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寻为题的作文】
十年尘梦,云飞涛走。曾长亭折柳,古道扬尘;曾檐下闻雪,红袖添香;曾山河踏遍,江湖泛舟;现今在某个松菊犹存的三径之上,我苦苦寻觅,那婀娜的背影……
——题记
寒夜,烛火摇曳,檀香燃尽最后一缕孤烟,我无声的泪滴落在稿间,无数次烛火下恍惚如梦,再见浅笑的她,梦醒十分,笔间轻触,却在一瞬间破碎。猛然抬头,循月光而下,再遇初见的她……
她着那翠绿的旗袍,镶着闪闪的春雨,盘着杏花的盘扣,还有那挂着的一串沈园的老锦,腕上留着一抹月光,轻摇着扑流莺的小扇,能见那用巫山的云扎起的秀发,还有戴着的那易安的黄花,却望不见眉目如画,面若桃花……
眼前朦胧一片,如今我早已泣不成声。
因为……
我失去了你。
你去了哪里?
从八月的飞雪胡天找到草长莺飞的江南,从月满的高楼找到轻泛的小舟,从压酒的吴姬到放牛的牧童,从李凭的箜篌到渊明的菊花,从巍峨的五岳到天街小雨的小巷,从芳草萋萋的古城到幽静的竹林。你,去了哪里?
你躲起来了吗?
在那个明月松间照的地方了吗?你低头寻着莲子,低浅的吟笑,那绯红的面颊如出水芙蓉。我拉着你去看海上的明月,去看乌江的忍辱,去攀李白的云姥,看着你的笑,我想紧紧的抓住你,不想让你跑掉,却,是一场空。
你在哪里?
让我甚是苦苦去寻你。
无数次寒夜月下,伏案描摹,宣纸千秋,墨痕湿衣,绘得了轮廓,却绘不得她半分气息。
我喜欢你,喜欢你的风姿高雅,挥笔即诗。
你有汉魏之风骨,唐宋之婉转。你懂曹植,懂他的“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你懂那“隐逸诗人”懂他那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还有那风格清新,意境醇美;你懂“天上谪仙人”,懂他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清高气骨;你懂那“诗圣”的积杯入世的精神,懂他那把个人遭际与民众疾苦相联系的豁达情怀;你懂那达到“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的苏东坡,懂他的气象阔大,豪放飘逸……
不知何地传来一阵墨香,那即是你身上特有的气息,我冲出梦境,看见了你……
你仍在哪里浅浅的笑,一如既往的温柔,无语不言。
我一直爱的就是你……
包含诗书文化,唯美动人的书。
【篇二:不能没有你】
从童话到小说,从故事到散文,我一步步向你靠近,或古典,或文艺,或舒缓,或激昂,怎样的你都让我无法抗拒,于是只想矫情地来一句:不能没有你。
不知从哪天起,我的世界多了一个你,让一个在田野中打滚的野孩子真正静下来的你。尤记得盛夏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投出一片细碎而繁密的阴影,窗外的世界纷扰嘈杂,孩子们的嬉笑声不绝于耳。我趴在床上,伴着奶奶均匀的呼吸声,没入童话的世界中,额间细小的汗珠将头发津得服服帖帖,却依旧不为所动,轻晃着腿,在你为我投下的阴影里隔绝夏日烦闷的空气与阳光。只有与你相伴时,那些难熬的时光才有了一丝隽永的意味,久久不忘。
原我只以为是你丰富了我的世界,却不曾想,为我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也是你。
随着成长,我了解了多面的你,尤其小说是我的最爱。曹雪芹笔下多愁善感却敢爱敢恨的林黛玉;路遥笔下贫困潦倒却自强不息的高加林;林语堂笔下眉目如画又勇敢坚强的姚木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我的世界中觉醒,我慢慢亲近他们,是他们让我逐渐褪去稚嫩。
我常捧《红楼梦》一遍又一遍地细读,就这样,将那女子的一颦一笑尽收眼底,仿佛能看见她肤若凝脂、朱唇皓齿,着一身淡绿色衣裙,袅袅娜娜地向我走来,以手帕掩面,明眸流盼间难掩凄艾之色,假若莞尔一笑,更是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如此不谙世事,不为封建思想所禁锢的女子,却也只落得疾病缠身,抑郁而终。黛玉,黛玉,你果真如天然未经雕琢的墨玉一般,只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读完《红楼梦》,我更有了深深的感触:简简单单、平平淡淡过完一生,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不知不觉,在我的生活中,已经不能没有你。你为我介绍的每一个人物都让我怜惜不已,受益匪浅;你为我展现的每一幅场景都让我流连忘返、痴迷陶醉;你为我描绘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身临其境、回味无穷,从相识到相知,一路有你同行相伴。这些年,我已不能没有你,这大概便是你的魅力所在吧。
纸鸢飘摇,怎能无风。我的生活,怎能没你?长线缠绵,只想在有你的天空,自由地驰骋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