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变化】
小时候,每当爸爸带妈妈和我回农村老家时,我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想去。可是现在,一到星期天,我就想缠着爸爸回老家。以前去叔叔家里,客车行驶在坎坷不平的窄公路上,颠得我和妈妈都想吐,一到下雨时,就更是不堪设想了。现在,坐着豪华舒适的公交车,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还没等我们欣赏完路边的美景呢,就到站了。
到了叔叔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坐到了电脑跟前,在家里妈妈总是限制我玩电脑,到这里我总算有了点自由。在以前,不用说电脑了,就连电视也没有几个台,害得我连少儿节目都看不成,可如今,家家有了数字电视,电脑也连上了宽带。
我和妈妈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我非常怕热,而她却是怕冷,每年回老家心里都发怵。现在,叔叔家的客厅里装了一个柜机空调,这下我更高兴了,当我走近空调时,发现上面写着“家电下乡”几个字,我悄悄对爸爸说:“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品牌呢?”叔叔听完我的话,大笑了起来,:“傻孩子,家电下乡不是一个牌子,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有了这些好政策,我们才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在叔叔家的这段时间里,最让爸爸和叔叔开心的是,前一段时间,奶奶住院的钱,国家给报了。原来,农村实行了医疗合作。我们还听他们在谈论让奶奶入养老保险的事……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
【篇二:一把旧蒲扇】
在我老家的土灶旁还保留着一把与众不同的扇子,那是一把老旧的蒲扇。
蒲扇是由蒲葵树的叶子制作而成。在爷爷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没有电风扇,一个家庭里不管几口人,能有两把蒲扇就不错了。夏天扇风就是靠它,赶蚊子也还是靠它。即便到了爸爸小时候,物资没那么紧张,可以人手一把蒲扇,电风扇还是难得一见。那时候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夏天的傍晚,晚饭过后,三五个人站在田埂路边,一边挥动着蒲扇纳凉,一边话家常。爸爸说,他小时候睡觉嫌热的时候,他奶奶就用蒲扇给他扇风,伴随着阵阵凉意进入梦乡。
等爸爸到三年级的时候,电风扇开始普及,许多人家添置了电风扇,那时候电风扇很贵,抵得上工人的半个月工资。电风扇的好处是可以解放双手,而且风速和时间也都可以调节,就这样电风扇逐步取代了蒲扇的位置。
到我们这个年代,各种品牌的空调已经应有尽有,如壁挂机、柜机、多联机等。空调的好处是可以自己调节所在空间的温度,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再因为夏天的到来而烦恼,即便夏天也可以盖着被子睡觉。
我们新中国的七十年发展成就巨大,不管是蒲扇还是电风扇都凝聚了前面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也许若干年之后,空调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时,你能想象一下,下一个代替空调的会是什么物件呢。
【篇三:捉蟹记】
一天,我放学回到家正准备洗手,忽然听到妈妈在厨房喊:“儿子,快来,两只螃蟹不见了!”,我一听立马跑进厨房。这两只螃蟹可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呢,早上还看到他们被五花大绑地躺在盒子里,现在只剩下两根绳子了。我想,难道螃蟹也练就了缩骨逃生法吗?
妈妈顾不了多想,在厨房里仔细搜索,不一会儿就在厨房门后发现了蜷缩在角落里的一只螃蟹。可是,还有一只呢?我们找遍了厨房的角角落落,也没发现它的影子。它会逃到哪儿去呢?我听说螃蟹爱藏在暗一点的地方,于是就去客厅的沙发底下找。我先用扫把在沙发底下横扫竖扫,没有,又用手电筒照了一遍角落,也没发现螃蟹的踪影。嗯,该不会躲进冰箱底下吧!有可能,我趴在地板上,手电光来回扫,只看见冰箱的四只脚。哎,这只螃蟹肯定很聪明,会不会从下水道溜走了呢?
我正想去卫生间看时忽然听到妈妈快活的喊声:“在这里!儿子,螃蟹在这里!”。我忙回头,只见妈妈蹲在客厅空调柜机边上。“在哪里?”“在柜机后面的墙角里!”我几步就跨到了柜机边。那只螃蟹正高举着大钳子,瞪着突眼睛,好像要和我们进行最后一搏。“去拿根筷子来!”我拿来筷子,妈妈就用筷子去逗它,筷子稍一靠近,螃蟹就紧紧咬住了,妈妈慢慢把它给拖了出来。
两只逃跑的螃蟹又被关进盒子里了。哈哈,螃蟹的智商还是不够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