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儿媳的作文

【篇一:游学记】

初冬时节,盼望已久的游学周终于来了。前一天晚上,朋友圈被那些因外出而兴奋不已的同学们刷屏。虽然我只选择了北京线,但兴奋劲丝毫不逊于他们。

五天游学参观的地方,有一站给我的印象最深——有九百九十九间房之称的“恭王府”,恭王府坐落在景色秀丽的后海旁,因为住过恭亲王而得名,但它最著名的主人却是清朝的“首富”---和绅。经历了清朝由盛到衰的恭王府,也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说法。

刚进门,一块雄伟的大石头上刻着三个醒目的红字——恭王府,大门两侧还有一对经历了风吹雨打的石狮子,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兴盛之事。走过正门,一栋红墙绿瓦的大堂跃入眼帘。按当时的规定,只有亲王才能用绿瓦,这算是严重越级了,犯了大罪。和绅仅算是个皇亲国戚,但其野心却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向左一转,就是和绅的起居室,从外面看上去寒寒酸酸的一栋小破房,但里面装饰却极其奢华,大花瓶,金丝楠木大柱。在和绅起居室的对面,是和绅儿媳的卧室,这位儿媳可不是一般的儿媳,而是乾隆皇帝的女儿,从外面看金碧辉煌的,里面的装饰和家具摆设却比和绅的差好几倍,可真是“房不可貌相”。

在四合小院里,有一块看起来很丑的石头,又皱又难看,上面布满了小孔,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却是价值连城的太湖石,试想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年代,从遥远的南方运送太湖石到北京城,得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堪比唐朝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真正的劳民伤财之事,富贵人家都未必有这么一块。但和绅家里的太湖石,不但多,多得都堆砌成一座假山,和绅——清朝的大硕鼠名不虚传呀。

穿过四合院,便是恭王府三绝一宝中的“一绝”——后罩楼。这楼有两层,贯穿了整个恭王府,一分为二,分为办公区和休闲区,后罩楼造型独特,每一间的窗户都与众不同,是为了区分财宝种类之用。楼里储藏着和绅许多年来所贪的金银财宝、字画古玩,琳琅满目,让人惊叹不已。俗话说:“花无千日红,人无百日好。”,乾隆皇帝驾崩后,失去庇护的和绅可谓好日子到头了,被抄家后,光白银就抄出五千万两,一大堆白花花的雪花银,让人头晕目眩,这个庞大的数字却是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总收入。

恭王府的后花园比故宫的后花园还豪华,有流杯亭,有山有水,这些都是故宫所没有的,景色之好堪称京城一绝。恭王府可真谓一座清朝的藏宝库啊。

两个小时如此短暂,很快就过去了,但收获满满,走在去下站的路上,眺望恭王府内越出红墙的垂柳,心中感慨万千。钱财乃身外之物,人死了也不能带走。恭王府如此豪华,费尽了和绅一生的心机和盘算,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只为钱活着,千方百计,遇到任何贪钱的机会都不放过,如今这些珍宝还熠熠生辉,可当年的主人呢?只落了个身败名裂。这次恭王府之旅,我对和绅和清朝历史有多了几分了解。

【篇二:石壕村·吏捉人——《石壕吏》改写】

黄昏的阳光虚弱无力地逗留在石壕村一户农家小院的一角。整个石壕村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寸草不生。据说,这里以前是相当繁华的,但自安史之乱爆发后,这里……“唉……!”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由于明天一早还得赶路,我只好投宿到一户农家。

这间农家小屋十分简陋,却很整洁,住着一位老翁、一位老妇人、他们的儿媳,以及刚出生不久的孙儿。他们每个人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干瘦而枯黄的脸上不见一丝笑容。

孩子兴许是饿了,大声啼哭起来。家里没有可以给孩子吃的东西了,老翁的儿媳只得给孩子喂了几口野菜汤。老妇人捂着嘴巴哭了,一边哭一边碎碎念:“作孽啊,孩子一出生,爹就没了,跟着我们受罪啊!”

“差爷,求您了,不要带走我儿子啊!他只有十来岁啊!呜呜呜……”一阵哭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正给我端茶的老妇人听到这阵声音,手哆嗦了一下,把茶水打翻了。老妇人皱紧了眉头,哆哆嗦嗦地对老翁说:“快……老头子,从……后门翻墙……走,快啊!”“嗯。”老翁应了一声,从后门翻墙出去了。

