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物事的作文

【篇一:作文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篇一: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悠悠的碧落,渐渐高远了起来,见了鹅黄的柳色。若恰在这时候乘着一只慢船,踏在小船的舷上,总会觉着自身仿佛忘掉了一件很重要的物事。可不是么,夏日三伏的酷暑,确是被咱们忘掉了哪。

对长住在温州,见惯温州气候的人来讲,我自己最是不愿意在夏日的时候出门。那,夏日的毒日,烤得家中阳台上的一切物事都觉着烫手。原在春日里头大可放得了两三天的东西,不消多长时候可便要坏了,生起霉来。

到了秋冬的时候,最祈盼的是要幸运的能下几天小雪,雪对我来讲仍旧是很新奇的事物。但常常是要好些年来才偶尔得以见着雪的踪影。即使在那房檐儿上结了半米来长旋状的冰棱,或在雨天下了冰雹,也从未见过一场像样的雪。白白给冻僵了臂膀。也只有在北边儿那些常在冬天下雪的地儿,才有爱这样天气的人儿吧。

于刚入春的时节上了杭州,画舫样式的船离岸也有好些时候了。还可看见原来岸边一排苍翠的杂树,以灰黑的天幕作了背景。仿佛淡墨一般的湖水映射出有些惨淡的天光。船虽开得不快,但还总有些清凉的湖面上的风拂在我微热的面儿上。虽从未在夏日的时候来过这,单单凭我自己简单的臆测吧,但总要会较夏日里舒爽得多。

在秋冬的季节也是没有这样惬意,总要再添几件夹衣御御寒。上了岸若不慎被那林中的寒风吹了,怕是要染些小病。

托着腮赏着湖光又磨了些时候,耳边忽听到有人道:

“你看哪,前面那一道宽阔的口子,横着的可不是那白堤了吗,就在前头了。”我转过脸去,果瞧见前头一条隐约的浅浅的长堤。还瞥见不远处的一截儿塔尖。也只有在这样的天气才能瞧见,若在夏日,脑袋早被那烈日晒得眩晕,哪还能分神来细观。就这么一会儿,空中已飘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雨声遮盖了人声,反觉更静谧了。不必说春雨中独特的柔绵,单说那湖面上因雨丝渐渐蒸腾起来的一缕水烟吧。就同那添了晕染的画作,稍远些的物事便通通没了棱角,朦胧起来了。又想起在夏日的时候远处的景物被灼烧得扭曲起来,同这完全是两幅景色。

夹杂着淡淡的土腥气,还有雨的气息,感觉仿佛这春天的烟雨天本就于我万分亲近。无秋冬的刺骨与夏日的暑气,也只有在这独特的烟雨天气里,才寻得归属。

【篇二:总有属于我的季节】

雀归巢了。尽管寂寥的傍晚该是有些生凉,枯叶稀疏摇摆不停,那棵褪了色的老树枝头依旧麻雀成队——“绿叶泛黄,该入秋了。”我默念。

我一向喜欢秋的沉默,喜欢它的烂漫,喜欢它即使枯叶凋落也毫不改变丰收的悦色,喜欢一切独属于秋的气息。金秋,有喜有悲。等待了一季的硕果终于忍不住从树上落下,一筐一筐,一篮一篮,传递着种果人久违的喜悦。等到硕果不再坠落时,老树也开始一层一层慢慢地褪去,褪去了初秋的激越与绚烂,变得安详、平淡,也许,这是在默默地迎接着腊月的到来。

记起那次背包旅游,正逢秋声正浓,行走于小道上,拐角处与一棵巨大无比的红枫树邂逅。毅然地,我停了脚步,转身凝望它,这棵令我想多去痴看的枫树。秋季多是潇潇的风声,由绿而黄的枫叶开始潇潇飘落,一小片一小片堆积在街角处,街巷中更是多了扫落叶的老妇人。

