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廉俭】
自古以来,古代人一直推崇廉俭,他们饮食非常普通,一般以六畜、六谷为食。清代的朱柏芦在《父子治家格言》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讲道,每日粥饭都是父母辛劳劳动得来的,有关丝缕都是花很长时间编织的。
《孔融让梨》中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孔融尊敬长辈外,他还知道如果拿了大的梨,会吃不完,所以他选择小的梨,这也是有关勤俭节约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些浪费的不良习惯。我们将吃不完的饭菜随手倒掉,用完水后没有及时关毕水笼头,放学后没有及时关灯……我们应该做到一日三餐,按需所取,不浪费粮食,尽量减少剩菜剩饭,洗完手后及时关毕水笼头,人不在时及时关灯,要节约用纸……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养成这些好习惯!
清代钱泳说唯俭可以养廉,唯俭可以惜福,传统文化我传承,我们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二:我给的“幸福”】
我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里快乐成长,有呵护我的爸爸妈妈,我想拥有的东西他们都尽量满足我,一样也不比周围的小朋友少,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法国一个有名的小说家雨果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么——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今年暑假里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幸福有了重新的认识。早在放假前就听爸爸老催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因为妈妈有一阵子经常头晕,可妈妈老是忙于工作、家务和敦促我学习,拖着没有去。放暑假了,因为我报了三个兴趣班,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妈妈每天比上班还忙,上午下午接送我上学,然后赶回家搞卫生,怕外面的吃食不安全,每天还要给我烧菜,我吃得比较挑剔,她还要换着花样给我做菜,只为了我能多吃点。就这么连续了一个月后,我的兴趣班也圆满结束了。一天晚上,妈妈突然没有征兆的感到天眩地转,并且不停剧烈呕吐,因为身体难受,她的眼泪都出来了。我从来没看到过妈妈这样虚弱过,担心地哭了。爸爸急得马上打电话给外婆他们,然后大家慌慌张张地把妈妈送去医院,家里只留下奶奶陪着我。我看着冷清清的家,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我一直身在福中却不知惜福,妈妈是为了我才操劳成这样的呀。想到自己每天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内疚极了。第二天听爸爸回来说,妈妈的病情医生诊断为不明原因的眩晕症,主要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庆幸的是挂了三天盐水,妈妈终于康复回家了。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拥有父母的爱虽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我们更要做幸福的给予者,让爸爸妈妈因为我们的存在感到幸福。我把高尔基的一段话送给所有和我一样的小孩,让我们一起互相勉励——“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
爸爸妈妈我要让你们永远幸福,是我给予你们的幸福。
【篇三: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聆听爸爸妈妈的碎碎念;幸福就是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施以援手;幸福就是我总能在黑暗中找到一点光……
我觉得幸福真的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掉那些小细节。有的人认为拥有家财万贯是幸福,于是他们一心致力于创造物质财富的时候,当他们心愿达成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老了……那么,他们错过了那么多的风景,又有何幸福可言。
现在,我就觉得自己无比幸福。因为父母身体好和生活过得如意,而且对我关怀有加。身边的朋友很真挚,并且和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虽然学习上给我带来了挺大的压力,但是我比很多人幸运,至少有的小孩想读书却不能够。因此,我格外珍惜现的一切。要知道,只有惜福之人才会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学会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篇四:珍惜拥有】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回忆过往,我还是个始龀之年的小女孩时,整天怀里仍抱着一只布娃娃,周末经常外出游玩,而如今却只能用几张泛黄的相片回忆。现在的我小学毕业了,转眼间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变成一位斗志高昂的小战士。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就教导我要学会知足、惜福、感恩。爸爸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有一天爸爸带我去看望一位生病的小朋友,我到了小朋友的家陪她一起玩乐。小朋友跟我说了一段令人揪心的话。“哇!大姐姐你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我好羡慕、也好想要有喔!”
