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荷韵的作文

【篇一:荷韵】

七月的风吹来了夏天,吹来了炎热,吹来了雨水,也吹来了那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上洋拥有万亩荷塘,夏姑娘一来,她们便争先恐后地绽开花裙。远远望去,就像在绿色的海洋嵌着几点粉红,形容这样的场面,“壮观”两字也显示不了她的分量。可是,她带给你的不是震撼,而是心灵的解放,好比从阴暗狭小的屋子来到开阔明亮的大草原,又如心中的巨石被缓缓拨开,顿时亮堂,惬意舒服。

循着阵阵花香,人们总会来到这些荷花面前。这时,你才会感受到荷花多彩的美。花瓣那粉红的颜色,总会给人留下温暖的感受。满池荷花,绝无两枝完全相同,每一枝都有属于自己的风韵。瞧!这一朵风姿绰约,傲立于朝霞之下,花朵怒放,毫不遮掩地展露着自己的花容月貌。那一朵却不像她一样,十分害羞,花朵矮小,但又不失一种娇怜的美。早晨的露水还在叶面上打滚,显得十分可爱,再加上时有时无的雾气,会把你带入另一种境界。荷花紧紧相依,却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每朵荷花都能得到同等的阳光,这或许就是她们的智慧吧。在荷花池底,还养有小鱼等动物,他们在荷花里穿梭,就好像在与荷花嬉戏,这也增加了不少动感与生命的活力。

古人喜花,也爱荷花,赞美荷花的诗不计其数,荷花被冠以“花中君子”的美誉。而在现代,对荷花的赞美也络绎不绝。叶圣陶老爷爷曾在《荷花》一文中说,自己幻想着是一枝荷花,竟忘了时间。每个人见到荷花都被其打动,无论是从美丽的外表上还是从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上。或许这就是荷花的魅力所在吧!

真正荷花的韵美,是要靠自己体会的。如果想,请君到上洋欣赏一番。

【篇二:荷芳年华芬】

蓦然回首,荷韵悠悠,那抹尘嚣皆飘走!——题记

三水荷花世界,因有幸参加中山市2013年中学生文学社夏令营而得以参观。以前不过是从公园一角、电视画面或从书本上关于荷的诗句对荷有过初浅的认识,待真正通过几个时辰的悉心观察、徜徉其静谧又喧腾的生命世界中,才知荷的宇宙是十分令人神往和敬慕的。

花房秘密知高远

伴随着闷热的躁风,我们来到了荷花世界。门前,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金色荷花雕塑,荷花和碧叶都雕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金色雕塑的下方四周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盛开的荷花,凑上身去,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使人感到十分惬意!

进入荷花世界,真是“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说这里是荷花池,似乎不太准确,整个由一片片的水塘连接而成,放眼望去,满眼碧绿,荷花星罗棋布,迎着清风,她们就像是一个个独居阁楼在眺望风景的白衣女子。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杨万里眼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目睹了王昌龄所描绘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空气中也流淌着荷花的香气,那真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啊!在观荷亭的周围还有着极具江南风韵的建筑,蓝白相间的房梁,倾斜浓黛的瓦砾,给人身临江南之感。站得高,看得远。我们缓缓地走上楼梯,望着那一览无垠的美景,微风拂面,杨柳依依,自是爽快之极!

我和老师被岸边停靠的小船吸引,于是便与老师一道泛舟这荷的天地。我们坐在小船上,发现这荷花茎比我们在回廊时看到的要高得多,此时的我们早已覆盖在了这绿波之下。凑近身子,我们似乎能听到荷叶、荷花的悠悠气息,静谧与清幽让我们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此时,我忽然听到有嗡嗡嗡的声音,循着声音寻去,才发现一只蜜蜂飞入了一朵盛放的荷花里,只见花房慢慢舒展,迎合着蜜蜂似在舞蹈又似吟诗,真是别有一番情致。不一会儿,蜜蜂采到花粉匆匆而去。谁知就在蜜蜂刚刚飞走,不知从哪儿又溜来了一只可恶的苍蝇。此时,我心里一阵难受,难不成如此美丽娇媚的荷花会被那苍蝇给暴殄,我恨不得立马伸手捏死那苍蝇。但我又在想,即使我捏死了那只苍蝇,但还有第二只、第三只呀,哎呀!就在我叹息之时,奇迹发生了,还未待苍蝇飞近那荷花的花房,那朵盛放的荷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竟缓缓合上了花瓣,且越合越紧,最后竟成了一只仿佛咧嘴嘲笑苍蝇的花骨朵儿,而苍蝇只得气急败坏地飞向别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终于明白了《爱莲说》中对荷的描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花房一舒一合的秘密告诉我荷是志存高远的呀!

