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粒沙的旅行】
我是一粒沙,静静地沉睡在浅浅的土层中。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惊醒了熟睡的我,那熊熊烈火借风而起,吞没了一条条战船,刹那间长江都被染成了红色,也映红了江边的天空,火光中士兵的呐喊和飘扬的小旗让人震撼。东风越吹越猛,我也想随风扶摇而上。可是突然,一只折戟呼啸而过,把我带入了深深的泥土中。本可睡去的我心有不甘欲开启新的征程,努力翻转随着水流缓缓移动。
若干年以后,一身长衫,青衣飘飘的诗人杜牧发现了这只折戟和戟上渺小的我。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这才知道原来那场大火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我想去遗址看看,却不小心跌入了石缝,不得已再次入睡。
这次我是被巨大的机器轰鸣吵醒的,我和许多沙被一个庞然大物从土里挖了出来。我趁势一跳,乘着风飞上了高空,我看到城市中一栋栋美轮美奂的高楼,看到了茶叶形玻璃人行桥上一群群嬉戏玩耍的孩童,看到了陆水河底一块块光滑的鹅卵石,看到了万亩茶园一层层热闹地翻滚着的绿浪。
霎时,风向一变,一座雄伟的寨门映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三国赤壁古战场。门顶上几面旗帜随风飘扬,无比威严。进入古战场,发现这里早已没有了当年硝烟的痕迹,变成了繁华的旅游景点。全国各地的人们千里迢迢奔赴于此都想亲眼目睹昔日的辉煌。我飘过钟鼓楼,里面叮叮当当的乐器声还未消散就来到了“三十六计路”望不到尽头的台阶,两侧记载着36条计策。人们不由得频频驻足,细细品读。我也看到了赤壁之战是“反间计”和“苦肉计”的联合。飞过这里,来到了“凤雏庵”,我一眼望见了庵边的那棵巨大的千年银杏。它在阳光中坚守,金色的叶片和粗黑的树围尽显其沧桑,威严。凤雏庵中有着凤雏先生庞统的雕像。动作与神情栩栩如生,旁边还有一副对联:造物多忌才,龙凤岂容一室归;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出了凤雏庵,我还意犹未尽,可是风却忽然大了起来,我只好匆匆飞过“拜风台”,飞过“雕塑园”,来到长江边与“望江亭”擦肩而过。只能在模糊中看到石壁上刻着的红色大字:赤壁……
飞过长江,我看到路边建筑工地上忙碌的身影,翻滚的泥沙浆,我欣喜地融入其中,被筑成高楼大厦,永远留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中……
【篇二:古战场的魅力】
赤壁,自古以来便是诸多文人墨客所叹咏的地方,有不少千古绝唱留在了这里让我们魂牵梦绕。如今有了机会,自然要前去一览古战场风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寨门,上面的牌子写着“三国赤壁古战场”几个大字。上面那每一个凸凹不平的纹路,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仿佛可以穿越历史,让人处在那迎面扑来的战火气息中。一场战争就这样出现在了脑海中,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样。一切都是那样历历在目:雄姿英发的周瑜,羽扇纶巾的卧龙……一下子全部浮现在眼前,自己也仿佛成为了一名守城将士,捍卫着自己的家园。
我们便沿着楼梯往上走。过了楼梯,我们便来到了凤雏先生当年的隐居之所——凤雏庵。凤雏庵前,千年的银杏树撑着它巨大的伞盖,仿佛在吸引人们前来聆听历史的故事:从庞统献连环计,到诸葛亮七星坛借东风,最后到火烧赤壁。
为了纪念当年周瑜大败曹操,人们用大理石雕出了一位“周大都督”矗立在江岸上,5米以上的石雕突出了他的雄伟。岸的下方,长江水浩浩荡荡,不断打击着岸上的巨岩,又向东冲去,直到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与天一起化为那无尽的蔚蓝。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巨岩上又刻有“赤壁”二字,那赤色的字仿佛是用火烧灼而成的。让我想到古代那通天的战火,想到那被血与火染红的那片天空,想到黄盖奋不顾身地把干柴草送往敌方舰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如梦似画的江山,当时到底孕育了多少豪杰?
一路上,我们仿佛回到了古代,见到了真正的战场。那杀声震天的场景,向东流逝的长江,面对冲来的百万雄兵,一切都如梦似幻。感谢古战场,让我回到了那充满豪放的古代,与诸豪杰谈笑风生,感受古代战场的魅力。
【篇三:赤壁古战场】
初次对赤壁古战场感兴趣,是因为看到了《三国演义》一书,从而又了解到赤壁古战场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址,此后便一直念念不忘。如今,我终于得偿所愿前去一观。我们到达目的地,车还没停好,我就被门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七个遒劲的大字吸引了视线。
没有多停留,我们继续前进。
我们穿过钟鼓楼,在“三十六计”路的尽头拐了个弯,没多久就到了凤雏庵。凤雏庵位于金鸾山上,相传为“凤雏先生”庞统批阅文书之处。庵前有一株千年银杏,高数十米,傲然挺立,枝繁叶茂,极为壮观,为周围景物增色不少。
接着,我们来到了拜风台。拜风台又名武侯宫,是为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在此“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造。殿内则是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四人的塑像,栩栩如生。
到了长江边,看到两座亭子,分别是望江亭和翼江亭。翼江亭位于临江矶头,上盖琉璃瓦,塔状尖顶,亭柱上镌刻的是前人的楹联:“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
不远处则是周瑜的石雕像,全高8。58米,是湖北省最大的石雕像。我们看到周都督手持利剑,雄姿勃发,其英雄气概一览无余。
最后,我们来到了摩崖石刻,上面的“赤壁”二字长150厘米,宽104厘米,据说是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大败曹军,把酒庆功之时,周瑜提剑所刻,字迹透过石崖到山后。也因此,唐代诗人李白写出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名句。
终于,在家人的催促下,我们踏上了归途,但在古战场的见闻却久久萦绕于心,最终定格于脑中,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