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奥黛丽·赫本的故事】
我有个朋友,非常喜欢奥黛丽赫本。我问他原因,他说赫本美丽的容貌下,还有一颗智慧而自由的心灵。然后他给我讲了个赫本如何拒绝一个她不喜欢的编剧寄来的剧本的故事。
当赫本看完英国二流作家贾斯丁的剧本时,感觉很糟糕,她不认为自己适合出演女主角,于是提笔回复:“尊敬的贾斯丁先生,谢谢您的抬爱,为我撰写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剧本,只是……”写道这里,赫本停下了笔,她是一个率直的人,觉得自己不应该说恭维话。于是她重写道:“贾斯丁先生,你的剧本,我反复看了几遍,但还是未搞懂它的深意……”写到这里,赫本再次停了下来,觉得好像没说清楚,对方可能会继续纠缠。
于是赫本重写第三遍:“我见过很多糟糕的剧本,但从未见过如此糟糕的,它太混乱了,让人脑子发昏,连相死的心都有了。”虽然说这是赫本的真实想法,但她觉得这样写太伤人心了。
于是,赫本决定最后再写一遍:“承蒙厚爱,不胜感激,剧本很好,只可惜近期我的档期全都排满了,实在无法抽身,希望日后有机会合作。”这是个善意的谎言,赫本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回复了。
之后她和一位朋友谈起此事。朋友笑着说:“看来,你也是个大俗人,到底没说真话,把最后一封信寄给他了。”“没有,”赫本回答道,“我把四封信都装进了同一个信封,然后寄给他,他爱读哪一封就读哪一封。”
听完故事后,我终于开始有点理解我朋友为什么这么喜欢赫本了。赫本是真正懂得如何获得舒适的自我,活出智慧并赢得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我们很多时候不太懂得拒绝的艺术,又往往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而将自己束缚在这种纠结的人际互动当中,从而失去自己的宝贵时间与自由空间。
【篇二:碎片化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的档期通常都排的满满当当,被切割成一个个小版块,我们,称之为,碎片化。
生活在上海,这个一线沿海国际化的城市里的我,生活在一所寄宿制的学校。在学校里,每分每秒都被合理安排,不会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从早上起床开始,我就成了一个闹钟——一到指定时间,就准时报时,停下手中做的事去做另一件事,你晚了一秒别人就多了一秒,竞争无时无刻在进行。
我看过郝景芳写的那本《北京折叠》,那本书似乎遇见了未来的世界,人们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好每一个48小时的周期。其实和我们挺像的,只是我们的世界不像书里的那样那么的发达,我们所有人的时间都是相等的,只需要自己安排好每一个周期,每一个碎片化的周期。
因此,合理而有效的安排时间成为了每个老师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给我们安排了足够多的作业,用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于有些人而言安排时间很简单,但对于我这种拖延症患者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但我偏偏就要把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完成。这样碎片化的生活其实对我还有点好处,至少能让我逼迫自己去计划好一分一秒的时间,而不是发呆发呆就浪费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其实有好有坏,不同的人看法也不一样,但至少,遇上了,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