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撑阳伞的作文

【篇一:塘栖古镇】

中秋节,难得一家能出去旅行。天气不错,虽说太阳正晴,可俨然是如冬季暖阳铺盖在身上的感觉,那慵懒的惬意,真好,正适合出游的心境——远离城市的喧嚣,踏入一片心灵的净土,享受一回六根清净的境界。

“到了,到了!”我大喊着!是呀,见惯了高楼林立,谁人见得那白墙黑瓦,心头不怦然一跳呢?亦是对历史的敬仰吧!

塘栖游——广济桥

在未去塘栖之前,就久闻大名了。广济桥俗称长桥,伫立于京杭大运河之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从桥下拾级而上,感觉像是在爬山,走到桥顶,可以看到古镇的全貌。据说桥建于唐宝历至林得年间。

驻足于广济桥之上,我久久地陶醉着,“这就是历史呀!这就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文明啊!”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广济桥的沧海桑田,看到了当年江南之富庶、繁盛,亦看到了那和着桨声的船夫!这是我们的骄傲呀!

塘栖游——“下雨淋不着”

从三条半弄出来,沿着市新街继续往南走,穿过八字桥,就到了市南街。街上的房子挑出一片黑瓦,形成走廊,这就是所谓的“廊檐头”。旧时塘栖的廊檐基本上遍布了全镇除水北外的所有街道,其最大特色是夏天不用戴草帽、撑阳伞,下雨不用穿套鞋、撑雨伞。更绝的是,连不少桥上都盖有顶棚。怪不得丰子恺曾在《塘栖》里写道:“塘栖镇上落雨,淋勿着”。如今的塘栖,仅在市南街可依稀看到点滴昔日塘栖廊檐的影子了。

塘栖游——塘栖小吃

来到塘栖古镇,足能饱饱自己的口福,在塘栖,几乎每隔几家就是一个卖当地特色小吃的店铺。

麦芽糖、臭豆腐、生煎包、细沙羊尾、蜂蜜青梅、各种糕点等等。提及糕点,塘栖的糕点可真能称上一绝!老刀、朱一堂、法根,这些糕点店在塘栖当地也是颇有名气的。绿豆糕,纯绿豆打造;橘红糕,让老爸老妈想起了儿时的味道;麻酥糖,芝麻香啊……

一圈优哉游哉地逛下来,嘴巴里含着麦芽糖,手里拿着生煎包,一个吃货在这里找到了幸福。

塘栖古镇,一个收获岁月硕果的江南之地!

【篇二:我爱《撑洋伞的女人》】

今天,我看见了一幅画,名字叫《撑洋伞的女人》,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幅画。

我第一首先看见的就是一名看似高大,身穿白裙,头发茶色,手持雨伞的美丽妇人。她的裙摆朝左飘动,头发也顺着柔柔的风向左飘动。这幅画里虽然没有画出风,却在眼前的画面,若隐若现地,透出一阵微风,佛过妇人的裙子和头发,佛过天空中的白云,匆匆离去。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却体会出了画面的准确度。

然后,再看妇人脚下的草地,有深绿、浅红,淡绿和褐色,这些颜色的枝叶混在一起,看着好像一片模糊,又好像每一根小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感受到了仙境般地感觉。

最后,看妇人头顶的天空。虽然只是天空,但也有不同的色彩:淡蓝、湖蓝、深蓝,边角上还有点点灰色,再在画上用画《日出·印象》的倒影手法来画白云,就可以组成一片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的天空。

这就是我爱《撑阳伞的女人》的画作所在。

【篇三:文具论功】

一天语文课上,屋外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可我的铅笔盒里有一场唇枪舌剑的论功一触即发。这是一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残忍战争,战争是这样发生的:

“我的功劳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因为只有我和主人联合,才能写出一个个的好字,而你们行吗?哈哈。”这真是:“撑阳伞戴太阳帽——多此一举啊!”黑笔指了指自己,大踏步走到主人面前骄傲地说!

“就你,你算得了什么,写错字还不是要我们修正带帮忙。”每次看到黑笔都是“屡看不爽”的修正带恶狠狠地说,“哎!你真是‘蚂蚁搬石磨——自不量力’,整天自吹自擂,无聊!”

铅笔不服气,从文具盒里跳了出来,一边拉着“橡皮将军”,一边大摇大摆地说:“我们铅笔不用你们修正带来改,我们自己就算写错字也可以用自己的联合军‘橡皮将军’来改掉,哪像你们啊!”铅笔说完便罢,和橡皮一起“军事学习去了”。

黑笔走到铅笔旁用笔尖向铅笔的头重重地点了一下,自豪地说:“铅笔呀,你们真是多管事,也不想想自己,只要我伸一伸‘手指头’,你就‘枝折花落’了,有什么可神气的呀?”

黑笔说完铅笔,又当起了老师,一本正经地教育起修正带:“你们太自私了,就不能大方一点吗!没有我,你还有存大的必要吗?”

修正带听了,红着脸说:“好,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么,也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了’。以后我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吧。”

就这样,战争结束了,世界也和平了。

热门推荐
1浮生若梦
2激发渴望,成就梦想
3读《绿野仙踪》有感
4用心灵感受美
5小黑鸡历险记
6选择决定命运
7五指争功
8我熟悉的一个人
9不屈的灵魂——观《血性山谷》有感
10谈宽容
11七年级英语作文
12优秀记事作文
13给妈妈的信
14我的妈妈
15点亮心灵的灯
16劳动节作文
17快乐的旅程
18我爱大海
19感恩母亲
20我之国学观
21记住这一天
22有这样一种声音
23晨练
24祖国的变迁
25爱,还要会爱
26走过“青春国道”
27沟通创造奇迹
28月儿照耀下的静夜
29探秘城南书院
30家乡的变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