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灰扑扑的作文

【篇一: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清晨,淡淡的光洒进我的房间,我睁开朦胧的睡眼,赶紧起床,并麻利的洗漱完毕。洗漱完后我就拿着钱奔向菜市场。

路上,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到来时,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家披上一件大衣。淡淡的雾气笼罩了天和地。由于感冒了,所以我虽然穿的很厚,但是还是感觉冷嗖嗖的,于是我加快了脚步。

“咳”当我走到大路边时,被一阵滚滚而来的烟尘呛到了。我抱怨道:“谁呀?这大清早的。”这时,一位面黄色衰的老人跑了过来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一看他身上的工作服,心想:原来是清洁工,算了,不和他计较。就这样,我一句话也没说就快步走了,将他一个人撂在那里。

晚上,我与朋友分别后便独自回家。寒冷的晚风吹得我脸都麻木了,我搓了搓早已冻僵的手,继续向前走去。这时,我看见远方的那位老人正在默默地清理垃圾,不知为何,我心中有了一丝酸涩之感。当我走近时,老人突如其来的目光注视着我,我不禁心头一颤,我不知该怎样回应,也不知该说什么,只管向前走去。我与老人正要擦肩而过时,老人一把抓住我的手臂,我心中一惊,老人缓缓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双灰扑扑的手套给我冻僵的手戴上。随即他便迈着蹒跚的步履走开了。

回到家中,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将手套洗的雪白后,又用风干机吹干,最后将它放在阳台上。我看着这双手套,心中暖暖的,也有少许愧疚与酸涩。

第二天,又是一个清晨,我在同一地点遇到了老人。我将手套塞到老人的手中,对他微微一笑,便快步走开了。

清洁工,可能薪水微薄,可是它们却对城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清洁工,可能微不足道,可是他们却给了我们一个整洁的家;清洁工,可能你看不起他们,可是他们却维护着我们的利益。

老人,是你让我看见了世界的温暖;老人,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篇二:捡砖头】

家里的红豆杉苗长得很大了,爷爷说再不移植就要长不大了。正好后面的小院墙边有些空地,爷爷说,可以搭个小花坛,这样小树苗就有家了。

爷爷叫上爸爸,推着小三轮车,说要捡些砖头来搭这个小花坛。我嚷着也要去,爸爸不让,爷爷就把我抱上小车,说:“让茜茜一起去,爷爷更高兴!”于是,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来到一条很宽的路边,我看见路边新造了好多工厂。在一个大工厂门口,有许多的砖块,一位老爷爷坐在门口晒太阳,好像和我爷爷认识,他们还打了招呼。爸爸在一旁翻砖块,我看到这些砖头灰扑扑的,和平时看到的红色的砖头不大一样,就问爸爸:

“爸爸,这砖怎么是灰色的呀?”

“这砖是水泥做的,工厂新造出来的时候,用来砌外面的围墙的。”爸爸说。

“那么多厂子都是刚刚建造起来的?”

爸爸抬头看了后面的一排排厂房,告诉我,这些工厂,从前都是农田,现在搞建设,路造得这么宽,工厂才造得这么多。以后我们这里慢慢会有很多人来,会很热闹。听着爸爸的介绍,我仿佛能听到工厂开动机器的隆隆声了。

砖头很多,我们一会儿就捡了满满一车。我和爷爷、爸爸就高兴地回家建造我们的小花坛去了。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家的红豆杉将越长越高,就如我们家乡的建设,越建越美!

