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瓜地的作文

【篇一:呼唤文明】

文明,这对人人都熟悉的字眼,他因何而流传呢?我认为文明是种温暖,文明更是出于对人对事的一种开怀的心理。由古至今,文明就是礼让、宽容和体恤的代名词。

孔子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点出了文明的主旨。也许生活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勿施于人”的例子,公车内年轻人为老年人让座,因为他们知道站着是辛苦的,为了不让老年人受累,他们选择自己站着;地面上的一张纸屑,轻轻的弯腰也不无诠释着“勿施于人”。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的心,自己不愿意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孔子的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从中国古代就流传开来了。中国战国时期,梁国和楚国是相邻的两个国家,两国的城门外都种了西瓜。梁国的农夫十分勤劳,每天都给瓜苗浇水、施肥和除虫;而楚国的那个农夫则对瓜田疏于打理,整天躲在棚里纳凉偷懒。西瓜收获的季节到了,楚国那个懒惰的农夫瞧见邻国的瓜秧十分茁壮,而自己种出来的瓜秧瘦黄矮小,于是起了坏心。一天夜里,他偷偷到梁国的瓜田里偷了最大最好的西瓜,而后又将西瓜地践踏,把瓜苗连根拔起。而他这些行为,被躲在瓜棚的梁国农夫一一看在眼里。梁国农夫虽很气愤,却没有马上站出来指责楚国的农夫,而是禀告了梁国国君,并建议国君把楚国的西瓜地也破坏掉。国君听后,并没有生气,思考了片刻,说:“楚国的农夫确实很过分,可是我们明明也不希望他这样对我们的,如今,却要用相同的方法对待他们吗?这可行不通。”农夫顿时明白了,这正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啊!梁国农夫不但没有报复楚国,而且他还每夜偷偷给楚国的瓜地浇水施肥,楚国的瓜秧长得一天比一天好。这些举动后来被楚国农夫发现了,他大为感动,并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于是他去跟楚国国君上报了这件事情。明白了事情原委的国君对这位农夫进行了惩罚,并且让他送了一批西瓜给梁国赔罪。从此,两国成为邻邦好友,两国的居民们也文明地交往。这一太平的景象,完全是因为梁国的谅解,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高尚情操。

我相信,把一个好的习惯推广,会带动和延伸更多美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和谐的润滑剂。让大家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会发现施比受更快乐,施与别人快乐,施与别人关怀,那即是文明。

热门推荐
1竞选生活委员演讲稿
2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3美丽的春天
4洗袜子
5那次玩得真高兴
6关于守时的作文
7家乡的小河
8快乐作文
9我家的新年
10秋海棠韵
11妈妈说我长大了
12我发现爸爸老了
13与苏东坡相遇
14我的理想小学
15矛盾
16爸爸妈妈的手
17半途而废
18悟母爱
19理解
20愉快的一天
21一次洗碗的启示
22有趣的章老师
23千古韵律悠悠我心
24我的表妹
25点亮理想之灯
26我的自画像
27草原之行
28家乡的作文
29走过从前
30爸爸,我想对您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