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推荐一本好书】
《野芒坡》一部细腻而震撼心灵的儿童文学,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读者朋友们郑重地推荐作家殷健灵的这部“灵魂书”。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给我了无限的启迪,可以说,这是一本透露着心灵之光、人生之光的好书。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幼安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出生时便失去了母亲,成长中遭到继母的虐待,5岁的幼安决定去寻找爱他的外婆,却迷路误撞入教堂,被看门人送进专门收容孤儿的圣母院;后来,刚满6岁的幼安被送入野芒坡,在那里,他不仅找到了友谊和爱,他潜伏的艺术天赋也被激发出来,对理想的追求激励他一再对命运做出抗争。
这是一部关于“苦难”的书——幼年丧母,备受继母和异母哥哥的虐待,以至左手被继母烧成残疾;在野芒坡,受到徐阿小的欺负;在霍乱中,感受到病魔与死亡的无情……
这是一部关于“爱”的书——虽然幼小的幼安承受了他那个年龄不该有的苦难和孤独,但他在圣母院和野芒坡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野芒坡,人们大都有相同的遭遇,都是可怜的,所以人们也都是纯洁的。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关爱、互助和信任。在人们的关爱中,这些可怜的孩子都能顺利长大成人,有的建立自己的家庭,开启美好的生活;有的怀揣美好梦想,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这是一部关于“梦想”的书——幼安从被若瑟带进教堂那一刻,幼安就被艺术之美所震撼、吸引;后来,被派到鞋作坊去学技术,但他不忘心中的梦想之光。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天赋和执着,感动了安仁斋院长,在安仁斋院长和刘振山的共同帮助下,实现了自己艺术的梦想。
这是一部关于“艺术”的书;
这还是一部关于神圣的宗教的书;
这还是一部关于友谊的书;
苦难、友谊、梦想、爱、艺术……这一切,凝聚成了幼安的心灵之光、人生之光。在这艺术心灵之光、人生之光的照耀、指引下,幼安就这样成长着……
【篇二:野芒坡读后感】
总有一座城让人眷恋不舍,总有一本书让人记忆深刻。回望这些年所读过的书籍,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野芒坡》。
《野芒坡》是儿童作家殷健灵女士耗时6年左右所创作的一部作品。她以100多年前上海徐家汇南端的土山湾孤儿院所发生的故事为原型,以爱与美为主线,建筑出一个悲惨却又幸运的少年孤儿的成长史与心灵史,读后让我对爱有了更深的体悟。
主人公幼安是个让人忍不住去怜悯的少年。他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难产死去。我想,这是对于一个孩子心灵成长最大的创伤。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没有过过生日。父亲是个哑巴,在母亲死后娶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继母形象一如大多人所认知的那样——恶毒、刻薄,从不把幼安放在眼里,对他百般虐待,而父亲对此无动于衷。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关爱他的是外婆。于是他选择出走,去外婆那里,结果却迷路了,途中差点被冻死饿死。后来被人送去了圣母院,成为了彻底的孤儿。虽然如此,但幼安却在这里感受到一些温暖。好景不长,他又被送往野芒坡去学习技能,以便日后能独立谋生。
野芒坡不是学校,它是由法国人安仁斋神父掌管的一个孤儿院。在来野芒坡之前,幼安充满了恐惧,但安仁斋给了他很多帮助与温暖,柔化了他所有的苦痛与烦恼。在临死前,他还帮幼安找到了天才雕塑家洛伦佐,让他有了去意大利学习雕塑的机会。安仁斋始终以最宽厚的爱引领着可怜的幼安走到光明而充满希望的地带,走向寻找自我的征途,使他继续追求自己所热爱的艺术梦想。安仁斋那细碎而又伟大的举动叫人更坚定爱的力量,让人不得不深切地相信:“每个人都是世上的一道光。”对于幼安这样的孤儿,他始终不抛弃、不放弃,使幼安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也成为了世上的一道光。他的成长史,给人注入一种不可泯灭的希望和一份前所未有的激励。
安仁斋与幼安之间的故事,对于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呢?都说教育是关于爱的教育。于漪老师说:“教育无选择性,只要生长在这块热土上的孩子,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培养他们。”可见,教育需要一视同仁地爱每个学生。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孩子,他们带来了许多苦恼,但只要我们相信他们也是世上的一道光,拿出如和煦春风般的爱,并浇之以耐心、信心和恒心,相信即使再枯萎的心灵也会苏醒、重生。
如果说教育旅途中必须建立自信力,那么这里头一定包含着对爱的自信力。如果说人生旅程中必需具备什么,那么这里面一定包含着对梦想的信仰与追求。我们不是追光者,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道光,所以请相信爱,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