【篇三:火星上会有什么】

2019年,我收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明信片,上面写着邀请我和他一起去火星,还夹了一张星际地铁票,我十分地喜悦,马上带上宇航服、氧气瓶、水、GPS等出发了。

终于来到了火星航空号地铁,我朋友正在门口等我哩!我马上跑到了地铁上坐着,好发达的高科技啊!这地铁这么大,一下子就上了火星。我惊讶地问:“这地铁怎么这么快,我还没缓过来!”好朋友只是朝我眨了眨眼睛。

上了火星,这里风景真是美中加美,妙中加妙,这里有巨大的水手峡谷,星系中最大的奥林帕斯高高在上,地球最大的山都比不过它,在它面前比更微不足道,这真是天下奇观,火星表面还有一张张“人脸”印刻在上面。

我们在上面寻找火星人,因为太专注于找它,所以尘埃风暴来了都不知道,我发现后背有风,可是已经晚了,尘埃风暴已经朝我卷土而来,吓得我马上逃离,但因为发现太晚,我这一个“长跑第一”的人还是被卷到了风暴里,我朋友也卷了进去。

醒来的时候是在水手峡谷中了,我十分惊讶,成千上万的火星人包围着我们,它们长着人脸,但眼睛很大,身子红红的,可能是它们不爱洗澡,会是灰扑扑的,像“灰人”,它们虽然丑,但性格温和,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地说了起来,我听不懂他们的话啊!这时一个火星人走了过来说话,他说的话我都听的懂!我问它怎么做的,他却说太容易了。

正当我疑惑的时候,他请我们到他的家中,我和朋友把来火星的目的和方法说了,他很兴奋,我们滔滔不绝地对他讲地球上的一切。

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散步,我们和火星人拍照留念。这时我们收到了一条不祥的信息,太阳风暴刮断地球与火星之间的星际地铁了,我们十分担心。我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对火星人说了,他说有办法,因为他是有名的火星发明家。

过了一周,火星人就做好了飞船,我们念念不忘上了飞船,和火星人告别,我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火星真是一个奇妙的星球,下一次不管有多危险,我一定还要来火星,和火星人再次相聚。

【篇四:雪趣】

昨晚呼呼的北风吹了一夜,今早拉开窗帘一看,哇,好大的雪啊!

清早来到学校,往日充满琅琅书声的教室今天却有些躁动。同学们一边拿着书心不在焉地读,一边不时偷偷瞄向窗外,好希望快点下课啊。

“叮铃铃”下课铃不负众望地响起,老师的话声刚落,我们就一窝蜂地跑了出去。

雪还在不停地下着,像撕碎的羽毛一样从天空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操场已经全被白雪覆盖了,像一层厚厚的毯子。远处原本灰扑扑的房顶也都落满了雪,变成了童话里的冰雪小屋。校园里的大树也穿上了毛茸茸、软绵绵的白大衣,看起来漂亮极了!

我正看得入神,突然后脖颈一凉,原来是一团雪飞了进来,回头一看,朱宇翔拍着手边笑边冲我扮鬼脸。“别跑,看招!”我大喊一声,抓起一团雪捏成雪球扔过去,他扭头就跑,边跑边用雪球向我“还击”。在我们追逐的时候,其他小伙伴们也加入进来,大家分成两个阵营,有人负责进攻,有人负责防守,还有人专门捏雪球。大家你来我往,玩得好不热闹,操场上不时响起阵阵欢乐的笑声。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去,坐在座位上,我和小伙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一笑,那是我们在约定:等到下课了,再大战三百回合!

【篇五: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如墨染成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满月盈着圆润笑脸嵌于其中,我却只顾低头疾走,心中已被烦思扰乱。

妈妈的话尽缠耳不息:“你看人家某某,学习好,字也漂亮……”虽没有伤人的“你再看看你”,却也有不少数落意味。的确,每次考试我只落后于她,就连绘画——她的素描之鲜活精妙也好过我实如涂鸦的国画。她若同那轮圆月,光芒在夜空中最明亮璀璨;我只是漆黑深处一枚灰扑扑的星星而已。

常听人讲“每个人都是不同色的焰火”“你有你的精彩”,可我的光芒,又在何处?

“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有了锤打、炙烤与淬火才有了光芒,人不也一样吗?人与人在伊始皆为混沌的顽石,只不过有的经过更多磨砺与雕琢,才成为美玉与钻晶,才有了与石相异的独一无二的光芒。若无磨炼,又岂能成器,岂能有自己的光芒,我又有什么资格空叹?

