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记的作文】
今天早上,我和同学们兴冲冲地排好了队,上了公交车。为什么我们这么兴奋呢?原来,我们要去秋游了!
路上,大树在对我招手,花儿在对我微笑。突然,两旁一黑。原来,我们进入了隧道。在我思考的时候,突然亮了。我感觉太阳就像一盏灯,时而明亮无比,时而一片漆黑——被隧道这个“开关”关闭了。
在我的脑海还在太阳这个“灯泡”上漫游时,已经到了“南宋官窑博物馆”。我的脑子被拉回了现实。我跳下车,整齐地排好队伍,向“南宋官窑博物馆”走去。
路上,桂花的香味让我陶醉。原地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来到门口,导游给我们讲解陶瓷的历史。不一会儿,我们就进门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瓷器,有洗,有盏托,有出戟尊……这些瓷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些瓷器的名字很奇怪,我根本叫不出来。梅瓶端庄优雅,它的'线条十分流畅,看上去很舒服。簋式炉胖胖的,长着两只耳朵,外表和玉差不多,在憨厚中带着温润。
出了博物馆,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场地,那里仿造了当时的窑,十分逼真。我们走上了楼梯,在那里看一部介绍陶器是怎么炼出来的电影。我不禁感叹:“陶瓷和中国都叫china,陶瓷是一朵花,而中国文化是一棵天树,没有了花,树就不会香。原来中国陶器文化在历史上是那么重要啊!”
下了楼,我最期待的时间开始了——吃午餐。我兴奋地铺好桌布,拿出零食,一部分分给同学,还有一部分,我自己“举头望太阳,低头品食物”。我风卷残云地吃掉了一部分,还有一些实在吃不下,就放进了书包里。
【篇二:卷中山水】
翻开墨香沁人的书页,一幅幅摄人心魄的图画映入眼帘:西双版纳让我心驰神往,桂林山水让我心旷神怡,梅雨潭绿让我如痴如醉,江南春天让我流连忘返……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卷中山水,体味自然情趣。
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提到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它地处热带地区,阳光充足,孕育了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在热带雨林中踱步,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仰视“高高望天树”,踏访“悠悠野象谷”,顿悟“淡淡生死观”,感觉自己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飘飘欲仙。临近傍晚,几位傣族姑娘在水边嬉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傣族的特色小吃烤竹筒饭、烤米鼠,令人回味无穷。傣族人家虽高居竹楼,但热情好客,让你感觉宾至如归。
清奇峻秀的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从桂林到阳朔这段漓江水路,真是“画山绣水”。两岸群峰起伏,连绵不断,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令人眼花缭乱。乘着小竹筏顺水漂荡,江水清澈透明,倒映着青山翠木,显得格外的质朴、自然,偶尔还会看见几只鸬鹚正在捕鱼。好一幅动态的画!
生机勃勃的梅雨潭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随着朱自清的感慨,我来到了梅雨潭。循声而去,一条长长的丝带从空中落下,溅起一层一层的水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潭中石块也是绿的,那满是奇异的绿呀!“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那种得天独厚的绿,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温柔缠绵的江南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江南的春天,温柔而又缠绵。那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那雨,“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飘飘洒洒;那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那草,不甘寂寞,都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
原来,打开书本,可以遐想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品味清奇峻秀的桂林山水,寻觅生机勃勃的梅雨潭绿,鉴赏温柔缠绵的江南春天。打开书本,你会发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它们就在你眼前,就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