“开门,开门,快开门!大爷我还有事儿,快开门!”门外传来小吏们急促的敲门声。老妇人的嘴唇在发抖,她一边拭干地上的茶水,一边示意儿媳抱着孩子和我去厨房避一避。

“咳咳!”老妇人重重地咳嗽了一声,迈着蹒跚的步伐去开门。小吏们一进门就破口大骂:“你个老不死的,刚刚死哪儿去了?让爷等这么久!”为首的那个小吏瞪着一双鱼眼,凶神恶煞地望着老妇人。老妇人吓得腿都软了,头上不停地冒着虚汗,打了个哆嗦,说:“官爷,小人岂敢呀!小人年事已高,腿脚又不方便,才会耽搁了给官爷开门的时间啊!”说着还用手抹起了眼泪。

另一名小吏对为首的小吏说:“大哥,我看她说的不像是假,算了吧!还是办正事要紧!”为首的小吏“嗯”了一声。“喂,死老婆子,快把你家男人交出来!”那名小吏依旧是粗声恶气的。

“啊!呜呜呜……”老妇人忽然开始号啕大哭。并向小吏们诉苦:“官爷,您不知道啊!小人只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奉命去防守邺城了。一个儿子不久前捎信回来了,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都战死了。说不定哪天这个儿子也死了!活着的人,也只能活一天算一天,死了的人,也不必多说了!”

听了老妇人的一席话,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没想到,战争带给他们家的迫害竟是如此之大!我原以为,老妇人家只有一个儿子奔赴战场了,没想到……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心想:这下,小吏们该放过这家人了吧!

没想到,小吏们听了老妇人的话,并不为其所动,而是一把揪起老妇人的衣领,咬牙切齿地问:“难道你家再没别的人了么?”“没……没有了!”老妇人抽抽搭搭地回答。

也许是小吏们弄出的动静太大了,把孩子给吵醒了。孩子还那么小,知道些什么呢?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小吏听到了孩子的哭声,突然放开了老妇人的衣领,老妇人的头重重地撞在一根柱子上,嘴里还骂道:“你个老不死的!居然敢欺骗大爷我,我看你是活够了!”小吏十分生气,还扬手给了老妇人一巴掌。我从墙缝里看到这一切,气愤不已,双手紧握拳头,死死咬住嘴唇,可我救不了老妇人,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妇人用悲愤交加的眼神望着小吏们,一字一句地说:“官爷,小人没有骗你们!正在啼哭的,是小人刚出生不久的孙儿。因为有孙儿在,要吃奶,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改嫁!”“你儿媳妇呢?让她出来!快点!”小吏显然是等不及了。老妇人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她咬了咬牙,说:“官爷,我家当今是如此贫穷。可怜了我的儿媳,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她衣不蔽体,哪有脸出来见人啊!”我转过头来,看见老妇人的儿媳抱着孩子,早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哼,我可不管!总之,你们家今天一定要有一个人跟本大爷回去,否则吗,按违反军令论处!”为首的小吏傲慢地说,“快点啊!本大爷可没这么多功夫耗在你身上,待会儿,还有好几乎人家要跑呢!”

老妇人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才睁开,坚定地站起来,像是下了决心。她擦干了眼泪,走到那帮小吏们面前说:“官爷,小人去吧!小人虽已年老,无法上前线打仗,但小人还能够准备早饭、打打杂什么的。请官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但求放过我的儿媳、孙儿就好!”

“嗯……好吧!虽然你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不过还是有点小用处的。来人呐,把她带走,然后去下一家。”为首的小吏不屑道:“是。”其他的小吏一拥而上,将老妇人带走了。老妇人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一眼……

已是深夜了,“呜呜呜……”一阵哭声传人我的耳朵,此时,老翁也回来了,他说他看到了老妇人离去的身影。他知道,老妇人是牺牲了自己,换来了大家的命。

我呆呆地望着窗外,我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大唐帝国变成了这样?为什么战乱是如此可怕?为什么好人总是命不长久?为什么官场是如此黑暗?我也不知是坐了多久,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快,刚刚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一场可怕的梦。我一直胡乱地想着,彻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当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的时候,我就与老翁告辞了。“唉,不知老伴儿现在怎样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老翁长叹一声。

阳光把我的影子拉的越来越长,石壕村也离我越来越远,破烂的驿道上留下了我孤独的脚印……

【篇三:我是一条流浪狗】

我是一条流浪狗,天天在大街上向好心人讨要食物,每天都是一位好心的老爷爷给我吃的,所以以后每一天,只要那位老爷爷的脚步声被我听到了,我就立马奔到那位老爷爷跟前蹭他的腿。

慢慢地,那位老爷爷和我亲热起来了,之后我被那位老爷爷领回了家。老爷爷的儿子和儿媳都不大喜欢我,但是老爷爷坚决不让他们把我扔掉,所以他们也就只得忍着我。

从此以后,我和老爷爷每天都会去火车站。通过老爷爷和周围人的谈话,我才得知原来老爷爷的老伴患了老年痴呆症,前几个月在火车站走失了,老爷爷认为他的老伴还会从火车站里走出来,所以每天都一个人来这里,现在好了,好歹他有一个伴和他一块等了。

