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罪臣的作文

【篇一:倩影】

倩影立,千万言:人若惜,皆可怜。追随着青苔上她们留下的印迹,嗅到古风的芳香,她们却持着特有的风采与魅力,在淡淡秋色中渐渐远去,背对繁华尘世,留下被夕阳拉长的倩影。

是撑着油纸伞在烟雨朦朦中静静走着的的江南女子吧?“朱粉不深均,闲花淡淡香”,泼墨成画的江南山水,钟灵毓秀走出了多少似画般灵动的倩影?

淡美的女子,常让我想起黛玉,手持花锄,将零落的花瓣埋葬。“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个似水般的女子啊,你可知,你滴下的泪,让无数花为之失色?你是古诗中描绘的恰如白玉一般沉静的女子,面若桃花,波澜不惊下却藏着刻骨的深情与落寞。与零落的落红一般,归于泥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是知晓了最终的结局吧,你走出大观园,走出红尘,独留给世人一抹倩影。

曾记否?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也是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国破家亡的苦难对她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让她从一个无忧的少女沧桑成一个满怀愁苦的漂泊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该是怎样的苦痛呢?物是人非,时过境迁,最美的时光只能在回忆中流淌,酸楚的泪水留在了无言之中,辗转之中,你似风一般拂过,又踏着风隐去,一声声无奈与叹息,化作飘逸的倩影。

生来为北方佳人,家道中落,她的父亲被贬至江南,于是她便成了罪臣之女。江南水乡中,她潜移默化成一个知书达理的才女子,并与乾隆第九子永琪的孙子相爱。一个罪臣之女,一个天之骄子,经历十年的坎坷他们终成眷侣。十几年过去,丈夫的去世让她痛不欲生,而后她不问世事,唯独照料他的墓。晚年,她请求孩子们将他与她葬在一起。一生的磨难将她磨砺的更加坚强,一生与诗词为伴,她将满腹深情倾注于诗词之间,她是西林春,清朝唯一与纳兰性德齐名的女词人。这个似云一般的女子,淡然处于世间,倩影倒立在水中,映出她一生的情意。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她们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江南,似花,似水,似风,似云。

亭亭而立的倩影,如静躺在《诗经》中的荇草,长青盈盈,开出大朵鲜黄色的花,立浅水中,清凉的笑着,细柔的湖水在她足下婉转流走,流走;亦或在如霜白露中等待的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她在白露未晞之时,静静等待,静静微笑,沉默不语。荇菜婉约,蒹葭淡然,伴着无言的山,无言的水,开得日月如锦,山河明朗。

原来,在古风中静立的倩影,是流落人间清雅淡洁的花。一抹夕阳投下时,那些倩影就像湖上灵动的白荷,一寸寸,一瓣瓣,开成花一样的女子。

【篇二:这个冬天与你同行】

我轻轻打开桌上的台灯,不由自主地扭头望向窗外,又看见了那棵枯落的杨树倚着路旁微黄的灯光,孤独地望向天空,在我的目光收回时瞥见了桌角的那本《张居正大传》,今晚是星期六,我终于可以静心与他面对面了,于是,随手拿起,翻开,一道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

这是一本包装淡雅,通体雪白的书籍,可是谁能想到这是一名千古名相的一生的大起大落。他无私,励精图治,还勇于实践;但是他又褊狭,贪图享乐,又有些固执己见。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矛盾体。没错,他就是张居正。一名中国最好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千古宰相!

哦,你这位颇负争议的大宰相啊,你的天才实在是让人嫉妒,可你的自负也十分让人不喜;你在仕途上一路的顺畅让人羡慕不已,可是你在明史中却是身负骂名;你一心一意为万历皇帝打理江山,可最后却被万历抄家搜钱?你的一生曲折,身份杂糅。治世里的孤臣,史书中的良辅,天下汹汹的独相,被抄家的罪臣,不知道那一面,才是真正的你,但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千古宰相!

万历年间,你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政治上有“考成法”,军事上派戚继光守蓟门,经济上是一条鞭法?而这些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万历新政”!但是你又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所以你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但这不正体现了人无完人?

“的是奇男子,江陵忠烈张”

看到《张居正大传》这五个大字,我心中一直想的就是郭沫若先生这句诗,同时在我的心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大传”?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在张居正身上作者朱东润和每一个渴望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儿女,赋予了一种属于整个民族的精神传记!而不是只是一个人的千古留名。这样的传记称之为“大传”是名不虚传的!

