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卖栗人】
“买栗子喽,买栗子喽!买一斤送半斤!”卖栗人吆喝着。
卖栗人长着一对浓浓的厚眉毛,脸被冻得通红,神情看上去既严肃又紧张。见到有人朝他这边看,他便朝着那人吆喝着“买栗子吗?买一斤送半斤。”有的人用不耐烦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有人对他亲切地说:“不了,谢谢。”也有人问他说:“多少钱一斤?”
我们一行人走到了栗子摊,许多人都在他这里买栗子。他很高兴,热情地招待着我们。我也上前去,栗子的香味儿顿时充满了我的鼻腔。我禁不住诱惑,对他说:“我要一斤。”他忙着招待别人,一时没有顾上我。我有一些不耐烦,又对他说了一句:“我要一斤!”他好像听出了,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刚才太忙了,没有顾上你。”我发现他的眼神有些惊慌,他忙给我称了一斤,我看了一眼,发现他只给了我一斤。对他说:“这不是写着买一斤,送半斤吗?”他听了,好像有些失望又给我称了半斤。
当他把栗子递给我的时候,我惊奇地看见了他的手。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手被冻得很红,很粗糙,手指和手背都已经爆开了皮,里面泛着红红的血丝。我关心地问他:“你的手没事吧?”他对我说:“哎呀,一开始可痛了,到现在都已经没有知觉哩。”看着他的手,让我对一个人有这样的执着感到感动。“那你不擦护手霜吗?”“擦,不过现在都不敢擦了,一天用一支用的快得很哩。”
我付了钱,拿着栗子,我沉默的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一双手,更没有见过这样一个敬职敬业的人。
【篇二:端午·粽子·乡土情】
端午节快到了,为了迎接端午节的到来,上栗的家家户户门前都插上了菖蒲和荠艾叶,扎起了粽子。
上栗的粽子品种各式各样,有红豆粽、绿豆粽、肉粽、梅菜粽、板栗粽……上栗人包粽子用的材料主要有糯米、粽叶、粽绳、碱水和各种馅料。粽叶是一种形似竹叶但比竹叶大很多的叶子,上栗人管它叫苗叶。先前上栗人的粽子一般是不放什么馅的,这种粽子其实更加原汁原味。加馅大约是近十多年的事,可能是受外地粽子的影响吧。扎粽子的粽绳多用棕树叶,棕树叶只能撕开一头,这样才能把粽子扎成一串串的。
扎粽子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不,爷爷和奶奶正忙着扎粽子呢。首先,要把糯米用碱水浸泡半天左右,然后将瘦肉等馅料准备好,再把扎粽子的粽叶和粽绳准备好。扎粽子的准备工作就做得差不多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别的馅儿的粽子,例如:红枣、板栗、花生、梅菜、红豆等。爷爷和奶奶都是扎粽子的好手。拿起两片宽大的粽叶,一片头朝左,一片头朝右,叠在一起,在叶子稍偏左的地方将两头卷拢成一个喇叭形,舀一勺糯米倒入其中,把多出的粽叶往中间折拢、压实,就成了一个菱角形的粽子,最后用细棕绳扎紧,一只粽子就扎好了。扎好的粽子放入锅内要煮上半天才能熟。
在我们上栗,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每当端午节前夕或端午节时,人们总是很大方地把粽子送给左邻右舍,当然也会特意带上自己扎的粽子连同盐蛋、皮蛋、桃子和枇杷等果品去走亲戚。这样的情谊是多么的令人们感动,多么令人们着迷。这不正应了那句古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吗?
我的家乡上栗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浓浓人情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