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坑术士的作文

【篇一:“昏庸”与“仁德”】

看历史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词语“成王败寇”。我以前一直不太理解,后来一琢磨,还真感觉出一点意思来。我觉得,这可以用另一句某位名人的话来解释。“正义,总是胜利的一方所书写的内容。”历史,也是如此。

历史并不像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看待事物不要从表面上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来看待。

在一般人眼里,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他的前半生“秦王扫六合”是何等威风,霸气;但他的后半生则一直为后人所诟病,说他大兴土木,焚书坑儒,制定残酷的刑法等等。由此,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不佳。我们说残暴,说恶毒,说灭绝人性,说罄竹难书时,往往喜欢以他为例。殊不知,这是极不公平的。比如,我们替他考虑一下,灭掉六国后,那些投诚的士兵怎么办?如果让他们解甲归田,那么很容易出乱子。所以,降了对外扩张,就只有大兴土木了。

其实,这种做法历朝历代,无一例外。这只是一种解决内部矛盾的办法。拿修长城来说吧,秦之后,历朝历代也都有修筑长城。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来看,秦律规定“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原文“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而且如果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原文“水雨,除兴”。

可见,像陈胜,吴广,即使迟到了,也只会有一些口头惩罚和罚款这样的小小处罚,并没有“失期法当斩”这样的规定,根本不会严重到逼人造反的。而焚书坑儒也是一个误会。焚书只是焚烧六国的贵族的藏书而已,只是想抹去他们的历史,防止他们动乱,坑儒也仅仅是要坑杀一群贪赃枉法的术士,准确说是坑术士。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认为是坑术士,只是后世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才变成了现在的这样。所以,我们说,表面上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眼睛是会说谎的。秦始皇一直以来都背负着骂名,但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如果不用心去挖掘,那么真相什么时侯才能大白?

再说唐太宗李世民,他一手创下的“贞观之治”,让人赞叹。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家该都记得魏征吧!魏征是唐太宗在位期间有名的谏臣。唐太宗对于魏征的多次劝谏,即使令自己十分生气,也接受了。然而就这样一个人,在魏征死后,不仅派人砸了魏征的墓碑,还剥夺了魏征及其后代的爵位。唐太宗爱好书法,尤其爱好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在他死后《兰序集序》则做为陪葬品,沉睡在了昭陵之中,致使我们现在看的《兰亭集序》都只是早期的临摹作品。天下第一行书之光辉何时可重现呢?历史书上描写的唐太宗就像是一个神,没有缺点,但究其根源,他还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他的玄武门事变,他的逼父退位,他的诛杀功臣,我们是否也要考虑一下呢?所以说,我们不要被史书所欺骗。要用心看历史,特别对名人功过不能一刀切。

我们能肯定地说秦始皇昏庸吗?我们能肯定地说唐太宗仁德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事件经过历史的风雨,总是会产生扭曲,偏离本来面目。如果单单从表面上看,往往会被表面所欺骗,但要想了解历史真相,那么只有用心来看待。事之本源,唯心可见,不要让眼睛欺骗了你。

热门推荐
1体育老师
2多彩人生
3寻找生活中的7
4师之目光
5我的教师梦
6成长的蜕变
7阅读最长情的陪伴
8梅花
9做饼干
10我是一颗石头
11我的家乡
12中国梦·我的梦
13发光的瞬间
14写发糕的作文
15那一刻我感到了温暖
16那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17童年趣事
18家乡的小河
19我有一个梦想
20中秋赏月
21展望新学期作文
22人在旅途
23秋之歌
24萤火虫身上的一点微光
25爱打扮的妈妈
26最吸引我的香涛公园
27我的妈妈是侦探
28享受过程,也是一种成功
29微风吹进我家
30我的季节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