几个月过去了,老爷爷的老伴还是不见踪影。几年过去了,老爷爷竟也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次出门,被车给撞了,结果不幸身亡。

老爷爷不在了以后,他儿子和儿媳立马把我赶了出来,这样也好,没人再管我了,我可以日日夜夜都守在火车站等候着老爷爷的老伴了。有时,一些好心人也会给我一些吃的,我也饿不着了。

我一直在那里等着,直到我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我在想:人生总要有一个使命,我们要竭尽全力去完成它。

【篇四:《石壕吏》改写】

夜,是深沉的。苍茫大地上,只有寒风呼啸不止。

老妇人已经被差役们带走好一会儿了,家中静悄悄的,渐渐的,有女子的啜泣声响起,可随即便消失在了风中。“嘎吱”一声,那是衣柜的门开了,一位少妇怀抱着一个婴孩蹑手蹑脚地从衣柜中走出来。少妇两颊凹进,面色蜡黄,头发也稍显干枯,神情忧愁憔悴,明明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看上去却又三十四岁的光景。少妇身上没佩戴什么首饰,仅用一支木簪将头发挽着,没有穿裙裳,仅着的中衣上也摞满了补丁。

这位少妇是这个家的儿媳,才嫁进门不过一年有余而已。少妇抱着孩子蜷缩在炕上,穿堂风一吹,冷得瑟瑟发抖。家里面没有劳力去打柴,为数不多的柴禾还要用来烧饭,已经好几天没烧过炕了。原本这个家还算小康,起码穿衣吃饭是有保障的,可自从家里的三个壮丁被抓走后,日子便过得一天不胜一天了。少妇想起自己刚过门两个月丈夫便被抓走,怀孕是因为没有什么补品吃,天天晚上抽筋疼醒,现在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婆婆又被抓走了,公公也去向不明,一时间情难自抑,眼泪又纷纷落下。

天,渐渐亮了。太阳慢慢爬上天空,周围拢着一圈灰蒙蒙的云彩,冷人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一个衰老的身影在晓色中向小院奔来,少妇见到来人瞬时泪流而下,“爹,娘被他们抓去军营了,这可怎么办啊!”

“什么?”老头儿霎时如遭雷击般定在了原地,待他反应过来儿媳的话后,一时间老泪纵横,干裂的嘴唇嗫嚅着,可最终也只是一阵沉默。

杜甫步履沉重地走来向老翁告别,他是这场悲剧的目击者,可他无力改变任何事情,只能是多一分悲凉沧桑在他的眼眸里。

杜甫离开了。雾气朦胧中,他回眸望去,只见老翁佝偻着身子在家门口立着如同被霜打了一般。明明家就在身后,可老翁却给人无尽的孤独感,就像汪洋上的一叶扁舟,不知归宿。

老翁拖沓着步子回到房中,慢慢地爬到炕上躺下,他需要休息,他累了。

少妇端着一碗菜粥走了进来,带着豁口的粗碗里漂浮着一两片边缘泛黄的菜叶,碗底淀着几粒糙米她边走边叫老翁起来吃饭,可老翁好像很累,一点儿也叫不醒。少妇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缓慢地走向床边。床上躺着的老翁是那样平静,胸膛没有一丝的起伏。少妇手里的碗掉在了地上,几片菜叶可怜地伏在地上,地上湿了一片。

一阵仓促的脚步声传来,将少妇从彷徨中拉了回来,院门被粗鲁地一脚踹开,一队差役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两个差役上来不由分说便将少妇架着向外走去,一个为首的差役说:“你婆婆半路死掉了,现在你跟我们一起回营去。”“不!不!”少妇哭喊着。像是知道母亲即将被带走一样,躺在床上的婴儿此时也嚎啕大哭。

可再多的泪水也无法融化差役们那颗冷酷的心,少妇的哭喊声渐渐远去。房中只余婴孩的哭声在不断回荡。天上渐渐下起了雪,纷纷扬扬的。婴孩的哭声与风雪声夹杂在一起,渐渐的,只剩风雪声了。

室中,更无人。

热门推荐
1游金仓湖有感
2最美的姿态
3关于友谊的作文
4规则也是一种美
5品味生活
6秋天的叶
7世界因我而改变
8感受初三
9我的小伙伴小六
10家乡的柑橘
11读书感受
12迷人的乡村
13读红岩有感
14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15给人类的一封信
16描写枇杷的作文
17我“讨厌”书
18万能的鸡蛋壳
19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20秋天
21春天的校园
22《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
23打开友谊的一扇门
24感恩的心
25走过青春的明媚忧伤
26直面挫折
27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28脚下的路
29我常想起她
30文具盒里的争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