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可怜的狗】
“狗娃儿,来来来,爷爷驮你上蓬莱……”从苏序的年代开始就有狗了,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宋代就有了关于狗的称呼。狗娃儿,就是淘气的孩子。狗挺可爱,为什么说是“狗娃儿”?
“狗屁!我告诉你……”有些不爱狗人士爆粗口竟也跟可爱的狗狗有关?为什么别人说错话,办错事,要用“狗屁”堵人家嘴?
“Oh!Shit。”Shit是狗屎的意思。看吧,外国人都用狗来骂人了。
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狗在人嘴里真不受待见,准确的是狗在人脑子里面不受待见,嘴说出来的话,都是要经过大脑的。“狗屎”已经进入人的大脑常用词汇库了,想把它踢出去没那么容易。
假如有一天,狗像现在的人类一样主宰了世界,那么“人”会不会成了现在的“狗”?
那太可怕了。
若是人与狗语言相通,会发生什么?人在说,狗在听,确确实实,真真切切,不会有狗原谅你。
就像之前说的,狗统治了世界,我们人类已经灭绝,狗族领袖不忘狗的血耻大辱,发动全族,把“狗娃儿”“狗屁”……这些词语改成“人娃儿”“人屁”……
但是,狗不会成为世界的主宰,人还是。
可怜的狗啊。
【篇二:我的“自画像”】
对镜子左看看,右瞧瞧,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像两颗黑葡萄似的,不偏不倚地镶嵌在两条月牙一样的眉毛下,显得炯炯有神,小巧的鼻梁下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可爱极了!这就是我—朱欣妍,一个活泼开朗,做事认真的四年级小女孩!
我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就像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桥上有英语、跳舞、读书、画画……我像一只小蝴蝶,在桥上飞来飞去,知道我最喜欢停留在哪里吗?对了,就是“读书”了。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书架上摆满可密密麻麻、各式各样的图书:《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大林和小林》、《封神演义》……所以妈妈经常叫我“词汇库”。
记得有一次,刚吃完晚饭,我就坐在书房里看书,不知不觉,钟声敲响了七下,我急忙把我的语文、数学、英语书和相关的练习一股脑的放进书包,换好衣服和鞋子,急冲冲地往外跑,妈妈忽然叫住我:“欣妍,你上哪儿去?”我回答道:“妈妈,都七点了,我得赶紧赶公交车去上学啊,快让让啊,别挡道儿。”妈妈扑哧一下仰天大笑,笑得我莫名其妙,我疑惑不解道:“七点了,不应该上学吗?你还笑,迟到了我就糟糕了。”妈妈见我还不明白,便拉着我去窗边,外面黑漆漆一片,路上没有行人,只有路灯在黑夜里静静地站立发出柔和的亮光,我豁然开朗:“原来是晚上七点呀,我真糊涂!”“你呀,就是晨昏颠倒,书迷心窍!”妈妈点点我的大脑门儿,全家人哄堂大笑,此时的我,脸蛋红扑扑的,像一个熟透的番茄,尴尬极了!
在书的海洋里,我能忘记一切,自由翱翔,它能带我去体会不同的风景、文化,开拓我的视野,扩展我的知识面!
我的脾气与众不同,高兴时,我会很温柔;可是我要是生起气来,脚一跺,两手往腰上一叉,还真像一个骄傲的“公主”呢。我还有一个特点—嗓门大,吼起来如爆竹筒子。为这,妈妈不知批评过我多少次了,可至今还是没办法改正!
这样一个宜动宜静、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像火红的太阳一样热情奔放,又散发出书香气息的可爱女孩,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