这个冬天与书同行,与你---张居正,同行……

【篇三:那一刻我们铭记在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历史的长河洗刷不去英雄的功绩和英雄本色,那一刻,我们铭记在心。

屈原,你对国家忠心赤胆,却屡遭诬蔑。奸人当道,你无法施展自己的雄心抱负,你深刻地体会到做忠臣不易,可你毅然走上这条道路,不曾后悔。你孤零零地走到汨罗江边,叹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你又对着滚滚的江水惋惜道:”如今我已是罪臣,哪里有我施展抱负的地方呢?……既然我活着遭人陷害和侮辱,不如一死方休,让公道还我清白。”话音刚落,你就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江中,那一刻,我们铭记住你的忠贞。

诸葛亮,你是知慧的化身,街亭的丢失对蜀军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你从容的指挥军队有序撤退,自己抚琴一把独坐城墙头笑看浩浩荡荡的司马大军。这种胆略谁人能及?司马大军兵临城下,司马懿见你笑容可掬,不敢轻举妄动,惧怕你有不可告人的埋伏。你暗自算到司马啊,你少了这份多疑,空城不就早攻克了吗?不久,司马懿大军狼狈地撤退了。你起身走到城墙头,说道:“司马者,小人耳,果中计也。”你放声大笑,上演了一出完美的“空城计”,那一刻,我们铭记住你的豁达与聪慧。

翻开中国近代史,三个耀眼的字映入眼帘——毛泽东。你力挽狂澜,把落后的中国推向世界强国之林,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古老的东方,你曾经鼓励世人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你在庄严的开国大典上昂首向世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们在那一刻铭记住你的爱国热情和不屈精神。

值得我们铭记的人和事多不胜数,那是因为中国人坚韧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世代传承,玉树地震的那一刻我们铭记在心,我相信中国人民不会倒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

【篇四:山水无言】

循着山间小路,登上了山顶。绿树参天,澄江如带,水天相接,映出迷离的光影,到底一派河山。近旁,韩愈的雕像肃然,凝视着这韩山韩水。

山水之景可以这般悦目,但数百年前,怕是让人厌恶的。岭南之地,穷山恶水,百姓愚昧……历史将韩愈置于这里,一次际会,一段悲惨的放逐史,抑或是一个奇迹。

忠而见疑,直犯龙颜,一心为民,于是,谏拒佛骨的韩愈品尝了刻骨的痛。为生民立命的他由人生的最高峰跌落谷底,流放岭南,幼女惨死,仕途绝境……一切重压强加于身,他又一一扛了起来,默默到了岭南。

也许,现在澄明的韩水便是昔年的鳄鱼潭。也许就在那里,他掷下了所撰的《檄鳄鱼文》,义正辞严的他又何尝像一个流放之人,他是一方长官,为民谋得福祉。我想,他用心中的痛喊出的声音足以让那些心中恶魔颤栗,那是他生命的最强音。

现在,韩水围绕山脚,向远方流去,水、清澈、鳄鱼,被他消灭。

韩山脚下,便建有学校,上山时朗朗书声犹萦绕耳畔,而这,也是由韩愈,一个罪臣创造的。

就在昔日蛮荒之地,他为不开化的愚民开设学校,驱除巫蛊,他甚至废弃了这里的奴隶买卖。他心中时刻记挂着百姓的痛,同为大唐子民,何以厚此薄彼?没错,这里最终与中原别无二致,水木清华,百姓和乐。可谁又记得他的痛,他从未上书分辨,他也是大唐子民,大唐官员,他竟只冷暖自知。

韩愈文辞规整,蕴有大道,为人却讷言,因而不曾对自己的不幸争辩。他讷言,但他缔造的一方山水却向天下倾诉他的一腔痛,一腔炽热。

我知道,讷言者敏于行,慧于心,将智慧内敛于心而不轻易表露于外。谨言慎行,自省克己。桃李不言而下自成蹊,静水流深而泽被后世。韩愈内心的痛化为了一腔热情,将蛮夷之地铸为如今模样,耗费心力,让人心酸。

李渊父子夺得了天下,却没有听说哪片河山就姓了李。倒是这罪臣韩愈,来到这,这片山水也姓了韩。保有一片山水而享千秋之祀。可见,百姓只记着那些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静默的山水,又何尝不是韩愈对痛的诉说?一方山水,可应“天地之大美而无言”,虽不言,却可铭戒世人,这又何尝不是他的热忱?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身旁,雕像无言,山水无言。一个人,将蚀骨之痛,铸为了一方山水,一方和乐。岭南安乐,已是最好的言说。

