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有感】
每个人心里都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一扇叫“我不行”。我们应该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地在风雨中微笑。
两弹元勋邓稼先爷爷在最先接到科研任务时,也曾自言自语过:“我能行吗?”但他立马又坚定地告诉自己:“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爷爷铿锵有力的话语掷地有声,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的真心赢取了两弹的成功研发,迎来了我们新中国光明璀璨的科技新时空。
我要像邓爷爷一样,勇敢地推开“我能行”的大门。
记得三年级时,我参与竞选,出乎意料地当上了班长。当时的我踌躇满志,一心想着要当个好班长,要以身作则,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我全身心投入,热忱乐观地对待每一天、每个人、每件事,努力让班级成为最棒的集体。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去做时,才发现原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四十五个同学,四十五朵花,我无法令大家一齐开放。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的失败,让我一下子跌入低谷,仿佛有一个无穷的黑洞在吞噬着我的内心,我有些灰心丧气。
当又一次组织班级活动遭到同学们的反对,大家伙众说风云,都把指责的矛头对向我时,我难过得真想撒手不干了。反正你们都不信任我,不支持我。就在我打算退缩放弃时,一个声音蓦地在心中响起,坚定而清晰——“我能行!”对,我能行!我可以的!竞选时,我高票当选,这就表明同学们信任我!这次,大家不支持我的决定,一定有原因,我得反思反思:是不是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到?或许这次活动大家觉得有更好的方式?静下心来,我冷静地做出了决定:先小组讨论,再由各组代表发言……果然,我找到了活动受阻的原因,大家一起合作讨论,还增强了我们的集体凝聚力。
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我明白了:失败了,要再来,再失败,再继续,直到成功为止,因为我自信我有这个能力。抱着铁一般的信念,我开始不断尝试新事物,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地勇敢面对挫折,直至自信地战胜困难,跨过坎坷。我坚信:只有自信,只有坚持,才有机会登上“泰山”,才有机会体验“一览众山小”的舒畅!
正如梁启超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我爱读《少年中国说》,我愿将“我能行”镌刻于心底。“我能行”,因为我是中国好少年!“我能行”,就能克服恐惧,战胜自卑,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能行”——这三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能给予我们无限的动力,激励我们前进,使我们鼓起勇气,坦然经历风雨。就如人生的第一次演讲,当你在无数次历经练习的失败,鼓起勇气走上演讲台,跨进成功的第一级台阶后,你便会淡定自若,这都是“我能行”、我愿意努力的力量!
相信“我能行”,相信它会助你寻找人生的真谛!
【篇二:《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读后感】
读过《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一书,我立即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书中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分为五个主题:“我能行”、“你真棒”、“一起做”、“我帮你”、“谢谢你”。每一个主题下又有许多励志、感人的小故事,这其中,我最难忘的是美国少年的故事和凯瑟琳的故事。
美国少年伊斯顿·拉查佩尔发明了脑电波控制的机械手臂。起初他只是认为机械手臂很酷,便想制作一个,但在一次科技展览会上,他认识了一位天生残疾的小女孩,于是下定决心要用发明造福残疾人。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第四代意念控制的机械手臂诞生了,他不仅没有将发明用用以盈利,而且尽量控制成本,将成果发布到网上,让任何残疾人都能下载并3D打印出来。
看完美国少年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某些黑心商人,不管他人的健康与生命,一心只想赚更多的钱。两者相比,美国少年的品质是多么可贵呀!将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无偿贡献给了广大残疾人士,是他们也能拥有一只自己的“手”。
距今10年前,有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女孩叫凯瑟琳,她在电视上看到了非洲人民被疟疾残害,便决定帮助他们购买放疟疾蚊帐。她一面自己努力攒钱一面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她还用幽默的语言劝动了比尔·盖茨给她资助,一同帮助非洲人民。短短几年,小女孩筹集了数十万美元购买蚊帐运往非洲,至今,她还在为着防治疟疾传播而努力着。
凯瑟琳用自身渺小的力量筹集了巨资帮助非洲人民,她用她的实践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看到这儿,我又想起了令人敬佩的邓小平爷爷。在“希望工程”开始后,邓小平爷爷率先垂范,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共计5000元。虽然5000元并不是一笔巨款,但这使山区儿童知道了:邓小平爷爷知道他们的,邓小平爷爷是关爱他们的!邓小平爷爷的关爱儿童,星系少年,使“希望工程”托起了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蓝天!
缓缓合上这本书,我还回味着书中的故事,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我在这本书中懂得了:我们虽然都很平凡,但只要有一颗不甘平凡、帮助他人的心,就一定能为世界创造价值,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篇三:《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读后感】
机会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老天爷是公平的,只有平时有付出,全身心的投入,在机会来临时紧紧的抓住,奋力一搏,成功才会出现。这是我看完《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二中马云的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马云出生在一副很平凡的家里,从小他个子很小,但是喜欢打架,还因打架受过处分。到了初中时,他爱上了英语,把它当作一门兴趣并全身心的去培养,后来他参加高考因数学成绩不佳而落榜。可他并没有放弃,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参加了第二次,三次,后来终于考上了大学。此时的马云蓄势待发,终于他对英语的热情,以及他对英语认真的学习态度,化为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奖章,一句句由衷的赞扬,丝毫不差的回馈到了他身上。可他并没有骄傲,以此满足,而是再次抓住了机会,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成为了一位亿万富翁。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回顾这个故事,这个成功的主人公—马云,他真的只是运气好,想到了这么一个点子,才创办了阿里巴巴,成为富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这么会经商的头脑,况且,即使有机会,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只会让机会白白溜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所不具备的—坚毅的恒心和经历千锤万击还从不击垮的意志力。说马云聪明吧,其实他也并不比常人智商高,一般的人高考两年就过,要么就放弃了,可马云不一样,面对失败,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毅然决定了重读,因为他知道,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只能做个山野村夫,回家种田。于是,他请最好的老师,天天学习到深夜,为了学费,他还去打过工,做过服务员,可不论做什么,他都做得认真踏实。所以,最后他取得了成功。
再结合我的生活实际来说说。如果我能像马云一样面对失败不放弃,继续坚持火拼的话,我想不论是我的知识水平,还是我的心境,都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虽然说起来在班上还算可以,可就是超越不了某些人,不论我怎么赶超,就是追不上他门,就好似我学习到了一个瓶颈,一直无法突破。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所在,那就是无法像马云一样,一次一次的被打倒,再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遇到一道难题,刚开始时的失败我能接受,我会再次仔细的检查,找出错因,重新来过,可如果再一次的错,那么我会变得焦躁,烦闷,开始放弃,甚至逃避,没有再一次挑战的耐心与勇气。如果我能像马云一样拥有恒心与不屈的意志,超越以往的自己,那么,超越那些人就不成问题了。
一个人,如果他平时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机会来临时又能把握,有分寸,那么,你就可以断言,成功离他不远了,又或许说—胜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