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孝的作文

【篇一:家书传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书信,则是古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一纸家书,往往承载着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恋,对可以尽孝于父母长辈的渴望。这也促成了不少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的千古佳句。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如今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信息、科技产品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的心仿佛也被这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冲击得浮躁起来,对“尽孝”这件事情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松散。“尽孝”的方式也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有些人开始认为,只要让父母衣食无忧便可以了。

所以,他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就连电话也几乎都要父母主动打给他们。就这样,一次的通话时间也短的可怜。往往都是不耐烦的听父母唠叨,随便应几声扯个理由将电话挂了。在寥寥无几的几次回家时,也是人手一部手机,各玩各的,与父母聊天、拉家常的机会几乎为零。不过在这期间,钱倒是没少往家里寄,各种高档补品也没少往家里拎。他们认为,这就是尽孝了。

殊不知,这并不是老人们真正想要的,人到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其实老人们的心里想的很简单,不过是子女常伴膝下,与自己聊聊天,拉拉家常罢了。这对于交通便利的现代社会来说,不过是几分钟或几个小时的事。然而,这在古代游子心中,却是一个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梦。可是,这些自认为公务繁忙的现代人却不将它当一回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难道非要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才知道珍惜,才知道后悔吗?

“尽孝”真的有这么难吗?与父母多说说话真的那么令你不耐吗?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仔细体会,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多么美好,令人愉悦的事。过年在家,一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晚,说说东家长、西家短;下班、放学回家,与他们聊聊自己遇到的趣事……这样,不是很好吗?就非要给他们一副不耐烦的表情,一个冰冷的手机吗?

放下手机,写一封家书,打一通电话,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父母已经老了,他们的头发已经不再乌黑,视线也早已模糊,原来挺直的、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地的背,也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负担悄然弯曲了。爸爸妈妈真的老了。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多回到父母身边,孝顺他们,尽一尽儿女应尽的义务;多打打电话,关心关心他们的身体。要让他们知道,孩子的孝心一直都在。哪怕只是一封小小的家书,也能让父母倍感欣慰。

热门推荐
1《弟子规》读后感
2不要让幸福走远
3友谊作文
4油菜花飘香的时光
5春日随想
6记忆深处的泪珠
7暮色
8阅读真好
9啄木鸟医生的愤怒
10上海文学之旅
11跑步比赛
12我心中的三颗明星
13难熬的一天
14难忘暑假作文
15我的“变色龙”妈妈
16
17我眼中的冬天
18宽容
19宝泉一日游
20《西顿的动物故事》
21我的假期生活
22亮丽的风景线
23银杏湖一日游
24谢谢您,妈妈
25方特之旅
26家乡的节日
27一封家书表孝心
28暑假之旅
29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30故事新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