【篇五:坚忍是一生的财富】

孟子有言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有志者,事竞成。凡经大难者,必能成大事。中国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都是靠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路坎坷,一路风雨闯过来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才能帮助刘邦成就帝业;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日复一日才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拥有坚忍,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坚忍,成功路上的奠基石。当一道令牌扔到他面前时,他知道自己的下场,无数耻辱都将蜂拥而至。为罪臣辩护,这个罪名,他担得起吗?不如一死了之,以证清白,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不,他不能。还有他心爱的孩子——《史记》还未出世,他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他的巨作。他一个人默默吞咽下所有的苦涩和屈辱,纵使“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纵使被乡党所笑,他也要隐忍苟活。终于等到《史记》成书,他笑了,像天上的太阳,光芒照耀了千秋万代。他的隐忍,他的坚忍,终于被世人所知。他亦无悔,无愧。

坚忍,成功路上的领路人。她曾经是多少男人的梦中情人,她姣好的容颜、妩媚的身段,散发着女性的魅力。但是,她把这一切都默默的收起来,她要同丈夫一起献身于科学事业。日复一日的提炼,她白皙的脸庞不再光滑,曾经修长的手指也布满老茧。这就是她的选择,她一定要提炼出完整的镭!坚忍的性格使他获得了成功,她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辛没有白费,终于成为了万千女性的榜样,坚忍的居里夫人。是坚忍让她走向成功。

坚忍,成功路上的启明星。“要么精彩的活,要么赶紧死。我只有这两种选择。”这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刘伟的话。刘伟小时候因为意外失去了双臂,在所有人都要放弃的时候,坚忍的他却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之路。用脚写字,做饭,穿衣,甚至用他的双脚弹奏钢琴,并且已达到了八级水平,他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他就是个“正常人”!在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时候,他用坚忍证明了一切,刘伟就是坚忍的强者,坚忍是他的启明星,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人生路漫漫,一路泥泞,一路坎坷,拥有坚忍的性格就等于拥有了成功,拥有了财富。坚忍伴我前行!

【篇六:记忆里的那个人】

当清晨的曙光照亮东方,我乘着一叶扁舟缓缓驶去,我穿过历史的长河,将要打开那段尘封的历史。记忆的碎片漫天飞舞,最终拼凑成她的模样。

她就在那里,素手执笔,写尘世风景,写落花无语,写下诗情画意。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那时的李清照,正值芳华。一首《如梦令》使她在诗坛崭露头角。她的文采是极好的,但她是个女子。一位女子醉酒还在外游玩,这件事在当时除了李清照定无人会去做。溪亭日暮,乘舟误入藕花深处,说不出的意兴盎然。李清照在诗坛初展风采,虽引得无数赞扬,但也难免有人认为不过是区区女子罢了。

再后来,她遇上了可心之人。两人每日研究书籍字画以及金石之物。两人的收藏之物也是极多的。抚琴作画,煮酒写诗,他们的日子虽然简单,却也羡煞世人。

然而之后的事情急转直下。自己成为罪臣之女,不久后心爱之人的离世,更是雪上加霜。世事无常,自己又孤身一人,但李清照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仍是那么顽强,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是了,是了,这才是李清照!她独有一番自己的活法。犹记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明知一夜狂风暴雨,园中海棠定是遍地残红,却又心中不忍,只得轻声探问。为花而喜、为花而哀、为花而嗔、为花而醉,这便是李清照,最真实的、不受拘束的李清照。

我喜欢李清照的一切。无论是她的喜、怒、哀、惧,还是她的恣意潇洒,又或是她的多愁善感。我喜欢的,是一个真实的、不受拘束的、自由自在的李清照。

她就在那里,在那历史长流的岸边,在我的记忆的长河里,静静地伫立着,浅浅微笑,看着过往的行人们……

【篇七:我与司马迁的一天】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不好儒术……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深入竹简的黄字,在我已垂老惺忪的瞳里格外的清晰触目。发抖的双手揉紧了,劣势的竹片有些刺痛。“放肆!”我的情绪管理完全凌乱了,吼叫着。任凭额头上的珠帘无序的摇摆,碰撞着颤抖的噪声。

“陛,陛下息怒。”跪了一地的太监婢女伏着身子,那写杯杯盘盘敲击着。我果真如此昏庸暴戾?用最后一丝理智,我克制着自己没有将那打竹简杂碎。

“传罪人司马迁来,朕见他最后一面。”掷下沾上我手的汗渍的简,我重重的坐回九五至尊的宝座。

“宣——罪犯司马迁觐见。”一个小小的灰点,出现在大殿的尽头——那么的细微,仿佛尘埃之于白云;但又是那么坚定,烟雨风尘也无法吹散。它很慢很慢地在我视野中放大,渐渐的,变成了他——我简直无法相信那竟然是他。那么的佝偻蹒跚,他灰白的头发无比干枯,肆意地插在头上,仿佛可轻易拔走折断。额间沟壑纵横,灰棕的皮肤若树干的片。他双眼眯起,但缝隙中的眸却仍然清澈透亮。全身上下,唯有衣服干净整齐,这大概是那些子阉人为讨好我所为吧。哦,他现在也与那些人并无两样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在朝堂上为李陵争辩的臣子,我也已经是五年未见了。我的火气竟全然消了。

