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泛众的作文

【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里,“碎片化”渐渐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碎片化?碎片化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百度百科对它的释义是:把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下面,我想对“碎片化”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碎片化生活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语言的碎片化,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人和老年人们的聊天方式有显著的不同,在使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时,年轻人会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事件分成一条条信息逐条发送,而老年人们则会把一整句话或整段的话全部输入完再一齐发送。我曾问过一个同学为何要采取这样分段式的方式聊天,她解释是:一个个短句肯定比一大段的话读起来容易啊。我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实际上,我认为这样碎片化的语言可能是由于大师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影响。

碎片化阅读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只要你掏出手机。碎片化阅读速度快,不会耗费太多的脑力,并且在任何时间都能停止。阅读的内容大多短小精悍,人们习惯在任何空闲的时候拿出手机,来一段碎片化阅读,这样庞大的信息量甚至让我们产生了自己无所不知的错觉。可仔细回想一下,这些阅读量仿佛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它们不过是些心灵鸡汤、养生指南、搞笑段子或是没有深度的新闻。我们以为自己在利用时间,而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把时间碎片化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强,我们总是习惯地不停按亮熄灭屏幕,在工作的时候不停注意观察着自己是否有新的消息。美国加州大学的信息学教授的一项调查显示,碎片化使现代人的智商下降,因为碎片化往往会使人陷入“多任务”的状态中,而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接受的新信息甚至会被存储到错误的脑区中,对认识水平和身体机能都有较大的影响。

然而,碎片化生活也不全是弊端。比如“碎片化传播”就对信息传播有着很大的帮助,它把原来“泛众传播”的模式,变成了更具个性化的“分众传播”模式,使信息的传播更具个性化,也更容易被接受。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们可能会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分辨清“信息”和“垃圾”,碎片化还是会对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便利的。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生活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碎片化就是破碎的意思,也称之为多元化,社会媒体也从“泛众”转向“分众”,媒体开始围绕着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做文章。同时,信息的庞大使得传媒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听母亲说,她小时候信息获得的方式非常单一,主要就是广播、电视和报纸,而且,电视的频道也十分有限。当时的人们看电视,必须订一份《每周广播电视报》,以根据每周电视台的节目单选择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而如今,人们看电视的习惯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一部遥控器,便将自己带入到所有喜爱的电视节目中,而且,电视的回放功能又满足了现代人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

同时,各种信息平台及新生产业的出现,也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已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这样的便捷却忽略一个特殊的人群——老年人。

我母亲常跟我说:人越老,适应能力越差,学习能力也越差。是的,许多像我外婆这样的老人到现在都没学会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在我们看来如此简单的操作学习到他们手上便变得复杂起来。

有一天,我在使用手机开启共享单车时,旁边的一位老人问我该如何使用共享单车。他有智能手机,但他却不懂如何操作。我花了很长时间向他解释,他还是似懂非懂,我只好自己直接帮他开启了共享单车的车锁,望着他骑车远去的背影,我便开始思考,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该如何让老人们适应呢?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写的是一位小伙子为他年迈的父母手绘了一份精美的微信使用导图。我想,是否可以针对一些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些软件出版一套以图片为主的导览,让老人更快的学习适应。或者是对一些软件开发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版本,简化图标,去除老人不会用到的小程序,自动过滤无意义的文章。

其实,帮助老人学会使用各种应用,也是全社会“孝道”的体现。这不仅是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更是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体现。我想,这应该是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也是为了让孝道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中长存吧。

【篇三:碎片化的生活——我们如何理解和选择】

随着信息的发展,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被沙子完美的覆盖,但我们的生活也像沙子一般的散,我们也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碎片化生活,就是你从获得的信息都是向拼图一般一块块的,作者就把大多数读者喜欢的塞选出来,把他认为没什么用的给提出来。主要以图、表格的形式,可以让人更加理解内容,却少了他们感想和观点。可以在短时间内瞬间发出大事,少了内容的真实性。碎片化的生活以“渠道多,权威低,信息多,无感想。”的形式能够出现,这就是碎片化生活利与弊。

作为一个学生,有事要查找一些资料,如作者的一些背景啊、一些趣事啊一些好玩的东西啊,以及一些文件啊,等等都是碎片化的。我们的生活被四分五裂,但也能填充生活的么一个每落。网络上,你了解的会很多,假的东西会更多。

碎片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词啊,可大可小、可轻可重。一个小小的碎片,可以海阔天空,知道了一切;没了它,一切都陷入迷茫之中。

碎片化生活有利有弊,我们虽然不能放弃传统,但也不能不发展科技,所以这也让我们难以选择。所以我认为:老年人可以接受一些碎片化信息,因为他么经历了很多可以跟好的分辨是非;年轻人在接受碎片信息的同时,最好遵守传统,以辨是非。

热门推荐
1莫高窟
2汉字我的生活因你而精彩
3《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后感
4生活给我希望
5想念天堂里的姥爷
6美丽家乡
7我们身边的法律
8走进
9目光议论文
10生活万花筒
11桃园游记
12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13青岛啤酒
1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15蜡笔的悲剧
16共享单车与存在主义
17平凡也可以伟大
18在乎
19我喜欢
20家乡
21新学期开学的打算作文
22灯之美
23小小设计师作文三年级
24梦想的天空格外蓝
25歌从心底响起作文
26母爱
27秋游
28保护环境
29制作书签
30考拉的自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