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东土的作文

【篇一:《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出自吴承恩大师笔下,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的猪八戒,一心向佛的唐僧,老实人沙和尚和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之事。在他们师徒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孙悟空,而是唐僧。

唐僧是东土大唐人氏,也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自幼出家,一点元阳未泄。他既没有孙悟空他们那降妖除魔的本领,也没有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却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因为唐僧只想取经,无论有多少妖魔鬼怪,被抓了多少次,都不会放弃,因为在唐僧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个字!这种不屈不饶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唐僧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犯过许多错:驱赶过孙悟空;不止一次被妖怪给骗了;没有听孙悟空的话,救了妖怪变的人等等。不过事后,他总会真诚的对孙悟空等人说一声“对不起”。

吴承恩大师用《西游记》告诉我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

【篇二:改写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出自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你知道他为什么写这首诗吗?我来告诉你吧。

有一年,八十六岁的贺知章从外地回来了,他两鬓发白,步履蹒跚,但是家乡的口音没变,他看着似曾相识的土地,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

突然,他看见一群小孩在树底下快乐地嬉戏,他们也注意到贺知章在看他们。孩子们一看,不认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于是笑嘻嘻地蹦蹦跳跳地过来了,问道:“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啊?”

贺知章一愣,心想:原来这些孩子不认识我啊!接着贺知章怜爱地看着他们,说:“孩子们啊,我从东土大唐来,到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来到了这里。”

“哈哈哈……”孩子们笑了,“客人您真有趣!”

贺知章跟他们有说有笑的,因为忘不了这件事情,所以才把这首诗写了下来。

【篇三:《西游记》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怀着非常高兴的心情,读了我国著名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得到了许多的收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起护着东土大唐来的和尚——唐僧,到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他们一路上斩妖除魔,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这本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各有特点:唐僧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但是他人妖不分,经常错怪孙悟空;沙僧为人忠厚,可本事不是那么的大,他总会说:“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猪八戒好吃懒惰,但是打起妖怪来却是棒棒的,他的口头禅是:“好你个妖怪,吃俺老猪一耙”;最厉害的当然是孙悟空了,他本领高强,但是脾气暴躁,经常欺负猪八戒,叫他“呆子”,有时还会揪他的耳朵。但是他不怕困难,忠心耿耿地保护着唐僧去西天取经,打败了“白骨精”、“牛魔王”和“金角大王”等许多妖怪。他做事从不放弃,令我佩服。

读了《西游记》之后,我想到了自己: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会退缩,不敢迎难而上,因此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今后我要向孙悟空学习,遇到困难勇敢面对并战胜它,争取更大的进步。

同时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篇四:与唐僧对话】

佛教,这个发源于印度,扎根于中国的宗教已深入我们的心里。但其发展历程确实是曲折漫长的。

法显、玄奘这一个个名字,沟通起了中印文化。今天,让我们就玄奘法师,也就是唐僧来一次对话。

少入空门求佛法。玄奘年幼即入佛门,与佛门结缘。在寺中度过十余年后,凭着自己的悟性,聪慧竟将寺中所藏典籍一一研读。他也愈发感到经书的稀缺,以及心中那种对佛法的深深向往。

立志西行起程难。隋末唐初,天下政局初定,西北边塞突厥虎视眈眈。唐王朝被迫加紧了对边塞的管理。但就在这紧急的时刻,玄奘却立志西行,要去印度寻求经书。这一举动,遭到了官府的反对。通关文书不下,又如何谈得了起程呢?

大漠黄沙独自去。梦想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给人以无尽的动力。于是,在梦想的指引下。玄奘法师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踏上了西行之路。从长安到印度,在那个年度,我们很难想象其中的艰难。大漠黄沙,月映孤泉。他是否也曾后悔过,他是否也曾害怕过。

万里迢迢终已到。穿过戈壁,踏过草原,一个人跌跌撞撞竟也到达了印度。到达了梦想中的地方。当众僧向他询问来处时,他只淡然地说了四个字:“东土大唐。”僧众们纷纷惊呼:“这是佛祖指引他来的啊。”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一次次磨难中,在一次次生死较量里,佛祖并没有出现。他靠的只是心中对梦想的坚持罢了。

学成归国受众迎。在印度的三年时光,玄奘游览了印度大小寺庙,研读了众多佛典,学到了许多东土所不曾见到的高深佛理。他也成为了享誉印度的高僧,但他的心并不在这儿,他的梦想是将经书带回大唐,将自己所学到的一切而毫无保留地传播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于是乎,他犹如三年前一样,毅然踏上了“丝绸之路”。只不过三年前后的起点与目的地对调了一下罢了。而回国后,他也受到了唐太宗的热烈欢迎,这也是他不曾预料的。

英雄后世难定论。但到了吴承恩的笔下,《西游记》中玄奘法师成了一个不辨浊清的“老好人”,虽然主线仍然是西天取经,但神怪小说显然改变了唐僧的历史形象。使不明真相的读者误解了玄奘,使英雄后世难已定论。

梦想执着方为真。玄奘法师之所以能独自穿行大漠西北,将经书,佛法传播至祖国,编成流芳百世的《大唐西域记》,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靠执着,靠梦想完成的吗?唐僧有梦想,敢拼,敢闯这才名垂千古,才成就了佛学在我国的地位。

与唐僧对话,看古人的态度,学古人的作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迈向“光明未来”。

【篇五:《西游记》读后感】

今年的五一节期间,我读了一本名著叫《西游记》,由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一个来自东土大唐的唐僧和三位徒弟一同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书上还说了他们一共走了十万八千里的路程,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正是他们师徒惊人的意志力感动了我。

我觉得他们师徒中唐僧最有意志力,他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从来没有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而是一心向佛,最没意志二师兄猪八戒,动不动就向人抱怨着说路途太远……

唐僧四人的意志力非常值得我来学习,如果换作我是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话肯定心里早就打退堂鼓了。的确,我在生活中也缺乏意志力,前些阵子我是中午走路回家的,可是才走了两三天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于是要求妈妈来接我,可妈妈一点儿也不给我商量的余地,我只好自己苦走下去。如今我看了《西游记》这本书就更加觉得要有毅力了,每天中午要坚持走回家,再做一定的锻炼意志力的事情。

《西游记》这本书让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当然西游记中还有很多道理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我们要学会探索、要学会战胜困难、学会付出……

热门推荐
1我爱这个新家园
2未来的课桌
3美丽烟花
4西湖夜景
5素描人生态度
6梦游海岛之旅
7回家记
8宝贝别流泪
9不一样的三天
10底色
11我说三国
12我最喜欢的人
13观察蜗牛
14桂花树
15我领悟了生命的坚韧
16我是一只枯叶蝶
17《古文观止》读后感
18这天,我回家晚了
19未被领走的鞋
20爱的足迹
21等待
22整理书架
23走进
24第一次夏令营
25我们班的捣蛋鬼
26助人为乐的陈启瑞
27品王熙凤
28她,可真温暖
29一次紧张的发试卷
30未来的万能笔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