“罪臣司马迁,叩见陛下。”他沙哑的声音一字一顿,对于我,却是那么的生疏。数年未见了啊,在朝堂上争执的盛气年华也都不复存在了。“免礼。”他缓缓站起,微微弯着腰,凝眸注视着我,四目相对,他淡如秋水的目光和我方才的失态一比,我竟然是更加浮躁的那个。

“嗯……赐座吧。”

“谢主隆恩。”

“子长啊,你今日倒是颇有礼节,可不像当年在朝堂之上诤言之人啊。”我故意挖苦。“情随事迁,昔日是我过于忠心而言之过多。”他微微一笑,话中的讥讽让我气愤不已。“胡言乱语!你当日大不敬,如何变成我天子不识你忠贞之心了?况且,你这《史记》中对朕的言论当真荒谬!”茶水从桌上溅出,桌子抖了一下,我指着地上的折子,冲他吼道。

他站起。捡起零散一地的厚竹简,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气定神闲,每一个字都铿锵地锤入了我的心里,许久没有被震动的心肌,被击打的狼狈不堪。“放肆…放肆!”甩动着我宽大的袖口,我摔碎了桌上所有的玉器,各种奏折跌落,侍从们跪了一地,他却不为所动,径自念了下去——“太史公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读罢,他定视与我:“陛下以为何言不妥?罪臣愿斗胆解惑。”

“哼!朕如何不好儒术?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且看古今,从未有君王如此!”“陛下诚以儒道治国,但此不足以为“好儒”。陛下杀伐决断,罕仁厚,一念武断人之生死矣,何以好儒?”我一时语塞,不禁面上有些尴尬。“你们都给朕出去!”太监都如释重负般逃出了大殿,连回应的“是”都是飞快而即逝。我心头一颤,宫人竟是如此惧怕与我,我岂不……脸颊微热,我瞥了司马迁一眼,他依旧泰然自若,仿佛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着,一切变数了然于心。怦然对视,他丝毫不避,目光静而清,好似洞察出我内心深处的一抹彷徨与慌张。

“那么,子长你何以认为我中巫卜?”他淡定的眼神也逐渐让我趋于平静,仿佛已经不再绷着“王者的自尊”,我问道。“封禅祭祀本为大道之行,然陛下祭祀之繁多,想来也定是有些许对于修短终期的愿景吧,不再是诚心为祖宗祭拜了。”“哈哈,你还真有点本事。”心思被说破,我也忘记了皇帝的威严,释怀了许多,开始与他如熟人般交谈。也是奇怪,我们唯一的单独对话便是多年前为李陵的争辩,如今时过境迁,再悟言一室,竟也如老友一般,相谈甚欢。

鸡栖于树,日之夕矣。悠悠时光倏忽而过,日已渐黄昏。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进,低声询问是否穿膳。我心甚快,便令司马迁与我一同用膳。他却跪下谢辞:“罪臣不便与王上共膳。今日一谈,臣收获良多。今唯余一问,百思不得其解。”“但说无妨。”“陛下何以刑钩弋夫人?”太监立刻跪下,这可是如今朝堂上的禁言,无人敢提及。不过,我与他交谈了半生的是是非非,早已坦然,便道出了心中的打算:“子弱母壮,必乱天下。”他思忖片刻,躬身言:“此为明君之道,陛下圣明!”而后,他便跪恩,缓缓地退出殿外。又成了如蜉蝣般的小点。

这是我与他的最后一面。他卒于我古稀之际。我集了他所有的史记竹简,令百官抄录并颁布天下,规定将史记列为我朝珍贵典籍。史官看后极力谏我修改那些对于我的评价,我只拜拜手——无妨,且发布天下。朕之过失,且令后人评说。

我眼前出现了他的身影。

热门推荐
1我的三美妈妈
2一张白纸
3迈向成功
4情系小雪
5小草的自述
6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7你震撼到了我
8有趣的体育课
9画鼻子
10八年级的作文
11美在其中
12粉笔和板擦
13我们班的擂台赛
14这事,真带劲
15一次孝文化的洗礼
16生动的一课
17让座位
18小乌龟
19第一次坐飞机
20懂你
21我听到了生命的声音
22顶橘子游戏
23爱的光芒
24家乡的马戏团
25我和图书馆的故事
26我身边的好老师
27描写早市的作文
28暑假反省作文
29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30春天的风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