我心里非常愉悦,我想我也一定会像荷花一样明辨是非、洁身自好而志向高远。

荷花剧场馨人心

赏完满眼荷景,我们来到荷花剧场,等待着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

突然,场上弥漫着一阵烟雾,许多身着异装的人走了出来,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是在模仿荷花、荷叶而做的造型,十分靓丽有趣。随后就是那几个小女孩在一起表演杂技的片段了!瞧!先是一个人纵身一跃跳到另一个人的肩上,下面的人托出上面的人的腿在舞台上自由行走,上面的小女孩还可以依旧平稳地转动呼啦圈,而下面的小女孩则用自己的脚来转动呼啦圈,还有一个女孩,则是可以一个人同时转起数十个呼啦圈。实在是太震撼人了!呼啦圈此时在我眼中仿佛有着魔力一般,好像怎么样都掉不下来。表演完毕后,场下观众席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魔术表演,热情四放的歌舞表演等。最后的压轴节目是仿照神话传说编排的舞蹈,其中汇聚了十八罗汉、千手观音、八仙过海、观音莲花打坐等等内容,还有飞天特技的融入,高雅、圣洁地体现了以荷(和)为贵的文化理念和人文关怀。

我想,荷花剧场里的演艺人员,定是从荷花的身上得到了某种真谛,才能编排出如此精妙的节目献给我们,让我们在感受欢乐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吧。

藕莲岁月吟流年

时间在悄悄流逝,我们都想在这里留下点什么,可我们唯一能留下的也许就是记忆和成长吧!

我们走得有些乏了,于是就在附近找了个地方休息。我们的身后有一大片的荷花,这里的荷花开得不算茂盛,但给人一种值得期盼的感觉。旁边还有几个工人在采藕,喔,我知道我应该是期盼那粉嫩爽口的莲藕汤吧。随着旁边游人的惊呼和拍照,我在工人的脸上搜寻到了收获的喜悦。“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没错,人世间的人和事其实就是一部“藕莲岁月”史,也许在我的记忆里和以后的岁月里,“藕”和“莲”就是我应该顶礼膜的荷之精髓吧!

许是人间岁月纷呈也孤独,红尘杂事不管多少,独木桥前、十字路口和阳关道上,荷韵悠悠涤荡心地,定会尘嚣勿扰,我的年华芳且芬,愿你我一道追寻那朵独特的荷花吧!

【篇三:清与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诗人孟浩然对菊花的喜爱。《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爱情。但,令我更加欣赏的是“夏日,在清澈的池畔,伴随着一股股飘来的清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莲花”。

具有朴素真挚情感,清新自然,淳朴清纯的语言韵味的季羡林先生在《清塘荷韵》中记叙了荷花从“生存的力量中获得感悟”。

你看,从莲子入水的那一天起,作者心境与它的生命息息相关。从此每天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眼。第一年,第二年,虽引劲翘首般地祈盼,但水面上毫无“生”的动静。即使在完全灰心无望的时刻,作者仍情有独钟地对它寄托着期待,切盼奇迹出现。在第三年虽在投莲子的地方长出几片圆圆的绿叶,但细弱单薄,作者在怜惜之余仍希望不减。直到第四年,一夜之间,冒出几十支迅速扩散蔓延,遮掩半个池塘。此时狂喜过望的作者又每天至少几次徘徊在池塘边,兴致勃勃地数那荷花的朵数,晚上一家又坐在池塘边伴着清香纳凉,作者更把它视为家珍,誉为“季荷”。

开始,我并不明白,季先生这期盼之情十分自然地转化为“种荷”的举动,但在一次偶然的公园里,我亲自和荷花来了一次“邂逅”,当时的心情无不是名副其实的心跳。池中的水溪很不清澈,波流却在微微荡漾,掀起一层层绿漪。水面上的荷花有的已经含苞待放,有的刚刚咧开了嘴,但每一朵都是那么透亮、洁白、如同精雕细琢出的白玉石,没有任何死角,使我不敢近距离去观赏它,晶莹剔透的露珠躺在翠绿的荷叶上,又是一番风韵,在这一刹那,世界仿佛静止了,一切都显得格外美好。

此时,脑中浮现出一个疑问,古人云:“荷乃花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之。”为什么不直接说它是“清”,而说“不染”呢?我想:“染”有好坏之分,一是颜色更加明艳,二是遭到一种玷污,毁坏了原本的姿态。在这里“染”字是一个褒义词,荷花不是被一些景象或事物而渲染,这就是它,真实的它:“洁身自好,不认命与现定,追求自己的生命与将来”。

荷花这种精神是现在大部分人缺少和丢失的,他的这种情操陶冶喆我们,教诲着我们:不是变清,而是不染。

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翘盼在我们眼前。

【篇四:绿水青山的童年】

一座绿油油的大山,四周徘着几条小溪,山中杂着一排简朴的民房,是我昔日的家。

那时我才2岁,它是什么村庄我并不科长,但我只知道那是我的出生地。这个村庄,由破烂不堪的瓦片随意交叉而组成,好似孩子乱添乱画的涂鸦,随性、自然,在十几间民房中,第六间是我外婆家,虽然很古朴,但又充满一种温馨的感觉。门前的挂绳上挂着几件衣服和两床被单,领里左右的阿姨也十分热情,这个村庄是热闹的。

