问她,她看我也是小学生,就说:“包没有买票,不能占座位。我们不能只觉得自己方便就行了,等会儿转车的地方会有很多人上车的,现在又是中午,人很喜欢睡觉,我们也要让他们休息呀”。我听了脸不由得红了,原来我还不如一个小孩,于是我就把书包也放在腿上方便他人了。

像这样的小镜头有很多,有许多小事也是可以改变别人的,我们也要让别人看见文明之光。

【篇四:钟声悠悠】

村里的后山上,有一口钟。

每到整点都会准时响起“当——当——当——”每次都只敲三下,声音沉重而浑厚,这富有沉重感的声音在跌宕的山谷中回荡,飘散在山中的每一个角落。

那是一口铜钟,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放在那里的,也没人知道它为什么会在那儿,好似它本就该在那儿。钟的青铜色的,顶端布满了青苔。钟,大约一人高,下摆全是镂空的雕花,上面刻的字早已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几个笔画。

守钟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待在后山上多年了,每天都准时在凌晨五点时敲第一次钟,不差毫分。力度和间距都几乎一样。“当——当——当——”每天我们都在悠悠的钟声中苏醒,在钟声里走上田间小道,踏上去学校的路。

正午时分,太阳毒辣得灼人。“当——当——当——”钟声适时响起,铺天盖地的笼罩了这个山村。孩子们雀跃的从教室里跑出,欢快的奔向食堂。钟声响起,的他们来说吃饭的时间到了。

钟声伴着微风飘到稻田,在田地里辛苦耕作的农民们,纷纷放下镰刀一脸满足的提着稻谷沿着田埂向家中走去。钟声,的他们来说,收获的时间到了。

黄昏,太阳慢慢向山下挪步,给白云留下一抹灿烂的火红。“当——当——当——”袅袅的钟声再次准时响起,低沉,悠扬,同走在田间的人儿相伴乡民们穿梭在一片片金黄的水稻中,火红的天空和着恢宏的钟声构成一卷乡村晚归图。

傍晚,孩子们在院中嬉戏,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树荫下下棋、听戏,好不快活!浩瀚的天空上挂着零星的星星给静谧的乡村带来一丝梦幻。“当——当——当——”钟声从远处的后山缓缓传来。老人们习惯性的开始收拾,并且招呼着孩子们回屋。孩子们恋恋不舍的跟着自家大人进了屋。村中的一切都归于平静。

银色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村庄,也包括后山上的那一口钟。

村里的后山上,有一口古老的铜钟……

热门推荐
1因为有我
2一路上有你陪伴
3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4痕迹
5一件暖心的事
6学骑自行车
7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8三生有幸遇上你
9星空遐想
10乡村风光
11我爱古琴
12游莫愁湖公园
13活着读后感
14春天的脚步
15妈妈,我爱你
16清迈之行游记——参观夜间
17与梦同行只为那一瞬辉煌
18我心中的麦田
19爱在细微处
20书简,重拾那份精华
21月球探险
22花园
23向祖国献礼
2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5《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
26在碰撞中发展
27我咋这么帅呢
28最后一次广播操比赛
29游杭州野生动物园
30学画画的过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