秋季,不是春的草长莺飞,葱葱绿意;不是夏的蓝天白云,茫茫海色;也不是冬的白雪纷扬,刺刺寒风。秋就该是秋的模样,随着那飘坠的黄叶一起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这一切属于秋,属于秋的永恒的沉默、宁静。

曾听说:“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也终会消隐。直到有一天,树高干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返回大地,消融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于我,这该是生命中最绚烂的时光,年少疯狂,青春正盛,一段激越的篇章正在悄无声息地开始。就如那等候了一季的硕果,在最绚烂的生命里,落下枝头,探索着树下的生活究竟该是如何的精彩热烈。等那激越淡淡逝去,绚丽也不再停留时,又是另一篇章华丽地开始。若时空穿越,我已白发苍苍,是叶落归根的时节,过着属于自己的平淡的生活,是否后悔曾经没有那样轰轰烈烈地闯一番,闹一场。

走过一季春,一季夏,一季秋,一季冬,也许是为了不在消融于深沉棕土的那一天留下任何遗憾,我们期望,那个属于我们的美好的“季节”。

我想,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总有属于我的“季节”等待着我绚丽花开。

【篇三: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作文】

夏,踏歌而来。

天气已经很热很热,很蓝很蓝一望无际的天空,这是真正的天空。天空中没有云朵,只有一望无际的压抑的蓝色。阳光乐此不疲地在横街杂巷和高楼大厦边穿梭,蒸腾的热气颤抖着远处的地面。这便是我自小记忆中的夏。

忆昔夏,总会想到一个画面。在一片炽热而又烦躁的阳光中,蝉叫声忽远忽近地在树上炸裂开来,却给人带来一丝空灵感。我在白茫茫的日光中盲目地走着,仿佛走在时空的断层处,留恋而又马不停蹄地走向另一片白茫茫中去。每忆及此,脑海中便都是虚无,唯一有的,只有满目阳光。

夏,上承着充满希望生机勃发绿油油的春,下启着伤感离别怅然的秋。然而它自身却是属于阳光的。

是的,我固执地认为夏天是属于阳光的。

我当然在夏天拥有着众多的故事,但是,无论是在初夏快活不知愁又聒噪叽叽喳喳的回家路,还是夏末怅然若失的惆怅的最后一次拥抱,现在回忆起来,却总是阳光和那些仿佛加了小清新怀旧风格滤镜的暗黄面。那些阳光,虽然有的刺目有的热情,有的燥热有的柔和,还有的是那将落之日散发出的橘红色暖光,却总是默契而又不例外的与夏勾搭上了。

当然,阳光代表着热情,代表着快乐,也可以直接用来比做开朗的少年,然而我却愿意让阳光代表记忆与希望,也就是过去与未来,正如开头所述的我,从一片阳光走向另一片阳光,那么那中间的影子就是现在,也就是整个夏天。

然而,阳光让人躲避又让人留恋,正如整个夏天。在一整个漫长而又悠闲的假期中,我毅然地用一半时间来回忆一半时间来展望,于是,我便想哭嘴角又带着笑。然而夏天仍在继续,生活亦是,阳光依然溢满,所以我还是惆怅而又热情地拥抱现在,也拥抱整个夏天。

但是,也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夏天是属于阳光的,而阳光是属于我的。

【篇二:记得那一次出发】

是谁无事种芭蕉,朝也潇潇,晚也潇潇。

三年前的暑假,曾去海南游玩,掩着暮色,匆匆进入一家旅馆。

次日清晨,推门欲出时,看见小院中有芭蕉,许是旅店用来装饰那小院,不料这随意之举让我在这异地感到了盈盈的亲切——家常里却又带着桀骜。

这次出发让我看到了率真之景。

芭蕉带有空灵的感觉,我恍惚忆起书法史上的一个“以蕉代书”的人物,怀素。他在庙前种过不少芭蕉,每大醉之际,他就会在芭蕉上书字,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字如此自由洒脱。世上绿植众多,为何他偏偏在芭蕉上写字呢?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他的身份吧?他作为一个和尚,终究是亲近于更有禅意的物事吧。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丰子恺笔下,那淋漓如芭蕉者,却只作为了陪衬。

芭蕉如人,并不要求要多么耀眼,其实,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又有什么不好呢?