磨炼固然艰苦,但我坚信磨砺后我将有自己的光芒。白日,我计划好每一寸时间,不遗余力做好每一分努力;夜晚,我挑灯夜战,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亦曾生疲乏放弃之心,但尘世如夜空,多少星辰,无论耀眼与否,皆在努力发出光芒,我又怎能落后一分一毫?

然而最难的仍是绘画。这一段时间,其他方面都有或多或少长进,惟国画似遇瓶颈,停滞不前。我苦思幂想,我反复尝试,产物却仍呆滞死板,无半点生气。究竟哪里出了错,掩了它的光芒?

我端详着书上范例与自己作品,反复对比,发现色彩差异极大。分明是正好调成与书上无二的色彩,刚下笔时也无差异,为何画完就“变”了?

随手在废纸上点染着,我一扫纸上,恍然醒悟。原来,国画颜料经水调和后难干燥,干后会褪色!那么,我本应调深一些呀。潜下心,稍稍调深色,再画一幅,果与书无二致,整幅画焕然生辉!画上的燕子翻飞啁啾,好像在说:“你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我舒心微笑,抬首,夜空中又多了一颗闪光的星星。

【篇六:沙河变迁】

2002年,成都市政府决定整治沙河了,这对生活在沙河边的爸爸妈妈来说,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沙河将变得更美丽,难过的是他们得搬离生活了20几年的沙河边了。搬家之前,他们留下了河边小路的记忆,虽然我还没有出生,却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样子的沙河。

昔日沙河两岸的房子可真算得上是“挨家挨户”了。估且不说色彩上的单调,仅就建筑的布局就让人感到压抑。每一家在修房子时都是寸土必争,惜地如金。走在当中小路向上一看,原来这里也叫“一线天”;地面占完了,就向高空发展。在半空中猛然“挑”出一间来,像一块巨石压在头顶,不看不觉得,一看吓一跳。房屋更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你高我一尺我就要高你一丈,在这一点农村人是一点也不肯让步的。

那时在八里桥水厂附近垂钓的人还真不少,只是爸爸妈妈很怀疑他们能有多大的收获。当初沙河算是成都水质较好的河了,可你看那河边沧桑的建筑,灰扑扑的墙、灰扑扑的路、灰扑扑的树、灰蒙蒙的天空,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气闷。

小朋友们没有玩具,大人们也不断警告:不准下河游泳。据爷爷外奶说:每年夏天“木综厂”在收上游的木材时,都会有不少的小孩子被淹死在那些粗大滚圆的浮木下面。听起来真是让人毛骨悚然,但也很惊讶那时运送木材的方法是那样的落后。有了这样的教训,孩子们也只能在百无聊赖中寻找一点属于自己的快乐。虽然是废墟,但也很有创造性,看他们笑容,真让人开心。这张照片爸爸一直引以为豪,觉得自己捕捉生活的能力超强。和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真是幸福多了。

现在啊,我长大了,经常回到沙河看爷爷和外婆。说起“张家老院子”,那是止不嘴。特别是夏天,总是要拉我到河边散步,乘凉。看到老邻居,就停下,让我喊这个叫那个的,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回忆、回忆。这是当年那条路,那是当年那棵树,谁又在这里摔了一跤,我又在树下喝茶之类……真是说不完啊。看到我一头雾水,妈妈建议让我重温一下老家。她找来当年的相片,先让我“学习学习”,然后就来个“重走长征路”。

还是那条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九才找到“河边小吃”的原址。沙河两岸完全变了样,就像国庆阅兵方队一样整整齐齐。树林、竹子、草地环抱着沙河,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看不见河水,但却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闻到河水的气息。

找老家原址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后来发现了河边的一棵老树,才确定是这里。原来她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岛。说也奇怪,那棵老树站在这里,我也不觉得它有多老了,焕发着新的生机。现在的家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房子住起来当然舒服多了。

这张照片是在桥上拍的,因为河两岸的树长得太茂盛了,我们只有在桥是才能拍到沙河的全貌。平静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树林,远处林立的高楼,自然与现代,真是一幅和谐的画面。

成都真不愧是人居环境最佳城市!我热爱我的家乡!

