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向往的童年】
童年,是个美好又梦幻的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童年的回忆。它是我们心中的乐园、净土。甜蜜而浓醇,令人回味。
在我记事后的童年里,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从小“不输在起跑线上,”便给我报了许多的补习班。他们让我学围棋,说围棋可以让我学会安静、学会思考;他们给我报了珠心算,说对以后学数学有帮助;他们给我报了吉他课,说是培养我的音乐细胞;他们给我报了练字班,说写字如做人;他们给我报了……
每年的暑假,在爷爷奶奶的强烈要求下,在我的苦苦哀求下,爸妈才会百般不愿的“恩准”去乡下爷爷奶奶那里住几天。那是我最奢侈的时光。爱睡懒觉的我起的比太阳还早,跟着奶奶来到门前绿油油的菜地摘菜。“奶奶,这是什么?”“韭菜,”“这个呢?”“西蓝花,”“这个呢?”“大蒜。”这个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认真的问着,奶奶不厌其烦,笑呵呵的答着。爷爷走出来:“走哦,跟我一起到后面河里捉鱼虾去噢!”我一听,两眼放光,兴奋的跟着爷爷来到屋后面的小河边,小河不宽,只见爷爷走到河的两侧,拔出插入泥土里的铁管子,居然从河水里拉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网出来,而网子里已经满是鱼虾,我好奇的问爷爷这是这么回事,爷爷卖着关子说道:“你自己细心的看看水流的方向,再看看这网子有没有什么玄机?”我疑惑的按照爷爷的提示寻找着答案,呀,我恍然大悟。原来长方形的网子对着水流的那个面是有好多洞口的,当这些鱼虾顺着水流的方向流到网口时,网口顺着水流自然打开,而这些鱼虾便也自然的进了网的“嘴中”。“哈哈哈哈,爷爷,您这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
在乡下的日子,我可以尽情的调皮、尽情的玩耍、尽情的冒险。白天到玉米地里捉蛐蛐儿,下河摸虾,爬到树上掏鸟蛋,夜晚,追着萤火虫满田野的跑,跑累了,躺在地上数星星。
现如今,我已经从小学升到了初中,那些快乐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永无尽头的担子—作业、试卷、辅导班……我在试卷的海洋里随风飘荡,一浪接一浪的向我扑打着,我虽已晕头转向,但必须强打精神,理清思绪,提起那早已酸痛发软的手,握紧笔“战斗”下去,为的,只是明天不后悔自己的今天。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重拥一颗稚嫩的心,我向往拥有一个跟鲁迅先生童年一样的百草园,那样一个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乐园。那样一个无论视觉、听觉还有味觉都能得到满足的乐园。
【篇二:我是小导游】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苏”,今天我要带你去钓鱼旅行。
别人一般钓鱼都会准备好很多东西,例如:鱼竿,鱼线,一把网子,几根鱼钩,一个红水桶和一盒蚯蚓,而这里有群人钓鱼却别样不同,快来看下吧!
我们即将到达第一站“姜太公钓鱼”,大家熟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没有鱼饵的。今天的鱼饵有肉,还有蚯蚓。
一群孩子带来的渔具只有几根从爷爷菜地里拔来的竹竿,和从小卖部买了的一块钱一根的带鱼钩的鱼线,鱼饵是从家里碗橱里拿来的一大块煮熟了的瘦肉,哦对了,还带了一把铲子。这把铲子是要到河畔挖蚯蚓的。
但这河水流很急,鱼是不容易上钩的。更有淘气的小男孩把鱼钩的前一端靠在河树枝上,鱼钩尾端落在河边的石块上,鱼饵悬在水面上,小淘气自己惬意地坐在爸爸腿上说:“鱼儿鱼儿,想吃就自己跃出水面咬吧!”……“姜太公”,钓到鱼了吗?大家可以来体验一下姜太公钓鱼的感觉。
现在来到了“鲤鱼门”,池中央立个足足有二米高的花环,这一公顷的池子里有足足一万六千一百二十六条鲤鱼,稍后大家会看到鲤鱼“跳龙门”奇观。
快看鱼跃龙门了,只见一条条鲤鱼腾空而跃,穿过铁环,景观十分壮观。古时“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村里人甚是喜欢来此处垂钓,觉得此处是风水宝地。
“鲤城风光好,鱼儿池中游,门庭当它耀”池边一群小儿边唱着歌谣边在池边垂钓。这群小儿只有一根简陋的鱼竿,大家并不在意鱼有没有钓到,而是更享受这美景相伴,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
在这宁静、悠闲的乡村钓鱼景点很多,有仙女垻,墨池,孝子台……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喜欢钓鱼的快来吧!欢迎您预约我做您的向导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