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贤才的作文

【篇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说到诗经,立马就会想到《蒹葭》《关雎》,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话却在我心里蔓延开来。

初读这句话时脑海中就闪现出一幅画面,一位身形萧条的女子登上城楼眺望远方,她唱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她就这样孤孤单单的等候着他衣服纯青的士子。

《诗经》传达的就是这样直接的的喜悦或者忧伤,而不是被朱熹注的乌七八糟。朱熹这个人我是十分不喜欢的,随意曲解诗意。再后来《诗经》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曹操的《短歌行》里成了对贤才的思慕。那个孤单的女人在忧虑,曹操也在忧虑,他高唱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是男人的领土,那样的乱世阳光灼烈,所以曹操才会毫不掩饰地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字不变,意境却不同。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忧虑的是人生的短暂。记得席慕蓉写过一些很漂亮的句子:前世我是你手下的一朵莲,前世我是你佛前的一盏灯,前世我是一树唐朝的花,前世我是一座宋朝的楼。但是如果他们愿意,都可以获得更久远的存在,而曹操已经非常明晰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他是绝对积极的人,他就像赤壁大火一样风风火火,所以他没有一直强调“沉吟至今”,而是用一种含蓄的方法表达出来,先前的境界也变的广袤起来,感慨归感慨,他绝对不会伤春悲秋的活着。

说着说着已离题甚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那名女子对他衣服纯青的士子的思念也是曹操对贤才的思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以温柔旖旎也可以气势磅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以低低吟诵也可以高声歌唱。

当前世埋下的一坛酒被挖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歌声又被重唱。

【篇二:寻楚记】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楚霸王项羽败了,能否有卷土重来的时候呢?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刘邦小人也,此人不除必为天下忧。臣言:“霸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您要三思啊!君子云:大行不顾细灌,大礼不辞小让。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于是霸王三思而行,后上船而去。霸王曰:“汝何往?”臣言:“吾正上课矣,听师言霸王有难,急于星火,遂急于见周公,正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臣岂能无视之。”

过乌江,至其家。霸王冼心革面从新做人,终于感动平民,加之又有吾相助,霸王赢得民心。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刘邦称王以来,自视清高,好美姬,内施独裁专政,使得国内人心惶惶,贤才皆叛之。正如吾所言:“与小人共度,仅能与其夺天下,却不能与其共富贵。”贤才周游四处得知霸王未死且在其乡重振旗鼓并倍得人心,便纷纷前来投奔。霸王听吾言一一接纳,善待之。正所谓养兵千日,用于一时,况其非常之人。

三年后,时机成熟。此时不入中原更待何时。于是霸王率军百万,直入中原。平民纷纷迎之,当是时,吾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军内人心惶惶,刘邦急招众臣商议对策。因贤才皆去之,其奈何也?天时、地利、人和,霸王应有尽有,不费吹灰之力,便克刘邦。众百姓合家欢庆。

霸王与吾正在庆功宴上,霸王曰:“吾无汝无以至今日,兄弟吾敬你一杯!”吾言:“夺江山难,持江山更难矣!要得民心,安民心啊!望吾王务必听臣微志。”

正当我陶醉醉于美酒佳人之中时,一切都不见了,唉!往往美好时光就如白驹过隙,而这也只是南轲一梦罢了。

【篇三:书带我超越心灵弯道】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题记

巴金说: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淋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雏鹰为自己鼓劲,所以拥有一对坚强的翅膀;种子为自己鼓劲,所以拥有枝繁叶茂……我呢?在书中才能寻觅到成功的动力。

书带我走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八十多年前,一位伟人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看鹰击长空,看鱼翔浅底,感慨万类霜天竞自由,发出震撼千古的呼唤: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90后的我们,时代赋予“少年强则国强”的重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漫漫征途不会一帆风顺,风雨兼程必然是我要面对的。即使我是沧海一粟,是浩瀚海洋中的一叶扁舟,但我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书带我品味“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大气。面对人生短促,曹操发出“人生几何”的感叹,不是因流年易逝消沉而劝人及时行乐,而是高呼执著于有限生命的警钟。他迫切需要辅佐自己打天下的人才,“唯才是举”,月明星稀之夜,“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之时,不禁一吐求贤若渴之情。贤才不能到自己身边,他“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贤才像南飞的乌鹊,择木而栖,绕树三匝没选定归宿,由衷发出呼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帝总有一扇窗户是为我们而打开的。

书带我领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辛弃疾给了陶渊明最高评价:“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他蔑视权贵,淡泊名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曾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一心追求田园生活,让我懂得追求真善美和生活的真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学习生涯是一次漫长而又短暂的雄行,收拾行囊,带上必备精神物质,让书伴我超越心灵弯道,积攒拥抱成功的本钱。

【篇四:善言善行方为贤才】

贤,多才也。贤者担大任,克艰险。“贤”之一字,在中国代表着德才兼备,代表着世人极高的赞誉。古往今来,称得上“贤”的人无一不在《史书》上留下灿烂的一笔,这是对其身份的肯定,品性的认可。

新的时代,少了贤者,多了人才,无论是贤是才,唯有善言善行者,方能胜任。

善言,有想法便要说出来,自己的目标、理想,对于某件事情的独特看法,都能一鸣惊人。若想做到做到善言,那便需要精明的头脑,缜密的思维,极强的逻辑以及大胆的创新。

古人有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善言是必须要有的,不敢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人,别人哪懂得他的心思?就如同“酒香也怕巷子深”一般,孤芳自赏,默默无闻的人谁愿接受呢?

若为贤才,必得善言,善行亦如此。

对于心中,脑海中的许多新奇,亦可说是荒谬的想法,也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神农氏亦不是尝遍百草后被尊为“百草贤者”?诺贝尔的一生都付诸于实践,一生悲剧,一生艰苦,却留得生前身后名。梵高的画技异于常人,生前备受排挤,而其画作在后世亦不是被哄抢的稀世珍品?

善行者,敢想敢做,有着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然而今日,善言者被批“天马行空”,善行者被批“异想天开”,如此,被人人称道的善行贤者又能有几人?于是新时代的贤者唯善行不足矣,亦须善言,善言善行方为新时代的人才。

人才要经得住磨砺,要有惊人的大脑,敏捷的思维,大胆的理念,愤然不顾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如此条件缺一不可。只行不言者往往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多年之后,仅有一些模糊的印象罢了。只言不行者,空想而已,或许兴盛一时,但又有几人能够名垂青史?

唯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善言善行,方为今日之贤才,新世界的贤才!须善言,须善行,若想成就贤才,努力是我们唯一的道路。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国庆趣事作文
3假如我是一池湖水
4当我面对苦难的时候
5难忘的生日
6过生日
7味道
8这就是我
9照片里的故事
10低如尘埃心怀云彩
11顽皮的小猫
12每天多进步一点点
13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14花开几朵,天各一方
15别样的木棉
16天长蕴美
17我的生日礼物
18人生所承载的永远是幸福的重量
19一觉醒来,我变成了校长
20难忘的一节课
21我与诗情
22雨天
23我真想有一对翅膀
24挑战自我
25初一军训日记
26我熟悉的一个人写人作文
27学会放弃议论文
28无言
29真不容易
30外公,我想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