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林则徐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上午好,我叫许乐妍,是你们的许导游。很高兴能带领大家游玩林则徐纪念馆,希望我们能度过愉快的一天。
各位游客们,林则徐纪念馆建筑于1905年,建筑面积是一万五千平方米,林则徐纪念馆可是国家2a级景区。人们建筑林则徐纪念馆,也是因为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是林则徐让中国没有了那么多的有害毒品。
各位游客们快看前面,那就是御碑亭。御碑亭建于1905年,每座石碑的下面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哪些图案呢?有麒麟,狮子都栩栩如生。游客们请抬头看一看,五彩的凤凰翩翩起舞,中间还有一朵美丽的鲜花绽放开。御碑亭建于1905年(清光绪31年)为正方形重檐歇山顶,内立三座碑亭,成品字型排列,隐喻林则徐一生品重柱石,刚正不阿。正中是清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慰问其家属的“圣旨”;在左边是“御赐碑文”为林公树碑立传;右边是“御赐祭文”,为祭祀文体。
各位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荷戈亭,这儿以前是林则徐读书的地方。游客们低头看一看,清澈的池塘里有鱼儿游来游去,是在向大家问好呢!这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是花的天堂,小草的家。
下面你们边欣赏风景,边听我讲一个“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吧!
当时人们吸鸦片的行为随处可见,鸦片损坏了人们的健康,所以外国人称中国人“东亚病夫”。1939年6月3日,林则徐当众将237625斤鸦片烧毁,一共烧了23天,这就是“虎门销烟”的故事。
下面请游客们自由观览。请不要乱扔垃圾,破坏历史文物,做一个文明游客。
【篇二:逢简之行】
一场飘洒的雨后,清新的空气带着阳光的味道。天空湛蓝,纤云不染。春风轻轻拂过脸庞,让人感到无比舒畅。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杏坛逢简水乡游玩。
进入逢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清澈见底,仿若一块无暇的玉石,小河里鱼儿畅游,给平静的小河增添了一丝生机。小河上停着几艘精致古朴的小船,船的两侧还挂着红红的灯笼,大概寓意生活红红火火吧!
经过小河,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梁氏祖祠附近的对岸民房一角——光绪皇帝御赐的台湾贡品金桂树。这棵树的枝干细细的,叶子是墨绿色的,叶子的两侧还有着细小的锯齿呢!风儿一吹,叶子就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听极了!听这里的导游说这棵金桂树已有几百年历史了,我不禁感叹这棵金桂树生命力的顽强。
看过了光绪皇帝御赐的台湾贡品金桂树后,我们继续向前走。沿途中我们还看到不少老人,有的在树荫下乘凉、下棋,有的在河边洗衣服,还有的在家门口搬张小板凳聊家常。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巨济桥。听导游说巨济桥始建于宋宝庆年间,在民国十八年重建,是一座三孔花岗岩石桥。这座桥的工艺很精美,桥上还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呢!这座桥上更有二十八个石狮子,在桥的两侧。石狮子雕工十分细腻、逼真,当真是惟妙惟肖啊!
经过巨济桥后,我们来到了逢简香火最好、规模最大的寺庙——觉妙净院。当然逢简的庙也特别多,但现如今规模最大、人流最旺盛的还是觉妙净院。觉妙净院据说还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尼姑庵呢!每逢佛教重要节庆都会在觉妙净院举行大型斋宴活动。
看过觉妙净院后,我们来到了明远桥。明远桥始建于宋朝宝庆年间,既是顺德最早的三孔石拱桥,也是顺德现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我国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桥之一。桥面是斜坡形的,应该是以利马车通行。明远桥的风格是明代风格,桥栏的石板上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桥两边的柱子雕有石狮子,虽已有些残旧,但却给这座桥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看着沿途的风景继续向前走,我们来到了逢简最大的祠堂,也是顺德五大祠堂之一,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刘氏大宗祠。刘氏大宗祠的占地面积和气势都是村内其他祠堂所无法比的,大宗祠的正门两侧分别有“阁道”和“台门”两个侧门。传说,逢简刘氏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同宗,还是汉高祖的后裔呢!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此行中的最后一座桥——金鳌桥。古朴的石拱桥,如翡翠一般通透无暇的绿水和桥下小巧精致的船儿构成一副优美的画卷,真让人沉醉其中。据说这座桥还是当年康熙御赐给当时皇子的老师刘云汉的,刘云汉因仰慕紫禁城的金鳌玉蝀桥,故此给桥取名为“金鳌”。
再次抚摸逢简的粉墙黛瓦,感受逢简的古朴典雅和历史带给它的沧桑。这次逢简之行即将结束,纵然我心中充满了不舍,因为我早已被逢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韵所深深吸引住了。
【篇三:岳麓书院——千年学府】
车子行驶在人杰地灵的长沙。我向窗外望去,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又下雨了,我最讨厌下雨的时候参观景点了”我小声嘟囔着。正说着,车子来到了岳麓书院。
下了车,我感觉雨后的空气是如此清新。踏进书院,脚步不觉地放慢了。这里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绿色环抱着她,有山也有水。是的,正是因为她位于岳麓山下,群山拥抱,才造就了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再加上有点小雨,岳麓书院显得更朦胧、梦幻、幽美。哦,好美呀!
岳麓书院创建与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这座千年学府,历经沧桑却依然不失本色,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和大量的碑匾文物,真是世间罕见呀!我跟着导游,漫步在这里。导游介绍说,这里造就了很多千古名人,如左宗棠、曾国藩。在这里,我发现有许多的匾和碑,其中大多是御赐的,包括门额就是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还有清代康熙皇帝御匾“学达性天”和乾隆皇帝御赐真迹“道南正脉”。也正因为统治者对这里的高度重视和最高评价,才成就了岳麓书院传播中国理学的崇高地位。我专心地听着,心中不禁升起一丝诗意。
我漫步来到了爱晚亭。这里是岳麓书院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曾经是毛主席青年时代讨论革命的地方。我坐在亭子里,心里吟诵着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仿佛感受到了伟人的灵魂,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是一个个元气淋漓的精灵,都有了生命。文化不仅可以熏陶人,在这里,在这千年学府里,文化竟赋予了花草树木生命。
我多想在这里读书、生活。在这做一个浪漫的侠客,让知识洗净身上的红尘,让我远离人世的喧嚣,让灵魂升华。
走出书院的大门,我突然发现了门前有一对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呀,岳麓书院走出的人才太多、太多了,也正因为这样的气氛,成就和培养了这里的弟子。我想: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就算不是人材,至少他的心是干净的,被洗礼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