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梁实秋的作文

【篇一:雅舍谈吃读书笔记】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雅舍谈吃》,是多么新颖的书名啊!我读过有关天文历法的书,也读过中外名著,都从未读过有关写”吃”这个话题的书。于是,带着满满的激动,我开始捧书阅读。

书还是崭新的,纸页雪白。一走进梁实秋的散文中,我便被”吃”文化所吸引了。”民以食为天”,不错的,梁实秋先生却把这种理念体现了出来。这也是文学大师梁实秋唯一的美食散文集,从生活中对平平淡淡的”吃”谈起,谈出一种新的境界,令人深感那滋味的美好。在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中,字里行间更是一种对故土浓浓的思念之情。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沉浸在梁实秋的文笔下,更让我看见美食,看见感情,看见生命。全书浅显而隽永,并没有很多华丽的文笔,但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种各地美食。

不禁的,我也回想起儿时所吃过的美食。从书中更回忆起那令我难忘的各地美食。似又铺开在我面前,令我唇齿留香。书中虽大多只是普通的老北京美味,却更是进入了高雅脱俗的境界。

睡前读上一小段《雅舍谈吃》,回忆的那美食的色、味、香入睡,心中不禁暖暖的,甜甜的。远去的喊喝声,十里飘香的美味,早已幻化成丝丝清风,悄然入梦。张爱玲曾说过,”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我觉得这也是《雅舍谈吃》的字里行间的妙中之最。作者对似水年华的追溯,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正是这本书的动人之处。

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那食之味。

【篇二:站稳脚跟】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但丝瓜依然结出了丝瓜,肉豆依然结出了肉豆,其实人这一生也就像丝瓜和肉豆一样,会遇到无数的纠缠,但我们是否能像丝瓜和肉豆一样修成正果呢。《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百万雄狮,曹操狼狈逃忙,孙刘应该大摆筵席,可是周瑜嫉妒诸葛亮,处处陷害诸葛亮,但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垂死遗言。

人这一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谁都知道生容易,活不容易,烦恼并着纠缠,挫败连着艰难,但我们只要站稳了脚跟,坚守自我和尊严,努力的向上生长,当修得正果时,一切纠缠,就不那么重要了。

梁实秋以前却被鲁迅先生骂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虽然有这些纠缠,但梁实秋坚守自我和尊严,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胡适也被鲁迅骂为“焦大”,但对于鲁迅杀向胡适的言论和文章,胡适一贯都是采取不理,不驳。不仅如此,胡适在鲁迅逝世后,反而为他辩护,阻止别人骂鲁迅。胡适现在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我们要学习梁实秋和胡适那样,虽然人生会有诸多不顺,诸多纠缠,当我们站稳自己的脚跟,努力的向上生长,修成正果时,那些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兰亭序》里写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生活让我们痛苦,亦或让我们快乐,然不管怎样,走过的这一路总会与诸事万物纠缠不清,或随波逐流,闭上眼患得患失;或看破虚妄,睁开眼云淡风轻。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愤然离开官场,虽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景。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世”。王维也没有抛弃软弱的宋王朝,周敦颐依然保持“出淤泥而不染,戳清涟而不妖”,他们都没有抛弃他们的王朝,没有寻找自己的“桃花源”,但我想他们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

生活是什么?一首歌,一场梦,亦或是一盘棋,一壶茶。不管怎样,生活不可能是桃花源。太多的牵绊,太多的纠缠,这才是生活的真。我们要做的不是过分的去划分清楚这些所谓的纠缠。管它什么是丝瓜藤,又管它什么是肉豆须,它若纠缠就让它纠缠,站稳脚跟,努力生长,瓜熟蒂落,顺其自然。

热门推荐
1父亲的背影
2写字比赛
3我不再能回到那一刻
4假如我是微风
5母爱很伟大
6我们都是一块砖
7一面墙的记忆
8母爱泛滥
9勇气
10《小雨点》诗歌
11漫画老师
12神奇的探险之旅
13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14再见
15我能做到的事
16乡下的美景
17我喜欢的花
18门其实开着
19风筝与线
20秋之情韵
21美好乡村真美好
22秃的老香樟
23我的家乡
24抬起头
25我的未来不是梦
26羽翅梦
27欢乐的采摘节
28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口语交际
29我的爸爸
30吹鸡毛比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