【篇七:那一天我与踏实相遇】

春天的早晨当真是令人神清气爽。清晨,我沿街骑着自行车,沐浴着金色的阳光,一面体味着清风的和煦,一面看着路前来来往往的行人。瞟了一眼自己投下的细长而苗条的身影。影子的主人精神抖擞,一个初中生,此刻她心中一股莫名的激动涌起:人生真应该好好珍惜。

然而愉快的心情并不能抵御腹中的饥饿,早餐还没吃,我只好放弃享受阳光的沐浴,向四周望了望。终于发现在不远处有个卖小馄饨的小吃摊。于是,我推着自行车向前走去。

摊面很整洁,摊前有一条长凳,面上磨得油光。其一端坐着一个人,灰扑扑的绿色军上衣,蓝布裤子,光脚穿着一双布鞋,破烂不堪,左脚五个脚趾都暴露出来。在看他的面孔,蓬头映衬着一张垢面,塌鼻梁,嘴巴外凸,目光呆滞,以上便是我对这个粗俗的人的直观,没文化的乡巴佬。这样的人多是农民,一生只靠卖粮食挣钱糊口,真是很失败。

我甚至为他叹了口气,边径直地走到长凳的另一端做了下去,尽可能地离他远点。我毕竟也是学生,受过教育,腰正身直地坐着。我沉默地用餐,耳边传来他稀里呼噜地吃完了的声音,付过账。我心中暗喜:总算要走了。这是他突然面向我说了句:"坐稳了。"我尚未理解,但下意识地双脚微微撑地,就在此时,他离凳而起,长凳重心一偏,晃了一晃,好在我早有准备,没有出丑,他已去得远了。

这短暂的经过像电影中的偶然片段,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然而我的脸上却像发烧,几乎无地自容。是他提醒了我,一个粗人提醒了我。想象一下,要是此刻远去的是我,我敢说绝对不会想起提醒他提防这长凳,因为我根本没有为他想过。我竟然是这样的人。怎么对得起"受过教育的人"这一称呼?我暗自惭愧。

春风依旧和煦,身影依旧修长,然而此刻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复。一件小事,告诉我一个淳朴的道理:安安稳稳地做人,实实在在地生活。

【篇八:荷花庄投影课】

到了湘湖荷花庄,我带上相机,下了车。

进入荷花庄景点,眼前一片沧桑,干枯的荷叶低着脑袋,杂乱地堆在一块儿,边缘上,几株漆黑瘦小的莲蓬靠着岸。一阵冬风吹过,金黄色的树叶飘落水中,为死气沉沉的湖面带来了一丝生机。回头看,草长得昌盛,几块大石头也屹立在冷风中,湖边的垂柳迎风摆动,为到来的小记者们送来了特别的祝福。

过了许久,老师来了,孩子们一窝蜂挤到老师面前,老师先教我们拍对角线,我找了一条曲折的长椅,目光透过长椅,又与远处的拱桥成一线,大片的枯莲在碧蓝天空地映衬下,似乎又有了生机,它们随风有节奏地摆动着,成了湘湖有名的一道风景线。

来拍照的小记者越来越多了,大家各取所长,不相上下。怎样才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呢?看着那片绿油油的草地,一粒希望的种子在我心底萌发了。

趴在泥与草中间,举着照相机,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摄影师了。高光、背景虚拟、放大,我一边量着一边调位置,左一点、右一点。好了,“咔嚓”一声,一张令我满意的照片出现了:绿油油的草地上衬托着几块青石板,远处有一片枫树和银杏树,中间处还有一张深色的长椅。看着照片,满满的成就感!