当时的我听了眼泪潸潸地落了下来,这句话震撼了我,让我感到十分心酸,其实那位小朋友,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罹患癌症,多么令人畏惧的疾病,望着她那天真纯朴的眼神,更让我心痛不已,忍不住将她抱住,并且拍拍她的背说:“别担心,等你长大一点之后,会成为一位漂亮的女孩,到时候,就会和大姐姐一样,拥有美丽的秀发。”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好起来,但我只能鼓励着并且陪伴她,让她的童年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珍惜拥有,不论是有形的、无形的,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时光荏苒,使你更加知道如何珍惜。善用时间,亲情可贵,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珍惜你的拥有。
【篇五:一件伤心的事】
在这开学的两个月中,我开始了人生一个新阶段。虽说只有两个月,可是在那次综合实践中,我却有一种收获了一年感动的感觉。
还记得那是综合实践的最后一天,教练一如既往的集合说教。可这次有些不同,既不是下发任务,也不是总结,而是让我们和对面的同学两两搭档,互相抓手肘,膝盖顶着,形成一个桥墩样。
怎么奇奇怪怪的?难不成……
这时,教练出声了:“两个人搭好后,和相邻两个搭档连接,撑住上面爬过的同学。这,就是一条成长之路。”什么?听到要玩这样的游戏,大家都惊住了。
这……可能完成么?
在我们犹豫的时候,教练们已经把我们分好小组排好队,差不多准备开始了。
“预备,开始!”
下达口令后,我和搭档迅速搭好桥,只见第一个同学由一个壮一点的同学辅助上了桥,爬过了第一个“桥墩”后,那两个同学迅速跑到后面,继续搭建。快爬到我们这边来了!只觉得手上忽的一阵重量,我们坚持撑着。第一个同学顺利过关!
有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后,同学们干劲就上来了,“渡”过了一个个小巧的同学。这时,我们班的另一个组的同学跑过来说:“我们1班一起来!”
人多力量大,在我们班同学之间互相的信任和团结之下,半个班的同学都过了。可我们的手渐渐开始发麻,红肿起来。汗水流成河,甚至是衣服和脸都不小心被踩脏了。可同学们依然互相鼓励着,坚持着,没有一个人放弃。尽管有的同学会爬着爬着不慎摔倒,可没一个人掉到地上;尽管有的同学会比较重,可没一个人会责怪或嫌弃他们,他们依然安然地走过这条路。当我在上面时,看着同学们那一张张友善的脸,和那一声声鼓励,不禁落泪,感觉自己如果能给他们减轻负担,该多好……
我们的成长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当你安然泰若走过时,是多少人守护着你,帮助着你呀!这次活动让我成长许多,我们一定要感恩惜福,珍惜你的朋友,家人和帮助过你的人。
【篇六:爱节俭的奶奶】
“宣宣”,吃饭不许剩饭粒。”宣宣“,能喝多少水接多少,不能剩。”宣宣“,带到学校的水果吃剩了要拿回来,不要丢掉。……从我懂事时起,就是伴着奶奶的这一声声“说教”长大的。唉,我真是不懂,家里又不穷,奶奶过日子为何要这么仔细呢?
看到奶奶穿的总是那么朴素,花钱总是精打细算,我心里想:奶奶就是小气、抠门。尽管奶奶常说:“咱们的好日子不都是这么节俭出来的吗?你们生在了好年代,要惜福啊!”其实奶奶这么说我还是不能理解的。还是爷爷给我讲了奶奶小时候的经历我才真正懂了。
奶奶小时候生活在穷苦的旧社会,每天吃不饱穿不暖。奶奶十二岁那年,由于饥饿几乎死掉。就在她奄奄一息的时刻,邻居给了一碗米粥,奶奶算是勉强活了过来。所以奶奶直到现在都保持了节俭的好习惯,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心疼奶奶的过去,她小时候的生活和我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节俭,不该只是奶奶那代人该做到的,我也要像奶奶一样做个爱节俭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