芭蕉并非全是紫陌深处的愁,它也可活得淋漓。我们并非全都是陪衬儿,我们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那一次出发,几株芭蕉似是出发的收获,也是那次出发的开始。

【篇三:路与行】

路漫漫,但行莫复问。

站在距地面二十多米的阳台上看残阳如血,夕阳西下,有一种莫名的沧桑。想着母亲晚饭前的唠叨,那些话语重重地压在了我的心上。

母亲一边做晚饭一边闲谈。她不住地感慨,曰月如梭,光阴易逝,时间太快。一眨眼,那些她看着出生看着长大的孩子都纷纷成家立业,离开父母长辈视野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去了;而她也又添白发,浑浑噩噩过了半辈子。尽管这里并非我真正意义上的故乡,但是这里仍唤作临川。虽离老家几十余里,口音略有改变,风俗稍有不同,但仍旧有一脉相承的脉脉风情。街头巷尾,常可上演路遇故知的戏码。母亲一遇故人,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家长里短,无一不谈。然后在谈话中知悉许多物事的变迁:有人呱呱坠地,有人悄悄辞世,;有人孤身离乡奋斗,有人荣归故里。母亲向我提及我有些小学同学的近况:许多人都离开学校进入社会。

他们选择了与我不同的路。而我仍在苦苦求学之中,期待破茧的那天,而他们已经开始社会中的漫漫征程。事实上,每个人选择的路都不尽相同。我家选择母亲携子女外出求学,父亲一人支撑家计,但也有许多外地同学只身来此只为圆梦。也许我们此时相聚于此,但也或许下一瞬间我们就会挥手别离。没有人知道到底如何才能使实现目标成为不虞之实。只能默默地走,按自己的方式前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母亲庸碌半生,这路走到哪了呢?父亲辛劳半世可曾想过放弃?姐姐朝九晚五,可也想要改变?我这条路倒底对还不对?

都未可知。

但是那又怎样?逝去的早冰冷冻结的回忆无可扭转,只有现在可以为我们所掌控。只有前行,不断面临选择,选择后又是不断前行。

太阳已经完全消失在我的视线。所有的一切都沉默在黑暗中。白昼结束黑夜降临,日日如此,不曾改变。天地有道,日行不更。

我转身走入屋内,想着明天又该是新的一天了。

纵使行至山穷水尽,也能坐看云卷云舒。也许山重水复之际,忽而柳暗花明。多年之后,我会身处何地?是否令同母亲那般感叹岁月的变迁呢?我会否在回望过去走过的或平顺戓坎坷的道路时追悔莫及?那时的我又会怎样看待今日所想?也许早已忘却,但我现在只想沿着这条路,无论路上多少惊涛骇浪,岁月中多少离别坎坷,踽踽独行。

路还长吧。

但为何必问,但行而已,勿忘来时路。

走下去吧。

热门推荐
1拔河比赛
2未来的乡村作文
3你最珍贵
4淡爱浓情
5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6《我在天堂遇见猫》读后感
7推荐一个好地方
8我的英语老师
9感谢有你
10故乡的饺子
11书香伴我成长
12童年的回忆
13我想竖起大拇指
14醒来
15匆匆半夏
16童年趣事
17充实的暑假
18星空下的遐想
19我眼中的语文
20脚尖上的自信
21奉献的议论文
22亲情日记三则
2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24梨园幽韵读后感
25冬天的记忆
26我家的传家宝
27我有一个心愿
28父母的爱真美
29大足石刻导游词
30父母的陪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