村里有厂房、洗衣间、理发店、服装店,花式、复古风,门侧有一条清流的小溪,是外婆的时常带着我玩的好去处。

“唰唰声”的上方架有一座古木桥,它是一座童话风的桥,客人的眼球常被它吸引,溪的两旁是一丛丛香气扑鼻的野花,一派生机,雨珠的掉落使它染上了荷韵般的粉色,格外鲜丽。

晚饭后,一阵寒风刮来,外婆依然带我出去,水面被寒风一吹皱起了眉头,好似外婆的笑纹。外婆手牵着我,祖孙俩像朋友似的,一说一笑地走向远方,消失在模糊的夜色里……

我渐渐长大,长婆也渐渐老去,可她从来都不像老人,却是个“活嘣乱跳”的“”。每当妈妈不允许我买别的东西玩时,外婆总会站出帮我说话,连爸爸也没办法制住她的立场。待我成长,她说,她会把我带到这座山的最高顶,带我看看外面是怎么样的。有一天,我真的和外婆来到了很高顶。

我们向下望着村庄和小溪,绿蓝相间,恰似一幅画,在夕阳下,大山渐渐变红……

可当到了一天晚上……

我搬家了,搬到了一个叫金乡的地方。

尽管环境再好,也抵不住我对大山小河的怀念。

再次回到大山,外婆已年近七旬,白发苍苍,小桥被拆了,河流也枯了,只剩下座空空如也的大山,外婆和一些奶奶们都留在这儿,不过,一切都变了。

记忆中的热闹随时间而散,人也渐渐离开……这童年,一生也忘不了。

【篇五:一路成长,一路书香】

时光似飞鸟掠去,我们沿着记忆的纹路搜寻过去的痕迹,却恍然发现,成长沿着生命的轨迹逐渐清晰……

书架上陈列着排排高低不平的书,抽一本执在手中,那种厚重的感觉又把我带回曾经的静谧岁月。

儿时,爱糖果,爱幻想,也爱童话。总爱捧着一本花花绿绿的《格林童话》幻想着白马王子的到来,穿上公主裙就可以幻想着可以成为公主,还拥有这巫婆赐给我的魔法。那时的天空是晶蓝的,日子是透明的。曾天真的认为,世界没有忧伤,只有甜甜的。童话书引领我在书的世界徜徉,为我开启文学之门。

稍微大了一些时,我又偶然与《一百条裙子》《鲁滨逊漂流记》等相逢。执此一吟,忽然间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美,叫做文字。我学习鲁滨逊的乐观坚强,为青铜葵花的故事潸然泪下,为贾梅的初中生活而感叹,不觉间,我已来到要告别的童年的路口。当年幼嫩的蚕儿在书籍的熏陶下,已经破茧成蝶。书,陪我从儿童走向少年,使我退却幼稚,慢慢走向成熟。

如今,生活到处充满着书的影子,枕头边的《简爱》,书桌上的《清塘荷韵》,还有那本夹满了书签的《烟花绽出的急景流年》……有时,我会借着午后的阳光,在阳台上坐一下午。在《你是瑟景,我为流年》中,我学到了淡泊,即使流年匆匆,我们也要从容安静;在《目送》中,我品到了母子间不曾说的却温存的亲情;在《随遇而安》中我明白生命时任何一个时候都可能是转折点,生活不会总那样死板,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成长途中,时而心中会有浮躁,我也会突然地捧起书,去用心理解那些以文字煮雨,心似兰草般的文人才子,透过黑白文字倾听世界,那时,我的心便会像平静的湖面,唯有着一丝波纹,是文字在拨撩着我的心弦……

书,是枕边的梦,是梦中的真,在不觉间,将我带至下一个路口,去面对未知的坎坷,也在我跌倒时,撑起心中的希望。

人的一生都在岁月长河中奔走,书也是一样。当你透过岁月的沧桑,看到以前的自己,你会讶异,那份幼稚去哪了?但当你翻开早已泛黄的扉页,你会发现曾经的痕迹早已隐匿在沉甸甸的书中,伴随着书页泛黄,褶皱……

在书中吸取,在书中长大。曾经,如今,书页中排列的文字,都是我成长的见证,它们会是我永恒的人生伴侣,伴我沿着成长的路线,坚定走向未来……

热门推荐
1幸福
2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3扳手腕大赛
4夏夜真美
5雪中的梅花
6晚归
7跃然纸上的父爱
8吹鸡毛比赛
9校园是我家
10二十年后回故乡
11小小设计师作文三年级
12平凡也美丽
13我的观察
14成长路上无捷径
15旅游不仅仅是享乐
16春天·把握青春
17生活的魅力
18给闺蜜的一封信
19那些年,规则伴我成长
20我当上了天气消息发布员
21就这样坚定地长大
22第一次表演唱歌
23踩水洼
24愿望
25爷爷的爱
26蓝精灵
27我的理想
28第一次踢足球
29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30新学期打算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