老师对我的照片表扬许久。抬头,是同学的敬佩和老师的认可;低头,是一双满是泥巴的鞋子和灰扑扑的裤子。

这个活动,不仅让我学习了摄影技术,还让我感受到摄影师的艰辛,一张优秀照片的背后,是辛勤地付出与努力地坚持。

【篇九:寻春】

早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新市政府附近的荒地上采摘艾蒿。

乘着新通的103路公交车,看到河边柳树吐出新芽,桃花打开花苞,初春已悄悄来临。我的心情如同春天般明媚。

到了目的地,先在新市政府的人民广场兜了一圈。这里有着天安门式的“金水河”,与三座“金水桥”。宽大的人民广场上宏伟气派,四周种了树木花草,春意盎然。小鸟在枝头歌唱,显得更加清脆,更加静寂。

摘艾蒿喽!艾蒿是一种野菜,在春天生长,生长速度快,可食用。它灰扑扑的,身上仿佛沾满了灰尘,看不出它有绿色。把它切碎,和上面粉,搓成小球,把球压成月饼般大小的粑粑,美味又营养的蒿子粑粑就做好了。在公路两旁的泥土中仔细寻找,真有刚从地下探出头来的艾蒿。不过这些太嫩了,不适合做蒿子粑粑,我们只好重新寻找。

在人工铺下的草坪中漫步,一块块小草还穿着秋天的外套,不愿脱下来,换上春装。但扒开枯草一瞧,绿油油的小草在里面向我们展示蓬勃的生命力。一块块小草,如同一个个充气垫,用脚踩,踩不破,松开脚又鼓起来。

最后,我们还是摘不到艾蒿。在眼前的美食又飞走了。但是,摘到了野生油菜。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呼吸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我仿佛听到,春天正迈着轻快的脚步,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篇十:有趣的中秋】

云朵围在月亮旁边,如白莲花一般。白天里像豆腐块被切了,晚上跟墨洒了般,一片片灰似的飘着。一会儿月明了,云不动了,也不知是风停了,还是地球停了,反正云是乖了,拎着把团扇围着月娘娘兀自扇着。

街角的那个孩子,高马尾扎着,手里抓着柳条儿,迎着月,比划来比划去。我不禁想,那时我读过的课本上,有没有“月上柳梢头”的景致?有没有“举杯邀明月”的豪迈?有没有“对影成三人”的闲趣?回首一瞧,哟,这是谁家的小子在“吟诗作画”呢?

转角,星光烂漫。嗯,兴许只是花园的灯吧。在大喷泉旁装上路灯可能太突兀了,所以长椅上的那对夫妻就显得黑黝黝了。男人抽着烟,烟头像即将消失的红灯,忽闪忽闪的;女人吃着月饼,塑料纸袋儿在黑暗中啪啦啪啦响。往新家方向的石板路上,两个工人在搬东西——他们也是黑黝黝的。有辆大卡车,停在咱家后院边上。他们这样走过来走过去,除了两个灰扑扑的皮带扣儿,我什么也看不见。我想起了太阳的两个性质:让世界变白,让人变黑。

咱家对面那栋楼的顶楼,有个老爷子在拉二胡。琴声悠悠,拉得不错。我走近了些,评委似的往路灯上一靠,仰起头,就瞧见了爷爷“一杠粗二杠细”的椅背。爷爷呀,我这路灯也不亚于您那古董呢!

我打了个趣儿,懒散地起身,继续过我无烟无饼无务无乐而有趣的中秋……

热门推荐
1站直了做人
2校园里的秋天
3你是我的眼
4读《沈约读书》有感
5静的魅力
6珍惜生命
7快乐的端午节
8与书相伴
9路在何方
10饱经风霜的老屋100字
11厨房交响曲
12我喜欢小学里的时光
13渴望指尖的温度
14发现生态建湖的美
15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16展开想象的翅膀
17游戏时光
18艰苦的另一面
19我家的小金鱼
20当冬季来临的时候作文
21家乡的小河
22读《秋叶》有感
23乡村生活
24四祭
25阅读,我的最爱
26我是女孩,所以我快乐
27彩虹总在风雨后
28文竹
29童年趣事
30小树林里面的偶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